三国之系统无敌
字体: 16 + -

76 户籍登记

    有了第一个人挑选自己未来的房子土地,就有第二个。

    很快,一百来个人都挑选了自己的地盘。

    高顺让人给他们挑选出来的地盘做好记号,同时对于地盘的尺寸也要登记好。

    不过在登记房屋和土地所有人的时候,高顺犯难了。“你们都没有洛阳的户口,这样吧,我让户部户籍司的人给你们做登记吧”。

    “登记好了户口,拿着自己的户口本,以后才能在这里生活。

    这里可不是你们原来的世界,在这里,买粮食需要主公手下特有的粮票才行。

    除此之外,你们想要出城,去其他的城市必须要去洛阳城的户籍处去办理路引才行”。高顺可是知道,未来几年,杨林手下将会执行严格的控制。

    以后,城里人想要买粮食必须要到自己所在的户籍管理部门登记所需要购买的粮食。

    不过和未来种花家的粮票制度不同的是。

    在杨林这里,粮食有的是,实行这种粮票制度,也是因为要控制一下现在的人口。

    毕竟户部的统计和普查登记,也只是针对洛阳地区,河内郡,陈留郡以及豫州而已。

    未来,还要统一兖州,青州,冀州和并州等地。

    那里的世家可不少,想要一时间普查清楚人口真的很费力。

    而实行粮票制度,没有粮票就买不到粮食,只能去户籍管理部门登记户口。

    这样,户籍部门可以快速的普查清楚各地的人口。

    为了普查登记清楚手下的人口数量,杨林可是煞费苦心啊。

    除了老百姓最常用的粮食票据,以后还会对盐铁等实行票据。

    没有户口的,想要买菜刀都买不到。

    没有户口的,想要买食盐只能买高价的私盐。

    毕竟杨林手下现在引进了现代化的晒盐技术,食盐的价格已经达到了历史上的最低价。

    以前的老百姓炒菜都不敢多放盐,以至于干活都没有力气。

    可是现在,盐场的成立,让洛阳以及豫州等地的食盐价格跌倒了谷底。

    对于老百姓的日常消耗又降低了不少。

    除了粮食和盐铁,还有未来准备大规模生产的自行车。

    在洛阳城外建立的自行车场现在已经开始进行组装。

    虽然每天只有一千多辆的生产速度,可是满足洛阳城的就得一年时间。

    未来,自行车将会成为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也必须的需要户口才能购买。

    还有最重要的参军和上学,没有户口更是不可能。

    总之杨林手下的各种政策和制度,可以让老百姓躲都没有地方躲。

    不过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且说高顺让警卫去叫户部的人来现场办公,上门服务给这些现代的人来登记户口以后。

    警卫通过对讲机,呼叫了警卫局的指挥中心,然后转达了高顺的要求。

    于是指挥中心又派人去联系户籍部的人。

    户籍部不是什么急事,所以没有配备对讲机,只能通过快马加鞭,也就是骑着自行车去通知。

    好在,指挥中心可以命令全城的所有对讲机用户。

    于是指挥中心命令户籍部周边的治安兵去通知户籍部的人。

    此时户籍部的尚书是冯芳。

    也就是杨林的便宜老丈人。

    不过冯芳可不敢在杨林这里嘚瑟,毕竟这是连皇帝都敢抓起来,敢于和天下世家作对的人物。

    再者说杨林对他也不错,虽然把家给抄了。

    可是杨林把冯夫人给接进了宫里当小妾,就封了冯芳当尚书。

    除此之外,赏赐给了他一座洛阳城内的一个大宅子,身边也有十个警卫和十个宫女守卫伺候。

    出行上,也给了他一辆油电混用的丰田越野车。

    同时也让他的儿子去了颍川郡当县令,在未来,冯芳退休以后。

    冯芳的儿子以他姐姐冯夫人的关系,当个太守那是小意思,当个州刺史也是轻而易举的。

    此时在户籍部大楼查阅资料,准备制定更多政策的冯芳,被敲门声打扰

    “谁啊”?在户籍部,冯芳就是天,毕竟他是尚书,其他的两个侍郎都只是普通的原洛阳官员。

    再加上他杨林老丈人的身份,这里谁敢得罪他?

    不过敲门的人,是他的警卫,军籍挂在警卫局,不占用户籍部的名额。

    “大人,是我啊。”

    “哦,刘全啊,什么事啊”?对于这个警卫,冯芳还是有印象的。

    这是一个聪明人,一个守本分的人。

    冯芳还准备给他赏赐一套周边的房子呢。

    毕竟这些警卫老了以后如果不升官,基本上就是退役或者转业。

    回到农村或者在城里,他们可没有这么好的工作。

    在警卫局工作,只需要训练和出勤护卫大臣将军就可以。

    而且吃住都是朝廷供应,还有工资拿。

    不过这是废话,暂且不提。

    且说警卫刘全,敲门以后,赶紧回复。“大人,警卫局指挥中心的人说,高局长请您派几个得力人手过去登记一下户口。

    大概有一百来人需要进行登记”。

    “哦,那就派户籍司的人去吧”。冯芳没有在意。

    杨林的老丈人身份,让他根本不怕得罪任何人。

    哪怕高顺是杨林身边的心腹也没事。

    毕竟耳边风可是世界第一级大风,高顺如果想试试,他冯芳就试试。

    于是,两个户籍部直属户籍管理司的吏员就接到了这个任务。

    “不对啊,咱们是负责统计和查验的。这洛阳城不是有专门的洛阳户籍处管理吗”?

    “算了吧,估计是牛逼人物。竟然能够直接找到了尚书大人那里,咱们哥俩就走一趟,登记完了给洛阳户籍处那里备份一份吧”。

    此时,经过几个月的发展,户籍部已经发展壮大,由开始的户籍登记需要军队出动,变成了只需要几十个人就可以负责一个县城几万人的登记和管理。

    接着,两个人骑着自行车从城东的户籍部大楼出发,来到京都大学附近,找到了高顺。

    毕竟五辆公交车停在这里,非常的好找。

    “高大人,户籍部户籍管理司吏员报道”。虽然不认识高顺,可是高顺的制服,那种黑色的特警作训服,再加上肩膀上的一颗金星还是认识的。

    整个洛阳城,身穿黑色作训服的只有杨林的五千警卫局。

    而肩膀上抗金星的只有警卫局长高顺一个人。

    于是二人连忙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