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弦
字体: 16 + -

第二章 三叶红寇

在武夷山的深处,有一个叫做睇宜的地方。非城非邦,只是一湾小小的泉罢了。每当月亮与黎明相接的时候它便会出现,日上三竿的时分它便消失。经年不变,周而复始。如露水一般,当地人因此把它叫做“睇宜”,也就是露水。

然而这并不是它最引人注目的地方。

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它的另一个说法。相传睇宜泉出现的时候,那一湾碧水的中央便会慢慢的长出一只结着果实似草非草的植物来。人称三叶红寇。

三叶红寇。叶如细柳,茎如莲杆,籽如红豆。一茎三叶,籽唯一颗,珍贵异常。相传有起死回生,活死人,肉白骨的功效。只是这传说终究只是传说。别说根本没人见过这三叶红寇,就连这睇宜在何处怕也是无从得知。

茫茫的武夷山,山深路险。毒蛇猛兽,指不定什么时候忽然出现就能夺去你的性命。是以众人虽知这么一则消息,却也很少有人去试。更别提还要在这山中露宿不知几日几夕。

睇宜对于当地人来说,始终只是一个向往罢了。

不过还是有许多千里赶来寻求庐山真面目的人。就比如,此刻这名少年。

安顺王到武夷山下的周家庄落脚。目的不言而喻。能劳动亲王亲自往来的自然也只有睇宜的三叶红寇了。倒把当地小小的县官等一方地方官员忙得不亦乐乎,鞍前马后,打扇添茶。

安顺王也不含糊,立马叫人贴出榜来。但要能上武夷山找寻睇宜并有所发现的,赏银百两。在武夷山里找到睇宜所在的,赏金百两。若能找到三叶红寇,赏金千两!

此榜一出,众皆哗然。千金之下,必有勇夫!于是一批又一批的壮士上去了。可是,就只是上去了。都不见回来。众人顿时觉得背后生寒,谁顾你千金,保得一命才是重要。

于是前些日子还轰轰烈烈的上山寻泉事件便不声不响的搁置了下来。

正在安顺王坐不住的时候,出现了这名少年。唇红齿白,眉目清俊,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他的那双眼睛,让人一见便觉遍体生寒。明明还是挺好看的,可为什么会让人感觉不自然呢?大家也捉摸不出个所以然来,都只看向那高高在上的王爷。

安顺王是当今圣上唯一的弟弟。

上任帝王带领他们东征西讨打了大半辈子打下了这片江山,但子嗣也大多在那年复一年的征战中减得只剩这两个孩子。上任不久,开元帝便一病不起,不久就与世长辞。由太子继位。算如今,离本朝开国只过了五年。

这安顺王倒也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行动间颇有一股玩世不恭的意味。此刻见这少年揭榜,不由打鼻子间哼出一股气来。

“哪来的小毛孩子。”

语气中尽是不屑。众人心中虽然觉得这王爷说话的语气着实是过了些,但心里还是对王爷的话深表赞同的。

一位老者出来拉了少年的手想把他拉开。

“孩子,你还是回去吧。你不知道,之前有好多人上去了都没下来,你年纪轻轻的,又何必去……”后面的话不言而喻。老者也不说

明。

少年却是挣开老者的手施礼道:“老伯伯多谢。我自有分寸的。”

说完却是又朝着王爷失了一礼跪下请赴武夷山寻泉之命。

周围又有人看不下去。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死心眼呢。年纪轻轻的,你要是缺钱,我们可以帮你。”

那老者也想,是这个道理,定是家里有什么事急需用钱,才来担这种事情的吧。因而有伸手去拉那少年。

少年却是异常坚定的跪在那里,任那老者如何拉也拉扯不动。

小王爷有些不耐烦了。

“你既然一心求往,那便如了你的意吧。”

少年登时喜上眉梢,连声称谢。随即带了那榜回去收拾了一番边上了武夷山。一干村民官吏都不由暗暗为那孩子捏一把汗,暗叹着“可惜了,可惜了……”

可惜不可惜,这却并不是个定数。

三天后,当众人都摇头叹息着:“好好一条命,现在应该已经没了的时候。”少年一波一波的又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正是入夏的时分。太阳明晃晃的挂在天上,众人一时都以为是自己花了眼。渐渐地却看见那少年的脸在面前越来越清晰了来,众人方才回过神来。

少年背上背着一张白皮,对面前那人路痴一笑:“大伯,先借你一碗水喝。”一面说着,一面抹抹额上秘密的汗珠。

“这日头太毒了,入了伏还不把人给毒死。”

大伯这才晃过神来,忙应着跑到屋里去端碗水来。

一旁的街坊四邻早已跑去通知四叔六邻县太爷了。一时间,大家都不顾这日头当空的毒晒,齐齐的聚到一起来看看这年纪轻轻的“英雄。”

少年笑着立在堂下。

“我找到了你们口中的睇宜。日出而现,三竿而息,应该不会有差。”

“来人!”王爷的亲卫听言正要让人过来听少年所说的地方好去寻那睇宜中的三叶红寇。少年却是笑了笑从胸口摸出一只盒来。

“你们看看,这是不是你们所说的三叶红寇。”

三叶红寇。众人都傻了眼,如看什么妖怪一般盯着少年瞧。直到少年打开了盒子,盒子中那一颗红艳艳的果实在阳光下发着莹润的光时,众人方才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少年手中的盒子上。

三叶红寇。

“我只把果实摘了下来。这东西难的,还是让他继续长着吧。”

人群中开始传出细微的议论来。大家投向少年的眼光都带了几分欣赏了。

“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果真是有志不在年高,英雄不在年少!”

一句句,一言言,都扎进了堂上那位从始至终都安如泰山的安顺王的耳中。

安顺王接过下面呈上来的盒子,眸色微敛。

“你如何证明你这就是传说中的三叶红寇呢?”

冷飘飘的一句话,打断了所有人的视线与话语。

“三叶红寇,叶如细柳,茎如莲杆,籽如红豆。一茎三叶,籽唯一颗,珍贵异常。

如此珍贵的东西,想必周围也有东西守候。千年灵芝有毒蛇盘踞,万年人参有猛兽潜伏。你就这么轻易的成功的,难保不是随便从哪里拿来的野豆子。”

四下安静异常。

少年神色一沉。却是倔强的跪在那里,张了嘴许久才说出话来。

“王爷不信小人,自然可以派人去查。大不了我把这一路的路线图画出来,你让人守着看看那里有没有睇宜出来不就行了。”

众人纷纷点头。认为这个法子可以。

小王爷却是又道:“这武夷山山深路险,你随便画个图纸让我的人进去白白送死也不是不行哦。”语气嘲讽,令人动容。周围人无不骤然失色,按说这小王爷不可理喻。人家一个少年,却这般刁难人家。

少年也终于忍不住了,仰起脸来对小王爷怒目而视。周围侍从直喝——“大胆!”

少年去只是盯着高高在上的小王爷道:“小王爷不相信,我这里还有一张九尾狐的狐皮。”

说着,便将悲伤的那张白皮解了下来。

一旁有人拿了再去给王爷呈上。

少年道:“之前上去的人,都是着了这九尾狐的道才没有下来的。小人虽然年纪轻,辈分浅,但祖上却是做了几代的捉妖师,小人也会一些法术。这九尾狐见了我,只当我和之前的那些人一样,也没留意,因而让小人得了手,取了她的命。小王爷若是不信,我这里还有收妖的法器,可以让小王爷一瞧。”

“妖?”小王爷摸摸手中的狐皮,神色变了几变。

“法器如何来证明?”

少年拿出一面镜来。

“这是乾坤镜。小人便是拿它收的妖。此刻这妖物的魂灵应当还没全化,小人我可以让王爷瞧瞧。”

“那便瞧瞧。”小王爷一扔狐皮,状似漫不经心的道。

少年应了一声。也不知使了什么法术,众人只见得他口中念念有词,又对着那把镜子指手画脚。那面镜子便像活了一样,渐渐的立在半空中。镜子中也渐渐呈现出一些模模糊糊的影子。众人都睁大了眼睛想瞧个究竟。小王爷也渐渐地立了起来。

镜子中的影像越来越清晰,却是渐渐地化作了一个女子的模样。眉间若颦,面若桃花。这女子的影子和狐狸的样子交相变换着,似是承受着什么巨大的苦楚,不停的挣扎。

少年估计着差不多了。渐渐的收了法术,乾坤镜慢慢的落到了他的手上。少年依旧把它收回自己的怀里。

“这的确实三叶红寇不假。王爷若还是不信,我也不做强求。大不了这东西我收回来,路线图我依然画,只收你百两黄金。”

小王爷坐在那里,慢慢的回过了神来。两眼静静地看向下面的少年。

“抬起头来让本王看看。”

少年抬起头来。

小王爷看了半响方问。

“你叫做什么名字?”

“小人赵瞒。走字赵,实不相瞒的瞒”

“赵、瞒……”小王爷慢慢的道。似是回味一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