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宋
字体: 16 + -

第一章:离去

    窗外是半轮清月,窗户是四四方方的推式木窗,白溶溶的月光透窗而过形成一道四四方方的光柱……

    光柱静静的,仿佛时间静止了,韩景云也在光柱里静静的呆立着,但思绪却波翻云涌——他实在不敢相信一场车祸竟把他送到了宋朝,而且还成了杭州钱家的赘婿!

    脑中残留的记忆告诉他杭州钱家可不是一般家族,乃是五代时钱塘王钱俶的后人,钱家在苏杭一带多与官商大贾交往,根深叶荿,富贵逼人!

    而且钱家不仅富贵,更是诗书传家,钱俶第七子钱惟演就是西昆体诗词的骨干,官至枢密使;另外钱家也是皇亲国戚,钱惟演就是刘娥之兄刘美的妻舅!

    刘娥章献明肃皇后。

    并且来自后世,韩景云知道钱家的荣华富贵远不仅如此,比如钱惟演第三子钱喧的儿子钱景臻就娶儿宋仁宗的女儿庆寿公女赵玥。而且赵玥是唯一没被靖康之耻波及的公主,后来赵玥为儿子钱忱一口气向高京赵构求了八个职位!

    好像是攀上高枝了,而且是很长的高枝,但韩景云心里却不以为然,脑袋里残留的信息告诉他,以前这具身体的主人韩景云在钱家过的并不如意,甚至是窝囊的不如个下人。

    原因,有赘婿这个身份的这方面的,也有他原来这具身份的原因,更有为什么他会成为赘婿这方面的原因!

    赘婿是什么?司马贞索引:“赘婿,女之夫,比于子,如人疣赘,是馀剩物也。”颜师古补注:“谓之赘婿者,言其不当出在妻家,亦犹人身有疣赘也,非所有也。”

    总而言之赘婿就是多余的,可以抛弃的东西,当然也是被人看不起的东西,从秦到唐朝廷都把赘婿与佣奴等同起来,征编为军队。

    宋时虽改变了些,但鄙视依旧极深,而来自后世,韩景云更知道这种鄙视千年后都没有消除!

    而这具身体原来的身份则是杭州城西十里茆山脚下的一户贫困农户,这样的出身和钱家相比,简直是天地之差,钱家上下怎么能看得起!

    至于原来这具身体的主人为什么会成赘婿,原因很现实,也很封建迷信。半年前钱惟演四子钱晔的女儿钱婉容宿病发作快要死了,钱家人丁兴旺,女儿却不旺,钱晔弟兄四人只有三个女儿,钱晔又只有钱婉容一个女儿,想到女儿活着多病多灾,死后也进不了祖坟。于是钱晔便想了招赘这个法子,一来是冲喜,死马抱活马医,看能不能把钱婉容身上的灾病之气转移到赘婿身上;二来冲喜不过,也能入祖坟,不至于死后茕茕孑立。

    早亡人没资格进祖坟,特别是女儿身,行年三十己衰翁,满眼忧伤只自攻。今夜扁舟来告别,人生自此各西东。这是王安石悼念早亡女的诗,以王安石具有开拓性的心胸,也没把早夭之女葬入祖坟,何况钱家!

    但在这种情况下,钱家虽然权势滔天,可士家子弟谁愿意来,别说士家子第,就是平常人家也不愿意去,所以钱家只能将入赘的条件放低。

    韩家村里正韩清虎,也是钱家的庄头,听到这个消息后,为了邀宠,立刻找到了韩景云的父亲韩开山。

    韩开山六个孩子,娶妇嫁女之后,家里己经穷的揭不开锅了,人穷哪还顾得了什么尊严,只要能活下去,什么入赘不入赘的,因此满口答应,就这样十四岁的韩景云到了钱家。

    当然此前韩景云不叫韩景云,按叔伯兄弟排行,他叫韩十七。韩景云是钱晔给他起的,顺便送了个字——鹏飞。

    但连钱家上下都没想到的是,婚后钱婉容的病居然慢慢好了……而且韩景云也好好的,没受什么灾病的影响!

    这一下子韩景云更显的多余……何况以前的韩景云乃是一山野少年,不识诗书不识礼,在钱家的熏天气势下不仅显的粗鲁无知而且行为上也唯唯诺诺,但越是这样越不入钱家人的眼。

    而家中上下仆役又个个长着势利眼,见此也都欺负他,暗地里对他指三喝四,以前的韩景云性格上又有些懦弱,所以在钱府混来混去混的不如个下人。

    而在今早,苏东坡来给钱晔践行,去大门时韩景云正好和他迎头碰上,韩清云一向惧怕钱晔,慌乱躲避中,踩滑了青砖,后脑勺着地,然后便宜了韩青云。

    “真够窝囊的!人生关键要自强啊!”

    回忆至此而至,只觉的肚子里憋了一口气。然后端起药碗一饮而尽!

    ……

    第二天一早,韩景云起床后直奔钱府后宅……

    既然接受了这具身体,也就接收了这具身体的一切,既然钱家不待见,那就不如离去,相看两不厌!

    或许换了灵魂可以慢慢改变钱家的看法,但前世韩景云也是一方大豪,中州首富,响当当的人物,他不愿再受这改变过程中的窝囊气!

    而且他也不想再背着个赘婿的名声!因此走之前要把入赘书拿到手——那赘书上可是写着他的另一个名字钱景云!

    至于往下的路,当官是必须的,封建等级社会不当官去做下等人,像现在让人踩吗?

    自尊或尊严这种东西是渗入灵魂的,这种东西不随时空而改变,前世作为中州大豪韩景云有自尊、有尊严,而且性格中没有雌伏一说,相反却有狼性的一面。

    当然他知道科考这条路对他是行不通了,从钱府出去后,可以预知起初会很困难,总不能饿着肚子去读书吧!

    但在宋代还有一条路可以做官,那就是乡荐或府荐,宋代奇才异行者经乡荐式府荐,再经过省试就可以做官。而对这类人所谓的省试就是考察其奇才,基本一经乡荐就可以做官。

    比如《夷坚丁志》就曾记载福建巨商叶德孚买田贩茶,后获乡荐,娶宗室女,授仕郎。饶州鄱阳人士黄安道,屡试不第,后营商业,成为‘贾客’,获乡荐,终于及第。

    从事商业这很好,既能解决离开钱家暂时生计上的困难,又能为以后的当官扑路!

    至于做什么,那就更简单了,韩景云不仅有丰沛的历史知识,前世更是从草莽一路打拼到中叫州首富,有着丰沛的从商经验!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