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医师传
字体: 16 + -

第十六节:华张相遇(三)

    从东北方向吹来阵阵清凉的微风,扫净昨晚的一切阴霾。太阳还没升起,却已斜散出光亮而明媚的阳光,但被茂密高大的树木遮挡,郭庄村的万物沉寂在一半是光,一半是影的晨辉中。

    天刚亮,微感到些凉,阳光有点热,接触到一处,凉的刚刚要暖,热的刚参上凉,在凉暖未调匀净之时,湖中的荷花儿吐出蕊,荷叶上闪着露光,娇媚得格外引人采摘。

    雨过天晴。一片详和的早晨,华佗从林大娘的茅草房屋里走出,他早已整装好,刚揉了揉眼睛,甩了甩头,伸了伸懒腰,便听到有个声音道:

    “哟,这不是华神医么?”

    华佗寻声一看,便见一个郭庄村村民的肩膀上挑有一只长长扁担,前后两端载有两只箩筐。那郭庄村村民一脸忠厚的模样,站在门槛前望着他,一个村妇推了他一把,问道:

    “你呆在这做甚么,也不动的,让人怎么出去。”

    那郭村庄村民立即让开路,笑道:“这不,看见华神医了,一时便忘记走了。”

    那村妇笑骂道:“你尽挑理由,还不快走,晚了可是赶不上集市的。”

    “好,好,俺这便走,你就在这屋里头呆着,哪也别去。”

    “这还用你来说。”那村妇把一条湿润的毛巾搭在那人头上,吩咐道,“一会儿便要热起来,你把这盖上,凉快些。”说罢,退后一步,她准备关门,关门前又道:“记着,早些回来。”

    “好。”那郭庄村村民挠头傻笑,连连点头。

    看到他家的门被关上,那郭庄村村民才回头,招呼道:“那是俺家媳妇,有点怕生,华神医,您可别见怪啊!嘿嘿,您起得真早!”

    华佗笑道:“你也够早的呀。”他走到他那个面前,看了看那人的箩筐,只见里面摆放的是几束草帽,干净而精致,正适合天热时戴上。

    华佗疑惑道:“你这是……?”

    那郭庄村村民答道:“俺这是要城里赶集去哩!”

    “去城里?雍丘城么?”

    “是哪。这会儿他们都已经出发了罢?哎呀,俺老是最后一个走的,不行,俺要离开,不然俺媳妇肯定又要数落人了。”郭庄村村民一脸懊恼,急忙向前奔去,刚走几步,他才想起华佗来,连忙地喊道,“华神医,俺先上城里啦!”

    “你怎么还没走?”华佗还未出声,便听他家媳妇的声音从门内传了出来。

    “便走了,便走了!”郭庄村村民急急地回应,立即离开。

    华佗好笑地看着那人的背影,直到黄忠的声音在他背后响起来:

    “华神医——一切都妥当安排好了。”

    华佗当然知道他说的是何意思,也不回头,只点了点头:“这便好,你先去叫齐人,呆会便整顿出发罢。”黄忠领命,抱拳而去。

    “噼里啪啦”的燃烧声,一团团漆黑挣扎过的痕迹尸体被堆积到一处隐蔽的树林里,至少有几十只,那些是原是老鼠,被华佗暗中命人捕杀,如今火已经熄灭,它们只能散发一股恶臭的燃烧味道,然而隔着树林,不会被人轻易查觉。

    华佗和他的粮草兵们又开始踏上陈留县的道路。

    从郭庄村到永宁村,从永宁村再到宁乡村,再从宁乡村前上去往雍丘县。

    一路走来,众人只觉似是走进一座座世外桃园。

    天很蓝,云很白。走在悠长燥热的路上,只瞧见路的两边尽是些花儿草儿争相点缀。一望无际的田野,不是一片金色,而是一片被开垦过后的模样,还未探出头的小麦躺在土壤里,只露出一点儿绿色。小河从田野横穿而过,欢快地流淌,一眼能看清水底,还有鱼虾在游动。离田野再远些,隐隐约约地可以看到青峰,青峰高低起伏,伴着刺眼阳光的照耀,显得尤为朦胧。

    “嘎吱”、“嘎吱”,那是谯县的五名粮草兵们在推动五辆辎重车时发出的声响,他们被包围在中间,由其他粮草兵们护送。华佗走在前,黄忠护在旁,小童跟着他后面,还有曹七和曹八两名亲兵跟在华佗身后,众人一路行军,也不知走了多久。

    已快晌午,忽见小童手一指,惊喜地叫道:“快看,那便到达雍丘城了罢!”

    粮草兵们顺势一看,不远处果然有一座城门,城门依旧高大,城楼上也有几排巡逻士兵,然而这次城门口倒是没有县兵在盘查,平民们人来人往,倒也热闹。

    那,应该便是雍丘城了罢。

    华佗停下脚步,看向黄忠。

    黄忠会意道:“倒也没有危险——眼见他们并不会管这些的。”

    华佗便开口道:“走罢。”

    众人抖擞精神向前走去。

    顺利得走进雍丘城,华佗等人眼见城里果然与村庄完全是两个模样——雍丘城比郭庄村繁荣许多,也气派许多,毕竟是城里,多的是瓦房,根本就不见甚么茅草房屋。走在平坦的大路上,两边皆是别具一格的楼房,在这战乱的洗礼下,雍丘城似乎并没有受到多大的侵扰。路过市集,华佗等人便看到多大数小贩在高声吆喝,他们一脸的笑容,热情非凡,见到一个稍有犹豫的路人便拼命地拉客,非让他们买上或是吃上不可。

    “华神医,你怎么在这!”一个声音惊奇地响起来。华佗定睛一看,是那个早上跟他打过招呼的郭庄村村民,此时他头上盖有一只湿湿的毛巾。

    “哦,是你。”华佗回道,“早上便是跟老朽打招呼的——哦,你来这里多久了?”

    那人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脑袋,反问:“华神医是要离开了罢?”

    华佗道:“是啊,还得去往陈留哩,也不知道他们还在不在。”

    那人听罢,神色黯淡道:“华神医难得来咱村,可是——”

    华佗安慰道:“等这事结束后,定然再来看你们。”

    “真的?”那郭庄村村民不敢相信。

    华佗含笑地保证道:“自然是真的。”

    那郭庄村村民听罢高兴地差点把箩筐打翻,华佗慌忙扶住它。那人吓了一跳,立即把它们扶正,口中道:“幸好,幸好,没翻倒,不然俺媳妇定然是要骂的。”华佗一脸地好笑,却撇见他的箩筐里,还是和清早一样多的草帽,似乎丝毫没卖掉。

    华佗也没多想,觉得还是赶路要紧,于是道:“那老朽走啦,后会有期。”

    那郭庄村村民道:“华神医一路保重。——等一会儿。”他从箩筐里取出一只草帽往华佗怀里递去,“天热,俺没甚么好给的,便给一只草帽罢——华神医不许不要,俺这里有很多,少一个不打紧。”

    华佗感激,两人挥手告别,众人笑着离开,继续向前走。

    ——出了甚么事?

    华佗等人还未走出雍丘城,便见眼前有一群人围成圈儿,也不知道他们在干甚么。

    众人不由地停下脚步,华佗拉住一个从他跑过去的青年人,奇道:“老朽路过此地,请问那边儿发生了甚么事?”

    那青年人道:“唉哟,那边有人得了急病,秦神医刚巧路过,大伙儿都在看哪。”

    “秦神医?哪个秦神医?”华佗一愣。

    “还有哪个,当然是宁乡村的秦潜秦神医。”那青年人挣开华佗,只管向前跑。

    华佗愣了愣,松开那青年人。黄忠上前一步,追问:“怎么回事?”

    “那个,有人得了急病,秦神医正在医治呢。”华佗苦笑了一声,欲言又止。

    黄忠反应过来,奇道:“秦神医?哪个秦神医?——莫不是您昨天说的那个秦神医?”

    华佗点了点头,也不吱声。

    黄忠断然道:“走!前去看看。”

    “师傅,徒儿也想去!”小童直嚷。

    于是,粮草兵们在原地等侯,由曹七和曹八看管,华佗、黄忠、小童三人挤进人群,就见人群里的确有两个人,一个人似是中了暑,躺在地上,而那正在给他施针的人,不是昨日的秦潜还是谁?一个管家模样的中年人在旁催他,低声道:“还不快些。”

    众人不作声,只见病人被扎数针,却依然不见好,仍是惨白一张脸,而秦潜见罢,他的额头也冒出汗珠来。

    华佗此时终于忍不住道:“秦神医,你这般治人,会死人的。”

    秦潜一惊,看到来人,心中一惊:华佗?——怎么会是华佗?

    秦潜立即冷脸道:“原来是华老先生,您怎么上这儿来了?”

    华佗道:“自然只是路过而已。若信得过老朽,可否让老朽为他医治一番?——秦神医应该也知道他得的是甚么病罢?晚了可便来不及了!”

    秦潜的脸色一阵白一阵青。

    秦潜看向那管家,那管家犹疑地盯着他。

    秦潜咬牙道:“不用劳烦,小医自然会救好他的。”

    “若还是这般医治,那这病人可便真的死啦。”一个陌生的声音响起来。

    众人抬头一看,不由地惊呼起来,细听之下似乎都认得,华佗好奇地看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