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医师传
字体: 16 + -

第十三节:襄邑祭蝗(四)

    兖州,陈留郡,襄邑县。

    远远地观望襄邑城,即使在战火的沐浴下,也依旧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悠长的睢水河经过襄邑城,高峻的山岭、茂密的森林把城与河包围得严严实实,后人灵机一动,又开凿了睢水河,为襄邑城的四周建起一道深深的护城河,因而襄邑县是一座难以攻克的县城。凡是要经过襄邑县的人须得从护城桥上走过,进了前城门,方能再从后城门走出去。

    襄邑的城墙上有两排重兵在看守,他们面无表情,活似泥塑;不远处还设有烽火台,哨兵在观望,若是有敌情,立即会放烟。城门口有四名县兵,身穿“吕”字的兵服,怀里抱有一柄粗制的长刀,皆是一脸的痞子模样。

    “站住!你想往哪里走?交钱了没有?”四名城门县兵中,有一名矮子最显眼,他端着一只陶罐,总是为难过路的行人。

    被拦住的行人是一名年迈的老妇人,老妇人的手里搀着一名看上去约六七岁的女童,女童一脸害怕望向老妇人,老妇人一脸哀求,求道:“兵大哥,对不住!请您行行好,就放俺们过去罢!”

    “嘿,行行好?——可以啊。”那矮子县兵放声大笑,“你只要给足这个,自然便放你们过去。”他伸出右手,拇指在中指和食指来回挫动,比划了一番。

    “这……”老妇人垂头,低声说,“一路走来,早已所剩无几。”

    “没钱?没钱还敢进去!”矮子县兵听罢,拉下脸来,嫌恶地推了一把老妇人。可怜老妇人个头比他还高,身体却像羽毛一般被轻易地推倒在地。女童一声“母亲”的惊呼,伸手想要拉住老妇人,无奈年少力更小,母女俩齐齐栽倒。

    过路的人看罢,就算心生怜悯,也没人敢站出来扶住她们,任凭她们坐在地上无助哭泣。路人们纷纷顺从县兵们的要求,从怀里摸出百枚五铢钱,或是押上自己的贵重物品,再让那矮子县兵嘲笑一番,方才快步地向襄邑城走去。

    “这是怎么回事!”一个恼怒的声音响起来。

    众人寻声望去,只见四名年龄不同的人聚在一起快步走过来。

    一名老者身穿灰色衣袍,手拎一只灰色的木箱,身材瘦高,年纪似过半百,精力却充沛得很,若不是他有一头的白发和长长的白须,众人从他背后的身影看去,倒以为他是个中年人。

    老者走到老妇人身边,将她扶起。

    老妇人噙着眼花,默不作声,却一脸的感激。

    一个十几岁的孩童也跟了过去,他穿着一件不合他身的青色短袖,还打着补丁。孩童带着一张天真的笑容,笑起来眼睛分外明亮。他拉起女童,用小大人的口吻道:“小妹妹,天虽然热,但不能老坐在地上!地上冰凉,快起来罢。”

    待老者和孩童各自扶起人后,一名中年壮汉挡在他们身前。那中年壮汉一身深色粗布短衣,虽然没有手持兵器,但高大的体格能让人一眼看出,他似乎就会武艺。

    那恼怒的声音便出自于一个青年人的口中。青年人身穿白色普通棉质衣袍,挺拔身材,长有一双细长眼睛,一副剑眉,一张厚唇,此时他横眉竖眼,一脸的恼火。

    “怎么回事?”矮子县兵上下打量他们,然后才嘿嘿一笑,“你以为怎么回事?——咱们县令大人说了,这块地方出现了‘蝗神’,需得祭拜才行,否则‘蝗神’不走,田地就没法下种!最近上面儿打仗,手头儿有些紧,所以你们就得交过路费!这会子县令大人要去祭神,说是越多越好!这不正赶着要钱么?快交了罢,不然可没法交待!想从这里走么?可以,交钱!否则,哼哼,休想从这里过!”

    青年人耐着性子好不容易听完矮子县兵的话后,嘴角一勾,正要冷嘲热讽时,却被老者打断。老者向前走一步,问道:“那要交多少才肯放路?”

    “你这老头倒是识趣,也不像他们——”矮子县兵眼睛一亮,“好罢,也不为难你,不管大人或是小孩,一律一百枚五铢钱,你交完四百枚便放你们过去。”

    孩童看向中年壮汉,中年壮汉看向老者,老者看向青年人。青年人终于跳起来,忍不住地叫道:“四百!四百!四百都够让穷人家吃上一周!你还不如去抢!”

    矮子县兵听罢,冷哼道:“要给便快些,不给就回去!”

    “你!怕了你不成!”青年人咬牙切齿,心下却毫无办法。

    老者走到他身边,低声道:“六百还是能付得起的。”

    青年人瞪圆了眼睛,反问道:“甚么!不是四百么,怎么变成六百?”

    老者嘴一歪,指向老妇人和女童。

    青年人满脸郁闷,很是纠结。

    中年壮汉叹气道:“别在这些事上耽搁,不然可赶不回去。”

    青年人犹豫半晌,用厌恶的口气道:“只付四百,剩下的你们自己垫上。”说罢,从怀中排出许多串五铢钱,至少有十串,但他只取出四串,余下的被迅速地藏进怀里,好似怕被人抢去。老者无语,看了一眼中年壮汉,只得和他各付百枚。

    “哐当,哐当。”数声响起,那是钱与陶罐碰触发出的声音,矮子县兵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他哈哈大笑道:“别瞧你们穿成这副穷酸样儿,却还挺有来头的。也罢,既然你们交完钱,就进去罢。”

    除却青年人,所有人面色都感激不已。青年人暗暗瞪了一眼那群城门县兵,心中暗恨道:等探清状况后,再来收拾你们!——看你们谁敢再伸手要钱。心下又开始忧虑:这襄邑县似乎没有小路可绕,若是证实襄邑叛变,那该如何是好?

    ——这四人,赫然便是华佗、小童、黄忠与曹洪。

    走进襄邑城,再同那对母女俩挥手告别,然后带着轻松的心情欣赏这襄邑城。错落有致的房屋纵横交错,车水马龙的道路好似街市,这边高声喊着:“卖小百货咯!很便宜的小百货!快来瞧一瞧!”,那边就嚷道:“一个饼儿两枚钱,口味多种,快来尝尝罢!”问路声、买卖声、叫喊声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给耳边留下“嗡嗡”的轻快嘈杂声。

    听不清到底谁在说话,曹洪等人却已看得目不转睛,似乎忘却来此的目的。

    襄邑城素有“中原水城”之称,正可谓“城中有湖,湖中有城”。放眼望去,挨挨挤挤的房屋后,似乎隐约遮住了一片湖,远远看去,只见有一架悬空的桥,再走近些看,果真有一条大湖。城中有湖,湖面有桥,桥上有人,真是意外的别致。

    “去服官府!去服官府!”小童突然嚷了起来。

    华佗不禁好奇地问:“去服官府做甚么?”

    “阮大哥不是说,服官府里可以做丝绸!小童想进去看看丝绸——”

    华佗听罢,敲了敲小童的脑袋,斥道:“官府之地岂是可以随意进出的?”

    “好痛!”小童捂住脑袋,难过一会儿,又嚷叫,“那去绸缎铺!去绸缎铺!”

    “去甚么绸缎铺子。”黄忠忍不住说,“这可不是出来玩儿的,还是去药铺罢。”

    “啊?要去药铺啊?”小童一脸失望。

    华佗好笑地拍了拍小童的脑袋,对曹洪道:“将军,你们先在这等着,老朽去药铺多备些纱布,一会就回来。”

    得到曹洪的同意,华佗走进一家药铺,不稍片刻,又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这时,远处响起一阵敲锣打鼓,附近有人喊:“要祭神啦!要祭神啦!快去湖边!”只见许多人都向城中湖的方向涌去。

    曹洪伸长脖子,也只望到人山人海,他终是忍不住地冷笑道:“好,好!这回真是赶巧!走,走!去瞧瞧!某倒是要去看看那襄邑县令究竟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