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医师传
字体: 16 + -

第一节:彭城风云(五)

    天亮了,太阳出来了,昨日热闹的小村庄,今天却变成一堆废墟。风吹着小河,阳光照着小河,经过一段时间的吹拂日照,小河变清了,河水变温了。村庄好像和往常一样,唯一改变的就是村庄里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寂静的远方,伴随着清脆的铃声,缓缓走来一对师徒:一个看上去快半百的老人右手搀着一个七八岁的孩童。

    老人看上去很是健朗。

    老人身穿灰色旧布袍,腰间挂了个金箍铃,左手拎着一只灰色的行医木箱,脚上的芒屐鞋有些破损,但他却浑然没有在意。这位老人虽有一头白发、一缕白胡须,然而脸上并没有留下太多的皱纹,一点儿也不显老,反而有种鹤发童颜的气质。现在,他望着眼前的破碎村庄,脸上又露出一副悲天悯人的神色,这就是百姓们口中称赞的神医——华佗,字元化。

    跟在他身边的是面容稚嫩的徒弟,小童。

    “师傅——”小童细嫩的声音响起来,打断了华佗的思索,“这里好凄惨啊!师傅你为甚么要来这儿啊?这要甚么时候离开啊?”

    “唉!这里本不是这样的。”华佗用低沉的语调呢喃,“为师到这里来,是想见一名弟子的。不过现在……为师没料想曹大人会失去理智而屠城!……这都怪为师!若是为师早来了,说不定还可以救活这些人……”

    “这又关师傅你甚么事啊?”小童听完华佗的话,小声在一旁嘀咕,“师傅,你来了跟没来不都一样?人家有权有势,要怪就怪这些穷苦人的命不好……”看到师傅面色不佳地向前方走去,小童聪明地闭上了嘴巴,快速跟了上去。

    “师傅,你为甚么要来这里啊?你到底在找甚么啊?”当太阳高高挂在天边,在看到师傅来来回回穿梭在死人堆里后,小童强忍恶心,终于再次地开口询问。

    华佗没有说话,一个微弱的轻吟声代替了他的回答。

    在一片田野里,有这样三具尸体:两具穿着骑兵服饰的尸体伤痕累累地倒在一具男尸体的旁边,男尸体的左手握着镰刀,镰刀上沾满了血迹,血迹似乎是那两个骑兵的。男尸体的后背血肉模糊,他的身子趴着,面部朝下,双臂环抱,像是在保护一个人。很快的,华佗和小童感受到男尸体身下的微微一动。两人对望一眼,小童的眼里闪过一丝害怕,华佗的眼里却流露出欣喜。

    “快看看!”

    华佗做的事永远比说的话快。

    他的话这没说完,人就已经冲到男尸体的身边。在小童的呆若木鸡的目光下,华佗面不改色地把男尸体翻过身来。然后,面色苍白的女人——阿妹就出现在他们的眼前:她顶着大肚子,下体不停地流血。

    “救命……求求您——救救宝宝……师傅,弟子要生了……”阿妹气若犹丝,在看到华佗的时候,眼里蹦出一丝激动,露出一寄希望。她剧烈地喘着气,显然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要不是为了肚子里的宝宝,早在她看见自己的阿牛哥惨死在敌人下,她就跟着去了——她唯一放心不下的是那个未出世的宝宝!

    “阿妹!你还活着!你还活着!阿妹!”华佗激动地大喊,“老朽得救她!”

    “可是师傅,她看起来好像、好像不行了。”小童在一旁怯怯地提醒。

    “她动了胎气!现在的问题是必须保证她能顺利地早产!”

    “早产——生宝宝?!”小童的嘴巴合不上了,结结巴巴地指出,“但是、但是——你可不是产婆啊!”

    “这时候哪管甚么产婆!”华佗厉声叫道,“老朽是医师!得去救她!”随后,他对阿妹鼓舞道:“加油,阿妹,你一定能行!为了孩子,你一定要坚持住!”

    “弟子快不行了……求求您——求求您……”阿妹的额头出现一层细细的汗水,她的双眸开始失去焦距。

    “不!坚持住!”华佗握住她的手,温和地鼓励道,“你一定要坚持住,不然你的孩子会死的!……实在不行,为师给你剖腹产?”

    “不行了……”阿妹开始翻白眼,两股大出血,吓得小童在一边大哭:“不好了!师傅,她——她——”

    “别哭!”华佗急忙撩起阿妹的眼皮,阿妹已经渐渐停止呼吸。

    “师傅——怎么办?”小童急得团团转。

    “没事的!一定要镇定!”华佗盯住了阿妹,一滴滴汗水很快顺着他的脸颊流下。

    “怎么办?”小童开始六神无主,他却没有注意到这个女人的嘴巴在蠕动着,像是要说些甚么。华佗把耳朵贴了上去,他听到了阿妹的话。

    她无力地哽咽:“师傅,求求您,让宝宝活下来!拜托您照顾他!……”

    华佗断然道:“剖腹产!”

    “甚么?”小童彻底被吓到了,他张口结舌说,“师傅,你这样会……她会——她会——活不成的!”

    “她已经……依照她的愿望,保证她的孩子活下来!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华佗闭上眼眸,尔后睁开,冷静地吩咐,“现在要为她剖腹产,这情景不适合给你看。你先闭上双眼!不准看!”

    “啊?”小童惊呆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

    小童迅速地捂住自己的眼睛,当真没看。

    接下来的时间里,小童的耳边不断传来木箱被打开的声音、师傅华佗腰间的悦耳铃声和一阵独特的撕裂声。

    “好了!”

    半晌之后,一个浑身脏兮兮的瘦弱男婴被剪了脐带,从母亲的肚子里被抱出来。因为孩子是从死人肚子里剖腹出来的,所以孩子如死婴一般动也不动,就连华佗使劲地拍打着孩子的屁股也没让他哭出声来。

    小童瞪直了两眼,心中有些难受:难道已经晚了么?宝宝已经没救了么?直到他吃惊地看见自家的师傅居然若无其事地用自己的嘴对孩子的嘴吹气!

    “师、师傅,你、你这是做甚么!”小童倒吸一口凉气。

    华佗没理他,继续对孩子嘴对嘴吹气,吹了好一会儿,孩子竟然奇迹般地啼出哭声来。华佗这才开口解释道:“凡初生小儿,不能发声者,乃是由难产少气所致,因而只要令气入腹,呵之至百次,啼声自可发。”

    “真是——闻所未闻……”小童的脑海里突然蹦出了这四个字。他直直地盯住自家的师傅,只觉得喉咙有些干:“这是,师傅你的……?”

    华佗好笑地看他一眼,顺便敲了一下他的头:“平时让你多学医术你偏不学……!”他一脸笑意,不是否认,算是默认。小童朝他扮了一个鬼脸。

    “哇——”孩子的婉转哭声,标志着一个新的生命诞生。

    华佗在河边将孩子浑身上下清理了几遍,这才把他裹在怀里,欣慰道:“太好了,孩子还活着!——你是老朽徒弟的孩子,自然也便是老朽的孩子。从今天起,你叫云,愿你‘冲破寒流,终成大气’!你会是老朽的徒弟!”

    回答他的是婴儿嘹亮的哭啼声。

    “呵呵,他就是小童的师弟么?”他的心情多云转晴,在一边偷偷地看着:这个师弟小小的、软软的,肉肉的——看起来有点儿丑!

    不敢再多看那一片哀伤的地方,小童轻轻地走上前,很自觉地拎着那只灰色的行医木箱。

    “赶紧走罢。”华佗抱着仍旧啼哭不止的小华云,很有经验道,“得想个办法,找个地方,先喂饱这个小家伙才是!”

    “是么?太好了!”小童眯眼,很开心终于能离开这儿。

    叹息,转身,回头,小村庄渐渐消失在他们眼里。

    风吹树动,在明媚的阳光下,小童抬头——好蓝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