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牙-长空飞龙
字体: 16 + -

第六篇 地球共和_F04 第五一四章

    第五百一十四章

    2025年8月1日星期五

    时光荏苒,岁月在不停地流逝之后,剩下的并不只是沧桑。特别是对于中国、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几千年的历史、几千年的文明,沉淀下来的除了沧桑,更多的是照耀寰宇的辉煌!

    这一次,中华民族再次成为世界民族之林中最为高耸最为挺拔的一颗参天大树,独树一帜!

    这一次,一个曾有过多次辉煌历史的古老国家再次成为世界的中心。泱泱大国,赫赫天朝。正如那首《精忠报国》中所唱到的:“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我们,做到了!

    这一次,数十年的隐忍,数十年的委屈,数十年的卧薪尝胆,终于厚积薄发,把过去数十年来的泪水和辛酸都换成了一声仰天长笑。几十年来,中国默默地埋头发展经济,韬光养晦。在这期间,我们屡受强国欺凌和侮辱,但我们忍气吞声,甚至几代领导人都因此而被国人诟病、被国人暗自责骂“太窝囊”。但当我们终于完成了积累,并夯实了坚固的基础之后,各种先进的军舰开始像下饺子一样下水,世界顶级的战斗机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服役,国人突然开惊呼:靠!中国居然这么有钱了!不,中国不只是有钱。更重要的,是中国从无到有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完整的工业体系,还有大量领先于世界的科学技术,更有了成熟的军工体系。而这一切,还都是建立在昔日的列强对中国重重封锁的前提下。“封锁吧,封锁个几十年,我们就什么都有了。”事实验证了这句话。当我们的空天战机遨游太空巡弋四海时,举世皆惊……国人却不再惊呼,反而觉得理所当然。此时的国人,内心已足够强大,似乎自己的祖国即便做出再逆天的事情来也都是理所当然的。至于原因?那还用问吗?因为我们是中国啊。嗯,就这么简单。

    如果说之前的中国对联合国的全面掌控已经算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那么现在规定联合国担任秘书长一职的候选者必须具有对联合国贡献最高的国家的国籍,以及要求龙牙部队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专属的维和部队的决议,就无异于是送来了最后的东风。

    于是,中国决定:在2025年8月1日建军节这天,向全世界公开为龙牙部队进行一场出征阅兵式。受阅部队全部为龙牙部队现役装备和人员,分三个会场交替进行,其中主会场就设在首都的天安门广场上。此时的龙牙部队,分为天基部队和陆基部队两大组成部分。

    其中,天基部队以kh-02型空天战机为战斗主力,辅以少量装备单兵飞行装具的特种部队。之所以被正式称呼为天基部队,是因为这些空天战机和飞行兵平常主要是以刚刚入役的三艘空天母舰为基地。没错,就是

    空天母舰。这三艘空天母舰实际上还都只能在大气层内活动,担负着相当一部分技术验证任务,为将来能够在大气层外活动的真正意义上的空天母舰甚至是宇宙战舰提供大量的研发基础和使用经验。从外观来看,它们都还保留着同传统的航空母舰基本一致的外观,这是因为它们本来就是在航空母舰的基础上改装而来的。其中两艘是中国原本在建的航空母舰在下水前更改的设计并建造而来。而另外一艘干脆就是直接用一艘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改造的,甚至舰上乘员也大部分都是原美国海军士兵。不过此时的动力源系统仍然是中国的军事和科技领域的核心机密,即便是在这艘大部分乘员是美国人的空天母舰上,其舰上乘员也只是知道这个庞然大物能够飞在天上是因为使用了磁力源动力,但磁力源到底是什么就彻底说不清了。虽然这艘空天母舰是由美国出资改造,但所有权和控制权却都是属于中国的,甚至那些舰员和军官也是由美军发放薪资却接受着中国的命令,但美国无论军、政还是平民百姓,无不认为这是中美友好合作的伟大鉴证,更是认为中美的军事、政治互信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因为通过这种合作,美国显然获得了能够接触地球上最顶级的军事和科学技术的机会,并实实在在的为美国积累了经验。而对于中国来说,也恰恰是利用这种方式更加牢固地确立了在全球军事方面的统治地位,更是成为了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一个倍增器。

    而陆基部队只不过主要基地都仍在陆地上,同时主要装备是全新研发的以磁力源系统为动力的各种型号的全地形战斗车族。相较而言,路基部队的战斗力稍逊于天基部队。这是因为路基部队的装备主要是以陆战为主,这些全地形战斗车更主要的是突出了机动能力和防护能力。为了能够适应更多种类的复杂的地形,全地形战斗车被设计的相当小巧,体积大约只相当于世界上主流主战坦克的三分之二甚至更小,但防护能力却至少是那些坦克的两倍以上,至于机动能力就更不用说了,从这些全地形战斗车在老百姓口中的——陆地飞车——这一俗称中就能感受到其中之一二。在传统的坦克当中,防护能力的增加就意味着自重的增加,而自重的增加势必就会降低机动能力,特别是受到动力系统的最大功率的限制,即便是最优秀的坦克也只是尽可能的把机动能力和防护能力调整到尽可能和谐的状态。但是磁力源系统的应用却几乎打破了这种限制,这就使得全新的全地形战斗车可以毫无顾忌地在防护能力上大做文章。即使人类科技目前在这一领域尚没有重大突破,但是却完全可以通过增加装甲厚度的“笨”方法来使

    它的防护能力获得成倍的增加。最简单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使用同原来的主战坦克同样的装甲,像夹心饼干似的直接包上三层。ok,搞定。绝对的暴力美学。可是,中国人又是怎么在增加了厚厚的装甲的前提下反而还缩小了它的体积呢?这其中首先是因为磁力源系统相比传统的动力系统相比,节省了大量的引擎和传动系统所占用的空间。全地形战斗车之所以是全地形,是因为它除了在几乎始必要的隐蔽或固守等状态下,基本上都是处于悬浮状态的。所以干脆连传统坦克的履带都省了,甚至还包括油箱的体积也被节省了下来。虽然这种全新的战争机器实际上始终都是在飞行状态,但却还被称为“车”是因为它通常在平坦的地形下悬浮高度不超过30厘米,崎岖地带为80厘米,若是遇到难以穿越的密林等地形,那就干脆在树梢上飞好了。虽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际上,全地形战斗车都是可以像飞机一样飞行的,但那并不是它的主要战斗方式。空对地作战虽然具有很强的先天优势,但同样也存在常规弹药的打击精确度偏低,以及在攻坚作战特别是巷战方面的先天不足。当然,它在行军状态或者在快速部署时,还是都直接用飞的。只不过最高速度被限定在1.4马赫。这是因为它的装甲表面没有隔热层,另外为了适应复杂地形的作战,它的外形也更不可能太多的去考虑气动布局。虽然理论上它绝对能够拥有更高的速度,但在实际使用时,它的最高速度通常也不会超过0.8马赫,连被限定的最高速度都还远远不及。毕竟从实战角度考虑,即便是远程机动,0.8马赫的速度也已经足够了。

    这些全地形车另外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武器系统了。它的主武器仍然是大炮。但是请注意,是大炮而不是火炮。因为它的大炮已经不再需要火药,而同样是用磁力源系统来发射炮弹的。它并不同于之前正在研发的电磁炮,但原理却基本相同。即同样是使用电力将弹丸加速到所需的速度并发射出去。不过这种全新的被成为磁力炮的东西是采用的以磁力源为基础的滑块在高速运动的同时将弹丸射出。同时,基于磁力源系统速度可轻易就精确控制的特性,使得这种磁力炮可以非常容易的控制弹丸的炮口初速,进而控制弹道和射程。在磁力源系统的作用下,弹丸可以达到最高超过8马赫的炮口初速。而最为引人注意的是,科研人员给磁力源滑块设计了一个圆环型的轨道,使得磁力源滑块可以持续不断地以高速做圆周运动,滑块每转动一周,就可以将一枚及时填入的弹丸从炮口射出,从而达到了快速连发的效果。不过在实际使用当中,磁力源滑块在每一

    周的运动中都是重复在做着加速和减速的运动,这是因为将弹丸推出炮口的速度实在太快,滑块在推出弹丸后若不及时减速,下一枚弹丸就根本来不及填入到炮膛之内。所以,这种磁力炮的最高射速反而是被供弹系统的最高装填速度给限制了。

    不过这种磁力炮最大的一个缺点就是为了给磁力源滑块一个充足的缓冲时间,就必须有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轨道,而且这个轨道的周长还不能太小。所以安装有这种磁力炮的全地形战斗车的最小体积实际上是被这种磁力炮的环状轨道大小所决定的。在实际应用中,磁力炮被水平安装在了全地形战斗车的中间,环状轨道环绕了整个车身,外面覆以厚厚的装甲。因为磁力炮的炮弹只能是沿着环状轨道的圆切线方向发射出去,所以它的炮口被设计在了车体中部的右侧。磁力源滑块在轨道内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每旋转一周,就可以将一枚弹丸从右侧的炮口向前发射出去。同时,由于这种磁力炮怪异的造型,使得它无法安装在可以旋转的炮塔上,除非这个炮塔做得非常大,对于全地形战斗车这种中小型车辆来说显然是不可能的。所幸全地形战斗车同样是使用的磁力源系统,整个车体都可以全方向无障碍的旋转和俯仰,实际上整个车体就可以视作一个炮塔,操作起来却比传统的炮塔还要更方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