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牙-长空飞龙
字体: 16 + -

第四篇 新剑出鞘_D28 第三一二章

    第三百一十二章

    2019年10月18日星期五

    为了保证飞机的雷达隐身性能,f-35a的导弹选择了放置在内置弹仓内。这样固然避免了因外挂导弹而造成的大量复杂边角结构而破坏整体的雷达隐身性能,但却也极大的限制了f-35a的弹药携带量。原本就非常狭小的机体,还要被大功率雷达、各种电子设备、发动机、驾驶舱、油箱等等占用大量的机内可用空间,这就让f-35a的内置弹仓只能勉强容纳下四枚导弹。通常情况下,遂行对空任务时f-35a会搭载aim-120d中程导弹和aim-9x格斗导弹各两枚,遂行对地任务时的经典内置挂载则是两枚aim-120d再加两枚907千克的其它精确制导对地弹药。

    从j-12c的雷达始终没有能够有效地侦查到f-35a的情况来看,显然jp航空自卫队的这至少四架f-35a全部选择了全内置挂载,也就是说每架f-35a也只有两枚中程空空导弹。鹿菲菲通过对jp人心理的分析,在综合考虑到jp航空自卫队在这一地区作战飞机实际配置的情况和附近空域与jp机场相对位置的情况,最终大胆地得出jp方面此时只有这四架f-35a参战的结论。她现在所有的考虑和对策就全部都建立在这一结论正确的前提下,那么目前仍在空中的这四架f-35a实际上就还只有四枚aim-120d而已。既然已经知道了对方战机大概的方位,又在心理上有了充足的准备,那么即便是jp方面找到对于他们来说最合适的时机同时将这所有的四枚aim-120d以最不可能被规避的方式发射过来,鹿菲菲仍认为自己有很大的把握可以轻松的实现完全规避。也就是说,尽管在超视距的对抗中,鹿菲菲看似处在完全被动挨打的局面,但实际上她却认为尽管自己没有还手之力,可敌人同样也不会对她构成实际性的威胁。也就是说,鹿菲菲的j-12c与jp航空自卫队的四架f-35a之间的超视距空战看似优劣悬殊,但实际上双方却是谁也奈何不了谁,最终只能打个平手。

    那么在四架f-35a打光了所有的八枚aim-120d之后呢?超视距空战自然也就被迫结束了,但是这四架f-35a却应该还携带有八枚aim-9x近距格斗导弹。鹿菲菲认为,jp人也许最一开始的初衷是和自己在超视距的状态下打一场不对称的空战,但是在超视距攻击无效的情况下,jp人很可能就会放弃了最初的打算,继而冒险进入目视格斗,以便让f-35a携带的格斗导弹发挥作用。鹿菲菲认为,以jp人一贯自负的作风,他们一定会觉得自己的四架f-35a

    战斗机在地面雷达的引导下,凭借着完善的指挥体系,完全可以通过对四架f-35a的协调调配实现对j-12c的战术包围,并最终掌握空中的绝对主动。当四架f-35a完成占位之后,那么紧密配合下的目视格斗,j-12c必然不会是jp编队的对手。所以,鹿菲菲大胆地判断,当jp的超视距攻击彻底无效之后必然会悖离他们此次作战的初衷并将空战引向目视格斗阶段。然而实际上也只有双方进入到目视格斗的状态下,鹿菲菲才有可能对f-35a造成实质性的威胁,并进一步将这一威胁演化成实际的战果,进而取得最终的胜利。不可否认的,这条路很难,但对于鹿菲菲此时所面对的情况来说,却是唯一的一条路。而即便就是这样一条路,鹿菲菲仍需先诱使对方耗光所有的中程导弹才有机会把敌人引到这条路上来。

    谋定而后动。尽管看起来鹿菲菲是在刚刚甩开第二波两枚中程导弹的攻击之后就立刻有了新的行动,实际上却是她在瞬间依据敌人的性格特点分析并判断出其可能会采取的后续动作而有针对性的展开自己的战法以达到牵着敌人鼻子走的目的。尽管看起来仓促,却是实打实的谋定而后动。

    雷达上仍然没有敌机的踪影,但是鹿菲菲却知道在她的南北两个方向距离50到70千米之间各有两架f-35a。不知道具体的位置又如何?鹿菲菲现在并不急于发现目标,在她的计划中,只要目标能发现自己就行。钓鱼不一定非要看到鱼,只要把饵撒下,鱼自然会来主动咬钩。只不过鹿菲菲现在是拿自己在当鱼饵而已,不过同样的,她自己也是那个最终将鱼钓出水面的致命的鱼钩。

    鹿菲菲知道,敌人一定会以威胁最大的方式来开始下一次的超视距攻击。那么什么样的攻击才是威胁最大的呢?那自然是在不同的方向上同时发动攻击,并确保让所有发射出来的导弹几乎同时到达,这样才会让目标难以规避。既然这样,鹿菲菲现在要做的就是努力配合敌人,给敌人创造出一个能够进行这样的致命攻击的机会。

    打定主意之后,鹿菲菲开始驾机盘旋爬升。上升率很低,但是她却时刻注意保持着自己的速度。有了足够的速度,她的飞机才会有足够的能量,才能在导弹来袭的时候及时做出需要的机动。可想而知,敌人的下一波攻击必然是更加凌厉的,也是更难应付的。但鹿菲菲想要反击,就必须先诱使敌人再次发动超视距攻击并成功地避开,之后才有机会和敌机短兵相接。

    鹿菲菲盘旋爬升的动作被jp地面雷达网观察得一清二楚。他们对此的解读是,j-12c的雷达无法发现f-35a的位置,不能确定威胁存在的方向,为

    了能及时发现随时可能出现在任何方向上的威胁,似乎不断盘旋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事实上,盘旋爬升对于找不到目标的战斗机来说也的确是一个更倾向于防御性的动作。飞机在盘旋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及时的发现各个方向上可能存在的危险,同时也可以让机载雷达进行360度无死角的扫描,提高发现目标的概率。

    但是在jp人看来,鹿菲菲的这个动作无疑表明了j-12c的雷达在面对f-35a时的无能为力,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他们现在可以从容地调配空中的四架f-35a,在保持适当距离的前提下把飞机安排在任何一个他们需要的方向上,然后再同时向目标发起全方位的攻击。

    所有四架f-35a的雷达都仍然没有开机,但是j-12c的位置却通过数据链的传输准确而且实时地出现在每一架f-35a的显示屏上。随着来自地面的统一指挥,四架f-35a原本的两个双机编队都各自左右散开解除了编队,以j-12c所在的位置为中心四散包抄过去,很快就以90度角的间隔均匀地分布到了j-12c的各个方向上。然后,所有四架f-35a都开始给弹仓内剩余的那枚aim-120d导弹预上电,并把作为目标的j-12c的位置信息和运动参数传递了过去。作为最新一代的战斗机,f-35a一个与众不同的能力和特点就是网络式火控系统。在这种火控系统的辅助下,空中的f-35a将不再是一个个的个体,而是将所有的f-35a战机都纳入到一个网络中,综合各机的数据,由机载计算机自动或者在飞行员的干预、指定下协调多架战斗机对同一个目标发起协同攻击。尽管这套所谓的网络式火控系统还并不很完善,在f-35a上的应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全新空战概念的验证和试用,但在面对强度不大的单方面的攻击任务时还是基本上能够发挥出其设计时的威力和效果的。

    超视距空战,在不虞会遭到攻击的情况下,基本上就属于一种单方面的猎杀,也完全满足f-35a机群发挥网络火控系统优势的条件。于是在四架f-35a各自进入到自己的预定位置之后,战斗机上的计算机自动进行了协调,在这种模式下,只要拥有临时权限的飞行员按下发射按钮,四架f-35a上各自的机载计算机就会在统一的协调下按照计算好的不同的时间间隔自动发射导弹。无需飞行员再格外计算,计算机会根据目标的各项参数进行计算,以保证从不同位置、不同载机桑发射的导弹同时接近目标。

    其实f-35系列并不是唯一拥有网络式攻击能力的战斗机,至少j-12系列战机就拥有类似的功能,并在全新

    的j-12xc及j-12xcd中得到了完善。只不过am国把f-35系列的这一能力称为“网络式火控系统”,而c国称j-12系列的类似能力为“数据链攻击”。之前在pa与in的空战中,鹿菲菲同时控制自己和丁树帜两架j-12c的火控系统并发射导弹攻击目标的行为实际上就是“数据链攻击”的一种应用方式。只不过相对于f-35的网络式火控系统来说,j-12c的数据链攻击需要飞行员更多的主动干预,在自动化程度上确实还稍差一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