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牙-长空飞龙
字体: 16 + -

第三篇 隐砺新剑_C49 第二三八章

    第二百三十八章

    2019年9月10日星期二

    米格-21的雷达发现目标的时候,四个目标已经分成了两组,每组两架。从目标目前的飞行姿态来看,很难判断出对方的具体意图。不过其中的一组已经上升到了10000米的高度,并朝着鹿菲菲直接冲了过来,显然是来对付鹿菲菲的。另外一组的高度仍保持在7000米不变,却是稍微改变了航向,似乎是要绕开鹿菲菲的拦截去攻击其它目标,比如机场。当然,也可能是想给鹿菲菲造成这样的错觉,而趁机绕到背后进行偷袭。

    鹿菲菲暂时还顾不上去考虑另外那两架飞机的具体意图,她必须先对付迎头飞来的这两个家伙。因为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对方显然比鹿菲菲更早做到了对目标的发现。这说明对方拥有性能比米格-21要好得多的雷达,也就意味着对方的战斗机也要比鹿菲菲所驾驶的米格-21要先进,至少应该是属于三代机了,甚至很有可能是更先进的四代机。

    平心而论,米格-21作为第二代战斗机中的典型代表,再加上鹿菲菲惊人的驾驶技术,真要对付诸如f-4或者f-5这类的三代机,并不会觉得有多么吃力。但是如果面对的是四代机的话,那么即使以鹿菲菲之能,在受到米格-21本身性能约束的情况下,也并没有太多的把握。更何况对方的数量还并不只一架。

    随着双方距离的不断拉近,答案也许很快就会揭晓了。

    米格-21的座舱里,雷达告警接收机的蜂鸣音响起。鹿菲菲被锁定了。在米格-21原有的机载电子设备中是没有雷达告警接收系统的,不过在面对越来越依赖导弹进行攻击的空战模式的情况下,没有这个东西显然是无法适应现代空战的。换句话说,雷达告警接收机基本上已经成了现代战斗机的“标配”。不过米格-21上所装备的这套设备可实在不怎么先进,它只能提供最基本的告警,根本无法判断敌人是否发射了导弹,更遑论从接收到的雷达波强弱来判断距离和方位之类的信息了。

    所以,现在这个时候雷达告警接收机的提醒只是让鹿菲菲知道她目前处在可能被攻击或已经被攻击的危险当中,至于其它的就完全无能为力了。

    警报的响起并没有对鹿菲菲的心理造成什么影响。她只是低头看了一眼座舱中那些显得格外古老的机械式仪表,确认了一下飞机目前的飞行姿态并判断出了可用的机动冗余,接下来就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了对可能的来袭导弹的目视搜索上。米格-21的座舱大部分埋在机身之中,这就导致了它留给飞行员的视野并不开阔,视线很不好,对飞机后方情况的观察基本上只能依赖窄小的后视镜了。不过现在这种情况对鹿

    菲菲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因为她知道导弹不大可能出现在自己身后。

    高度仍然维持在10000米。这个时候米格-21的雷达屏幕上突然多出了两个比较暗淡的小亮点。这让鹿菲菲多多少少感到有了些小惊喜。米格-21的雷达居然发现了来袭的导弹,这是鹿菲菲并没有想到的,至少她在此之前对这种搜索距离仅有20公里的截击雷达并没有寄予多大希望。不过在雷达发现导弹的同时,鹿菲菲也同样意识到这应该是两枚雷达制导的中程空空导弹,而且速度很快,相信发射它们的很可能会是四代机,恐怕不好对付。不仅如此,鹿菲菲此时直接面对的是两架敌机,而敌人只发射了两枚导弹,这就说明对方的飞行员对自己的技术和能力有着相当的自信。只有在拥有相当自信的前提下,敌方的飞行员才会采用这种最经济的攻击方法。一般来说,两枚导弹齐射基本上就可以保证最大的命中概率了,而且对自身弹药的消耗也会在确保命中概率的前提下降到最低。像之前鹿菲菲和康志飞对抗时,康志飞采用的那种十几枚导弹齐射进行超饱和攻击的方式实际上就是飞行员本身的不自信,所以才会借超强的火力在给敌人最大威胁的同时也给飞行员自己一个心理上的安慰。实际上这种攻击方式在实战中基本上是不会出现的。

    仅仅是两枚导弹,但它们的出现所带给鹿菲菲的信息量却是非常庞大的,只不过留给她去思考的时间却并不多了。鹿菲菲很清楚当前世界主流中程空空导弹的性能,尽管不知道来袭导弹的具体型号,但所有这一类导弹的机动性还都处在一个不太大的范围之内,比较容易计算并判断出在米格-21做出规避动作时这些导弹会有哪些相应的动作继续跟踪。当然,这里说的比较容易也只是对于鹿菲菲来说。

    然而鹿菲菲此时所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米格-21的机动性实在是太差了。也许在追求高空高速的二代战斗机中,米格-21的机动性已经完全称得上是佼佼者了,但那毕竟已经是几十年以前了。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所设计的战斗机,是完全不会去把躲避并甩开导弹的跟踪作为机动性能上的设计指标的。

    面对自己所处的劣势,鹿菲菲是非常清楚的。幸好来袭的导弹都是迎头攻击,这就给了鹿菲菲一个机会,只要她能在导弹与飞机相遇时及时地控制飞机错开交汇点,那么导弹就很难再次捕捉到目标。这远比甩开尾追的导弹要容易得多。当然,这里说的容易也是相对的。毕竟现代导弹普遍都拥有二十个g以上的过载能力,甚至超过三十、四十g的也不在少数。所以要躲过迎头攻击的导弹,除了在时机的把握上,对飞机的机动性

    能本身还是有着不小的要求的。

    鹿菲菲提前调整了副翼,做了半圈螺旋,让米格-21处在了一个倒飞的姿态,并努力通过对水平尾翼的调整来稳定住这个姿态。此时的米格-21实际上是处在一个并不稳定的飞行姿态,如果没有尾翼的随时调整,飞机将很快向下扎去。

    说实话,这种头下脚上来驾驶飞机的滋味并不好受,但鹿菲菲必须这样做。她需要借助地球的引力和米格-21“上易下难”的特点来同时发力,以弥补米格-21在机动性能上先天的不足。很快,两个毫不起眼的小黑点就一先一后地出现在了鹿菲菲的视野当中,然后迅速扩大,并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最关键的时候到了。或者说是鹿菲菲这次空战中第一个最关键的时候到了。面对越来越近的导弹,鹿菲菲开始做了几个深呼吸。她必须先给自己身体的血液中储备下足够的氧气,不然一会在做大过载机动时会不够用的。要知道老旧的米格-21可没有什么先进的代偿设备,抗过载的大小基本上完全凭借飞行员自身的身体素质了。

    “……4、3、2、1、0!”

    鹿菲菲在心里默数着。与以往不同,她这次留给自己的倒计时只有不到十秒钟。这是因为她所能获得的信息太少也太延迟了,能给自己不到十秒的精确反应时间已经是她尽了最大努力了。

    倒计时一结束,鹿菲菲立刻放下襟翼、减速板全开,同时全力拉杆。米格-21在鹿菲菲几个操作的共同作用下速度骤减,并一头下下扎去。虽然鹿菲菲做的是拉杆的动作,但米格-21本来就处在倒飞的状态,所以这个动作才让飞机的机头能更快地扎向地面。

    飞机陡然改变了自己的姿态,方向瞬时的变化让采用机头进气的发动机吸气变得有些困难,再加上突然增加的巨大过载,让飞机开始出现了震颤。特别是发动机,已经出现了喘振。从鹿菲菲开始做这些动作到飞机产生一些不良的现象总共也不过一秒钟的时间。由于米格-21采用的还是机械操作,所以驾驶杆给鹿菲菲的力反馈非常沉重。鹿菲菲一边用力控制住驾驶杆,一边在感觉到发动机变化的同时迅速打开了辅助排气阀,这让发动机的工作状态稍稍缓解了一些。这个时候,飞机所处的姿态已经让鹿菲菲无法再观察到那两枚导弹的情况了。不过她知道那两枚导弹一定已经做出了反应并修正了飞行路线,继续朝着自己冲了过来。而且假如导弹具有末段加速能力的话,此时应该也已经开始加速做最后的冲刺了。

    根本看不到导弹,巨大的过载也让鹿菲菲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灰视”现象。鹿菲菲很清楚,最多再坚持两秒,“灰视”将变成“黑视”,再然后她面临的将是

    大脑缺氧而导致的晕厥。不过这一切都是在她计算之内的。鹿菲菲很清楚自己瞬时抗过载的能力是多少,也清楚自己能够坚持多长的时间,而这些时间已经足够她完成躲避的动作了。此时米格-21已经处在了垂直向下飞行的姿态。鹿菲菲迅速收起襟翼和减速板,将驾驶杆归平,同时把油门推到最大并打开了加力。米格-21顿时像彗星撞地球般地向着地面冲去。

    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两枚导弹刚刚调整好自己的飞行路线并已经接近了最佳接触点,近炸引信马上就要起作用的时候,米格-21突然逃了。瞬时的加速让这两枚导弹都错过了与米格-21接触的机会,嗖嗖两声,先后从飞机的上方呼啸而过,并彻底的丢失了目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