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牙-长空飞龙
字体: 16 + -

第三篇 隐砺新剑_C22 第二一一章

    第二百一十一章

    2019年9月6日星期五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之间康志飞和欧阳雪婷见面认识并在一起训练已经过去整整一周的时间了。若是放在以前,对于飞行员的训练来说一个星期的时间或者只能用短暂来形容。但是在有了空军实战训练模拟系统之后,仅仅这一个星期的时间,两个人的飞行小时就都已经超过了七十多个小时,平均下来每天都超过了令人恐怖的十个小时。

    累,是肯定的。因为两个人每天要做的除了在模拟系统上的训练之外,还要有适当的体能和身体素质的训练,以及相应的理论学习。换句话说,两个人在这一个星期的时间当中,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是在不停的学习和训练当中。不过也正因为这样,才让两个人的水平有着火箭一般的提升。要知道,鹿菲菲正是经历了整整六年这样严酷的训练才最终有了那些惊世骇俗的表现。

    对于王文恒来说,尽管他曾教出了像鹿菲菲那样的学生,但是现在的他在每次看到康志飞的训练之后,却总还是会有一种惊艳的感觉。这倒不是说康志飞的天赋和能力比鹿菲菲还要让他感到惊讶,这种感觉而是更多的源自于这种全新的战斗机。在采用了磁力源作为全新的动力之后,j-12xc被赋予了超乎想象的机动能力,这也让j-12xc在战斗中可以对战术战法拥有更多的选择。不可否认,在具体的操作上,绝对是没有任何经验可以来借鉴的。按照科研人员的话来说,磁力源的应用,让战斗“拥有了无限的可能”。

    康志飞和欧阳雪婷两个人,在这一周的时间里像是故意在验证这句话一样。他们的训练内容完全源自于他们个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充满了想象力,并在实践中逐步加以证实。现在,两个人正在模拟系统上进行着被康志飞称作“隐身”的训练。

    隐身战斗机早已问世。大家也都知道,所谓的隐身实际上并不是真的就消失不见了,而是专门针对于雷达来说的。一般来说,要让战斗机在雷达的探测下隐身,主要是采取改变飞机外形,减少雷达反射截面,采用吸波材料以及借助环境和干扰等方式来实现。j-12xc是以j-12为原型改装而来的,而j-12虽然在设计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尽量减少雷达的反射截面,但毕竟还不是一款隐身战斗机,所以还是很难做到不被雷达发现的,所以当王文恒和林立得知他们今天要搞什么“隐身”训练之后,自然也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对于雷达来说,空中的目标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其次是海面,最难的则是置身在复杂地形的地面目标。因为在天空中是没有任何遮蔽物的,雷达所发射的电磁波可以毫无阻拦地自由传

    播,而海面上由于波浪的起伏会让电磁波在反射时产生大量的杂波,从而影响到雷达的探测效果,至于地面的情况则最为复杂,不但有地面回波的干扰,还会有各种各样的障碍物阻碍或屏蔽电磁波的探测。海面和地面对雷达波的这种负面影响早已被人们所发现,也正是因为这样,在实际空战中为了减小被敌方雷达发现的距离,战斗机普遍都采用低空甚至超低空接近的方式。这也就是为什么对地攻击用的导弹,很少有采用雷达制导的。

    康志飞和欧阳雪婷今天所进行的隐身训练,在林立看来,无非也就是超低空飞行的训练。可是王文恒却并不这样认为。以这两个小家伙在以往的表现来看,恐怕绝对是再一次给他们一个惊喜的。

    这次的模拟任务是由康志飞提出任务模式,由空军实战训练模拟系统自动生成的,然后再自动形成任务简报发送给参与训练的飞行员。王文恒和林立也看到了任务简报。任务要求是对三百公里之外的地面某高价值目标进行精确打击并顺利返航。在任务中,敌方在这一空域部署有超过二十架对空作战用的战斗机,地面还有两个覆盖半径超过五十公里的防空导弹部队。需要注意的是,对主要目标的打击是有时间限制的,超过指定时间而未能摧毁目标则被认为任务失败。

    表面看起来,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对地攻击任务,其中的难点就在于时间的限制上。可以想象,如果在攻击发起前就被敌方发现,并出动大量战斗机拦截的话,就很容易被敌方的战斗机缠住而导致任务的失败。所以整个行动,至少是攻击发起前,如何缩短敌方的预警时间甚至不被发现,就成了任务成败的关键。

    任务就是这样,对于空军实战训练模拟系统来说,所模拟生成的所有任务都是非常具有开放性的,任务的具体执行以及具体的方案完全可以由飞行员自己来制定,而且还会出现很多随机的因素,这就基本上避免了把演习搞成演戏的情况。同时对于飞行员来说,这也让每一个任务都充满了挑战,更给了飞行员充分的发挥空间。

    任务开始了。康志飞和欧阳雪婷已经驾驶两架j-12xc升空,奔袭在攻击目标的路上。王文恒和林立两个人则坐在系统控制室内关注着整个任务的具体情况。为了能更好的展现任务的具体细节,在模拟系统中尽管敌对方是由电脑模拟的,但在控制室内还是可以模拟并显示出敌方的作战状态的,而且教官还可以扮演指挥者的角色。

    王文恒此刻所关注的屏幕正是假想敌战场战术动态电子图的界面。在这个界面中,标注着假想敌每一个作战单位的位置和状态,同时还会将对空警戒雷达、预警机雷达等所有单位探测和侦查到的

    敌我情况综合在一起显示并显示出来。现在距离任务开始已经过去快十分钟了,可是在这个屏幕上王文恒并没有看到任何异常。换句话说就是电脑模拟的假想敌还一直都没有发现康志飞和欧阳雪婷的存在。

    王文恒转过头对旁边的林立说:“这两个小家伙还真有点儿意思,按照时间来算,他们肯定早就进入电脑的探测范围了,可是现在还一点动静也没有,还真让他们隐身了啊。”

    林立并没有像王文恒那样关注假想敌地动态,他现在正在以第三视角的方式来观察欧阳雪婷所驾驶的那架j-12xc。听到王文恒的话,林立笑了笑,指着屏幕说:“你别想了,电脑肯定发现不了他们。你来看看,这俩小家伙干吗呢。”

    听到林立这么说,王文恒也凑了过去,却见欧阳雪婷所驾驶的那架j-12xc此刻正在沿着一条高速公路飞行,在她的前面,另外一架j-12xc也出现在了屏幕里,显然是康志飞所驾驶的。从屏幕上来看,两架飞机的高度都非常非常的低,甚至都让人有一种这两架飞机就在高速公路上跑的感觉。王文恒注意了一下两架飞机的飞行数据:相对高度7米,速度220千米/小时。

    7米的高度!这对于所有常规的喷气式飞机来说都绝对是不可想象的。若是在海面,或者对于一些技术超绝的飞行员还能完成,但是在地面的话,恐怕再厉害的飞行员也只能在平坦开阔的地面短时间内保持这样的高度了。而沿着高速公路长时间保持这样的高度飞行,还要面对地面的起伏以及路上的车流,绝对是任何人也无法做到的。要知道路上的那些车辆的高度虽然不会对飞行构成直接的威胁,但密密麻麻、来来往往的车流绝对会给飞行员一个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影响到飞行员的心理。

    康志飞和欧阳雪婷把高度选择在7米也是有充分考虑的。这是因为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车辆,理论上高度不会超过4.2米,而公路上的各种标志等附属设施的高度一般都在5——6米之间,所以7米的相对高度,基本上可以保证不会发生“交通事故”。

    除了高度以外,对于速度的选择他们两个也是有充分考虑的。220千米/小时,对于一般的喷气式飞机来说基本上算是一个极限低速了。在这么慢的速度下,即便飞机能勉强获得足够的升力,却也绝对难以保持飞行的稳定了,更何况在贴近地面时更容易受到气流的影响,稍有不慎就是机毁人亡的下场。但是康志飞和欧阳雪婷驾驶的是安装了磁力源的j-12xc,它的升力并不是靠速度来获得的,更主要的是磁力源系统中,磁力甲的作用就是稳定高度,而且对操作的反馈异常灵敏,只要飞行员有指令,

    那么几乎是同一时间磁力甲就会把对飞行员操作的反馈体现在飞机上。至于为什么要选择220千米/小时这样的低速,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康志飞怕出“交通事故”。速度稍微慢一些,就会给驾驶员更多的反应时间,来应付更多的意外情况和突发事件;另一个原因就是这样的速度能更好的骗过敌方的雷达。一般来说,雷达对高速目标要比低速目标更敏感一些,而现在他们是沿着高速公路,以汽车都能达到的速度来飞行,敌方的雷达即便发现了他们恐怕都会当成是汽车,更何况以他们目前的高度和速度来说,地面雷达要发现他们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