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不可能这么猛
字体: 16 + -

第43章 何不食肉糜?

    延水城,县衙内。

    陈星阑正在朱盛唐的身前,聆听着他的技术讲解。

    而锦娘就坐在朱盛唐的后边,牢牢地守护在其身后。

    相较于陈星阑的凝重认真,锦娘嘟囔着小嘴,就差在脸上写着不爽了。

    她不时地瞪起滚圆的大眼睛,盯着陈星阑的大波波瞟一眼。

    都是这个女人,要不是为了盯着她,给宝宝的虎头鞋都可以缝好了。

    朱盛唐端坐在正堂,直视着陈星阑叮嘱道:“化学是一门十分危险的学科,你这次要独立操作,务必要千万小心,明白了吗?”

    陈星阑正色道:“是,星阑明白。”

    朱盛唐微微颔首,道:“至于你要不要把这个配方传回去,我并不介意。其实,我感觉这样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也不错。”

    朱盛唐说到这里,剑眉微挑,微笑道:“或许以后,化学这门学科还要你来发扬光大了。”

    陈星阑脸色大变,慌忙上前解释道:“孔阳,我从未想过,我……”

    陈星阑说着,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她确实想学会了硝酸甘油的调配方法,把相关的制作工艺传给父亲。

    她心里真的只是想给父亲治病,但是父亲如果得到配方,会不会用到别处,她也是没有办法控制的。这种事情,根本就是黄泥掉在裤裆里,解释不清啊。

    朱盛唐抬手阻止了想要解释的陈星阑,道:“这件事不怪你,我也从没有怪罪你的意思。科学从来就是为了传播的,而不是为了敝帚自珍。”

    “我们中华几千年来因为敝帚自珍不知道失落了多少伟大的科技。一个传男不传女的习俗,不知道让多少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失去了学习的机会。”

    朱盛唐说到这里,深深地看了陈星阑一眼,认真道:“你有着比我更好的天赋,有着成为一个伟大女科学家的潜质。”

    陈星阑的心在不断颤抖,他低垂着头任凭黑色的秀发垂在眼前,遮挡住已经涌出眼眶的泪水。

    女科学家!伟大的女科学家!

    这样的身份,是她从未想过的。

    至少在朱盛唐说出这样的话之前,她从未想过!

    朱盛唐略作思量,继续道:“化学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是一个无可预料的危机。”

    “正如当年火药的发明与扩散一样。不管将来会如何,把握住现在的这个机会吧,至于以后是福是祸谁又说得清呢。”

    陈星阑满脸愕然,听到这里不禁抬头看向朱盛唐。

    是福是祸谁又说得清?

    朱盛唐微笑道:“你还没有想明白吗?科学是不分国界的,他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当任何一种强大的力量出现的时候,整个世界的命运都会被改变的。”

    陈星阑朱唇微张,明白了朱盛唐的意思。

    正如马镫的发明,让华夏取得了农耕国家对游牧民族的战略优势,但是随着新技术的扩散,华夏反而会遭到更大的压制。

    哪怕朱盛唐发明了更强大、更先进的科学技术。虽然能取得一时的优势,但这也意味着,未来的敌人也会更加先进、更加强大。

    陈星阑心中思量,又有些哭笑不得。

    拼命的发展科学,到底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敌人啊。

    朱盛唐道:“去吧,材料都准备好了,终究要有自己独立试验的一天。”

    陈星阑起身施礼,恭敬道:“是。”

    朱盛唐揉了揉额头,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突然有种博士生导师带学生的感觉呀!

    “阳哥。”锦娘见陈星阑离开了,起身说道:“鲜鱼汤已经熬好了,我给你端来趁热喝吧?”

    鲜鱼汤!?

    这个季节有鲜鱼吗?

    朱盛唐眉头微皱,心中疑惑。

    城外的延水都干涸了,哪里来的鲜鱼?难道是晾干的咸鱼?

    嗯!没错,应该是咸鱼汤。

    锦娘端着砂锅放在桌旁的矮几上,得意的说道:“阳哥,这是人家亲手给你熬的鲜鱼汤呢。”

    咦,好香啊!

    朱盛唐正想要让锦娘把鱼汤端去后堂,毕竟这里是署理公务的大堂,还是要有些威严的,在这喝汤什么的还是有些不恭敬。

    可当锦娘打开砂锅,浓郁的香气顿时扑面而来。

    朱盛唐提鼻狠狠地闻了闻,顿时感觉口水不由自主的涌了出来。

    他看着砂锅,有些些疑惑。

    根据他以往的经验来看,这绝对是鲜鱼汤,根本就不是咸鱼。

    这,这怎么可能?哪里来的鲜鱼?这可真香啊!

    朱盛唐蠕动着喉咙咽了口唾沫,看着砂锅中悬浮在奶白色鱼汤中的肉块,肚子不由自主得咕咕叫了起来。

    管不了这么多了,先吃一块吧,反正大堂上也没有外人看见。

    朱盛唐毫不客气的在矮几前坐了下来,直接从锦娘手中抢过了筷子,无视了锦娘的白眼。他也顾不得砂锅还在冒着腾腾的热气,赶忙捞了块鱼肉塞进嘴里。

    鱼肉入口即化,鲜美的味道瞬间在口腔内爆发。

    朱盛唐瞪大了眼睛。

    果然是鲜鱼!好鲜美的味道!

    对了,城外延水早就干了,这个季节天寒地冻的,哪里来的鲜鱼呢?

    算了,算了,不管了,先吃了再说,这几天光啃杂粮饼了,嘴里都淡出鸟来了。

    朱盛唐非常不好意思的将最后一块鱼肉夹起,竟然就剩最后一块了,他很歉意的放进锦娘的嘴里。然后小心地端起砂锅,把鱼汤都灌进了肚子里。

    啊!他满足地打了个饱嗝,拍了拍微微鼓起的肚子,发出了畅快的声音。

    “锦娘,这鲜鱼是哪里来的?”

    锦娘见朱盛唐把鱼汤都喝了,正沉浸在美好的憧憬当中。

    “哦!是虎子拿来的,应该是他抓的吧。”锦娘在美好的憧憬中回过神来。

    “虎子在哪?快喊他过来。”朱盛唐闻言,连忙大声喊道。

    “禀典史老爷,许都头正带人在城外挖掘地坑院。”有衙役听到朱盛唐的喊声,连忙进来回禀。

    “那速速调他回来,我有重要的事情安排。”朱盛唐急切的说道。

    朱盛唐此时想到了一个十分巧妙的主意,能解十万流民的生存危机,但还有很多细节需要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