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不可能这么猛
字体: 16 + -

第21章 菊花香皂

    作为杀手锏,黑火药肯定不行,威力太小,而且人们都认识,没有隐藏性和突然性。

    朱孔阳把知道的炸药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梯n梯、三硝基苯酚和硝酸铵类的首先排除了,技术要求太高,工艺也比较复杂,手工操作难度太大。

    剩下的就是硝化棉和硝化甘油了,朱孔阳在家里没有见到多余的棉花,硝化棉也排除了。

    最近捕到了不少兔子,积攒了一些兔油,倒是可以试试硝化甘油,分离出来的脂肪还能做香皂之类的。

    说干就干,朱孔阳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打着做香皂的幌子,开启了他的军事工业。

    “阳哥你说有比皂角粉好用的东西。”云娘首先被朱孔阳鼓动了。

    “我什么时候骗过你啊!肯定比皂角粉好用的,需要买盐、碱、石灰、硝石之类的,应该需要几两银子。”朱孔阳并不管钱,钱都在云娘的匣子里,想用钱需要申请的。

    “恩,我让虎子去城里买。”云娘对主朱孔阳充满了信任,毫不犹豫的就拿钱出来。

    也幸亏是在陕北,大小咸水湖遍布,盐、碱、硝石都比较便宜。要是在别处,那价钱可就高的离谱了。

    第二天一早,许握瑜就买回了原材料,然后和马俊雄去野地里把套到的兔子收了回来,下午一家人都聚在家里,帮着朱孔阳做香皂。

    “二弟,你就吩咐我们干吧!我们都听你的。”马俊雄咧着大嘴说道。

    “好,那我就安排了。娘,你和云娘去外边把正开着的菊花多采点回来,我们这次就做菊花味的香皂。”

    “好,我这就提篮子和云娘去采菊花。”

    “大哥、虎子把大缸淘洗干净,咱们这就开始。”

    “好嘞。”马俊雄和许握瑜一同应道。

    朱孔阳亲自把许握瑜买回来的生石灰块,用锤子一点点砸碎,因为石灰石经过煅烧得到的生石灰,通常内芯部分会烧的不充分,没有变成氧化钙还是碳酸钙结构,而碳酸钙是用不上的,所以要提前清理出去。

    “大哥,把这些清理干净的石灰放进大缸吧!”

    “姐夫我干什么?”

    “你去提水,给缸里倒上一半的水,让后找根棍子慢慢搅拌,让石灰都溶到水里。”

    随着水和生石灰的剧烈反应,大缸里发出了咕噜咕噜的声音。水汽开始升腾,跟开了锅一样,有水花开始飞溅出来。朱孔阳连忙吩咐他们小心,都带好皮手套,别被烧伤。

    等了好一会,朱孔阳感觉差不多了,就吩咐许握瑜把买来的天然碱块丢进去。随着碱块的融化,在大缸的底部开始有白色的物体出现。

    “哎!二弟,这缸底是怎么回事?怎么越来越多啊!”马俊雄见缸底出现越来越多的白色物质,很是惊奇。

    “大哥,那就是石灰石,生石灰不是用石灰石烧出来的嘛,这是又给他还原回去了。”

    “啥?那是石头,什么还原?”

    朱孔阳感觉有些头痛,对没有化学常识的人解释起来实在是太痛苦了。不过他还是很耐心的讲解了一番。

    “大哥,这石灰石主要就是碳酸钙,进过煅烧生成了生石灰,主要就是氧化钙。这生石灰和水反应,就生成了熟石灰,也就是氢氧化钙。这碱也就是碳酸钠再和熟石灰反应,就生成了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也就是现在缸底沉淀出来的东西,它就是烧石灰的石灰石。”

    “算了,二弟,这么多名字和反应,我是记不住的,你就说接下来怎么办吧。”马俊雄挠了挠脑袋,表示完全没听懂。

    朱孔阳也不强求他们能听懂,就安排许握瑜把积攒的兔油提出来一桶,安排马俊雄把大缸里的水,到一部分在大锅烧热。并特别叮嘱,现在这缸里已经不是普通的水了,已经是氢氧化钠溶液了,十分厉害。

    朱孔阳见他们看是挺清亮的水,都不重视。特意取了一小点,倒在地上,把地烧的直冒泡,这才引起了他们足够的重视。

    “哎呀!这挺清凉的水,咋就变得这么厉害了,看把这地烧的直冒泡。”许握瑜看到地被烧的冒泡差点跳了起来。

    “现在这些水,不是普通的水了,这东西一般就叫火碱了。”

    他们见识了厉害以后,果然搬运都小心翼翼起来。

    凝固的兔油,在大锅里花开了,开始翻动起油花。朱孔阳让马俊雄把火碱溶液慢慢倒了进去,随着火碱溶液的加入,温度大幅度降低了,油脂不再开花翻滚,他们看的更清楚了,油在慢慢变少,逐渐消失。

    这是眼睁睁发生的事情,马俊雄和许握瑜都惊的长大了嘴巴,一时没了声音。

    “二弟,这,这油都到哪里去了?咋,咋就没了?”马俊雄今天实在是吃惊非小,说话都不利索了。

    “大哥,这个反应叫皂化,是把油脂变成香皂的第一步。”

    “哦!原来叫皂化,我是不会弄明白了,我也不问了,该怎么干,二弟你继续吩咐吧。”马俊雄终于是死了心,再问也问不明白,干脆不问了。

    “继续添火烧开就行。”

    烧了至少半个时辰,朱孔阳觉得差不多了,开始吩咐许握瑜往里撒盐。随着食盐的撒入,马俊雄的眼镜再次暴突起来。他指着大锅半天说不出话来。

    因为此时,一些淡黄的沉淀物开始出现在锅底,随着食盐的撒入量增加,而不断地聚集。

    朱孔阳没等马俊雄开口询问,就直接告诉他们这叫做盐析。

    “姐夫,盐析是什么?”半天没开腔的许握瑜终于忍不住开始发问了。

    “火碱和油脂长时间在一起煮,他们就结合在一起了,盐可以吸收大量水分子,油脂表面会形成大量疏水区,它们依靠疏水性的作用力相互结合,就形成皂粒沉淀在锅底了,这个过程就叫做盐析。”朱孔阳又给他们解释了一番。

    “算了,我也不听了,听不懂啊!我也直接听指挥好了。”许握瑜也放弃了这个学习的机会。

    随着食盐的不断加入,大锅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皂粒不断地涌现出来,都浮在表面凝聚在一起,看上去很像一锅淡黄色的豆腐脑。

    而在这层豆腐脑的下面,才是朱孔阳真正想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