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不可能这么猛
字体: 16 + -

第8章 地龙吐水

    两丈多高的三脚架下面,吊着一块几百斤的大青石,在绞盘的牵引下,巨石被不断的提起落下。

    一节节的木桩,被长短不一的蚂蟥钉连接在一起,在巨石的不断冲击下被打入地下。

    “阳哥儿再钉了这一节,深度就超过毛竹杆的长度了,还钉不钉?”刘木匠扛着一节白蜡木问道。

    朱盛唐看了一眼这最后一节白蜡木,挥手说道:“钉,再多定一节留在外面,如果超过毛竹杆的长度就把坑口挖深。”

    此时胜败在此一举。这黄土高原海拔差不多1000米,大气压连90千帕都没有,最多也就支撑9米多的水柱。如果超过3丈还没能打出水,就必须换地方重新打了。

    “起杆了。”随着最后一节白蜡木被打入地下,整个打井工作也到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几根小孩胳膊粗的铁棒,被横钉进凸出在外的白蜡木桩中,齐铁匠的几个徒弟抡着大锤向上不断的击打铁棒。

    在绞盘的牵引下,白蜡木桩被一点点的从地下抽出来。

    “阳哥儿,下面有水了。”在刘木匠兴奋的呼喊声中,最下面的铁杆头被绞盘抽了出来,带出了不少泥浆。

    “阳哥你太厉害了。”在整个过程中都屏住呼吸不敢作声的秋娘儿,更是兴奋的大叫起来。

    朱盛唐对此并不意外,这个年代虽然干旱,但是地下水并没有遭到破坏,而且这还是在河道旁,地下水位必定不深。

    “下水标测定水深,再检查一遍毛竹杆是否漏烟。”随着朱盛唐一声令下,大家伙都毫不迟疑的忙活了起来。

    吊着小桶标着尺寸的绳索被放进深洞。泼湿的柴火被点燃,烟被扇进两头打通的毛竹杆里。

    所有人都在仔细观察是否有漏烟的地方,秋娘儿更是凑到毛竹杆上用鼻子闻,看有没有烟味。

    “阳哥儿,水深合适,毛竹也没有问题。”刘木匠抬头望了下天说道:“这天色也不早了,我们祭拜一下就下毛竹吧。”

    “好,下毛竹杆。”随着朱盛唐一声令下,大家浑身充满了干劲,所有的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秋娘儿,你过来。”朱盛唐把秋娘儿喊道井旁说道:“到了证明效果的时刻了,秋娘儿的力气最小,就让她来验证这口井是否合用吧。”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不要说开口说话,就连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随着手柄被秋娘儿接连不断的抬起压下,浑浊的井水顺着井嘴喷涌而出。

    哗啦哗啦的水响声,震惊了所以人,他们全都不敢置信看着这一幕。

    “这,这真是太让人惊奇了,轻轻一压就会出水?”亲手打造这一切的刘木匠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刘木匠还是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就这么简单就成了?”

    朱盛唐答道:“对啊,就是这么简单。”

    “一根毛竹加个木桶和压杆才几个钱,如果能这样源源不断的出水,简直就是金不换啊。”齐铁匠在一旁也激动的说道。

    没有直接的机械接触,跟竹筒水车,木框翻车等完全不一样,这彻底颠覆了齐铁匠他们的知识理念。

    朱盛唐拍了拍齐铁匠的肩膀道:“只有成本低才能普及,才有实用意义。其实这个世界很多事情,都是一层窗户纸,点破之后就都很简单了。”

    朱盛唐觉得有必要给大家做下科普。

    可是当他说到,空气中有无形的压力如同一只大手在托着水柱时,所以的人都感到惊骇莫名,心说这莫不是在说鬼魂?

    只有秋娘儿听的津津有味,还不时的吧嗒吧嗒嘴。

    “好吧。”朱盛唐知道科普这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的,只能暂时放弃。

    他取下压杆拿出压桶里的一个圆锥状的小物体说道:“各位看好,这个就是井舌,大家也不用知道原理了,只要知道没有井舌就无法提水就好了。”

    “阳哥儿这么重要的东西,还是我给做个暗记吧,别出什么岔子。”刘木匠接过井舌慎重的说道。

    “好的,那你就看着安排吧。”朱盛唐倒是觉得无所谓,反正这压水井都是要大规模传播下去的,也没保密的必要。

    “爹让我来刻。”秋娘儿见状立刻走了过来。

    “对,让秋娘儿来刻,她刻小物件手巧着呢。”刘木匠笑着把井舌交给了秋娘儿。

    “阳哥儿,你看我刻的这朵梅花好不好看。”秋娘儿献宝似得把刻好的花纹递给朱盛唐看。

    秋娘儿的手确实巧,一朵腊梅刻的十分精细,朱盛唐夸奖道:“刻的真不错,装上试试看。”

    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木杆在秋娘儿的按压下,顺利出水,她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痴痴地望着朱盛唐的背影发呆。

    朱盛唐见天色将晚,就说道:“刘木匠还有齐铁匠,今晚你们留下几个人看着这里,别让人碰坏了,我邀请知县大老爷明早来验看。”

    “放心吧,阳哥儿。我们死死的看住这里,不会让任何人碰的。”刘木匠和齐铁匠齐声保证道。

    朱盛唐带着虎子趁着天黑之前赶到了县衙。

    “真的出水了?这还不到两天的时间。”陈都头惊喜的问道。

    朱盛唐道:“没错,出水了,我们正是来禀明县尊的。”

    “没想到你们真打出水来了,这我还没有禀明知县大老爷呢。”陈都头有些尴尬的说道。

    朱盛唐也是一撇嘴,这真是不靠谱,也没做计较,开口说道:“没关系,你速速去禀报大老爷。”

    “你二人有何事禀报?”知县在后堂接见了朱盛唐和虎子二人。

    朱盛唐说道:“学生朱孔阳拜见明府,有天大的喜讯禀报。”

    知县心不在焉的问道:“有何喜讯?说吧。”

    知县最近也听到了不少消息,已有不少冬灌不利的官员被革职查办,他担心也步了后尘,几天来都是愁眉不展,对别的事都不甚上心。

    朱盛唐道:“我们打出了一口井,可以解冬灌之危。”

    知县皱了皱眉头,他最不喜欢这种好大喜功的人,一口井能有什么用,能浇几亩地,打井得耗费多少时日钱粮。

    他面无表情的说道:“我心甚慰,必在县学给你记上一笔,回去好自读书吧。”说罢就要挥袖离去。

    朱盛唐闻言一愣,心里暗道:“这是把我当成跑来献媚的小人了吧。”

    “明府且听我一言。”朱盛唐连忙拱手说道。

    “说。”朱盛唐毕竟是有功名的秀才,知县倒也没有拂袖就走。

    朱盛唐道:“这口井是昨晚开始打的,下午就出水了。”

    “果真?”知县愕然道:“仅仅一日一夜就打出了一口水井?”

    朱盛唐道:“不敢有半句欺瞒明府,此事陈都头可以作证。而且我们人手有限,如果明府组织人力,一夜就可以打成。”

    知县叹了口气道:“倒也了得,可惜每一桶水不多也,杯水车薪啊。”

    “明府有所不知,此井乃地龙吐水,无需水桶,十二个时辰可以不断出水,多打此井必可完成冬灌。”朱盛唐高声说道。

    知县猛地双眼一睁,露出不敢置信的表情,颤声问道:“这,这怎么可能?”

    “明府等明日一验便知。”朱盛唐信心十足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