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江东克星张文远
太史慈和吕蒙劝说周瑜不要在这个敏感的时间前往建业,不过周瑜坚持道:“吾乃江东顾命大臣,岂可因私忘公?瑜并非为孙绍之事,而是助吴侯攻取中原。”
周瑜率领数万兵马返回建业,孙权听闻周瑜领兵而来,急召陆逊道:“大都督与我大哥自幼相交,感情深厚,莫非为了孙绍之事,要问责于我?”
陆逊分析道:“大都督深明大义,可能会偏袒孙绍,不过他也清楚吴侯是以江东基业为重,定不会责怪吴侯,而是来助吴侯攻取中原。”
孙权犹豫道:“大都督领兵作战之能,孤自然佩服,只是长此以往,恐怕世人只知江东大都督,而不知孤这个吴侯,如之奈何?”
下属功高震主向来是君王最担忧的事情,孙权的忧虑不无道理,陆逊想了想,献计道:“曹操必定不会将寿春让出,我军与曹军必定兵戎相见。吴侯可一边派人联系河北袁熙出兵,牵制曹操,一边令大都督出兵庐江,若怕大都督专权,可派程普为副都督,以分兵权。”
周瑜领兵抵达建邺,见孙权和江东文武等候自己多时,立刻下马参拜孙权道:“瑜何德何能,有劳吴侯还有众位大人在此等候,真是愧不敢当。”
孙权扶起周瑜,感激道:“孤能手刃黄祖,为父报仇,全赖大都督。大都督乃江东支柱,此番来得正好,孤正有军国大事与大都督商议。”
江东众人前往吴侯府议事,孙权道:“我江东与河北已经互结同盟,朝廷封孤四弟为寿春太守,正是我江东进取中原的大好时机,只是曹操不肯轻易屈服,众位大人,可有妙计?”
鲁肃谏言道:“曹操虽然强横,不过世人之心还是想着汉室,既有朝廷任命文书,四公子当前往就任,若是曹操不允,我军再出兵中原,名正言顺。”
张昭支持道:“曹操受制于袁熙,寿春远离许昌,无力防守,不过以昭之见,吴侯还是应当派遣使者前往许昌,诉说其中厉害,令曹操交出寿春,令扬州百姓免于战乱。”
孙权大喜,一边命虞翻为使者,前往许昌拜见曹操,另一边命人护送孙匡前往寿春任职。曹操在许昌听得江东使者前来,定为寿春太守一事。
果然,虞翻开门见山道:“翻奉吴侯之命,前来与曹司空商议寿春太守之事。朝廷已经授命孙匡为寿春太守,还请曹司空行个方便。”
曹操答道:“若是皇上的意思,操身为大汉司空,自当听从皇上的安排。只是如今皇上蒙难,落入奸臣袁熙之手,此定是袁熙奸计,令江东和中原相争,他好坐收渔翁之利。”
虞翻是江东著名的学者,能说会道,得理不饶人,岂会被曹操糊弄,辩解道:“曹司空司空此言差矣,大将军袁熙为了稳定北方外族,远在邺城,又如何威逼当今圣上?这不过是曹司空的推脱之词而已,莫非曹司空想要不听皇命,密谋造反不成?”
曹操也不是轻易认输之人,嘲笑道:“你主为了讨好袁熙,连自己的大嫂都可以送给袁熙,如此无情无义之人,有何面目来指责我。若是想要寿春也不是不可以,听闻吴侯新纳妾侍步练师甚是美貌,令其送往许昌,莫非寿春,庐江也一并拿去。”
虞翻见曹操不肯交出寿春,还要羞辱孙权一番,自然不会给曹操舒坦,反讥道:“曹司空喜爱他人之妻,翻也有所耳闻,不曾想所言非虚,只是我想提醒曹司空,不要因此丢了性命。”
曹操大怒,想要斩杀虞翻,给江东下马威,众人劝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将虞翻乱棍赶出许昌,命张辽、乐进、李典领兵前往合肥,对抗孙权。
虞翻回见孙权,诉说曹操无理要求,孙权大怒,令周瑜、程普领兵取庐江,自己领兵十万攻合肥。鲁肃劝谏道:“吴侯何不请大将军袁熙出兵一同伐曹?”
孙权十分任性,也十分自信,拒绝鲁肃的提议,怒道:“曹贼如此轻视于我,岂可善罢甘休?孤不需河北相助,自取淮北之地,让曹贼知道江东不可欺!”
......
庐江太守朱光在皖城地区屯兵耕地,种植稻谷。得知江东大都督周瑜领兵前来攻打庐江,收聚部众据城而守。徐盛建议道:“皖城易守难攻,当建一土坡,居高临下压制城中守将,皖城可破。”
吕蒙反对道:“建土坡浪费时间,城中守将有了准备,反而不易攻取,不如直接利用云梯攻城,四面攻城,不给朱光喘息和待援之机,皖城可破。”
周瑜听从吕蒙的建议,自己攻东门,程普攻南门、吕蒙攻西门,徐盛攻北门,四面齐攻。江东大军发起猛攻,吕蒙身先士卒,击杀朱光,皖城为江东所得,俘虏万余人。
张辽听得皖城告急,前来支援,可惜在路上得知皖城已失,便返回合肥,对抗孙权。孙权领兵至合肥城下,金盔金甲,意气风发,立于军前,劝合肥守军尽快投降。
合肥只有三万守军,面对十万江东军,有点不知所措,张辽道:“孙权猖狂,欺我兵少,必不防备我军偷袭,乐将军守城,我与李将军前去劫营。”
李典与张辽素来不和,沉默不语。乐进见李典沉默不语,便道:“江东军人多势众,坚守为上,我军一旦被包围,合肥便会失守,难以向主公交代。”
张辽怒道:“你二人只为自己安危,不求破敌之计,真是自私之人。你们不去我一人前去便是,我就不信打不败乳臭未干的孙权小儿。”
李典羞愧难当,向张辽歉意道:“我等岂是因私忘公之人,既然主将有命,安敢不从,典愿意随张将军一起领兵攻打孙权,挫一挫孙权的锐气。”
张辽大喜,将战书送往孙权处,称江东有今日,不过周瑜之功,明日可敢单独决战。孙权大怒,得知周瑜已经攻取皖城,正往合肥赶来。
孙权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决定不等周瑜,亲自领兵来战张辽。张辽兵少,十分勇武,丝毫不惧十万江东军,上前指名要孙权出战。
孙家之人,多以勇武著称,如江东猛虎孙坚,江东小霸王孙策。孙权年轻气盛,颇具武力,竟要和张辽大战,宋濂、贾华死命劝说,方肯作罢。
江东军中冲出一将,正是太史慈,来战张辽。太史慈和孙策不相上下,乃是江东第一大将,与张辽对战三十多回合不分胜负。
在一旁观战的李典指着金盔金甲的孙权,对乐进道:“阵前身穿金盔金甲者便是孙权,只要将其斩杀,江东十万大军不战自溃。”
乐进身材矮小,以身手敏捷著称,单枪匹马快速朝孙权杀来,孙权正在观战,一时不查,乐进已经杀到眼前,慌忙拿起古锭刀来迎战乐进。
宋濂、贾华慌忙上前来保护孙权,李典趁着混乱之际,向孙权突施冷箭,结果误中宋濂,摔下马去,意外身亡。
张辽抓住机会,率领三万曹军将士杀向江东军,孙权抵挡不住,只能后撤数里,死伤数万兵马。张辽大败江东军,缴获战利品无数。
孙权收拾败兵,清点军队人数,伤亡两万余人,心情郁闷,又见宋濂为保护自己而死,抱着宋濂的尸体痛哭不已。
长史张宏教训孙权道:“军前斗将,乃是先锋之职,吴侯身为三军统帅,如此冲动,好勇斗狠,岂不连累三军?”
孙权虚心接受张宏的教训,称自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太史慈献计道:“吴侯,末将有一老乡,命唤戈定,与养马后槽有旧。那后槽不满张辽,欲里应外合,助我军攻取合肥。”
鲁肃反对道:“张辽为人谨慎,养马后槽没有多少权利,恐怕难以成事,一旦事情败露,反而为张辽所算,得不偿失。”
孙权有心要为宋濂报仇,同时自己也想扬眉吐气,打败张辽,夺取合肥,对太史慈道:“子敬的担忧不无道理,不知戈定现在何处,先询问他如何行事?”
太史慈道:“戈定在兵败之时已经混入合肥城,并使人通报于我,今夜在草堆上放火为号,令我接应于他,里应外合,刺杀张辽。”
孙权遂不听鲁肃之言,下定决心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今日张辽得胜归城,必定赏赐三军,疏于防备。我军成败就在今晚,还望各位竭尽全力。”
太史慈亲自领兵五千,在合肥城外等候,就等城中火起,便杀入城中,夺取合肥。张辽乃当世名将,今日虽然大败孙权,不过还是传令三军不许解甲宿睡。
左右疑惑道:“今日我军大胜,孙权远遁,张将军何不卸甲休息,养足精神,为来日之战作准备?”
张辽道:“非也。为将之道: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孙权年轻气盛,不一定咽得下这口气,极有可能趁我军倦怠之际,突袭我军。今夜防备,当比每夜更加谨慎。”
周瑜率领数万兵马返回建业,孙权听闻周瑜领兵而来,急召陆逊道:“大都督与我大哥自幼相交,感情深厚,莫非为了孙绍之事,要问责于我?”
陆逊分析道:“大都督深明大义,可能会偏袒孙绍,不过他也清楚吴侯是以江东基业为重,定不会责怪吴侯,而是来助吴侯攻取中原。”
孙权犹豫道:“大都督领兵作战之能,孤自然佩服,只是长此以往,恐怕世人只知江东大都督,而不知孤这个吴侯,如之奈何?”
下属功高震主向来是君王最担忧的事情,孙权的忧虑不无道理,陆逊想了想,献计道:“曹操必定不会将寿春让出,我军与曹军必定兵戎相见。吴侯可一边派人联系河北袁熙出兵,牵制曹操,一边令大都督出兵庐江,若怕大都督专权,可派程普为副都督,以分兵权。”
周瑜领兵抵达建邺,见孙权和江东文武等候自己多时,立刻下马参拜孙权道:“瑜何德何能,有劳吴侯还有众位大人在此等候,真是愧不敢当。”
孙权扶起周瑜,感激道:“孤能手刃黄祖,为父报仇,全赖大都督。大都督乃江东支柱,此番来得正好,孤正有军国大事与大都督商议。”
江东众人前往吴侯府议事,孙权道:“我江东与河北已经互结同盟,朝廷封孤四弟为寿春太守,正是我江东进取中原的大好时机,只是曹操不肯轻易屈服,众位大人,可有妙计?”
鲁肃谏言道:“曹操虽然强横,不过世人之心还是想着汉室,既有朝廷任命文书,四公子当前往就任,若是曹操不允,我军再出兵中原,名正言顺。”
张昭支持道:“曹操受制于袁熙,寿春远离许昌,无力防守,不过以昭之见,吴侯还是应当派遣使者前往许昌,诉说其中厉害,令曹操交出寿春,令扬州百姓免于战乱。”
孙权大喜,一边命虞翻为使者,前往许昌拜见曹操,另一边命人护送孙匡前往寿春任职。曹操在许昌听得江东使者前来,定为寿春太守一事。
果然,虞翻开门见山道:“翻奉吴侯之命,前来与曹司空商议寿春太守之事。朝廷已经授命孙匡为寿春太守,还请曹司空行个方便。”
曹操答道:“若是皇上的意思,操身为大汉司空,自当听从皇上的安排。只是如今皇上蒙难,落入奸臣袁熙之手,此定是袁熙奸计,令江东和中原相争,他好坐收渔翁之利。”
虞翻是江东著名的学者,能说会道,得理不饶人,岂会被曹操糊弄,辩解道:“曹司空司空此言差矣,大将军袁熙为了稳定北方外族,远在邺城,又如何威逼当今圣上?这不过是曹司空的推脱之词而已,莫非曹司空想要不听皇命,密谋造反不成?”
曹操也不是轻易认输之人,嘲笑道:“你主为了讨好袁熙,连自己的大嫂都可以送给袁熙,如此无情无义之人,有何面目来指责我。若是想要寿春也不是不可以,听闻吴侯新纳妾侍步练师甚是美貌,令其送往许昌,莫非寿春,庐江也一并拿去。”
虞翻见曹操不肯交出寿春,还要羞辱孙权一番,自然不会给曹操舒坦,反讥道:“曹司空喜爱他人之妻,翻也有所耳闻,不曾想所言非虚,只是我想提醒曹司空,不要因此丢了性命。”
曹操大怒,想要斩杀虞翻,给江东下马威,众人劝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将虞翻乱棍赶出许昌,命张辽、乐进、李典领兵前往合肥,对抗孙权。
虞翻回见孙权,诉说曹操无理要求,孙权大怒,令周瑜、程普领兵取庐江,自己领兵十万攻合肥。鲁肃劝谏道:“吴侯何不请大将军袁熙出兵一同伐曹?”
孙权十分任性,也十分自信,拒绝鲁肃的提议,怒道:“曹贼如此轻视于我,岂可善罢甘休?孤不需河北相助,自取淮北之地,让曹贼知道江东不可欺!”
......
庐江太守朱光在皖城地区屯兵耕地,种植稻谷。得知江东大都督周瑜领兵前来攻打庐江,收聚部众据城而守。徐盛建议道:“皖城易守难攻,当建一土坡,居高临下压制城中守将,皖城可破。”
吕蒙反对道:“建土坡浪费时间,城中守将有了准备,反而不易攻取,不如直接利用云梯攻城,四面攻城,不给朱光喘息和待援之机,皖城可破。”
周瑜听从吕蒙的建议,自己攻东门,程普攻南门、吕蒙攻西门,徐盛攻北门,四面齐攻。江东大军发起猛攻,吕蒙身先士卒,击杀朱光,皖城为江东所得,俘虏万余人。
张辽听得皖城告急,前来支援,可惜在路上得知皖城已失,便返回合肥,对抗孙权。孙权领兵至合肥城下,金盔金甲,意气风发,立于军前,劝合肥守军尽快投降。
合肥只有三万守军,面对十万江东军,有点不知所措,张辽道:“孙权猖狂,欺我兵少,必不防备我军偷袭,乐将军守城,我与李将军前去劫营。”
李典与张辽素来不和,沉默不语。乐进见李典沉默不语,便道:“江东军人多势众,坚守为上,我军一旦被包围,合肥便会失守,难以向主公交代。”
张辽怒道:“你二人只为自己安危,不求破敌之计,真是自私之人。你们不去我一人前去便是,我就不信打不败乳臭未干的孙权小儿。”
李典羞愧难当,向张辽歉意道:“我等岂是因私忘公之人,既然主将有命,安敢不从,典愿意随张将军一起领兵攻打孙权,挫一挫孙权的锐气。”
张辽大喜,将战书送往孙权处,称江东有今日,不过周瑜之功,明日可敢单独决战。孙权大怒,得知周瑜已经攻取皖城,正往合肥赶来。
孙权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决定不等周瑜,亲自领兵来战张辽。张辽兵少,十分勇武,丝毫不惧十万江东军,上前指名要孙权出战。
孙家之人,多以勇武著称,如江东猛虎孙坚,江东小霸王孙策。孙权年轻气盛,颇具武力,竟要和张辽大战,宋濂、贾华死命劝说,方肯作罢。
江东军中冲出一将,正是太史慈,来战张辽。太史慈和孙策不相上下,乃是江东第一大将,与张辽对战三十多回合不分胜负。
在一旁观战的李典指着金盔金甲的孙权,对乐进道:“阵前身穿金盔金甲者便是孙权,只要将其斩杀,江东十万大军不战自溃。”
乐进身材矮小,以身手敏捷著称,单枪匹马快速朝孙权杀来,孙权正在观战,一时不查,乐进已经杀到眼前,慌忙拿起古锭刀来迎战乐进。
宋濂、贾华慌忙上前来保护孙权,李典趁着混乱之际,向孙权突施冷箭,结果误中宋濂,摔下马去,意外身亡。
张辽抓住机会,率领三万曹军将士杀向江东军,孙权抵挡不住,只能后撤数里,死伤数万兵马。张辽大败江东军,缴获战利品无数。
孙权收拾败兵,清点军队人数,伤亡两万余人,心情郁闷,又见宋濂为保护自己而死,抱着宋濂的尸体痛哭不已。
长史张宏教训孙权道:“军前斗将,乃是先锋之职,吴侯身为三军统帅,如此冲动,好勇斗狠,岂不连累三军?”
孙权虚心接受张宏的教训,称自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太史慈献计道:“吴侯,末将有一老乡,命唤戈定,与养马后槽有旧。那后槽不满张辽,欲里应外合,助我军攻取合肥。”
鲁肃反对道:“张辽为人谨慎,养马后槽没有多少权利,恐怕难以成事,一旦事情败露,反而为张辽所算,得不偿失。”
孙权有心要为宋濂报仇,同时自己也想扬眉吐气,打败张辽,夺取合肥,对太史慈道:“子敬的担忧不无道理,不知戈定现在何处,先询问他如何行事?”
太史慈道:“戈定在兵败之时已经混入合肥城,并使人通报于我,今夜在草堆上放火为号,令我接应于他,里应外合,刺杀张辽。”
孙权遂不听鲁肃之言,下定决心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今日张辽得胜归城,必定赏赐三军,疏于防备。我军成败就在今晚,还望各位竭尽全力。”
太史慈亲自领兵五千,在合肥城外等候,就等城中火起,便杀入城中,夺取合肥。张辽乃当世名将,今日虽然大败孙权,不过还是传令三军不许解甲宿睡。
左右疑惑道:“今日我军大胜,孙权远遁,张将军何不卸甲休息,养足精神,为来日之战作准备?”
张辽道:“非也。为将之道: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孙权年轻气盛,不一定咽得下这口气,极有可能趁我军倦怠之际,突袭我军。今夜防备,当比每夜更加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