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逍遥人生
字体: 16 + -

第十七章.毒士贾诩

    此时,洛阳城的主将已经是张绣,有点焦急地对着旁边的中年文士说道:“文和,据探子回报,袁熙起兵五万,以张颌为先锋,已经抵达朝歌,我军应如何应对?”

    贾诩贾文和,深谋远虑,也是当今顶级谋士,只是此人用计狠毒,不计后果,人称“毒士”。贾诩先从董卓,后董卓败亡后,劝告董卓手下李催郭祀各自逃跑,一个亭长就可以将我们擒拿,不如拼死一搏,还有转机,于是李催郭祀收集西凉残兵十余万,结果驱逐吕布,虐杀王允,夺下长安。

    之后,李催郭祀内斗灭亡,贾诩又跟着张绣占据宛城。在投降曹操后,张绣又不堪婶婶与曹操私通,又在贾诩的谋划下,发动反叛,结果杀死了曹操的长子和护卫典韦,仇恨不共戴天。

    不过袁绍广发檄文讨伐曹操时,贾诩再次建议张绣投靠曹操。张绣不解,更是害怕曹操报复。贾诩解释道,投靠曹操是雪中送炭,帮助袁绍不过锦上添花,曹操想要成就霸业,必定重用。

    果然如贾诩所料,曹操放下杀子大仇,令张绣和贾诩镇守洛阳,抵挡曹操。贾诩并没有直接回答张绣的问题,而是冷静地分析道:“将军,之前我并不看好袁绍,主要就是觉得袁绍的三个儿子无能,必会内斗不断。没想到,袁熙居然知道攻打洛阳,其背后一定有高人指点,看出了我们与曹公还有间隙!“

    张绣不是那种很有头脑的将领,但也知道曹操若杀他就绝了天下想要投降他的人的道路,唯有借人之手。这么做还顺理成章地接手自己手下的精锐部队,不会落人话柄,张绣狠下决心道:“不若我们投降了袁熙?”

    贾诩腹黑之辈,为了自己可以不择手段,不过这种毫无价值的牺牲家人他不会去做的,思考万全后,反对道:“我们再投靠袁绍,意义不大。如此反复,不仅害了家人,袁绍也不会太相信我们,还不如留在洛阳,先探探袁熙的实力。”

    张绣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之后,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兴奋,而是诉苦道:“如今这洛阳城只有一万五士兵,还不是什么精锐,你觉得能抵挡得住袁熙的五万士兵?”

    贾诩笑道:“将军放心,洛阳虽然破旧,我想守上一两个月没什么问题,我们既要袁熙明白我们的价值,也让曹公知道我们的功劳,到时再做取舍。“

    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将周边百姓强行迁移至洛阳,坚壁清野,不给袁熙补给的机会。当年董卓将洛阳百姓迁移至长安,给洛阳百姓造成的伤害是难以磨灭的。这次虽然不似董卓那般残暴,为了快速转移,难以要对百姓造成伤害。

    虽然以袁军来袭,保护百姓为借口,不过愿意配合的百姓还是在少数,免不了使用强硬措施,掠夺百姓财物也时有发生,更有的大族势力更是武装对抗,张绣也会派出军队进行镇压,甚至剿灭,理由就是通敌袁熙。

    好不容易将周边的几个县清理,不过安排迁移人口又把洛阳的官员忙坏了。张绣虽然得了好处,但是也怀疑这么做后果有点严重,容易造成城内混乱。

    贾诩提议张绣张贴告示,揭露袁军的残暴,没有进入洛阳的人一旦被袁军抓到就会被斩首,绝对不会像将军那么仁慈,移民完全是为了保护百姓,相信周边的百姓会体谅将军的苦心。”

    当袁熙的大军到达朝歌,并没有看见曹操的一兵一卒,根据探子回报,洛阳守将张绣对周边县城实行清理,将百姓全部转移至洛阳城。

    袁熙对沮授道:“看来曹军是要坚壁清野,坚守洛阳了,龟缩在里面,还真有点不好办。”

    沮授笑道:“二公子放心,张绣与曹操有杀子之仇,不是那么好化解的,洛阳兵力不多,曹操就等着去收了张绣的性命呢?”

    袁熙并不想被曹操当作杀人工具,问沮授道:“公与先生,以贾文和之能,定然看出了曹操的想法,不会留在洛阳等死的!”

    沮授摇摇头,不得不感慨曹操的狠毒:”不管张绣战死或逃跑,都会被处死。虽然投降,才能保全自己,不过曹操就不会放过他的家人。“

    袁熙听了沮授的解释,担忧道:”那张绣拼死一搏,我军攻下洛阳恐怕有点困难,一旦托久了,曹操得知消息,就会加强虎牢关的防守。“

    沮授自信道:“张绣心神不宁,又无大将相助,只要我军疲惫几日,迷惑洛阳守军,突然袭击,拿下洛阳不难。”

    当袁熙的军队到达温县,这次的情况跟朝歌的情况不同,城门紧闭,城墙上的守卫正在紧张地监视着袁熙这支军队。袁熙对着楼上的护卫大声责问道:“我乃大将军之子袁熙,率领正义之师讨伐汉贼曹操,拯救万民于水火,各处郡县无一不是箪食壶浆迎接我的军队,为何只有温县的百姓还执迷不悟,跟随逆贼。”

    温县守卫也不是好忽悠的,其中一个领头大着胆子喊道:“城下的贼将休要胡乱说话,我们周边的县城就是相信了你们的话,开放了城门,如今已经鸡犬不留,家破人亡。你们袁军如此残暴,我们不会开城门的,宁愿死战到底。”

    袁熙无奈,问计于田丰沮授:“看来贾诩不仅仅是坚壁清野,还连带着栽赃嫁祸我军,若是强攻的话,谣言就落实了,后面的反抗会更加坚定。”

    田丰提议道:“常闻谣言止于智者,将军何不唤城中有识之士,与你交谈,总比和一个护卫解释容易。”

    袁熙觉得田丰的话有道理,自己此番前来就是想要见识下司马懿,至于要不要征聘,再做定夺。拍了拍自己的脑袋,问道:“不知城内可有一位叫做司马懿的,本将军想让他出来搭话。”

    说起司马懿,博学多才,在温县也是名人,守将自然认识,那个队长回答道:“是不是司马府二公子司马仲达?”

    得到肯定回答,众守卫赶紧跑司马府去请司马懿了,在他们心中,司马懿乃是有大智慧之人,而且又跟城下将领认识,一定知道怎么处理。

    司马府上,此时一个无聊的青年正在拿着一个弹弓,瞄准着书上的小鸟,这时司马府的下人匆匆忙忙地跑进来,大声喊道:“少爷,大事不妙!”

    不过完全没有影响到他,不过他的技术实在不是很好,还是没有弹中那小鸟,自言自语道:“几天没练,这技术越来越差了。”然后才转过身,对着自己的书童小六子教训道,“一遇到小事,你这么慌慌张张,我如何放心让你去办事?”小六子听得委屈道:“我还不是担心少爷你才紧张嘛,袁军已经打到城门口了,而且还指名道姓要求见你呢。”

    司马懿觉得惊异,还是很平静地问道:“城外何人领军,可有说为何要见我?”

    小六子想了想,点头道:“那将军自称是大将军次子袁熙,不过没说为什么要见你?“

    司马懿整理好行装,来到温县城墙,只见城外军容整齐,纪律严明,好强的军队,心生敬佩,很恭敬地对着城外的袁熙行礼道:“温县司马懿,拜见幽州刺史,不知袁将军有何吩咐?”

    袁熙听见一个穿着光鲜的青年文士向自己行礼,此人必是司马懿,客气回敬道:“听闻温县有一大贤,名唤司马懿,今日路过,特来拜访。”

    司马懿联系日前张绣坚壁清野,弄得人心惶惶,想来温县百姓也是如此,不敢投降袁军。袁熙便想要以拜访自己为由,率军进入温县,司马懿看穿袁熙的计谋,笑答道:“袁将军记得在下,三生有幸,只是现在战乱,温县不易开放,当然我们温县的百姓也无意于将军为敌,还请将军绕道而行,仲达在此谢过。”

    司马懿料定这个袁熙爱惜名声,不会强行攻城,不然就是替张绣背黑锅,想要收服中原之地就难了。

    沮授出来替袁熙解围道:“仲达这样高立于城墙,不似待客之道。”

    司马懿笑答道:“我自然是欢迎袁将军来做客的,只是府上地方小,恐怕容不下这么多的将士,唯有站在这城墙之上,才能接待将军全部的人马。”

    好一张伶牙俐嘴,袁熙意志坚定,知道司马懿不敢相害,问道:“不知府上可以容得下几人?”

    司马懿以自己为例,答道:“我拜访之时,习惯只带书童一人,不知将军呢?”

    袁熙料定就算自己一人前往司马懿也不敢把自己怎样,不过为了配合司马懿,回答道:”仲达是有识之士,自然需要书童陪伴。袁熙一介武夫,自然需要一位将军追随。“

    田丰和沮授知道袁熙求贤若渴,不过想要劝告袁熙,太过冒险。赵云出列道:”大家放心,我定能保护大人周全。“

    众人见袁熙主意已定,又有赵云跟随,也便同意了。袁熙和赵云朝缓缓打开的温县城门走去,两人前往司马府拜访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