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季汉崛起
字体: 16 + -

第五十七章 屯田备战

    “兴修水利,屯田待敌?”刘和听后脑光忽然一闪。

    “没错!淮南一带,地势平坦,河网遍布,刘大人若利用灌溉之便利,发动三十万黄巾降卒屯田备战,则钱粮无忧也!”国渊胸有成竹地说道。

    “哈哈哈!子尼师兄真乃吾及时雨也!在下斗胆请子尼师兄助我屯田备战,还望师兄勿要推辞!”刘和揖礼请道。

    “固所愿,安敢请乎?渊愿以所学,为主公效犬马之劳!”国渊还礼说道。

    “好好好!我得子尼师兄相助,则钱粮无忧矣!多谢师叔送小子高足!”刘和又给郑玄满上了一杯茶水。

    “国子尼,美才也!吾观其人,必为国器!”郑玄夸起自己的学生也毫不吝啬。

    “嗯,屯田之事,我与子尼师兄稍微再议。倒是岳父和师叔,你们既然到了小子这里,为何还要前往吴会之地?”刘和看向蔡邕、郑玄两人问道。

    “和儿哪,你现在事业正蒸蒸日上,你岳父和我不愿意连累你们,我们还是去吴会避一避吧!那里地处荒蛮,朝廷即使要找,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郑玄叹了口气说道。

    “不行!你和岳父年纪都大了,去那里避难岂不是九死一生?你们就先在小子这里住下,大将军何进那边,我自会有安排!”刘和不容置喙地说道。

    “可是……”郑玄依旧不放心。

    大将军何进什么人,他和蔡邕这段时间总算是领教了,粗鄙不堪,蛮不讲理。

    “没有什么可是,这件事你们听我的!”刘和正色提声,近一年的血雨腥风,竟让他有了一丝上位者之气。

    “呃……好吧!”不知道为什么,郑玄倒真想留下来,看看刘和如何解决这个棘手的难题。

    “公子,饭菜好了,现在端进来吗?”这时,明月一声上饭,打破了几人间的沉默。

    “嗯,端上来吧!你和琰儿、如玉、绣娘也一同进来吃吧,今天都不是外人!”刘和朝明月吩咐道。

    “是,公子!”明月应声答道。

    “呃,和儿,为何明月、如玉她们也……?还有那个绣娘是……?”蔡邕疑惑的看向刘和。

    下人不可与主人同桌吃饭,这是这个时代的规矩,蔡邕可不认为刘和这么聪明的脑袋连这一点都搞不明白。

    “咳呵呵,怎么说呢?琰儿她,让把三个丫头都纳进房了,这才前两天的事,还没来得及和你们几老商议……”刘和尴尬地挠了挠头。

    小妾进房,不用像娶妻那样大操大办,刘和只在家中摆了一桌,然后走了道程序,这事儿就算成了。

    “商议?我看你这小子根本就没打算跟我们商议吧?老实说,毋极甄家那个小女儿是怎么回事?”蔡邕一副我是长辈的语气说道。

    “啊哈哈,岳父,这个你也知道了!那个,毋极甄家,不是那时候我缺钱嘛……”

    “得了得了!我说伯喈兄,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只娶一个妻子不纳妾的?我看挺好,以后多生几个大胖小子,这样家里才热闹呢!”郑玄帮着刘和开解道。

    “郑伯伯,你们说什么呢这么开心?”几人正调侃间,却是蔡琰带着明月、如玉和绣娘三人端着饭菜来到了屋内。

    “啊哈哈,没,没什么!我们正在说你父亲在家里想女儿,一路不吃不喝赶来还掉眼泪呢!”郑玄打了个哈哈。

    “真的吗?那你们就多在这儿住几日呗,反正家里也没什么人。哦,对了,马叔叔呢?怎么没见他过来?”蔡琰一边放下饭筷一边说道。

    “你马叔叔啊,他回扶风老家了……”

    众人有说有笑,愉快的吃了一顿晚饭。

    当晚,刘和着阮瑀写下一封密信,命人连夜送往大将军府。

    此时执掌朝廷权柄的外戚大将军何进正为笼络人心,广招天下名士。而前两日接连跑了蔡邕、郑玄两位泰斗,让他十分恼火。

    “报~”

    次日清晨,何进刚从美人堆里爬出来,便收到了一封来自庐江的快件。

    “谁的来信?”何进腆着大肚腩向哨骑问道。

    “回大将军,是南中郎将,庐江太守刘和的密信!”哨骑抱拳回道。

    “好,你下去吧!”说罢,何进拆开密封的石蜡,取出了一张帛纸。

    “哈哈哈哈哈!好!算这小子懂事!来人!免去蔡邕、郑玄等人罪状,天涯海角由着他们去吧!”何进看后哈哈大笑,朝门外侍卫吩咐道。

    朝廷中外戚、宦官争权夺利日盛,刘和本不想掺和。但为了蔡邕和郑玄两人,刘和对何进许下了一番承诺。

    只是让何进没有料到的是,他还未来得及让刘和兑现,却在十常侍之乱中一命呜呼,岂不哀哉、痛哉。

    不说京师洛阳之事,这天刘和一大早一口一个师兄,把国渊从睡梦中拉到了郡府议事大堂。

    “来来来,我来给诸位介绍一下,这位乃是我师叔郑公高足国渊,字子尼!子尼师兄,这位是庐江郡丞沮授沮公与,这位是功曹崔琰崔季珪,这位是主簿阮瑀阮元瑜,这位是督邮田丰田元皓!”刘和一一给众人介绍。

    “见过子尼兄!”

    “见过诸位大人!”

    沮授几人和国渊热情的相互问礼。

    “诸位,从今天起,子尼师兄就是我们三郡的田曹掾,主要负责屯田备战事宜!子尼师兄,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说吧!”刘和看着国渊说道。

    “嗯,好!我们三郡之地欲发展人口经济,安置三十万降卒乃是关键。但如何安置,其难点有三:”

    “其一,钱粮不足。收取考试费用,只能解决眼前之急,远非长久之计。我意,我们当充分发挥人力优势,将三十万降卒由消耗变为生产力。诸位请看,我们可以在这一带,还有这,这里划定屯田范围,谁屯的田就归谁耕种,免税三年,三年之后亩税七留三。”

    “其二,丁妇失调。主公收拢这三十万降卒几乎全为男性,男性中又以青壮年居多。俗话说饱暖思**,这三十万单男无处发泄,长久必为祸患。主公当广征各地壮妇,嫁于三郡则免征其人头税,另外需开设风月场所供其过渡。”

    “其三,土木难兴……”

    国渊踱步于大堂娓娓而谈,刘和几人听得津津有味。

    国渊的特长在于管理和屯田水利,他的策略不仅从多方面平衡政策利害,将屯田的土地分配给人民,又按照人民比例安排吏员跟进,更列明屯田的各项实行措施,明确考核办法,非常具有可实施性。

    听了国渊所言,刘和和沮授等人商议决定,屯田一事放手让国渊管理。

    事实证明,刘和此举非常之正确。短短五年的时间,国渊一系列措施就使得刘和麾下诸郡仓廪丰实,百姓亦能安居乐业。

    在刘和解决了钱粮这个长久之忧的同时,刘和又接到消息,毋极甄家的族长甄逸和他的长子甄豫也在此刻来到了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