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瞬间
字体: 16 + -

第三十五章被采访

    苏虎带领着大家终于安全到达根据地,文远和大家被热情的战士们接到准备好的房屋里,很快,热气腾腾的饭菜也端了上来。

    伙食还不错,这比他们想象的好多了,但是他们还不知道,这是根据地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一连好多天没有吃上热饭了,虽然这比起家里来还是差了些,但是一路的劳累使得大家吃的都很香。

    不过很快,他们就感到有些不好意思了,海涛吃完饭后兴奋的出去溜达,他看到了正在吃饭的战士们,他们手里拿的可是窝头,而且菜也很简单。

    海涛回来向大家一说,使得众人激动之余又感到羞愧,自己来到这里什么都没干,却吃得比人家作战部队都好,人家可是与鬼子血肉相拼的。

    而这时根据地的首长前来看望大家,对于他们能够离开舒适的生活来到这艰苦的地方参加抗战首长表示赞赏,并希望他们能够积极地投入到抗战的斗争中来。随后还问了问大家有没有什么需要以及要求。

    “我们的要求就是赶快给我们发枪,我们要去参加战斗。”被推举出来的文远立即说道。

    “好,刚来就迫不及待的要求打仗。”首长先是夸奖道:“不过你们都是学生,在我们这里可是宝贵得很,而且我这里也留不住你们,你们先到延安参加学习,以后会有机会为抗战做出更大的贡献的。”

    “我们还学什么,我们要学的就是打仗,留在这里在战斗中不就是学习吗。”苏文远回道。

    “情绪很高,”首长说道:“看你背着枪,你就是苏文远同学吧?”

    “是。”文远回道。

    “我听他们汇报过,说你打死了一个鬼子。”首长先说道。

    “没什么,只是凑巧了。”文远心里有些得意了,这下能把自己留下了吧。

    但是首长却接着说道:“这可是很不一般,要不是因为战争,你们现在还应该呆在校园里,守在父母身边,但现在你们却选择了投身抗战的洪流,这本身就很有意义,我们希望更多的青年像你们一样。”说到这里首长转过了话。“现在你们刚来,还不熟悉这里,我们要做的工作很多,并不只是和鬼子作战,我了解你们的心情和想法,你们想拿起枪和鬼子真刀真枪的拼杀,这样才算是参加抗战。但是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工作,比如说发动群众,宣传抗战,还有教育、生产等,它们同样是为了抗战,可以说没有他们的协助,仅靠我们的部队是不行的。你们是知识青年,你们更能够胜任,这比你们拿起枪参加战斗所做的贡献会更大。”

    首长说的有道理,众人慢慢的领悟决定服从安排,“好了,大家先休息两天,我会派人送你们到后方学习。”

    “对了。”文远看首长要走立即说道:“我们希望以后和战士们一起吃饭。”

    “哦。

    ”首长明白了他的意思说道:“你们刚来还不适应,给你们单独做一些也是我们的心意,你们也辛苦了,都说吃饱了不想家,还是按定下的办吧。”

    首长说着离去,大家虽然觉得不能立即参加部队感到有些遗憾,但是很快被对延安的向往冲淡了。

    接下来两天,部队安排他们在根据地学习参观,还有些想家的他们很快被这里的蓬勃气氛感染了。在这里,他们感受到一种朝气蓬勃的精神,从所见的战士以及老百姓,每个人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愉悦心态,而且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他们之间的关系也相当的融洽。

    战士们训练归来则帮助老百姓打扫院落跳水,虽然是贫穷的村落,但是到处干干净净,虽然他们时刻面临着鬼子的扫荡和危险,但是他们却没有恐惧和担忧。这与在国统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那里,人们每日里担惊受怕,仿佛被压抑住一般。在这里,他们看到了抗战的希望。

    文远在众人当中应该是比较瞩目的,他有在汉口办事处的工作经验,而且还背了一支枪,那可是打死鬼子缴获来的。还有,就连记者也找上门来。

    这一天,文远在屋子里擦枪,一男一女两位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八路军战士敲门走了进来。

    “同志,请问哪位是苏文远同志?”女战士问道。

    “我是苏文远。”文远回道,他随即问道:“你们是……”

    那女战士先是高兴的一拍手,“终于找到你了。”并随即介绍道:“我们是战友报的记者,我叫周燕,这是我的同事丁浩。”

    “找我什么事?”文远问道。

    “当然是采访你了。”周燕立即说道。

    “我,我有什么可采访的?”文远说道。

    “怎么没什么采访的。”周燕立即说道:“你能千里迢迢的来到这里参加抗战这本身就值得采访,还有,你不是打死一个鬼子吗,还缴获了一支枪,对了,是这支吧?”

    “我们有十几个人呢,你可以采访他们,至于打鬼子的事吗,至是凑巧了没什么可说的。”文远可不想让人们都知道自己在方便的时候打死了一个鬼子,而且细说起来自己也很狼狈。

    “同志,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周燕立即说道:“我们宣传,也是为了号召更多的青年投身抗战,你的事迹一定能让更多的人感到鼓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