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龙卷珠帘
字体: 16 + -

第二十一章 程之锦绣

    齐点睛嘴角含笑,一把按住小东子的脑袋,“小子,你哼什么?”

    小东子浑身一僵,抬头看着齐点睛,陪笑道:“没哼什么...就是感觉齐大哥说的对...说的太对了!”

    “是吗...”齐点睛微微眯眼,上下打量着小东子,目中满是怀疑之色。

    “是...是...”小东子连忙点头捣蒜。

    齐点睛嘴角微翘,又轻拍了一下小东子的脑袋,“好了,时间不早了,你们回家吃饭,下午还要去学院读书!”

    “齐大哥再见!”胡禄躬身点头,小东子则是轻轻吐了吐舌头。

    远远望着两个小脑袋缓步向前走着,齐点睛心头微暖,突然生出一个奇怪的念头。他仰头望天,这算不算老天给他凄惨前半生,一个交代呢?

    缓缓低下头,齐点睛对着小东子大喊一声,“小东子...”

    小东子豁然转过身,心里却是一颤,不会吧?自己骂的那么小声,他都能听见。

    齐点睛看着小东子,目中闪过一丝严肃,“有时间我会派人,去你家接你,到时候我找人教你习武。”

    小东子闻言一怔,略微停顿似乎是想明白齐点睛的意思。目中露出雀跃之色,用力的点头。

    齐点睛嘴角微翘、心情很是愉悦,他们一习文、一习武,一个要读尽天下书,一个要成为武道最强者,似乎是要为自己和睛儿完成未了之愿,这一切真的是太好了!

    鼻尖轻嗅,齐点睛笑容收敛,目中闪过一抹冷冽寒芒。在刚刚围殴陈晃的过程中,齐点睛在他身上,撒下了一种特制的花粉。这种花粉很特别,因为他也是从小就闻,所以他可以清晰的在空气中分辨出这种味道。有些苍蝇过于烦人,他认为有敲打敲打的必要。

    下了早朝,程之瑾回到府邸,在侍女的服侍下脱下官服。坐在客厅的楠木椅上闭目养神,脸上始终挂着一朵阴云,脸颊上浅显的皱纹蜷缩在一起,一时间老态尽显。

    今天早朝,太常陆北游有奏,半年之后,四国校练即将开始,今年轮到靖唐举办。一应事宜都已准备好,只是这校练代表靖唐出征的的青年才俊到现在还没有定下来。以往客场对敌,输了便输了只要不拿最后一名,也并不会太丢人,但今年若是主场对敌还输了,那可就丢人丢大发了。

    四国校练顾名思义,就是四个国家进行一场小型的军队对战演武。宛清、悍辽、靖唐、奉华四国各派出一千人士卒,和一名年轻主将。在一定范围内,彼此对战,最后能够存活下来的军队,得到四国在大战前,提前押下的筹码。

    场地早已选好,就是原沧州的一处山岗田园地区。但校练的年轻主将到现在还没选出来。并不是年轻一辈无人可选,而是因为人选太多了!靖唐以武立天下,不管是谁赢得校武胜利,不用多想,他的丰功伟绩后面,一定会再加一条骁勇善战。

    程之瑾此时便是因为这件事烦心,一个月前,太尉孙启山出兵巡边,提出要带一位皇子出行,一则让皇子知道边军条件艰苦,二来想也可以在精神层面上,安抚一下边军将士。

    此事比之前者,更加是个极美的差事,出外巡边,慰问边军将士,虽然会辛苦些,但却极得民心。本来此事应该太子李智应首当其冲,但二皇子李安提出,程王后生辰将至,生辰之际膝前岂可无子,此时太子不该远行。王上听闻此言,龙颜大悦,不光将这个巡边的苦差事交给他,还大大的夸奖他一番。

    这件事的失利,让程之瑾颇为自责。今天朝堂太子极力自荐,想要代表靖唐出战四国校练。但在这件事上,程之瑾却抱有斟酌意见,四国校练可不像出兵巡边那么简单,他是需要有军事基础的。太子从未有过出兵打仗的机会,兵书战策虽背了不少,但说到底那都是纸上谈兵,能不能赢还在两可之间,能赢自然是好,但若是输了,引得龙颜大怒,只怕要得不偿失了。

    “大人回来了吗!”

    程之瑾寂静的沉默,被院中阿禄粗匡的询问声打断。

    片刻,阿禄缓步踏入内堂,躬身拾礼,“大人,昨夜的事情都查出来了,十八个死士什么也没说,是被齐点睛身边,一个黄品后期高手制服的。”

    程之瑾缓缓睁开双眼,脸上的皱纹稍稍减轻,凝视阿禄,看着阿禄谦卑的表情,缓缓点了点头。

    眼眉低垂,阿禄略微犹豫,说道:“大人,那齐点睛这边,接下来该如何处理?”

    程之瑾脸上闪过一丝疲惫,略微停顿一下,说道:“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不是派陈晃去跟了吗?等他回来,看看他怎么说?”

    阿禄点头,眉梢微挑,耳畔响起一阵异样声响,回头看着缓慢走进院中的陈晃,“陈晃你怎么这么快...你受伤了?”

    陈晃轻轻点头,缓慢走到程之瑾身前,躬身施礼,“大人,那齐点睛不简单...”

    程之瑾目光在陈晃身上来回挪动,脸上没有变化,表情冷淡说道:“他怎么个不简单?”

    陈晃神色阴沉,目中闪过一抹凌厉杀意,将今天从早到晚的经历,从头到尾讲了一遍。

    “什么你武功废了?”

    阿禄目光凝滞,抓住陈晃的手,感觉到手上没有丝毫内力。

    程之瑾脸色同样阴沉,看着陈晃苍白的脸色,眉梢紧紧的蹙在一起。他自然不会因为区区一名手下失去内力而烦心,在他眼中陈晃或许比一条看门护院的狗要强一些,但绝不会强太多。他烦恼的事,齐点睛的身份和齐点睛的目的。

    便在这浓重压抑的气氛里,门房突然跑到前堂程之瑾面前,打破僵局,禀告道:“大人,门外有客来访,自称姓齐,名点睛。”

    “谁...”阿禄惊讶的转过头,眼中突然闪过一抹寒光。

    门房转头看着禄管家,脸上闪过一丝畏惧,低声回复:“齐点睛...”

    阿禄闻言转头凝视陈晃,目光骤然变得冰冷,“他是跟你带来的?”

    陈晃同样惊讶的看着门房,又转头望着大门口,“不会呀,我很注意...”

    程之瑾神色逐渐恢复平静,看着陈晃眼中闪过一抹晦涩,“让他进来,我倒要看看,有什么不简单,到底能生出多少臂膀。”

    齐点睛仰头,望着这座在整座靖康城,都屈指可数的府邸,目中闪过一丝复杂。低声感叹,当年的程之锦绣何其意气风发,奈何自甘堕落。

    御史大夫程之瑾,靖唐开国之前就开始效力李家,是靖唐最股肱的臣子。在整个靖唐一国除了宰相以外,他是读书人的半座门墙。不知多少青年俊彦、名门望族,甘愿拜其麾下,但这其中不包括齐点睛。

    门房走出大门,对着齐点睛躬身拾礼,“公子,我家老爷有请!”门房态度极为谦卑,这不符合他一贯的风格。但想到刚刚提到眼前这个人,禄管家和老爷脸色,他就知道这个人,这是一个高门门房,无论如何也不能得罪的人。因为他深刻的知道一个道理,能自家让老爷变脸色的人,都是能要他命的人。

    跟着门房,踏着程府的青石板路,齐点睛欣赏着院中景致。因为临近冬天树木早已枯黄,但观察这些树木形态,不难猜出茂盛之时,一定少不了剪刀洗礼。不过在齐点睛眼中,这些都不属上乘,多了三分有匠气,少了那么一点返璞归真。

    遥遥抬头,齐点睛望见正坐前堂的国丈爷,嘴角微微勾勒。难怪昔日锦绣不在,原来他已经垂垂老矣,难怪会选错了人,选错路。

    “新任廷尉监齐点睛,参见大人!”

    踏入内堂,齐点睛对着程之瑾躬身行礼,对着一旁的禄管家轻轻点头。

    “齐大人,快快免礼!”

    程之瑾开怀大笑,起身扶起齐点睛,亲近道:“齐大人,新官刚刚上任,有没有什么难处。有难处的话,一定与老夫说,老夫给你撑腰你!”程之瑾嘴含笑意,面容和蔼,给人一种说不出的亲和感。

    “难处...”齐点睛略微沉默,目中闪过一丝犹疑,轻笑一声,“还真没有!”

    程之瑾抬手指着两侧的上等楠木椅子,示意齐点睛坐下,“没有就好了,不过要记得,有事一定来找我。”

    齐点睛缓缓坐下,桃花眼眸有意无意的看向禄管家,“我把您昨夜派的黑衣人,送到了靖康府衙!”

    “嗯...”程之瑾笑容戛然而止,凝视着齐点睛,有些阴晴不定。

    “我还把你派来跟踪我的人,武道修为废了!”

    程之瑾沉默片刻,似是听不懂,“齐大人你说的...”

    “国丈爷,不知道...”齐点睛满脸惊讶的看着程之瑾,嘴角却微微上翘,露出一丝嘲弄。

    程之瑾眼眸微眯,目光阴沉,看着齐点睛似是恍然想起,“我想起来了,都是误会,无关痛痒,想来齐大人定是不会在意。”

    齐点睛脸上露出怅然笑意,低头嘲讽,“程大人真是海量!”

    “齐大人缪赞,对待有识之士,本官一向...”

    齐点睛眼见程之瑾还要废话,目中露出一丝无奈,“国丈当知我并非有识之士,或者说并非你的有识之士!”

    程之瑾闻言笑容再次戛然而止,看着面前齐点睛,目光逐渐变得冰冷起来,原以为齐点睛是在测试自己的肚量,却没想他竟真的是在戏弄自己。

    短暂的沉默,程之瑾冷笑一声,“齐大人可知这片朝堂的未来属于谁!”

    “未来...”

    齐点睛目中闪过一是茫然,凝视程之瑾,突轻笑一声,“未来自是太子的!”

    程之瑾目光冷冽,没有丝毫感情,“齐大人既然知道,便应该想明白如何抉择!”

    齐点睛轻笑摇头,目中讥讽丝毫不加以掩饰,“国丈爷,这些似乎都和你没什么关系,你能等到太子继位那天吗?若是等不到,你不感觉自己很可笑吗?”

    “你什么意思...”程之瑾目光依旧冷冽,但脸色却不知为何有些发白。

    “我说的什么,国丈爷自己明白,不用我过多重复!”

    齐点睛缓缓站起身,对着程之瑾,躬身行礼,“点睛先谢过国丈爷赏识,奈何点睛生就一对双珠,便不在多言了!”齐点睛对着程之瑾,重重的行了一礼,转身向着向外走去。

    程之瑾神色阴沉,看着齐点睛慢慢走出前堂,目中闪过一丝来自九幽的冰寒。

    “对了...”

    齐点睛突然停住身形,转头看着程之瑾,“国丈爷,之前两次我可以当做试探,不予理会。但也请国丈爷知道,事不可过三的道理。”

    “你找死!”

    一直站在程之瑾身后的阿禄,眼眸深处闪过一抹凶光,向前猛的大踏一步。

    “回来!”

    程之瑾重新做回椅子,声音冰冷,如雪天寒霜,触及冰凉。

    齐点睛闲庭信步走出院门,看着程府缓缓关上的朱红大门。眼中闪过一丝疲累,抬头看着天边高高升起的太阳,低声呢喃:“看样子,今夜注定又是一个不眠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