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龙卷珠帘
字体: 16 + -

第十五章 杀戮之味

    时进正午,生硬寒冷的秋风吹上转经路,吹过台阶上的少男少女。

    李月婉微眯着眼眸,打量着齐点睛,“姓齐的,你这个不信佛的人,到这来又是布施、又是扫街擦佛像的,到底想做什么?”

    “我图谋不轨!”齐点睛轻翻眼皮,神色萎靡。

    “我就知道,那你说你到底要做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李月婉目光瞬间变得冷冽,嘴角却是缓缓翘起,她认为她洞悉到了齐点睛的本质。

    “胸大无脑...”齐点睛瞥了一眼近在咫尺的庞然大物,站起身向法经窟走去。

    李月婉脸颊瞬间绯红,瞪着滚圆灵动的眼睛,再次握紧腰间佩剑。

    “哎,佛门清净之地,小心佛祖怪罪...”感受到身后杀气肆意,齐点睛双手高高抬起护住头部。

    李月婉动作骤然停止,抬头看了一眼,齐点睛身后法经窟。微微咬了咬牙,松开手中配剑,一掌拍在齐点睛身上,将齐点睛打到一旁,自己当先一步走进法经窟。

    齐点睛捂着脑袋,并未感受到那意料中的雷霆一击,缓缓放下手,看着李月婉走进法经窟的背影,稍稍松了口气。

    法经窟是靖安寺珍藏经书的地方,天下之大,世间之辽阔,法经窟却敢说,可以囊括天下四成晦涩经书。这都依靠于,当年六王阀尧,天下动荡,靖唐王刻意搜罗,再加上经书也不是什么重要物资,在那个温饱都是问题的时代,谁又会抢这种东西。

    走进法经窟,齐点睛看着满墙满屋的经书,目中闪过一抹兴奋,自小立志读遍天下书的他,每次来到这多多少少都有点抑制不住。抑制住看书的冲动,齐点睛找到不远处书架旁,诵读经书的李月婉。看着李月婉满脸肃穆,双手小心翼翼捧着经书的模样,齐点睛嘴角露出一抹笑意,美人是美好的、书也是美好的,两者融为一体,那就更是一幅天地间最美好的画面了。转头看着石窟门口角落里里的简易床榻,齐点睛慢慢躺下,望着面前美丽画面,慢慢闭上眼睛。

    时间飞逝转眼间便是半个时辰,李月婉看书认真不曾记得时间,但她身旁明灭不定的烛火却是为她清晰的记录着时间。将佛经放回书架,李月婉轻柔着酸涩的臂膀,即使他达到上品的武道修为,长时间高捧着书籍也会感觉到疲累。

    略微沉默,李月婉突然想到什么,转身看着正在角落熟睡的齐点睛,目中不由又闪过一抹怒容,这个齐点睛当真是罪不可恕,对于佛门神圣地总是缺乏那么一丝敬畏,不...不是一丝是全部,从头到尾他就没有敬畏。愤怒的走向墙角,李月婉再也抑制不住,要教一教齐点睛如何诠释敬畏和尊重的意义。

    “郡主,还请不要打扰齐公子了!”掌管法经窟的慧善当先一步挡在郡主身前。

    黑影遮住烛光,李月婉眉梢轻蹙,目中闪过一丝不耐。看着挡在身前的和尚,一身浅色的僧衣,年轻面容上是异与他年龄的沉稳,洁白的额头和闪亮的光头,映衬着烛火淡淡光芒。神色微惊,李月婉连忙作揖行礼,面前这个和尚正是整个唐安寺慧字一脉最小的弟子“慧善大师”。

    “还请慧善大师不要怪罪这个登徒子,我这就把他扔出去。”

    看着慧善,李月婉目中闪过一丝焦急,丝毫不记得如果不是慧善阻止,她早就一脚将齐点睛踢出去了。

    慧善微笑还礼,“郡主,齐公子太过劳累,便让他在这里休息一会吧!”

    “劳累...”

    李月婉微言一怔,转头看着齐点睛酣睡的模样,才想起他刚刚清理擦拭了一百零八座石像,那可是近半里路的距离。

    慧善微笑坐在齐点睛身旁的地面上,说道:“齐公子,每次清理完山路,都要在这里睡一会,郡主耐心等一等,用不了多久他就会醒了,很准时!”

    李月婉闻言轻轻点头,也慢慢坐下,看着近在咫尺的齐点睛恬静的睡容,嘴角缓缓露出笑意,宁静下来的齐点睛,竟是那么一丝可爱。李月婉突然脸颊绯红,想到齐点睛刚刚说的那四个羞人的字,脸颊不由的有些发热。

    “死和尚你又在我旁边念经,诚心不让我睡觉是吧!”齐点睛睁开眼睛,看着慧善和尚。

    “不得对大师无礼!”李月婉脸颊羞红瞬间消失,目光闪电般从娇羞转为愤怒。

    慧善缓缓睁开眼帘,淡淡一下,“齐公子佛缘深厚,老衲多在公子耳边诵念经典,也许公子可以幡然顿悟。”

    齐点睛瞥了一眼,想用眼神杀死自己的李月婉,慢慢坐起身,轻揉着脖颈,说道:“老和尚去把我,存在你这的东西拿来,我今天要拿走。

    “今天...”慧善嘴角笑容收敛,脸上现出一抹愁容。

    “对...我今天拿走!”齐点睛点头,脸上没有过多表情。

    “好,那我去给取!”凝视齐点睛,略微沉默,慧善缓缓点头。

    李月婉留意着慧善的神情,惊讶的看着齐点睛,不明白到底是什么东西,能让慧善这个得道高僧,露出这幅神情。

    片刻之功,慧善缓步走回来从心坐在地上,将手中端着的一个精巧木匣,放在地上,目光阴郁道:“此物虽是我佛家之物,但不知我为何我在其上却感受到了浓重杀戮之味。许是小僧修为尚浅,近两年时间虽日夜诵经化解,却依旧无法其上怨念,所以还请施主善用!”

    “杀戮之味...”

    齐点睛淡淡一笑,从床上起来与两人一样坐在地上,伸手拿起锦盒缓缓打开,看着盒中静静躺着一串木质念珠,神色复杂难明。

    这是世间最贵重的木头“沉香木”制成的念珠,产自西域,因为此木出产太过稀少,不宜保存,所以极少甚至从未流出过西域。沉香木种类繁多,在不同的环境会形成不同的种类,其中几种被称为最优质沉香木,分别是倒架、水沉、土沉、蚁沉和活沉五种,寻常之人一样都难以窥得,而齐点睛这串念珠,却是涵盖了上述全部的沉香木,而且一样两颗。

    “这念珠...”

    李月婉侧头看着盒中念珠,目中闪过一丝茫然,沉默良久,突然惊呼出声,“这是沉香木念珠...”

    李月婉认不出沉香木的种类,但她却认出这是西域奇木“沉香”。只是凝视这这串念珠,她的眉梢缓缓皱起,在串昂贵的沉香念珠中,发现了两颗紫檀念珠。虽然紫檀木也属于贵重的上品佳木,但与沉香木相比却是差的太远,就像天上仙宫的神女和园中的花魁。即使这两颗檀木珠子,因为常年的把玩细腻、红润,也无法弥补他本质的区别。

    转头看着惠善大师,李月婉目中闪过一丝疑色,有些不明白为什么他会说,如此优质的念珠会有杀戮之味。

    凝视着盒中念珠,齐点睛本能的忽略掉那些贵重的沉香念珠,落在那两颗红润的紫檀念珠上。“铛...铛...铛...”念珠弹跳滚动的声音,在他脑中不断回荡。晴儿死前的一幕,如何噩梦缠绕着他。两颗紫檀念珠,一颗是晴儿死时,滚动到他眼前的,带着它的使命一直陪伴着齐点睛。而另一颗则是十四年后,齐点睛再次回到家中,在房间角落发现的,它在角落静静等了齐点睛十四年,它是在提醒齐点睛,小时候他最爱的女孩,在这里为他而死。

    “还要再读经文吗?”齐点睛轻柔着充满血丝的双眸,将念珠带在手上。

    “不...不用了...”李月婉略微语塞,看出了齐点睛转瞬间充血的眼眸,一时间竟是没了丝毫主意。

    “去冥想涯看看吧!”齐点睛缓缓起身,走出法经窟。

    走下转经路,冷风渐小,李月婉缓缓张开双臂凝望天际,感受着微风轻抚,望着朵朵白云翻滚肆意,心情在一瞬间舒畅无比。这些日子被母亲逼得,很少又这么安静惬意。

    转头看着从法经窟出来,就一直不曾说话的齐点睛,李月婉眼中闪过一丝担忧。从刚刚看到念珠的那一刻,他的情绪变得异常低落。

    “你不是不信佛吗?”李月婉沉默良久轻声问道。

    “不信...”齐点睛神色恢复平静,看着李月婉,轻轻点了点头。

    “不信佛,你带念珠干嘛?”李月婉下意识张口问道,丝毫没察觉这样很不礼貌。

    “这是我朋友的,她信佛,所以我敬佛。”齐点睛低头看着手腕上的念珠,嘴角露出一抹淡笑。

    “女的...”李月婉下意识的问出了这一句,但问过就有些后悔了。

    齐点睛恍然转过头,直直的看着李月婉,略微沉默,惊异说道:“你不会喜欢上我了吧?我不行的,我跟你说过吧!我是天生...”

    “齐点睛...”

    “嗡——”的一声清脆剑鸣骤然响起,李月婉一把抽出腰间佩剑,看着齐点睛一脸不情愿,竟似乎经受了极大委屈的样子,脸颊瞬间红的,仿佛可以滴出水来。

    “郡主,清净之地,不可杀生啊!”齐点睛高高举起双手,阻拦着李月婉。

    “这个不用你操心,杀了你...我自去佛前请罪!”

    “郡主你要抑制,抑制你自己,冲动是容易犯错的...”

    “我不想在抑制了,也不打算抑制不住!”

    “你要想呀,这么漂亮,胸襟一定要放宽大一些!”

    李月婉闻听此言,顿时想起之前的四个字,“你还骂我胸大无脑!”

    “啊...那我还是跑吧!”齐点睛表情微苦,瞬间放弃,转身向着山上跑去。

    “你还敢跑!”李月婉脚尖骤然发力,速度递增,一个跃跳至齐点睛身前,佩剑直接悬在齐点睛脖颈之上。

    “小心小心...”齐点睛强行稳住身形,双手高高举起,不敢在有丝毫动作。

    “再跑呀...怎么不跑了!”李月婉目光冷冽,看着齐点睛,脸颊依旧绯红,一时间竟是说不出的美艳动人。

    “不跑了...不跑...”

    齐点睛用力摇头,看着李月婉嘴角赔笑,心中却也是一荡,暗道好一“祸国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