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龙卷珠帘
字体: 16 + -

第十三章 亏大了

    齐点睛一步一个阶梯缓步上山,看着越来越近的寺门,脸上没有丝毫平日的玩世不恭,竟是难得的坦诚肃穆。来到这靖康城已有两个年头,每年他都会来这几趟,捐捐钱、扫扫经窟、擦擦佛头,算是替某个虔诚信佛的青梅竹马了表寸心。

    一阵仓促脚步,齐点睛恍然转身,看着突然追上来的李月婉,目中闪过一丝疑问,下意识向后退了一步。这是要干嘛,大庭广众的,不会要报复吧!

    “一起!”

    李月婉跑到齐点睛身旁,与其并肩上山,脸上不见表情,也没给他拒绝的机会。

    齐点睛神色愕然,望着远处,瞬间分崩离析的几人,目上露出一抹了然,说道:“王妃,选这几人也算是良苦用心,郡主怎么...一个都不喜欢...”

    李月婉闻言,目光扫了一下齐点睛,“你悠知道什么,说来听听!”李月婉眼眸微眯,想到当日王上说的话。

    齐点睛淡淡一笑,看出李月婉话语中的试探,望着远处最后缓缓下山的淡粉身影,说道:“花亁慕是御史中丞花印秋的嫡子,而花印秋是国丈程之瑾的嫡系。选了他就算直接选择了太子殿下,如果将来不出意外,待王上百年之后,太子即位。到那时王府便算是提前效忠了新君,成为了太子的伏龙之臣。相信即使强盛如王府,这也是难能可贵的好事。”

    “继续...”李月婉缓缓点头,看着齐点睛的脸上,露出一丝郑重。

    齐点睛轻轻点头,继续道:“江玉郎是辅丞江玉东之子,江玉东也是狐兰亭狐丞相的左膀右臂。在当下的朝局中,可以很不客气的说,若谁能和狐兰亭绑在一条船上,在整个靖唐朝野上,都可肆无忌惮。狐兰亭的位置,在王上心中是不可比拟的,当年靖唐起兵阀尧,若不是狐仙兰亭智谋冠绝天下,又如何能够长驱直入直指尧都。近几十年靖唐逐渐恢复平静,狐兰亭又发展贸易,大规模的在叶枫州开展农耕,为靖唐做出了不是出的贡献。”

    李月婉看着齐点睛,眼眸深处闪过一抹忌惮,这齐点睛当真不简单。身处朝堂之外,也可以清晰掌控朝廷格局,最耐人寻味的是,他竟然能远远的只看一眼,就辨认出这几人的身份。

    “徐柯是怒龙军将军徐龙睛之子,徐龙睛是掌五万怒龙军镇守悍辽边境,若是可以加上郡主自家的千灭军。靖唐六大镇国铁骑,郡主一家独占其二,那可是靖唐举国的三成战力。”齐点睛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李月婉,抬头望着远处白云如海,不在多说一言。

    李月婉神色一凛,看着齐点睛,冷哼一声,“你认为王上,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吗?”

    缓步向前,齐点睛抬头看着此行目的地,目中闪过一丝冷冽,“想手握王朝三分兵权,王上自是不会同意,不过郡主可以试着争取一下。”

    “争...争取...”

    李月婉茫然看着齐点睛,时间仿若静止,对于朝局她虽然不甚了解,但她依旧不认为这件事有什么可以,即使她自己为国君,相信她也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缓缓抬头李月婉看着齐点睛,亦或者他这是在诛心。

    齐点睛淡淡一笑,不在看李月婉,伸手接过寺门口小和尚手中的扫把,轻扫着地面,“郡主若真的想兵行险招,我却是可以为郡主指点一二!”

    “还是不烦劳公子费心了,人心不足蛇吞象,月婉也没那么大的雄心!”李月婉目光冷咧,考虑着自己刚刚的想法可能性有多大。

    齐点睛低头扫着落叶,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笑意,缓慢的清扫着秋天在树下起舞的落叶。

    “你笑什么!”李婉月没来由的有些愤怒。

    将扫把递还给小和尚,齐点睛对小和尚,施了一礼,转身说道;“我自然是笑,郡主足够聪明!”

    “聪明...”

    “要知道我们靖唐,有一只趴墙角的狐狸,是你无论如何也防不住的!”

    “趴墙角的狐狸...”

    李月婉疑惑的看着齐点睛,紧接着只感觉浑身汗毛倒竖。齐点睛说的狐狸,她身为靖唐郡主自然知道,就是那无所不在的野狐亭,若是让狐兰亭知道母后竟然有意让自己嫁给徐柯,难保不会多想。

    齐点睛看着李月婉轻皱的脸颊,脸色淡然说道:“说这么多,在下只希望郡主可以忘记,往昔的不愉快,与在下成为朋友。”

    “朋友...”李月婉看着齐点睛,目中闪过一抹异色。

    “怎么不可以?”齐点睛抬头,感受着微风吹起他鬓角的发丝,说不出的俊郎飘逸。

    “可以!”李月婉下意识的说出口,待反应过来,脸颊不由的一抹绯红。

    齐点睛笑容依旧,“郡主当真要跟我,一起同游这唐安寺,不怕平白惹人非议?”

    “怎么不可以?”李月婉见齐点睛风度翩翩,答对有据,尴尬的情绪也渐渐散去。

    “当然可以...”齐点睛转头看着李月婉,目光在其身上游曳。

    “你看什么...”李月婉下意识退后一步,她有种感觉,擂台上的登徒子又回来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要理解!”齐点睛轻晃了一下头,当先一步跨进唐安寺,宽敞的寺门。

    “爱美之心...”

    李月婉轻抚腰间佩剑,看着齐点睛嘴角微微上扬,“若在有爱美之心。我便给你掏出来看看什么颜色。”

    齐点睛闻浑身一僵,踏入寺门的右脚缓慢着地,有点怕一个不注意,把心丢了。闻着面前刺鼻的香风,抬头看着唐安寺宽敞恢宏的神殿,齐点睛轻声说道:“你去烧香,我在这等你!”

    “到唐安寺你不烧香?”李月婉神色一顿,目中闪过一丝讶然。

    “不烧,你去吧,我等你!”

    齐点睛面无表情,看寺门口插满香柄的大鼎,怔怔发呆。在唐安寺内每一根香要卖五钱银子,他有心想要数数大鼎中到底有多少根香柄,但看着那片的密密麻麻,最后还是选择放弃。

    李月婉疑惑的看着,这个进庙不烧香的的怪人,略微犹豫,也轻轻摇了摇头,“那我也不烧了,与你在寺里逛逛。”

    齐点睛闻言缓缓转身,看着李月婉,也不矫情向着佛堂右侧走去,“我们先去天井看看吧!”

    唐安寺坐落在鸿钧山中部,在山腰处修建的寺门。踏入寺门,便是唐安寺的佛堂专供信徒膜拜瞻仰。

    向右走踏入一片清幽的空地,这里便是愿福天井,也是众多善男信女祈福生意兴隆、财源广进的地方。也常常会有一些情侣在在铜钱上刻上名字绑在一起,一起扔进井中。或许说它是井,并不贴切,它比井可大多了,完全就是一个池塘。池塘中还生长了娇艳欲滴的白莲花,只是将入冬季,池塘中的莲花早已枯萎。齐点睛这次来算是来早一些,若是再晚个月余,池塘结冰这里只怕就要关了。

    白莲花虽以枯死,但依旧有着一个个的信徒,将手中的铜钱,双手合十祈求佛祖保佑。李月婉看着愿福天井,脸色略显尴尬。来时因为害怕母后知道,有些仓促竟是没有带铜钱。

    “给你用这个吧!”

    齐点睛察言观色,看着李月婉的模样,略微思忖,便知道怎么回事。探手入袖,取出一颗金锭递给李月婉。

    李月婉表情微怔,看着齐点睛递过来的硕大的金锭,又看了一眼齐点睛。

    “接着...”齐点睛见李月婉不接,便直接将金锭抛给她。

    “你这...这怎么扔呀?我要铜钱。”李月婉下意识接过金锭,看着清澈见底的湖中,都是铜钱,哪有人扔金锭...

    齐点睛微微撇嘴,向上昂了昂头,“我什么身份,风流小郎君...我会带铜钱吗?”

    “你不带铜钱,你来这天井干嘛?”李月婉想到擂台上的齐点睛,木中闪过一抹怒意。

    “......”齐点睛没有说话,继续上下打量着李月婉。

    李月婉脸颊突然有些微红,自己不带铜钱,怎么还可以埋怨别人。

    齐点睛看着李月婉纠结的可爱模样,不由得有些无语,抬手指了指李月婉手中的金锭,说道:“我这是钱吗?”

    “是啊...”

    “他们的铜钱是钱吗?”

    “是呀...”

    “那凭什么铜钱行,我的金锭不行!”

    李月婉愕然,下意识想要反驳齐点睛,却不知道怎么反驳,反而感觉他说的似乎有些道理。

    看着李月婉手中的金锭,齐点睛略微思索,说道:“你把金锭扔河里,我们俩一起许愿,要不然我感觉我亏大了!”

    “一起...”李月婉视线落在,身旁不远处一起扔铜钱的男女,脸上突然觉得有些发烫。

    齐点睛察觉李月婉手中金锭迟迟不扔,目中闪过一丝不耐,轻哼一声抢过金锭,一把扔进湖里,焦急说道:“快许愿、快许愿...”

    李月婉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慌乱,下意识的闭上眼睛,说出了自己的愿望。

    愿望许完李月婉嘴角下意识的上扬,缓缓睁开眼睛,却感觉身后凉风阵阵,竟不知从什么时候,周围所有人都看向自己这边。

    仓促之间,李月婉想明白,转头狠狠的瞪了一眼齐点睛,明明知道自己丢的是金锭,还没个轻重,这下可好,算是来个一扔惊人了。

    齐点睛看着在水中异常扎眼的金锭,感觉有点可惜,略微沉默轻声说道:“郡主,你说我们愿望都许完了,是不是说,我就可以把钱拿回来了!”

    “不...行...”

    “佛祖不会怪罪我们...”

    “滚!”

    “那我找零,总行了吧?”

    “滚......”李月婉紧紧咬牙,听着身后诸人的议论声,握着佩剑微微颤抖。

    齐点睛浑身一僵,不在多说一句话,迅速转身,向右边的一条羊肠小道走去。

    李月婉放下手中佩剑,承受着着周围人异样的目光,慢慢低下头。心中将这次羞辱牢牢记住,发誓日后再找他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