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龙卷珠帘
字体: 16 + -

第六章 是骡子是马

    看台骤然一静,所有人惊讶的看着齐点睛,不明白他是如何知晓王上的身份。也只有为数几个,心窍玲珑之人,思索片刻,目中闪过一丝了然。

    李千焕面无表情,目光似是可以穿透一切,直直的看着齐点睛的双眸,厉声道:“齐点睛,你可知罪!”

    齐点睛看着李千焕,面无惧色缓缓摇头,“学生不知!”

    李千焕表情变得阴沉,目中隐隐闪烁寒光,“不知?你敢说你这么搅乱郡主招亲,不是别有用心!”

    齐点睛脸色突然变得红润,极为羞恼的站起身,“我爱郡主,自然要搅乱她的招亲,我有爱郡主的权利!”

    “你给我闭嘴!”

    尖锐厉啸从齐点睛身后响起,满脸红晕的李月婉冲上看台。听了齐点睛的话,长剑险些再度出鞘。

    “好了,别吵了!”

    李千焕看着面前这出闹剧,大声厉喝:“你如何解释,一上来就能认出我身份,从何处得知。”

    齐点睛眉梢轻蹙,似是有些奇怪王上会这么问,转头看着周边众人,说道:“能被这么多王公重臣包围,不是丞相便是王上了,这没什么可以疑惑的吧!”

    李千焕闻言看着齐点睛,表情再次变得冰冷,“你下去吧!这次的事情朕宽恕你无罪...还有记得去郡主府向郡主负荆请罪。”李千焕目光从齐点睛身上移动到李月婉身上,看着他因为愤怒涨红的俏脸,连忙补上后一句。

    “谢主隆恩!”齐点睛地上磕了一个头,转身告退走下看台。

    李月婉看着齐点睛,娇躯又是一阵颤抖,就在齐点睛徐徐走下看台的时候,她的喘息声又粗了三分。因为齐点睛临走下看台的时候,竟然对她带有挑衅意味的吐了一下舌头。相信若不是王上就在眼前,她的长剑早已出鞘杀敌,齐点睛也会荣幸的成为郡主手下的第一个剑下亡魂。

    齐点睛下楼,看台上略微有些骚动,对于王上轻易的放过齐点睛有些惊讶。

    李千焕不理会他们的议论,嘴角含笑,对着李月婉轻轻摆手,说道:“好了月婉,别生气了,到朕跟前了!”

    “月婉,参见王上!”

    李月婉放下腰间长剑,慢慢舒缓情绪,走到李千焕身旁躬身施了个万福。

    李千焕嘴角微翘,轻点了一下李月婉额头,宠溺道:“你呀,折腾四天了,十几位俊颜败在你手下了,有没有中意的?与朕说说!”

    “王上,你也催我!”

    李月婉微微瞪眼,轻轻噘嘴,缓缓侧头撒娇。

    李千焕笑意欲浓,“哪里是我催你,是你那母后三天两头就去宫里找太后诉苦,说我这个做大伯的,对侄女一点也不上心!”

    李月婉闻言眉梢轻蹙,叹息道:“母后也真是,老去打扰太后奶奶清修。看来有时间,我也要去宫里,看看太后奶奶了。”

    李千焕欣慰一笑,抬手弹了李月婉,笑道:“鬼灵精,就你会说话。”

    “哪有,我说的都是实话!”李月婉轻柔了一下额头,嘴角露出温柔笑意。

    “好了,你也别生气了,那个齐点睛他志不在你,只不过拿你当了一个幌子,你也大可放心,他以后不会在打扰你!”

    “幌子...”李月婉眉梢一挑。

    “他只不过是想是让我注意到,在这诺大的靖康国都,有他齐点睛这么一号人!”

    李千焕缓缓抬头,望着天空中的晴朗白云,一时间竟是突然有些感慨。他不感觉齐点睛有错,反而感觉很好,靖唐太大他贵为一国之君,又哪里知道那片云彩,内有锦绣。

    李月婉了然,想着齐点睛刚刚在擂台上的表现,不在生气,反而觉得有些搞笑。

    李千焕望着台下擂台,说道:“比武招亲的闹剧,就不要在继续了,你回家好好和素宁说,她也不是不讲理的人。”

    李月婉淡笑点头,“多谢王上!”

    李千焕缓缓点头,看着众大臣,“好了,兰亭与国丈先留下,其他众卿家都退了吧!”

    “谢陛下...”

    台上除了狐兰亭和国丈程之瑾,其他的包括郡主,都躬身行礼,缓缓退下看台。

    周围霎时间恢复平静,李千焕看着面前两人,低声道:“关于这个齐点睛,你们两个怎么看!”

    狐兰亭面无表情,他早就想到王上会问,低声说道:“是骡子是马,总要先牵出来遛遛才可以!”

    “臣也这般认为,正好臣手下有一个侍御史的差事,不如先以此试试他!”

    程之瑾目光如炬,不管是骡子是马,他都想让他成为自己的。

    “这个就不必,我打算亲自试他!”

    李千焕缓缓摇头,目中闪过一抹凌厉,“只希望他,不要浪费我的时间。”

    冷风吹过耳畔,小东子拉着胡禄,胡禄握着折扇,紧紧跟在卫敬明身后,目光警惕的看着周围,问道:“卫大哥,你带我们去哪呀,齐大哥他怎么样了?”

    卫敬明转头,看着两个紧张兮兮的孩子,微笑摇头道:“他没事,我这就带你们去找他。”

    小东子闻言与胡禄相视一眼,紧绷表情都不由松弛下来,脚步也加快几分。直到望见那背靠墙边,仰头看天...不...仰头偷看俊俏姑娘的身影时,才慢慢放下心来。

    “多谢!”

    齐点睛转头看着两个小鬼,见两人都安然无样,对着卫敬明点头致谢。

    卫敬明轻轻摇头,看着两个小孩,“举手之劳,不足一谢!”

    齐点睛淡淡一笑,左手拉着胡禄、右手拽着小东子,说道:“走吧,先送你们两个小鬼回家!”

    胡禄满脸疑惑,抬头看着齐点睛,好奇道:“齐大哥,刚刚你到底是想干嘛呀!”

    齐点睛嘴角微翘,眼帘低垂,做佯怒状,“什么想干嘛?你们两个看了半天戏,还没看明白?”

    胡禄表情一怔转头,与小东子对视一眼,见与自己一样,也是一脸茫然,不由的用力摇着摇头。

    “我追求我的真爱啊!”

    齐点睛伸开双臂,仰头望天,望天空湛蓝如海。他突然想起的李月婉那张因为生气扭曲的脸,轻轻咂嘛咂嘛嘴,依旧赏心悦目。

    小东子闻言表情一垮,回头望了一眼擂台的方向,脸上怜悯之色更重。

    将胡禄送回家,齐点睛转头看了一眼小东子,“你想习武?”

    小东子闻言仰起头,脸颊涨红,眼中满是向往,说道:“我要像戏文中的大侠一样,在天上飞来飞去行侠仗义!”

    “江湖...”

    齐点睛淡淡一笑,目中却闪过一抹苦意,“似乎每个少年,都向往那座江湖!只是当真正踏足它时,谁又能确定真的值得向往呢!”

    小东子仰头,看着齐点睛那张鬼斧神工,般精致的脸颊,说道:“齐大哥,竟然也向往江湖,那为什么不练武。”

    “我有说我不会武吗?”

    齐点睛抬手怕拍了小东子的脑袋,不让他看自己的脸。

    “会武,你还会被让郡主打!”

    小东子撇了撇嘴,对于擂台上齐点睛的表现,鄙夷不已。

    齐点睛脸色突然一白,抬头直直的望着前方路面,“小东子,习武要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你真的愿意承受吗?”

    “痛苦...怎么会痛苦?”

    小东子想抬头,却被齐点睛的手,死死压着无法抬起。

    “回家吧...”

    齐点睛抬手指了指前方胡同,示意他到家了。

    “好,那齐大哥我先走了!”

    小东子看着齐点睛指的方向,轻轻点头,蹦蹦跳跳跑开了。

    齐点睛看着小东子忽高忽低的身形,目光有些飘忽,他突然想到,江湖他似乎也未曾正真的踏足过,是不是应该挑个时间去看看。

    秋风起兮白云归,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时至深秋,即使是皇宫御花园也无法逃脱厄运。迎着冷冽寒风,李千焕缓步走进御花园,望着满园的秋意,一时间只是感觉孤寂难当。

    “陛下是有烦心事?”尖细的声音,突然从身后响起。

    李千焕转头,看着身旁这个早已迟暮的老太监,寂静沉凝的目光略松动,“李琦,你跟在朕身边多久了!”

    李琦表情一怔,没想到王上会问这么一句,略微沉吟,嘴角泛起和煦笑意,“从陛下还在襁褓时,我就一直跟在陛下身边了!”

    “是吗...”

    李千焕轻轻感叹,“已经五十多年了吗?”

    “是啊!一晃就过去了,真快。”李琦微微眯眼,苍老的脸颊,露出一丝追忆。

    “陛下,辅丞江玉东江大人求见,现已在养心殿等候!”年轻小太监,走到李千焕身后。

    李千焕目中闪过一丝阴霾,轻轻点头,“好,我知道了!”

    李琦眼眸慢慢睁大,直直的凝视着李千焕,“陛下,有什么烦心事说出来!”

    李千焕面无表情,看着跟在自己身边五十年的老人,说道:“前后不到三盏茶个时间,野狐亭便查出来,齐点睛在城中的所有底细,这股力量出乎预料的强大。”

    李琦闻言嘴角露出笑颜,“这个我倒是感觉没什么所谓,野狐亭虽为狐兰亭一手掌控,狐兰亭确是掌控在陛下手上,况且陛下不是也留了一手吗!”

    “留一手...”

    李千焕目光有些飘忽,思虑良久,慢慢转身说道:“起驾养心殿吧!”

    养心殿内,江玉东仰头望着房梁上,写有“修身养性”的四字匾额,静静出神。

    “怎么字写的不好吗?”

    李千焕缓步走到江玉东的身后,也抬头看着匾额。

    江玉东骤然回神,连忙转身跪地行大礼,“微臣,江玉东参见陛下!”

    “平身吧!”

    李千焕轻轻点头,望着梁上修身养性四个字,继续道:“点评一下,这字怎么样!”

    江玉东缓缓起身,抬头看着李千焕轻轻摇头,“还是算了,臣那里会看字。”

    李千焕轻“嗯”一声,“你不要谦虚,我可是听说你在评字一道颇有鉴术,你且说说看,无论说什么,我保证不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