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回晚唐
字体: 16 + -

第四十四章 豪门恩怨深似海

    常凯连忙起身迎了上去,笑道:“哪里哪里!张掌柜愿意与洒家一叙,洒家欢迎还来不及呢?不敢请教公子大名?”

    张掌柜微微一笑,说道:“不敢当,鄙人姓张名承奉,在下虽然在沙州长大,但是从小就听闻祖父在长安的故事长大,不胜心向往之,一直当长安是我的第二故乡。”

    “呵呵,洒家虽然在长安长大,可是开国时候的祖先是汴州人氏,长安也是后来搬过去的。不过族里的亲族们开枝散叶,在全国各地的都有,听说在甘州等地也有,说不定这次还能找个远亲呢。”常凯一边请张承奉坐下一边笑着说道。

    “我小时候特别想去长安看看,可惜路途太远,家里放心不下。父母在,不远游,这才息了远游的心思。不过家里确实还有亲族在长安居住,也许会让客人帮我们捎点东西过去,到时候就要多麻烦了。”这边自然另有伙计侍女等人搬来一张案桌并瓜果酒水之类,张承奉向常凯一拱手,然后欣然坐下。

    “哎,张公子客气了!你我相逢即是有缘,何况我们本就是要回程的,公子肯让我们捎带东西,那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绝对会把东西全数交到贵亲友手上的。”常凯也向张承奉拱手回礼,然后向他保证道。

    “常先生客气了!鄙人自幼时读摩诘居士的杂诗有感: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道尽思乡情怯的感觉。”张承奉允文允武,星眉剑目英气勃勃却又文质彬彬,在常凯看来,也算是人才了得。

    一说文学,可点到常凯的死穴了,不过好歹常凯以前也经历过类似的场面,他就悄悄的把话题改了过去。

    “不过据常某所知,这沙州归义军的创始人张义潮张太保就是在长安城安度晚年的,不知道张公子与张太保是何关系?”常凯刚与张承奉对饮了一杯酒,放下酒杯时悄悄问道。

    “本来鄙人是不好意思提起的,既然常先生问起,那鄙人也就直说了,张太保正是家祖父,家父名讳上淮下鼎便是。”张承奉正色说道。

    常凯连忙起身,向张承奉躬身行礼说道:“哎呀!当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原来是忠良之后,失敬失敬!洒家可当不得这先生二字。原本以为张先生只是节度使家族的远亲,谁知乃是嫡亲啊!敢问令尊与当今节度使张淮深大人的关系是?”

    张承奉淡淡的说了句:“节度留后大人乃是先祖父堂兄张讳义潭之子,与我父乃是堂兄弟。”

    “哦!原来如此!”常凯若有所思的说了一句。

    然后两人一直未讨论此话题,尽是说些风花雪月的事情,常凯说起一些长安城的名人逸事风土人情,让张承奉赞叹不已。

    当张承奉说了西域的八百里瀚海的苍茫,大漠孤烟的壮丽,同样让刚刚来到西域吃沙子的常凯觉得神往。

    二人有说有笑,你来我往,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等到二人酒宴结束了,常凯踉跄着步伐将张承奉送到院外,然后在两名侍卫的搀扶下才回到房间休息。

    到了房间,屏退众侍女之后,常凯一抹脸,眼神变的锐利起来,又恢复了清醒的模样,哪有一点酒醉的样子。

    “今夜应该无事,可向城外发射绿色信号报个平安?”常凯向旁边的侍卫说道。

    “是!大人。”侍卫拱手应是。

    不一会,天空划过了一道绿色的光线,如同一颗绿色的星星升起,正是李宣为商队特意制作的联络用的信号弹。

    只要点燃并用弓箭将它射到天上,在这个没有光污染的年代,在二十里外都有可能看到。

    却说张承奉也踉踉跄跄的走出了府外,在离客栈不远的地方驶来一驾马车,马车上也没人打招呼,张承奉却掀开后车门帘径自上了车。

    却不成想车里坐着两个老人,而他们见张承奉进来神色没有感到惊讶,也就是说张承奉此来就在他们的意料之中。

    两位老人正在手谈,一人相貌清癯,留着短须,另一人相貌粗犷,满脸络腮胡子,虽然在下着棋,但是眼神总是滴溜溜的乱转,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承奉来了,快坐下,这位从长安来的商队首领的底你摸清楚了吗?”络腮胡子亲切的喊道。

    “他没有明说,关于来历他只是说奉命来西域获取马匹、皮毛等物,也带来了一些京城的物产之类,但是最多的还是黄金。不过言语之中他却给了我暗示,说他背后的主人家来头极大,乃是天字第一号的人物。有天下第一等的实力,在大唐就没有他摆不平的事情。”张承奉在车厢里找到个蒲团,便在那跪坐了下来。

    “天字第一号?莫非这人是从宫里出来的?”络腮胡不禁好奇说道。

    “此人胡须不少,应该不是宫里的公公们,不过也有可能他们是禁军人物也说不一定,近年来已经好长时间没有长安传来的消息了,要不然我等还能对长安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也好有个大概的判断。”另一个相貌清癯的老人说道,说完轻轻的咳嗽了下。

    张承奉紧张起来,上前为老人拍拍背,老人宠溺的看着幼子,拍了拍张承奉的手示意可以了。

    “还请父亲保重身体要紧!”张承奉低声说道:“姑父,你也要帮我劝劝他,不要总由着性子来。”

    “好吧!承奉你放心,我会劝劝令尊的。”络腮胡子笑着说道,原来他就是张淮鼎的姐夫,当今沙州几大世家之一索家的家主。

    而张承奉的父亲张淮鼎则是当今沙州张氏的家主,与当今的节度使不是同一人。

    这也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原来是张议潮当年进京之前,为了平衡城中张氏的势力,将节度使划给兄长张议潭的儿子一方,而自己的后代则掌管氏族内的大权。

    这样双方互相牵制,却又要互相配合,对张氏掌握沙州政权有很大的帮助,使张氏本来就不多的权力得以集中。

    但是承平日久之后,因为张淮深与朝廷的关系起来越差,让以忠臣自居的张淮鼎有些尴尬,两人的嫌隙也越来越大。

    所以听说这支数量规模不小来自长安的商队出现在沙州之后,张淮鼎第一反应想的是看看能不能与这支商队接触一下,了解了解长安城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