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回晚唐
字体: 16 + -

第三十五章 小人物有大梦想

    很快就到了李宣下令比试的第五日,这天正好是三月二十日,宜祭祀、祈福,喜神正南,贵神东北。

    青龙坊里靠北的位置筑起了一座高台,基座全部用条石垒成,中间用夯土填充压实。

    台高约七尺,设有七步台阶,顶面用厚木板铺就,长十丈宽六丈,差不多与后世的篮球场相仿。

    寅时末,高台边来了一群赤膊大汉,竟然是以王太行为首的辅兵。

    他们两人一组,抬着大鼓,在高台前一字排开。

    杜恒与李浚、张元、林冲、杨忠、杨义等人一道,个个身着明光铠,骑着河西良驹,来到高台前。

    昨日他们已经就自己队伍中的人选,进行了一番比试,各自从中挑选了十名士兵。

    其中大部分都是三十岁左右的老兵了,年龄小于二十岁的也就只有十之一二,每人的队伍里都不多,除了杨义。

    杜恒等人的选择都是老兵或者说年长者组成五人战阵,身强力壮者单独比试。

    只有杨义,清一色挑的是年龄比较小的士兵,基本都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年。

    杜恒看了一眼日晷,那阴影刚刚达到卯时的时候,对王太行说道:“卯时到!擂鼓!”

    王太行单膝跪地行礼道:“诺!”

    站起来转身大声喊道:“擂鼓!”

    众辅兵轰然应道:“诺!”

    只见众人挥动鼓槌,“咚咚咚”的擂鼓声便传了开来。

    卯时擂鼓聚将,这是古代行军时的惯例,也叫做点卯。

    卯时是五点到七点之间,古代人睡觉比较早,所以比较重视早上的时间,这个时间段基本上是古代人们早上起床后的正常活动时间。

    这点不像后世大部分单位的上班时间在八九点钟,基本上就是在辰时这个范围之内,比古代要晚大约一个多小时。

    但是后世人们的夜生活可就丰富多了,像“魔都”“帝都”等繁华城市的中心地带,基本上可以说是不夜城。

    鼓声传的很远,古代又没有什么噪音污染,基本上这二十面大鼓敲起来,整个长安城都能够听到。

    士兵们纷纷从敦化坊出发,往青龙坊行进,因为人数众多,所以有人从南门走,有人从北门走。

    如果在高空俯视,就会看到人群仿佛两条巨龙一般,最后在青龙坊汇合。

    卯时二刻,杜恒一摆手,鼓声戛然而止。

    早有传令官上前,大声喊道:“时辰到,各归本阵,列队!”

    这时只见那些个队长之类的站在排前,伍长则负责招揽本队士兵入列。

    今天因为要检校军队,难得今天李宣起了个早,不到卯时便起来洗漱更衣了。

    对于习惯睡到七八点钟的李宣来说,能在五点钟以前起来,真的需要莫大的勇气。

    孟昭仪知道李宣今天有要事,所以没有缠着李宣不放,两人吃过烛光晚餐便早早的歇息了。

    并且寅时初孟昭仪就起床了,先是自己简单梳洗了一番,吩咐御膳房做点早餐,然后再喊李宣起床洗漱更衣。

    吃过饭,李宣又来到武德殿,换上一身轻便的山文甲,戴上金盔,系好丝绦披上大氅。

    乘坐新改装出来的四轮马车,与刘季述、杨筠松等人一起,在神策军的护卫之下,往青龙坊而去。

    到了卯时三刻,李宣的车驾到达青龙坊,杜恒等人单膝跪地,行礼并喊道:“参见陛下!吾皇万岁!”

    士兵们则挥拳喊道:“万胜!万胜!万胜!”

    八匹纯白色的河西战马,拖拽着李宣的敞篷四轮马车,车顶有一座金色丝绸织就的华盖。

    李宣身着金色山文甲,头戴金盔,披着红色大氅,左手扶佩剑,右手向士兵们做挥手示意状。

    看得出来,后世的阅兵式对李宣的影响很大,实在是这个时代没有音响设备,要不然李宣指不定也能喊个“同志们好!”之类的话语。

    到了这个时间段,青龙坊基本上就变成校场了,神策军负责维护秩序,旗手与传令兵穿梭其中,人声鼎沸旌旗飞舞。

    李宣在高台上站定,杜恒等人上前行礼道:“参见陛下!天子亲军受训部队接受检阅演武,集合完毕,请指示!”

    李宣挥手道:“演武者开始!”

    杜恒等人大声应道:“诺!”

    这次的演武规则很简单,因为只有六组人选,所以开始是两两抽签捉对厮杀,以被击打出制定范围为负,单人赛为方圆一丈,团队赛为方圆五丈。

    单人赛赢一场得一分,团队赛获胜得六分,十一分制。

    个人赛中,如果在一柱香的时间内双方打平的话,以都不得分论处。

    而在团队赛的话,如果在一柱香的时间内都没有分出胜负的话,则以双方留在场上的人数计分,一人一分。

    最后以团队赛和单人赛的累积分数相加,分高者胜。

    第一轮后,三支小队淘汰,三支小队晋级。

    晋级的队伍中,得分低的两只队伍互相捉对厮杀。

    淘汰的队伍当中,得分高的两只队伍争夺一个附加的名额,与晋级组的得分最高队伍厮杀。

    如果三组队伍得分相同,则再进行一次附加赛,由十人中推选出一名选手,进行三人格斗,最后获胜的晋级进入四强。

    四强进决赛的两支队伍最后再进行厮杀,胜者则成为本次的冠军。

    然后由全体参赛成员投票选出最佳个人与最佳团队。

    双方比赛以刘季述和杨筠松二人为裁判官,李宣自己则是最高总裁,如果双方有什么疑义的话,则交由李宣判定,以皇帝的金口玉言

    为准。

    只见“杜”“李”“林”“张”“杨”“杨”等字旗升旗并舞动起来,从每三千人中挑选出来的六支十人战队,来到了各自的认字旗下集合。

    看到各自挑选的人选都很快在认字旗下集合,其余的士兵纷纷喝彩起来,为自己的同袍呐喊助威。

    刘小二就站在认字旗下,听着耳畔传来的呐喊声,仿佛就如同在梦里一般。

    前几天他还在码头上扛大包当苦力,而今天,他这样以前的小人物,就要在当今皇帝面前,全天下的共主这样的大人物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

    而这些呐喊助威声,都是在真真切切的告诉他,这一切,不是梦。

    看着高台上的皇帝陛下,站在“杨”字旗下的刘小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表现,争取拿到本次比赛的冠军。

    “人如果没有梦想,与咸鱼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