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死飞虎
字体: 16 + -

第428章 战场问答受启发

    这场歼灭战可以说是运动中的歼灭战,林海峰率领的近六十人全歼了一百多日军溃兵,就连敌酋鬼冢义淳少佐也没幸免,而己方却无一人伤亡,想想都疯狂,说是又一个奇迹并不为过。

    可林海峰心中清楚其中的缘由,这只不过是一种机缘而已,因为淞沪溃败他当过溃兵,知道溃兵在被追杀中逃生的心里,只要有路可逃,谁还会去管他人的死活?古语道聚众什么什么的,因为聚众才能起事和闹事,他就是在淞沪溃败大撤退的路上聚集了一彪人马才粉碎了假扮国军的鬼子想突袭夺取隘口的阴谋,保住了要塞,使得大逃亡的国军大部队安然经隘口退走了。因此他一招欲擒故纵就把日寇聚在一起的锐气给泄得荡然无存,鬼冢义淳一众寇等终被各个击破,死于非命。

    两军交战,只有消灭敌人,夺取地盘,才是目的。如果逼得“穷寇”狗急跳墙,作垂死挣扎,己方将损兵失地,这是不可取的。放敌一马,不等于放虎归山,目的在于让寇敌斗志因放松而懈怠,逐渐消耗其体力、物力,最后己方寻找机会,全歼敌军,达到彻底消灭敌军的目的。

    在军事谋略上,有“变”、“常”二字。放敌军主帅一马,不属常例。通常情况下,只要堵住了敌军主帅,是绝对不可以轻易放其走脱的,以免后患么。而林海峰头脑灵活,从不按常理出牌,他审时度势,利用溃兵心理,采用欲擒故纵之计,先手和主动权就操在了自己的手上,最后终于达到了全歼鬼冢义淳等日寇的目的。这说明林海峰深谋远虑,随机应变,巧用兵法,是个难得的军事奇才。

    要知道,能把欲擒故纵做到收放自如根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古今战例把欲擒故纵运用的最好的当数诸葛亮七擒孟获了。“擒”和“纵”看似是一对矛盾,其实并不矛盾,“擒”是目的,“纵”是方法,没有大智慧,不了解对手的心思,这条计谋很难成功,弄不好,“纵”的太过,就“擒”不回来了。如果让诸葛亮去七擒司马懿试试?他肯定得吃瘪,连一擒都办不到,因为他诸葛亮根本不了解司马懿的心思。

    现在林海峰之所以把欲擒故纵用的得心应手,那是他知道鬼子溃兵的心理,又以史为鉴。史书上的那段历史他记得很清楚:说是在东汉年间,汉朝大将窦固奉命率军攻击匈奴,一支只有500人的匈奴骑兵从大漠深处飞奔杀来,为的是趁秋收期间抢夺大汉老百姓的粮食。但他们刚侵入不久,就被窦固将军所部兵马围在了一座山谷中。汉军把山谷两侧的出口围了个水泄不通,然而连续向内攻击了数十次,都没能把这区区500匈奴骑兵歼灭。匈奴人组成一个圆阵,就是今天所说的环形工事,现代的彭大将军后来在

    延安保卫战之青化砭战役时吃足了苦头后戏称国军这种环形防御工事叫“小米碾子战法”,对此他很无奈,根本无法下手。

    同样的,匈奴人躲在石头后面,不停地向外放箭,谷口躺满了汉军士兵的尸体。窦固见此情景,命令部下把一侧出口的士兵撤走,留作匈奴兵逃跑的出口。这就是兵法上常说的围三缺一,这支匈奴部队眼见有了生路,急忙从山谷里逃了出来,拼命地向北逃窜,犹如惊弓之鸟,队形散了,人心乱了,没有人再想着回头跟汉军拼命。窦固率领的大汉铁骑追在后面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断用弓箭进行射杀,一天时间不到,就消灭了这股入侵之敌。

    其实,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如果把敌人逼到绝路,看不到一点希望,他们反而会破釜沉舟,来个鱼死网破。此时的敌人个个是猛虎,个个背水一战。此时要想打胜仗并不那么容易!即使最后赢了,也已经付出巨大的代价,其结果是得不偿失的。因此,林海峰才命令部队追杀了几里地,不逼鬼子太甚,始终给鬼子溃兵留下一丝活命的希望,慢慢消耗其有生力量,等敌酋鬼冢义淳少佐回过味来已经迟了,等待他的就是令家河手中的大刀要喝血了。

    此时,窛敌已全部殒命,战线太长,各班散开打扫战场,林海峰独自一人站在夜空下,不由长长舒出了一口气,以零伤亡的完胜结束了战斗,悬着的心总算可以放下来了,他远远看见一班长奔着他跑过来了,开口就道:“你不去打扫战场,跑来干啥?”

    “搜查鬼子尸体有五班和二旺他们呢,令家河那小子他窜过去说要搜什么本本和电台的,团座身边也得有人保护不是?我就过来了。”

    林海峰眉头一扬:“呵呵呵,你呀,做什么都能找到借口啊。又想给老子报喜不是?”

    “嘿嘿嘿,团座,这仗打得太过瘾了!好痛快哟!”一班长走了过来,笑嘻嘻的说道,“我们一班的每个兄弟都砍了他四五个,几乎包圆了小日本啊。”

    “一班长,得瑟啥呀!你个狗东西,要不是老子给小日本制造恐慌落在了后面,加上屁股疼,跑不快,能让你们一班这些疯小子占了先?”张中明手中提着勃朗宁手枪,大笑着走了过来。不到六十人以零伤亡消灭了两倍多的敌人,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他不兴奋才怪呢。

    林海峰手握鬼冢义淳的指挥刀,静静的看着战士们欢天喜地的打扫战场,听到两人的话,心中自是一番感慨,叹道:“人性谁都躲不过呀!就连强悍的日军,陷于溃逃之中也是一样啊!什么狗屁武士道,什么为狗屁天皇尽忠,全他娘的是扯淡!生死关头,都扔到了他小鬼子脑后的爪洼国了!队形一散,人心一乱,败亡何其之速啊!”

    “团座,

    什么人性啊?爪哇国的?我怎么听不明白呀?”张中明道。

    “慢慢琢磨去!”

    “哎……,排长,你哪弄的勃朗宁呀?刚缴获的吧?”一班长借着远处弟兄们手中火把的亮光看到张中明手里的勃朗宁手枪,急忙问道。此时,他不由后悔了起来,光追着砍杀鬼子,痛快是痛快了,却忘了停下来搜鬼子的尸体了,倒让后面跟上来的张中明捡了这么大一个便宜。

    “喜欢吗?”张中明坏笑着说道。

    “喜欢。”

    张中明抬起手,好像要把手中的勃朗宁送给一班长似的,一班长急忙伸手就去接,张中明一缩手,同时笑道:“欸……,就不给你。”

    林海峰看到一班长后悔和发窘的样子,摇了摇头,说道:“一班长啊,你也是个实心木头哪!你们排长逗你呢,这把枪是成奎排长在哔叽街缴获鬼子特工的那把,到长岭后送给你们排长的。好好想想,除了日军一些资深的军官和情报人员,最近你见过哪个鬼子拿过勃朗宁?包括有些新晋级的日军联队长,配备和使用的也是南部十四式。”

    一班长点了点头,除了在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中见过,大半年来,他确实再没有在日军的作战部队里发现有鬼子使用过勃朗宁,那些中小队长、伍长,以及大队长等使用的几乎全是王八盒子。鬼子这王八盒子自己用过,简直是太差了,手枪该有的缺点它都有,说个笑话,有时候自杀它都会给你上演一出卡壳的戏来,这么槽糕的武器,可是为什么日军从上到下都在使用这种最差劲的手枪呢,这让一班长大惑不解了,他看着林海峰问道:“团座,小日本这王八盒子太差,可是日军还是都在广泛使用,这是为什么呀?”

    “怎么说呢?……这样,我从头说起吧。”林海峰深邃的目光看着远方黑乎乎的山脉说道:“日军军官的军装、佩枪、以及军刀等都属于军装品,在日本,那是要自掏腰包购买的。自然,鬼子军官是不会掏钱买王八盒子这种货色的,他们最早可购置的手枪有很多种,除了他们日本人仿制的杉浦式勃朗宁,基本上都是进口的手枪。我当时在日本军校求学,日军军官最喜欢的的就是fn勃朗宁m1910年型7.65毫米手枪。普遍来说,一枪二马三花口,大都购置的是花口和马牌撸子,枪牌撸子量少,只有日军那些达官贵人才能拥有。直到中日战争全面开战以来,全球战火逐渐升级,日军进口的手枪和仿制的手枪自然供不上货了,满足不了需求,越来越多的新晋军官和一些需要替换佩枪的,只能选择王八盒子了,可以说是无奈的选择,有比没有强嘛。使用王八盒子的军官,也主要是中下级军官;那些高级军官一方面资历较深,以前已经有佩枪,另一方

    面往往也有野路子能搞到进口货,或是国产其他型号。和我们作战的呢都是些中下层军官,所以你在战场上自然见不到其他的手枪了。”

    “哦,我明白了,小鬼子也不富裕嘛!也是只有富人和贵人才能买得起好枪。”一班长恍然大悟的说道。一时间他受到了启发,竟把林海峰说的这些全都一下牢牢的记在了脑子里了,倒成了他接下来识破老鬼子津田大佐身份的不二法宝了,也让津田大佐因此而丧命。

    “你就一傻蛋!小鬼子不穷,他们就是缺资源,所以他才到处扩张和侵略!团座,您说我说的对不对。”张中明道。

    “嗯,你们说的都对,有长进嘛!”林海峰微笑着点了点头。

    “团座,团座……”令家河高兴的飞奔而来。

    “你小子吃蜜蜂屎了?说!咋了?”林海峰道。

    “团座看看这是什么。”令家河说着递过了手中的小册子。

    “密码本?”林海峰接过来翻看了一下,急忙追问道:“不是刚说没有吗?从哪儿找到的?”

    “小鬼子通讯兵的尸体那儿。”

    林海峰道:“胡说!刚才小刘来报告说那儿只有被鬼子砸毁的电台,没有搜到密码本吗?你跟着跑过去就有了?变戏法呢?”

    “不是,小鬼子真鬼呀!我一听说没有,不放心,就去被砸毁的电台那儿又仔细搜了一遍,也是没有搜到,可是死鬼子的眼神我看的很怪,他死不瞑目,好像担心前面怎么了,我就顺着他那双眼睛死死盯住的方向找了过去,一下在山脚边的一块大石头处看出了不对,这块石头有曾被人移动过的痕迹,我连忙掀开一看,在下面就发现这小本本了。”令家河眉飞色舞的说道。

    “嗯,心思缜密,好样的!看来小日本穷途末路,来不及销毁,只能藏起来了,吉特派员肯定会奖赏你的。……张排长,马上集合队伍,我们快点回团部!”

    “团座,一逃一追好几里地,战场还没打扫完呢。”张中明一听连忙道。

    林海峰道:“得到了我们想要的东西,不用打扫了,赶快回去找吉特派员,监听一下鬼子电台,看看小日本下一步有啥动作!”

    “团座,吉特派员应该没回团部,我听老成说她带着特务连和五子他们去追击逃向城门山的鬼子第149联队的溃兵去了,老成听说那津田老鬼子也在里面。”张中明道。

    “娘的!为什么早不报告?快!集合队伍!派专人把鬼子密码本送回团部亲手交给书梅,其他人随老子连夜赶往城门山,会会那津田老儿!”

    “是!团座!”

    此时,距离蒋委员长零点结束战斗为双十节献礼的期限已经不到两个小时了,除了第74军的任务基本上完成外,其他国军部队还没有有效的完成歼敌的目标任务,万家岭一带,敌我双方打得还

    是热火朝天,枪炮声不断,火光映红了整个万家岭及其周边的夜空。

    第74军出色的提前完成了目标任务,作为主战场的长岭和张古山阵地先后光复后,51师在张古山血战的三个团分成了三部分在肃清残敌:第一路,张灵甫指挥302团四个营和305团残部追着鬼子溃兵打到了哔叽街。第二路,吉岚芸带着302团特务连和神枪队追击鬼子第149联队溃兵到了城门山。第三路,王耀武亲自指挥306团和他的警卫营在张古山阵地及周边搜山,意彻底肃清,以防残敌反扑;这残敌指的自然是鬼冢义淳了,这么多人竟然在追击中把人给追丢了,王耀武很是生气,他亲自坐镇指挥狂搜周边,就是要把鬼冢义淳给逼出来,坚决消灭之!

    当林海峰亲率警卫加强排一半人马歼灭了鬼冢义淳等敌寇一百多人后打着火把急行军,结果被王耀武用望远镜看了个正着,林海峰他们急行到了张古山山脚下时,就被王耀武派人给拦了下来:

    “林长官,您这急匆匆的,是要去哪儿?”

    林海峰顺手拿过令家河手中的火把向前一照,借着亮光定睛一看,原来是师部一个姓秦的参谋,他把火把递给令家河后,回敬了一个军礼,答非所问的反问道:“是秦参谋啊,你怎么在这儿?”

    秦参谋道:“师座在山上用望远镜看到长官了,就令我在山下恭候林长官大驾。”

    林海峰一听明白了,是火把暴露了自己这些人的行踪,黑灯瞎火的,他让打火把行军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伤,结果却被王耀武给发现了,看来恐怕是走不了了,得想办法闯过去了。他看着秦参谋问道:“师座现在在哪?”

    “老子在这儿!你林疯子不好好养伤,这是想去哪儿?”随着话音,王耀武带着四个贴身卫士和曲长清走了下来。

    “我不放心吉特派员和特务连,得赶到城门山去看看情况。”林海峰实话实说道。

    “消息挺灵通的嘛!不过,城门山不能去。”

    “为什么?”

    “你真傻还是假傻?”王耀武虚空指着林海峰道:“城门山已不属于我74军的地盘了。”

    “那又怎么了?”林海峰嘴角一翘道。

    王耀武道:“怎么了?你林疯子啊,就是没有一点眼力劲儿,没有政治头脑不说,看人的眼光也差劲!我们74军刚一离开,他薛长官和吴长官为什么把91师从西北面调到了东南面?占了城门山,这是彻底堵住了我们74军经修水撤往长沙的道路!你现在赶过去,人家挡着,能让我们中央军过去?就是军座去也得吃瘪!这你能动手打吗?不是又徒添一肚子闷气么!这对你的外伤可不好啊。”

    林海峰不服气的说道:“老子又不是逃跑!是在追击鬼子溃兵,肃清残敌!他91师敢挡

    路?”

    “兄弟啊,说你嫩,你还不服气。这没有外人,我说句大不敬的话,自老头子以下,我们国军派系之间各怀鬼胎,阿谀我诈,互相在掣肘啊!那津田老儿带着的一百多溃兵缺粮少弹的已经没有了战斗力,眼看这么大的战功和便宜可以信手拈来,人家岂会把功劳让给你?就是说破大天来,他们只会放鬼子进去,也不会让你过去追击的。省省吧,现在搜到鬼冢义淳也一样,比那功劳大多了。”

    林海峰道:“师座,您也知道的,我这个人不会在乎战功的。那津田老鬼子曾在狮子垴断我后路,害的我全团狼狈而逃,我们得雪耻啊!杀了津田老儿,才能向全团弟兄们有所交代啊!再说了,那鬼冢义淳及残兵已被中明和一班长他们歼灭了嘛,我岂会跟他们91师抢功?”

    王耀武一听,不由大喜,做了二十多年的兄弟,他知道林海峰的个性,那牛脾气犯了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在大事和正事面前从不说假话,只有犯了错的时候才没个正形了。现在他明知道林海峰说的是真的,但是还是高兴的追问了一句:“鬼冢义淳被消灭了?真的假的?”

    “我还哄骗师座不成?”林海峰说着从令家河手中接过鬼冢义淳的指挥刀递向了王耀武,“师座请看,鬼冢义淳的指挥刀,这小鬼子少佐是被令家河一刀给灭了的!”

    “好啊!好啊!……唉,兄弟,既然你心意已决,那我就把警卫营调拨给你去城门山雪耻吧。”王耀武接过缴获的鬼冢义淳的指挥刀,知道林海峰牛脾气犯了,想劝住林海峰是不可能了,又害怕林海峰由于急火攻心而使得伤势加重,只能同意,他说着扭头就喊:“曲长清!”

    “有!”曲长清跑了过来,打立正应道。

    “带上警卫营,听林团长指挥!前往城门山肃清残敌!要是林团长有任何闪失,提头来见!”

    “是!师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