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死飞虎
字体: 16 + -

第319章 调整部署战来敌

    其实,日军明白整个高岭在中国军队心中的分量,这一个中队的鬼子不是来试探林海峰在高岭的守备力量的,而是鬼子联队长富士井末吉大佐用的一招攻其所救,跟围魏救赵、围点打援的兵法战策差不多,以使敌军回救,而他在半路截杀,这比毫无目标的搜山强多了,至少是以逸待劳。

    高手过招,容不得半点闪失。林海峰虽然判断有少许的失误,但他想得很全面,应对之法那是最好的;因为他知道,必须要速战速决,以免长时间的战斗会让四处袭扰的部队回防高岭,那就得不偿失、前功尽弃了。速战速决的唯一办法就是出其不意,前后夹击,不能全歼鬼子,也能打残来敌,使之不敢来犯。

    中日开战以来,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和战术思想都是不如日军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先进的战术也有落伍的时候,一支军队只有吃了败仗,被打痛了,才会去尝试改变。一年多来,中国军队牛抵角式的一字长蛇阵吃足了日军迂回战术的苦头,苦则生变,对于鬼子的迂回,在此时,中国军队已经有了应对之法了。

    机动作战,穿插包抄,引鬼子进入倒八字形的口袋阵,各个击破,这就是此时中国军队在大方向上所用的战术。表面上中国军队分散应对日军在几条线上全面进攻的对抗,而实际上整体作战的趋势已经显现,与去年全面抗战伊始所不同的是,中国军队有了新的战术以及纵深突击能力,倒八字阵形无疑将会在以后的作战中,充分的表现出其威力,这在接下来的万家岭战役中就充分体现出来了。

    作为此次岷山大战的要害所在,高岭的防卫还是极为严密的,有九连、机炮连三排、以及团部机关人员和伙夫、杂役等三百人左右的精兵随时守卫在山头阵地前沿。华明所率领的十连与九连一般,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自围剿红军时就跟随着林海峰的百战老兵,战力极为顽强,在林海峰的命令下达之后,这支精锐中的二、三两排官兵除了攻击之外也多了一份类似护卫的职责。

    此时,九连长是高岭山头阵地上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包括少校一级的团部参谋人员都全听他指挥,根据林海峰的指示,他用的是立体纵深防御,把团部机关人员和九连二排留在了山头主阵地防守,他和自己的副手则带着一排和三排在山头主阵地前面挖了许多散兵坑,并做好了伪装,构筑成圆形防御圈,进行层次防御,这些做好伪装的散兵坑也是第一道防线。他伏在主阵地前面的散兵坑里,看着前来进犯的一个步兵中队鬼子的土黄色身影,在向自己的山头阵地靠近,用右手中的驳壳枪顶了顶头上的军帽帽沿,左手举着望远镜,边看边低声吩咐左右道:“都听好了!鬼子上来了!传

    令下去!谁都不准冒头暴露目标!听我号令!我的枪一响,全都开枪,我不动,谁都不准动!”

    “是!”

    命令挨个传遍了山前和山头防线,全连上下和团部机关人员机械地执行着他的命令,一、三两排的官兵们全都在各个散兵坑里藏好了身,慢慢拉动枪栓推子弹上膛,等着鬼子上来送死。

    “高岭上怎么没有一个人影?难道全在山下去袭扰我大日本皇军去了?不……不不……”鬼子不是傻瓜,这鬼子中队长虽然率队迂回而来,但是,他走着走着,却在心里犯起了嘀咕。他们第35联队自瑞昌追出后已经吃足了对面敌军302团的亏,山头上不留一人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但在他的望远镜里,除了树木燃烧的烟火外,鬼影也没一个。他好像摇拨浪鼓似的频频摇着头,在距离高岭山头阵地百余米处,命令他的步兵中队停了下来。

    “阵脚松动,鬼子好像要跑。”九连副连长见鬼子不再继续往己方的山头阵地前行,心里嘀咕了一下,便远远地对九连长说道:“连长,鬼子可能感觉不对劲,要跑路,你看怎么办?”

    “是啊!小鬼子指挥官是个谨慎的人呀,他不是用望远镜看,就是低头沉思,前锋阵脚确实已松动,有跑路的可能。谁枪法好?潜行回到我们背后左侧那山梁上把他给干掉!我倒要看看小鬼子还能不能忍得住?”

    “连长,除了五子副官、成排长和吉特派员外,就数我们团座的枪法不赖了,他们都不在山上,这招我看行不通。”九连副连长摇了摇头说道。

    一个娇美的声音传来:“谁说的?我们可是我们小姐亲手传授的枪法,这也就一百公尺远,那么大的一个大活人,我们两个哪一个打中他的前胸都没有问题。”

    九连长扭头一看,原来是吉岚芸的跟班竹琴,她正和书梅正坐在一处散兵坑里笑呢,她身边的书梅接口道:“九连长,那个小鬼子头就交给我们俩好了。竹琴,我们走!”

    “嗯,好的。开完枪就赶紧离开射击位置,以防被小鬼子炮兵报复。”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有利的战机也通常是稍纵即逝的,有人主动请缨,自己巴不得呢,九连长连忙点头道。

    “明白!”二人应了一声,各自手提一支步枪爬出散兵坑,回身就向左侧的山梁潜行而去。

    合该这鬼子上尉中队长倒霉,也许是死神催的,这家伙心中犯疑,分配了任务后,不自觉地由后面慢慢一步步挪到了前面,还在不停地察看着。看得出,要主动放弃这次行动,他实在是心有不甘,他必须要查看出敌军的布防来,以便能很好的应对。

    “砰!砰!”

    两声枪响先后发出声响,先后错了只有一秒钟的时间,这是书梅和竹琴到了狙击位置后,计算出距离,各自快

    速架起手中的步枪,立起标尺,瞄准小鬼子指挥官后,双双扣动了扳机,两颗子弹窜出枪口后旋转着几乎同时击中鬼子小队长的左胸心口。

    “漂亮!两发子弹同时击中心口位置,小鬼子指挥官想活都不可能了。”看到鬼子中队长中弹倒地,九连长举着望远镜,兴奋的笑道。

    鬼子上尉中队长手一伸,望远镜脱手飞离,身子仰天倒下,蹬了蹬腿,就再也不动了,左右和身后的其他鬼子都被这一变故惊呆了。

    后面的鬼子炮兵反应倒挺快,听到枪响,立马架炮对着枪声的方向开炮,迫击炮和掷弹筒全部开火,各种口径和弹道的炮弹如同飞蝗一般落向书梅和竹琴开枪的山梁。书梅和竹琴还没来得及撤下去呢,炮弹就呼啸着落了下来,急忙各把身子往石头后面缩。先前九连长让她们开枪后就赶紧撤下去,她俩还不以为然呢。好在鬼子炮兵并没有什么准确的目标,炮弹和榴弹打得极为分散,她俩躲在石头后面,倒也有惊无险,却也吓得够呛。

    鬼子炮兵打了一会儿,可能感觉到起不了什么效果,毕竟是盲射,炮弹又挺贵的,也就不打了。躲在石头后面的书梅和竹琴已是花容失色,被熏黑一切的硝烟熏得满脸漆黑,炮击一停止,她俩急忙悄悄向前溜回到了山头阵地前的散兵坑,俩人不想再被炮火覆盖一遍,因为那种挨炸的感觉太糟糕了。可是,她俩刚潜回到九连长旁边的散兵坑,鬼子的炮弹好像又追着她俩打过来了,主阵地和前沿的散兵坑周围炮火连天,硝烟四起,炸得树倒石飞。

    “轰轰轰……”

    鬼子炮兵开始炮火报复性火力侦察,密集如暴雨般的炮弹打在高岭主阵地和前面山坡上的一线阵地上,恐怖的爆炸声掩盖了一切,令人胆寒,仿佛整座山都被击碎了一般,强大的炮火攻击力让山上山下所有防守官兵纷纷蹲下去藏好,不敢乱动,官兵们气的一个个脸色铁青,但在敌人绝对的实力面前,除了躲避忍耐,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小鬼子,姑奶奶让你追着炸,有你好看!”书梅说着寒着脸慢慢立起身来,冷冷的看着鬼子在那儿耀武扬威,瞠目欲裂。她计算了一下距离,推拉枪栓,子弹上膛,就把枪口瞄向了一个鬼子。

    九连长一看坏了,只要书梅的枪一响,就会暴露部队藏身的方位,随之招致无数的炮弹砸来,鬼子由漫无目标的炮火侦察就会变成精准炮击,那么将会使得自己伤亡惨重,急忙大喝道:“你这丫头片子!想干什么?没我的命令!不许开枪!我现在再说一遍!我的枪一响,全都开枪!我不动,谁都不准动!听明白了吗?这是命令!”

    “明白。”书梅撅着嘴,重新坐了下来。

    就在这时,鬼子炮火侦察并没有发现什么异样

    ,随即就停止了炮击,两个分队的鬼子摆成散兵阵形慢慢向前压来。

    九连长见鬼子没有改变了战术,不由一楞,旋即大喜,如果鬼子继续用炮火覆盖式炮击,掩护步兵冲锋,自己或许没有好办法来对付,但用小股步兵进攻就不同了,那就是前来送死。心中暗道:果然是自信而强大的小鬼子,居然放弃了最强大的攻击力,不用炮兵掩护向前推进,这也太自信了吧?

    “炮兵轰,步兵冲,正常情况下,这是小鬼子对我军经常采取的战术之一。连长,小鬼子这是要进攻了。”副连长提醒的话远远地响起。

    “兄弟们有没有伤亡?”九连长沉声喝问道。

    “没有。”官兵们齐声喝道,士气如虹。

    林海峰在山头阵地前沿布设的对付鬼子炮击的散兵坑果然有用,九连长大喜,暗自放下心来。他虎目怒睁,盯着前方正在徐徐推进的二三十个鬼子,人这么少?心中忽然有些明白过来,敌人不是停止炮击而轮到步兵冲锋了,这更像是用步兵前来试探,让自己暴露方位和火力点后,再行重火力打击。

    “弟兄们,迅速离开散兵坑!向前推进到山坡下,各自找地方隐蔽好,要注意两侧动静。”九连长迅速调整战术,躲在散兵坑在一定程度可以避开鬼子炮兵的炮击,但要是藏在散兵坑就失去了机动性,打起来很被动。

    “是。”

    战士们都是战斗经验丰富的百战老兵,知道该怎么做,纷纷从散兵坑中爬了出来,顺着地形继续向前爬行,到了位置后,朝两侧散开,各自找了个地方隐蔽起来,架起了手中的武器严阵以待,森冷的目光死死盯着缓缓而来的十几个鬼子,闪烁着冰冷的杀气。

    只要部队埋伏在这坡底下,就能将来试探的鬼子挡在山坡之下,这一仗就有的打了,只用四五颗手榴弹就能解决战斗,还不被日军大部队瞧出自己的布防和实力来。

    这时,忽然响起了瞭望哨的提醒声:“连长,左翼发现鬼子,兵力五十人左右。从奔跑的速度和气势来看,小鬼子不简单,好像都卯足了劲来的。”

    “什么?”九连长大吃一惊,如果是前面这三十来个试探的鬼子,九连长自信有把握消灭这些鬼子还不被鬼子锁定方位,哪怕对方是日军最强悍的常设师团的鬼子。但侧翼忽然多了五十人,形势大变,留下来袭击就会被鬼子炮兵锁定目标,那和送死没什么两样,正要下达回撤命令,右翼一名暗哨也发出了示警,同样出现了大约五十人左右的鬼子,看装备和奔跑速度以及气势,肯定是日军百战老兵。

    正面有三十来人的鬼子试探部队,左右两侧又多了两个小队,每队五十人,一旦开火就要面临三面受敌的局势,这仗不好打,九连长脸色凝重,看了一眼前方还没有进

    攻意思的鬼子试探部队,急忙喝道:“趁着小鬼子还没有形成合围,全都撤回散兵坑去防守!行动!”

    “正面那些东洋混蛋慢吞吞的行进应该是在等两侧的鬼子到位,还好我们提前发现,否则一旦开打,非被包饺子不可。这个小鬼子指挥官对咱们302团很熟悉呀!这是要以其人之道还之其人之身啊!”跟着九连长边撤边回头的副连长说道。

    九连长一怔,猫着腰奔跑着沉思起来,感觉到事情不对劲起来,如果是不熟悉他们302团的鬼子,肯定会采取日军一点突破,乘胜追击的战术,但现在这名敌军指挥官好像知道他们不会摆那牛抵角式的一字长蛇阵,而是纵深地防御体系,就采取了三面合围的架势,围三缺一,狼群战术,逼自己后退。这和林海峰刚布置的喇叭口袋战法何曾的相似,自己一方还没付诸行动,林海峰和十连还没有到位,鬼子却先一步拿他们开刀,这是要将自己先置于死地,好狠的手段呀!

    官兵们接到九连长的命令后迅速撤离现场,一个个就像是愤怒的猎豹穿行在灌木杂草中回到了散兵坑,一个个脸色铁青,握着武器的手紧了几分,只等着九连长一声令下就开火。

    鬼子也采用三面合围、闪开一面的战术让九连长意识到了问题的严峻性,他突然明白过来,日军刚才的阵脚松动,根本不是要跑路的迹象,而是小鬼子分兵迂回包抄的小动作。日军如果采用集中兵力一点突破,防守面只有一处,九连官兵敢和任何一支鬼子部队死磕,除非敌方兵力雄厚,还有飞机大炮助攻。这三面合围就意味着三面受敌,给自己留有一条活路,自己不做困兽犹斗而不会死战,鬼子就可达到步步紧逼向前推进的目的,从而攻到山头,一举拿下高岭。如果不回撤,全连就会陷入被动之中,最好的办法就是乘敌人合围之势未成迅速撤离,回到散兵坑中用散兵牵牛战术反制,在分散对敌中找机会迂回夹击来犯之敌。

    鬼子很快就合围了上来,三个方向的鬼子部队,走在最前面都只有三个人,全部猫着腰,撅着腚,双眼和枪口方向保持一致,呈箭头般往前快速推进,其他鬼子以同样的搜索攻击姿势远远吊在后面,排成扇形散兵队列围了上来,无形的杀气冲天而起。

    离九连长他们的散兵坑不到六十米的时候,正面的鬼子那三个排头兵忽然一下散开,停下来警惕的观察着前面的灌木草丛,后面鬼子也停下来,纷纷各找地方隐蔽了起来。两个鬼子机枪手各抱着一挺歪把子轻机枪跑了上来,分别对着山坡上的灌木草丛和山头阵地扫射了起来,“哒哒哒,哒哒哒……”枪声又一次打破了高岭暂时的宁静,子弹撕开树木屏障,毫不留情的咆哮而来,打得树

    、草、地面噗噗作响。很快,一个鬼子排头兵端着步枪快速跑上山坡冲了过来,犹如一只捕猎的饿狼,速度很快。

    九连长看到这一幕不由大吃一惊,这支鬼子中队不是一般的谨慎,除了火力侦查外,还让一个人过来侦查,用一个人的性命试探出前面是否有危险,这么做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九连长知道没办法打鬼子一个措手不及了,恼怒的扭头小声说道:“书梅、竹琴,你二人返回山上去,找地方狙伤前来探路的鬼子!一排长,让尖兵做好准备!悄无声息先解决掉这个鬼子!”

    “砰!”

    九连长话音刚落,他身侧的一排长、书梅和竹琴还没来得及应声,一声狙击枪枪响传来,那试探而来的鬼子排头兵被一枪击中后心,身体重心失衡,摔倒在地,顺着山坡滚了下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