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死飞虎
字体: 16 + -

第191章 摩肩接踵觅红颜

    此时,战局已对国军极为不利,鬼子突破吴福防线并占领无锡之后,国军一部分兵力向常州撤退,日军第13师团的后藤支队尾随追击,进而逼近江阴要塞外围的青阳镇以及峭岐镇。据守青阳的是国军第334旅第667团一连,全连官兵与由常熟窜来的后藤支队激战,寡不敌众,全连殉国,峭岐镇和青阳镇相继失守。继而日军第10军司令官柳川平助命令其下属先头部队第13师团在无锡以北集结,等待后面3个师团跟进后封锁江阴,但贪图战功的日第13师团师团长荻洲立兵则不听号令,催动手下日军向花山阵地的两翼运动。

    在中国守军方面,江阴要塞司令官许康将军接到我守军与来犯之敌接战的通报前,就已计划好了作战任务。以要塞远程各炮台对从张黄港到江面封锁线的江面进行纵深封锁;并且所有能向陆地方向回转攻击的大炮,都必须支持江阴守军作战,这使得在江阴的中国守军享有了一定的炮火支持,因此才有了这次和日第13师团的鬼子炮兵炮战,而取得了完胜的大捷。

    话说林海峰巧用无中生有和反间计,鬼子炮兵在其奸细,还有汉奸错误的指引下,集中攻击我守军阵地前沿的所有火炮几乎打光了全部的炮弹,把八圩港炸得昏天黑地,炮战的结果已让日军炮兵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中国军队的大炮没被摧毁,反而自己被炸的无处躲避,加上热气球阵地被摧毁,日军炮兵纷纷向无锡溃退。

    老鬼子荻洲立兵吃足了苦头,这时,他才明白柳川平助的封锁策略是对的。那鬼子第10军司令官柳川平助认为“江阴要塞之敌军顽强,不必迅速攻占,仅予封锁即可”。柳川的策略就是以骑兵长途奔袭速度快的优势,让第13师团以及由日第3、9、17、101骑兵大队组成的集成骑兵队向江阴方向迂回,截断江阴与南京之间遥相呼应的态势。柳川的这个决定可谓是颇为明智,因为江阴要塞以及中国守军两个未经重创的步兵师112师和103师的布防,在南京的外围防线中是一个兵力较为整齐的坚强阵地。但是日军第13师团师团长荻洲立兵根本不懂什么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他并不作此同感,为了贪功和雪耻,接下来,他向柳川平助发出“国军正在撤退”的假消息,以诱使柳川平助同意对江阴发动的攻击。

    事实上,国民政府军委会在锡澄防线上的战斗打响之后就已料到了鬼子封锁江阴可能性,确实早有了江阴要塞撤退的准备。但日军第13师团的蛮勇使第10军的聪明战略成为了一纸空文。很明显,那柳川平助的战略封锁是正确的,如果鬼子真的对江阴只采封锁,争取攻击中国江阴守军的侧背,则江阴防线上的国军部队

    很有可能因为阵地突出而主动弃守江阴,但事与愿违,在后来的几天中,日军付出了好几千人的伤亡代价也没攻下江阴要塞。

    林海峰和吉岚芸送走郑鼎铭三人离开后,在黄山炮台四周几乎转了两圈也没找到张中明他们,两人只得返回山上。而那个胡连长早在一个小时前就已接到命令,要他率部赶往丹阳执行任务,他匆匆收拾了一下,带队下山赶往丹阳去了。

    林海峰回到山上后,张中明也没在山上,一问才知道,张中明去偷偷挑人下山,小五子不干了,他阻拦着不让张中明走,两人闹的很不愉快;最后,小五子担心林海峰的安全才放张中明下山了。可张中明下山后,四周都是枪炮声,不知去哪里寻找林海峰两人,转来转去却找到了那个守候在黄山炮台山下的警卫班战士。找不到林海峰,张中明差点急疯了,一连回到了山上几趟,没见林海峰回来,他就带着人去了江阴县城去找了。

    林海峰听完后,不由着急了起来,他还打算下午带着弟兄们向南京方向快速行军,回归大部队呢,没想到出了这样的事,气的指着小五子骂道:“五子,你混蛋!你他娘的耽误了老子的事!老子抽死你!”

    林海峰骂着就真的要动手打小五子,吉岚芸一见,一把抱住林海峰的右臂,护在了小五子的身前,两眼盯着林海峰说道:“你凶什么凶!他还是个孩子,骂了还想打?有你这么当哥的吗?”

    吉岚芸说着又掉头对小五子说道:“五子,别怕,有姐在,这个疯子他动不了你。”

    “吉长官,确实是俺的错,你就让俺哥打俺一顿好了,俺下次再也不敢了。”小五子带着哭腔说道。

    林海峰哼了一声道:“哼!还想有下次?再有下次,我……,我……,我……”

    吉岚芸眉头一扬道:“你你,你什么你,还想吃了他呀?”

    “这儿没你的事!站一边去!”林海峰瞪着吉岚芸说道。

    “谁说没我的事?路见不平有人铲,你下命令不清不楚,怨不得别人,就怨你自己!”吉岚芸毫不示弱的说道。

    “真他娘扫兴,看来今天又走不了了。”林海峰气的坐在了床上。

    “原来你为了这个生气呀?”吉岚芸笑道。

    “不用你管!”林海峰气恼的说道。

    “呵呵,气还挺大的,我喜欢。”吉岚芸笑道。

    林海峰一听,看了一眼满屋子的人,羞得脸颊发烫,白了一眼吉岚芸道:“姑娘家家的,什么话都敢往外说。”

    “咋了咋了?我吉岚芸敢爱敢恨,喜欢谁,不喜欢谁,这有什么错?”

    吉岚芸说着,自己的鼻子几乎贴在了林海峰的脸上;吓得林海峰一下跳了起来,他一看手下众兄弟都在那儿偷笑,手一指他们道:“笑什么笑!都给老子滚出去!快滚!”

    众人慌忙跑到

    了屋外,吉岚芸娇笑着对林海峰说道:“峰哥,你就别生气了。不就是去南京吗,我帮你。”

    林海峰一听她叫峰哥,连忙走到门口看门外有没有人偷听,发现众人都被小五子赶跑了,就放下心来,几步走到吉岚芸面前,小声说道:“瞎叫什么呢?以后不许这么叫了。”

    “咋了咋了?我偏这样叫,峰哥,峰哥,峰哥……”吉岚芸刁蛮的高声叫道;小五子在外面听见后则捂着嘴偷笑,实在忍不住了,就远远地走开了。

    “小声点,我的小姑奶奶,我服了你了,爱咋叫就咋叫吧。”林海峰屈服了。

    “嘻嘻嘻,怕了吧?说说,你想怎么到南京。”吉岚芸笑道。

    “小鬼子已围住了江阴,常州是过不去了,只能沿江岸而上,先到丹阳,经过镇江看看,再到南京。”林海峰说道。

    “现在,镇江要塞也因敌轰炸机轮番轰炸,我要塞炮台的建筑工事和营房都已被鬼子彻底炸平了,上峰要弃守镇江,直接守卫南京。你还去镇江有什么用?”吉岚芸道。

    林海峰一听怒道:“南京背对长江,小鬼子就可以在北面用军舰封锁,炮击;在陆地上,从西面突进的日军已经从芜湖包抄上来切断了我南京与后方的联系;东面和南面也被日军合围;这样一来,南京就真正的是一座孤城,一座死城了。再说了,我国军退往南京的部队基本上全都是在淞沪决战的战场上撤退下来的;说白了,全都是残破部队,这还守个屁呀!这样把打残了的部队都撤到南京去,被小鬼子三面一围,内无粮草外无救兵,难不成让弟兄们都跳江去!”

    “那你的意思就是不去南京了?那么就跟我去武汉吧。”吉岚芸说着不觉有些兴奋。

    林海峰道:“谁说我不去南京了?说说是一回事,做不做是另外一回事!作为军人,保家卫国!寸土必争!明知是死,也毫不犹豫的去抗争!去战斗!直至献出生命!一个军人如果没有和鬼子正面决死的勇气,那么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还有什么希望?南京,我302团的兄弟全在那儿!老子去定了!”

    吉岚芸一听神色有些暗淡,他知道去南京意味着什么,默默地看着林海峰慷慨激昂的说着,知道已无法改变心上人的意志,她只能帮助心上人做些什么了,苦涩地笑了一下道:“峰哥,我尊重你的选择。你们现在马上抓紧时间休息,晚上九点时分,有运输舰船要去武汉,我们搭便船一起去南京。”

    林海峰知道舰船为什么在晚上行动,那是在躲小鬼子飞机,他看着吉岚芸说道:“你陪我去南京,难道你不回武汉去复命了吗?”

    吉岚芸苦笑了一下,说道:“到南京再说吧。”

    “我们有三十多人呢,加上你们特勤队,就近四十人呀,乘舰船去南京,

    这合适吗?”林海峰说道。

    “有什么不合适的,让押运的士兵少上去四十个人不就成了。这不用峰哥你操心,那都有我呢,你们快抓紧时间收拾行装和休息,我去找许司令长官交涉。”吉岚芸道。

    “好。”林海峰点头道。

    夜幕落下来后,张中明五人才回到了山上,林海峰让张中明他们赶快吃饭,收拾行装,准备出发。就在张中明五人刚捧上饭碗,没吃上几口,吉岚芸跑来让大伙出发,林海峰一看,对张中明说道:“把饭盛饭盒里带走,到船上去吃。”

    “这全是汤水菜,怎么带呀,干脆不吃了,我们到船上再找点吃的吧。”张中明道。

    “好吧,那就出发。”林海峰道。

    很快,林海峰等人就乘坐上了舰船,一路无话,舰船逆流而上,在江面上全速航行了一夜,第二天天刚亮就到了南京,众人等舰船临时靠岸后,纷纷下船上了码头。这座码头叫津浦铁路首都码头,也叫下关码头,是位于下关长江南岸的一座渡轮码头,是常年行驶往来以及到对岸浦口码头的“宁浦线”轮渡,是作为当时渡江的唯一通道。因在1936年三月份,为纪念国父孙中山先生,灵柩登陆的下关码头被正式命名为中山码头。

    此时,蒋介石早已认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为了防止溃兵过江,唐生智下令第78军军长宋希濂沿岸收缴船只,负责指挥沿江宪、警严禁部队散兵、私自乘船渡江,违者即行拘捕严办,倘敢抗拒,就以武力制止。所有先行退到南京的散兵游勇全部就近在收容站集结改变。

    大战将近,国军正在组织南京市民撤离,整个码头上可谓是人山人海,乱哄哄的都往渡口挤,渡船是只准老百姓上船,军人是不能上船的。林海峰等人好不容易挤下了码头,却全都被挤散了;林海峰身边只有小五子一个人跟着,其他的人都不知被挤到深么地方去了。

    “哥,快看!那是红姑姐,还是王晓曼?”小五子指着涌向江边人流中的一个村妇打扮的美丽女人说道。

    林海峰顺着小五子的手指方向一看,正好那美丽的村妇回头看了一下,林海峰一见那美丽女人闪闪溜溜、十分动人而亲切的眼波,心如小鹿撞击,不由心跳加快,呼吸迫促,连忙道:“是红姑!是红姑!我们快过去!谢天谢地,终于找到她了。”

    “哥,她没有笑,俺分不清她是红姑,还是王晓曼呀,要不是红姑,该怎么办?”小五子一看林海峰着急忙慌、手足无措的样子,急忙道。

    “管不了那么多了,先见到她再说。快!过去!”林海峰说着看了一下摩肩接踵的人群,一咬牙就又向江边挤去。

    要说南京市民真正感受到战争的恐怖是从三月前的八一三淞沪决战后日机空袭开始的;小鬼

    子空袭南京不仅给南京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对市民的心理安全感带来了冲击和恐慌。那四处开花的重磅航弹再加上新闻媒体对空袭惨景连续不断报道的大肆渲染,更增添了南京市民对战争的恐惧心理。

    随着本月中旬国民政府迁都和各机关人员撤离,以及有关日军残暴的传说、沪宁线大量难民的涌入,还有在南京的外国人员撤离等,市民对战争的恐惧心理开始与日俱增。在路上每天都可以看到心神不定、到处寻找安全的人们拖家带口在搬家,住在城北的人觉得城南安全,就往城南搬,住在城南的则往玄武湖搬,而玄武湖的却往乡下搬,乡下的又往城里搬;搬来搬去,好像他们搬来的地方能够得到无上安全似的。

    最后就是鬼子即将攻占南京而屠城的传言四起,市民们就又觉着过江才安全,这就一下全都涌向了码头,每天过江的人,那是人挨人,人挤人,直到南京保卫战打响,南京100多万人口,还有50余万留在了南京城乡。

    林海峰两人在摩肩接踵的人海中进两步退一步的被挤着往前走,推来推去,红姑已不知被挤到什么地方去了。两人终于挤到了码头岸边,连红姑的影子也没见到;放眼一看江面,已有几艘渡船驶到了江心,林海峰拉着小五子就要上靠岸的渡船过江。

    “你两人是哪部分的?上峰有令!军人不许过江!快退回去就近到江边收容站集结改编!”四个宪兵挡住了两人的去路问道,他们把林海峰两人当做是被鬼子打散的散兵游勇了。

    “滚开!老子要过江去找红姑!”林海峰哪里知道唐生智已严令军卒不准过江,伸手一推,对四人怒道。

    “竟敢违抗司令长官的命令,拿下他!”宪兵和警察怒吼着围了上来。

    林海峰一见,掏出手枪顶在了一个宪兵的脑门上,说道:“再不让开!老子毙了你!”

    “他妈的!竟敢武力抗拒!给老子开枪毙了这两混蛋!”一个听到喧闹而走过来的宪兵中尉一看林海峰两人要撒野,右手一挥下令道。

    警察、宪兵纷纷拉动枪栓,一推子弹上膛,就瞄向了林海峰和小五子两人。

    “砰!”一声清脆的手枪枪声传出,乱哄哄的码头上一下变得鸦雀无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