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死飞虎
字体: 16 + -

第118章 配合默契阵地战

    榴弹在战壕外面爆炸这并不可怕,充其量只不过是击起了大量的沙尘罢了,其作用只能影响到战士们的视线,鬼子能趁机向前冲上几步。

    要说鬼子配合步兵作战的掷弹兵,其准头那可不是吹的,他们发射的榴弹至少有三分之二直接打进了林海峰他们的战壕里,这让守军官兵们尝尽了苦头,这再一次印证了日军掷弹筒射手高深的功力。

    在阵地攻防战中可不能小觑这种混在步兵中的单兵武器,虽说榴弹爆炸的威力没有炮弹那么大,但可怕的是那准头,这些直接打进战壕里的榴弹,在战壕这种狭长的半封闭空间里到处开花,冲击力向两边急涌,霎时就将藏身在战壕里的士兵炸得人仰马翻。

    这样,在鬼子步炮协同的联合攻击下,战局很快就呈现出了一边倒的局面,鬼子的前锋部队快速接近,战士们没开上几枪就被榴弹压着打,已被炸得乱作一团,连鬼子冲到面前了都不知道,就别说开枪了。此时,鬼子前锋小队乘着掷弹筒的余威和掩护一鼓作气的冲了上来,在这种情形下,林海峰他们被逼入蕴藻浜大河那是迟早的事情。

    “快!都不要乱!散开防守,全到单兵坑里去!”林海峰急忙大喊,他已看出了危机,就算他们英勇反抗,但也避免不了最后丢失阵地,力战而死的结局;又连忙掉头对裘喜贵大喊道:“裘副连长!有掷弹筒的都给老子上!”

    “是!长官!”裘喜贵答应了一声,侦察连战士们霎时就有四、五个人抓着掷弹筒跳到了河边。

    话说中国军队在淞沪抗战开始,面对鬼子混在步兵中的掷弹筒兵的袭击,曾一度对这种近距离能够造成极大破坏和杀伤的武器束手无策,于是中国守军前沿指挥官尝试用各种武器及战术来对付这种配合日军步兵作战的单兵武器,比如用机枪小组、用迫击炮压制等等,迫击炮虽然很有效,但是炮弹短缺,到了最后就发觉这些克制方法都不是很有效。

    最后有些指挥官就挑选了一些神枪手来反制掷弹筒,用神枪手倒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日军很快就有了对策,由于掷弹筒能在隐蔽处发射榴弹这一特点,日军为了防止中国守军反制,全躲在弹坑、矮墙等隐蔽处发射榴弹,这又让中国军队尝到了苦头。直到最后,中国守军才发现对付掷弹筒最有效的武器就是用掷弹筒来反制,于是就开始大量的仿制掷弹筒并且装备我中国军队,当然,这是后话。

    对于林海峰来说,几天来被这种混在步兵人群里的单兵武器打的损失惨重,自然就费了一番心思研究,他一时想到对付鬼子的掷弹筒只能用这种单兵武器来解决;所以在顾家镇,他们就尽量地缴获这种单兵武器。他见弟兄们被掷弹筒炸得抬不起头来的时候,他的第

    一反应就是用掷弹筒对付掷弹筒。

    应该说日军掷弹筒射手与步兵之间配合得十分默契,鬼子掷弹筒射手见步兵差不多冲到林海峰他们的战壕前时,为了避免误伤就停止了发射榴弹,而这时鬼子前锋步兵也已冲进了四五十米线内,这个距离恰好是双方步兵投掷的最佳距离,就是一个老娘们也能把手雷或是手榴弹投掷到对方阵地上;由于林海峰他们被压制的抬不起头来,因此,就有大量的手雷从冲锋的鬼子手上甩了过来。

    毫无疑问,鬼子步兵这些配合默契的战法都是日军经过千百次联合攻击得出的战术经验,所以一旦中国守军部队失去了先机,在鬼子强大的火力压制下就根本没有任何还手的机会,完全是让小鬼子的联合火力给压制着打。

    其实,这短距离投弹那是武器不如人的中国守军不得已的战法。师承小鬼子的林海峰早有准备,他太了解日军的战法了,一看鬼子前部冲到六十米线时,就知道鬼子要用什么招数了;对于鬼子手雷反制的杀伤,兵力不多的他只能采用躲避的办法;因此,他早早让战士们偷偷爬到单兵坑里去隐蔽,这样一来,日军的手雷攻击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这时,跑在前头的日军似乎感到些不对劲了,他们迟疑着看了看河对岸一根根要冒出来的枪管,好像都是以他们为目标的!但是小日本就是这样,他们军纪严明,必须严格执行指挥官的命令,即使他们心里已经有所怀疑,但是没有指挥官的命令,他们是不会停下脚步的,加上敌军战壕内已被手雷炸的没有一个人影了,所以依旧朝阵地冲来。

    终于,一名手拎指挥刀的鬼子小队长看到河对岸晃动的枪管,马上就感到了异样,一举手就让部队停了下来;但这时停下来似乎已经太迟了。

    林海峰冷笑一声,滑下河坝,手向对岸一招,大喊道:“侦察连开火!”

    随着林海峰一声令下,早已做好了射击准备的侦察连战士们就纷纷扣动了扳机,那子弹就从蕴藻浜南岸上下左右各个方面呈立体柱状狠狠地朝日军飞射而去。

    日军虽说单兵素质好,但毕意也是血肉之躯,哪里会经受得住这么密集的弹雨,于是随着一片片喷射而出的血雾,那个喊停的鬼子小队长和进攻的日军步兵就成排成排的惨叫着倒在了血泊之中抽搐。

    距离林海峰阵地前四五十米外,那些肆无忌惮,猝不及防的鬼子前锋部队当即被打死十数人,一个个哇哇乱叫,惊慌失措。不过,他们毕竟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队,在短暂的混乱过去以后,很快就组织起来,形成了有序的战线。

    站在后面的日军中队长挥舞着寒光闪闪狭长锋芒的倭刀向前一指:“突击!”

    后队的鬼子在他们中队长指挥下立刻组织起了冲锋

    ,形成了一道道黄色巨浪滚滚而来,向林海峰他们的阵地上涌来,和对岸互射了起来;但在侦察连密集的步枪弹和机枪弹的横扫下,鬼子一片片地死伤,栽倒在地,无数的惨叫声在冲天的兽嚎声中夹杂着,后面的鬼子好像吃了兴奋剂一样奋不顾身地朝着前面栽倒的日军身上踩过去,战斗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不断冲锋的鬼子好像被武士道控制了灵魂,也不管倒在地上的鬼子的死活,看上去完全成了武士道操纵着的冲锋陷阵的木偶,根本不知死活。

    血肉之躯的小鬼子经不起弹雨打击,其中队长一看伤亡惨重,急忙命令:“隐蔽!结阵!”

    四挺歪把子轻机枪架到了日军队列两边的一片高地上,几名鬼子射手紧张地调整着射击的角度。此时,鬼子步兵接到命令后已经排成了三排,前排下蹲,中间弯腰,后面的直立,形成了上中下三层严密的火力网,他们手中的三八大盖比起中国守军的武器那是十分的精良,其有效射程为八百米,再加上日军平时严格的残忍训练,其射击程度达到了惊人的精准水平。

    “射击!射击!杀光他们,打死这些愚昧无知的支那人!”站在后面的日军中队长不敢向前冲了,把突击命令改成了射击命令,不住地挥舞着寒光闪闪狭长锋芒的倭刀,声色俱厉地喊叫着。

    鬼子接到命令,纷纷瞄准对岸扣动扳机,震耳欲聋的兽嚎声中喷射出一团团火花,打在了蕴藻浜对岸。鬼子的机步枪熟练地调整着射角,将蕴藻浜大河对岸的教导二团侦察连全部压制在战壕内,抬不起头来。

    偷偷爬上河坝的林海峰慢慢抬起头一看,鬼子的火力太猛,侦察连已被强大的火力网压制住了,鬼子再一冲锋,就能占领自己的阵地,得出奇招制胜了,虽然有些凶险,但如果配合默契,打退敌人的进攻不成问题。

    想到这儿,林海峰低声下令道:“挨个往下传!迅速爬回战壕隐蔽!”

    战士们接到命令,一个个偷偷爬进了战壕,隐蔽了起来。

    中国守军阵地上已经没了枪声,前排的一队日军,在机枪火力的掩护下,端着枪,撅着腚,一步步向林海峰他们的战壕冲来。

    林海峰一看,命令道:“全体上刺刀!背靠掩体,隐蔽在战壕内装死!等鬼子小队攻上来后,出其不意,挺枪上刺!为侦察连赢得反击的机会。”

    官兵们急忙上好刺刀,脸上抹上血迹装死,小鬼子也已快速地冲了上来。此时日军根本就没有想到战壕里有危险,因为他们深信他们的步炮协同攻击,加上手雷的助攻,战壕里肯定是死尸一片了。

    也不能怪小鬼子大意,在那种联合火力的攻击下,根本没有人能躲开,他们不会想到林海峰在修筑工事的时候会在战壕后面低洼处挖掘了单兵坑

    ;在他们掷弹筒发射榴弹的时候,人家早已爬到单兵坑内分散隐蔽了,那些扔进战壕内的手雷无功而返,只不过是掀起了大量的泥块而已;谁又能想到和对岸激战时,林海峰他们又偷偷爬回了战壕装死呢。

    日本人喜欢玩阴招,偷袭,奇袭,不宣而战,那是他们固有的战术风格;现在,被师承他们的林海峰学得极好,极妙。装死虽然有些不光彩,但林海峰已顾不了许多了,处于弱势的他只能使用这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阴招了;这就是以子之矛,攻彼之盾,搬起日本人采集来的大石头,砸痛了日本人的臭脚丫子。

    鬼子一个个冲上了战壕,对岸的侦察连战士们一看,心都悬在了嗓子眼,被日军的火力网压制的抬不起头来,他们只能干着急了;正在这时,林海峰一声大喝:“突刺!”

    随着林海峰的大喝声,战壕内的战士们举枪向上一刺,刺刀就反扎进了鬼子的胸膛,迅速一抽刺刀,冲上战壕的日军一个个全部栽进了战壕。

    没有发现人影,没有看见对岸开枪,冲上战壕的同类一个个栽进了战壕,半天时间也没有声息,让后面的鬼子惊慌失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个个张大了嘴巴,停止了射击。

    不知道原因,就想找到答案,这是日本人固有的顽固心态,好奇害死猫,这种心态促使日本人在危机面前钻牛角尖儿成习惯了。这下好了,日军一个个端着步枪,拼命冲向战壕来凑热闹`,于是,一个个变成了尸体就不足为奇了。

    林海峰一看鬼子停止了射击,急忙对着河对岸大喊道:“侦察连开火!”

    后面的鬼子吃了一惊,随即就好像发现了不妙,“射击!”鬼子中队长首先开枪,先是一只手枪,接着是一挺机枪,再接着,就是一大片的步枪齐发。但是已经迟了,林海峰一声令下,侦察连迅速反击,密集的弹雨射向了敌群,鬼子像割草一样,纷纷倒地;四个机枪手也被小五子和齐晓文撂倒在地。

    日军一下速败,死伤大半,其中队长也被流弹击毙,残余的鬼子岂敢再凑热闹,纷纷崩溃逃走。在阵地上,日军的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从各处汇集着,然后冲下了真正的堑壕坡下,伤残未死透的日军官兵的挣扎和哼叫声,让林海峰他们听着也不由皱起了眉头。

    然而在这时,第二波次攻到林海峰他们射程之内的日军因为距离太远,还有些搞不清楚状况,侦察连战士们甚至还看到有些日本兵一边举着刺刀上的膏药旗朝林海峰他们摇晃,一边大声喊着什么,不用想也知道是在向林海峰喊“进攻!”只是鬼子不知道的是,林海峰打的就是“进攻”!

    “砰!”的一声,小五子食指轻轻一扣,那个还在摇晃着膏药旗的可怜的家伙就被小五

    子送上了西天,这也终于让日本兵意识到了守在北岸的中国守军毫发未损,于是纷纷寻找弹坑藏身。

    “砰!”又是一声枪响,鬼子第二梯队身后一个日军军官刚刚朝阵地方向挥起了指挥刀,还没开口,又被小五子一枪撂倒在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