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咸鱼
字体: 16 + -

第三十章 一句玩笑

    接来下的几天,董卓充分显现出自己残暴的本性。用计除掉丁原的第二天,董卓就公然在朝堂之上,再次谈及废立之事,所有反对者尽皆下狱处死,余者惶惶,不敢多言,唯有袁绍仗剑执言,借袁氏四世三公之威名,免于身死,逃出雒阳。

    陈留王刘协年仅九岁,被董卓迎立为帝,少帝刘辨被罢黜为弘农王。

    袁隗解帝玺绶,以奉陈留王,扶弘农王下殿,北面称臣。太后鲠涕,群臣含悲,莫敢言者。

    改元昭宁元年为永汉元年,就这样,汉献帝刘协开始了自己三十余年的傀儡皇帝生涯。

    刘协继位,第二天,董卓以太尉刘虞为大司马,封襄贲侯。董卓自为太尉,领前将军事,加节传、斧钺、虎贲,更自封郿侯。

    第三天,以太中大夫杨彪为司空。

    第四天,以豫州牧黄琬为司徒。

    就在这一天,天子下诏书,除公卿以下子弟为郎,以补宦官之职,侍于殿上。原先宫中宦官皆被袁氏兄弟屠戮干净,现在不得已,征召世家弟子为郎官,负责照顾皇帝起居。

    宿卫郎、从事重郎、秘书郎、侍郎,征召郎官之多,乃是东汉乃至两汉历史上最多的一次,此诏书大大的加强了世家大族的实力,更是笼络了诸多世家大族。

    五官署、左署、右署,三署之内,郎官满布,所有人皆面露笑容,认为未来可期。

    因为,郎官在任职满一定期限后,要受光禄勋举四行的考核,所谓四行是指敦厚、质朴、逊让、节俭四种德行。郎官若符合此类标准,即可迁为令、长等地方官,也就是一县之令或一县之长——万户以上的县官为县令,万户以下县官为县长。如史书中所说鲁阳令即为鲁阳县令,颍阴长即为颍阴县长。

    另外,东汉时官吏出身于郎官者极为普遍,一次即从郎官中选拔三十人或五十人去补令、长或侯相,当时人以郎官是“仕之通途”。

    终于,到了第六天,朝廷下令,开始今年的公府复试,主考着乃是侍中蔡邕。

    蔡邕可以说是董卓十分看重的人,起初,蔡邕不愿接受董卓的征召,推辞不就,被董卓威胁以灭族,才不得不勉强应召。

    蔡邕起初为祭酒,甚为董卓所重,三日之间,周历三台,迁为侍中,可谓是一步登天,令旁人非常羡慕。

    经历十常侍之乱之后,《东观汉记》书稿散失,为使此史书不至于失传,蔡邕此时正在主修《东观汉记》,并且撰写其中的《灵帝纪》。

    对于蔡邕能成为这次公府复试的主考,林风和荀彧都是非常惊讶的。

    “侍中蔡邕蔡伯喈乃海内名仕,精通音律,才华横溢,除通经史、善辞赋之外,又精于书法,令荀彧佩服,不仅如此,荀某更是闻言蔡伯喈藏书万卷,其中不乏失传之孤本,令人羡慕非常啊!”荀彧与林风相对坐于席上,饮茶对弈。

    荀彧手中拿着茶杯,美滋滋的喝上一口,看着对面的林风说道。

    “文若之言,我也是有所耳闻,不过我听闻其有一女,极通音律,文名不凡。对此,我倒是非常好奇啊!”

    说实话,林风不知道蔡邕这么多得事情,只是知道其女蔡琰蔡文姬。

    荀彧闻言,先是一怔,然后脸上露出些许男人才懂的笑意,道:“子巽即已成冠礼,为何还未娶妻?莫非就是因为蔡伯喈之女?”

    荀彧现在才二十六七岁,和林风的年纪相差也不是很大,熟稔之后,言语之中也是没有之前的客气,开起了林风的玩笑。

    林风闻言连忙摇头,这话自己倒是不在乎,但是,传出来林风怕污了别人名节。

    “文若休要胡说,此话若要传了出去,在下倒还无妨,只怕平白污了人家名节!”林风苦笑着说道。

    林风虽然十分清楚蔡文姬琴诗无双,乃是东汉一等一的才女,更是悲其所遇,但是,林风也只是随口一提,感慨一番,却是没有别的意思。

    “子巽莫要着急,汝之心思,荀彧却是了解,单相思而已,并非子巽过错!”荀彧今天好像是出奇的兴奋,接连开起林风的玩笑。

    林风也知道荀彧是玩笑话,并未放在心上,只是拿起酒杯,想要灌醉荀彧。

    因为此事无关痛痒,林风也就没有制止张府下人议论此事,于是此事也就成了张府茶余饭后的一个谈资,说说笑笑。

    原本这个话题只是张府下人谈论,开个玩笑而已,但是,不知道为何,这些话语却是传到了一人耳中。

    此人也是来张府之时,无意之间听闻下人悄悄谈起,但是,就是这下人都不当在心上的话语,却让这人记在了心上。

    河东卫氏,乃是西汉大将军卫青,皇后卫子夫的后代,虽然在武帝后期,因为戾太子刘据被诬陷谋反之事,一度衰落,隐藏不出。

    但是,汉宣帝刘洵继位之后,身为皇亲的卫氏,地位也是水涨船高,威势日隆。

    如今,虽已至东汉,那卫氏家族仍然盘踞与河东之地,是河东郡最大的士族。

    卫氏家族,当今族主,生有二子,长者曰觊,次者曰宁。

    先前听到张府下人谈论的就是那卫宁的朋友,那人本就依托于卫宁,自然不肯错过这个漏脸的机会。于是,此人也是顾不得参加林风与荀彧的什么文会了,直接掉头,直奔京城卫府。

    而那卫宁,今年也是刚刚行过弱冠之礼,得家族长辈赐字仲道!如林风那般,这卫仲道也是初举孝廉,为这公府复试而来。

    昔日蔡邕因上书言及十常侍之祸,被流放朔方郡,曾经得到过卫仲道的父亲的资助,如今蔡邕得势,卫家之人怎么能错过这个好机会。

    听闻蔡邕之女蔡琰已行笄礼,卫家顿时有了联结姻亲之意,今此次卫仲道前来雒阳,除了要参加公府复试,也有向蔡邕提亲的意思。

    于是,把蔡琰视为自己妻妾的卫仲道,早已视之为禁脔,在听到林风对蔡琰有意的消息后,心中顿时火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