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咸鱼
字体: 16 + -

第二十六章 大乱将起

    荀彧很为难,益州、扬州、荆州三地,荀家皆是没有旧识,若是贸然搬迁,势必会遭到当地士族的打压,日子也不会过的很舒畅。

    “子巽所言,荀彧思虑良久,但吾荀家与此三州并无交集,冒昧前去,恐非易事啊!”荀彧面露难色,拿不定主意。

    这个时候,不等林风说话,张机已然开始了助攻。

    张机也非愚钝之人,见林风对荀彧如此上心,心中已然知道林风的心中所想。

    张机上前,挽住荀彧之手,笑着说道:“文若此言,置愚兄于何地?若文若不嫌弃,举家迁往南阳如何?南阳乃是大郡,姑且容得下文若这人中龙凤!”

    “这?”

    荀彧诧异,显然没有想到张机会于此时出面,要知道南阳虽为大郡,但是其中利益划分早已饱和,各士族势力虽不及郡守张氏,但是若想就此扎下脚跟也是非常之难。

    张机见荀彧迟疑,知道这是士族的通病,握着荀彧之手,笑道:“文若所忧之事,断可放心,有家父居于南阳,有何惧之?”

    显然,张机把自己那个任南阳太守的父亲搬了出来。

    “文若兄若是顾忌家业,恐不必如此,天下已乱,需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林风见此,看着荀彧淡笑道。

    果然,林风的话打动了荀彧,乱世之上,一切皆有可能,为何仅仅计较于一郡之势力!而置千秋之业于不顾?

    “既如此,那在下就此动身!赶赴南阳,还望仲景兄知会一二!”荀彧也不是婆婆妈妈的人,下了决定,就立刻想要动身。

    “既然如此,那张某也当先回南阳,打点一二!”张机见荀彧答应,心中不仅仅是替林风高兴,也是替自己那父亲高兴。

    荀氏进来几辈皆是能人辈出,若是有这些人相助,张机之父定能安然的处理郡内的大小事务。

    “仲景兄刚至雒阳,舟车劳顿,如若立即动身,身体岂能吃得消!仲景兄书信一封,交于文若即可!”荀彧也是知道张机刚刚才来到雒阳安顿下来,身体定然有些疲惫。

    哪料张机洒然一笑:“如此距离,何累之有。吾先前为求学良医,跋涉千里尚有余力,区区此事,何足道哉!文若只需回家整备,到时某便随文若一同前去,也好互相照应。”

    荀彧有些迟疑,看了看林风,继续对张机道:“仲景兄若随文若回南阳,那子巽公府复试该当如何?”

    张机闻言一怔,自己倒是把林风忘在一旁。

    荀彧见此,心中已然有了计较,道:“既如此,吾让舍弟带领家人跟随仲景兄,荀彧留下跟随子巽完成那公府复试,如何?”

    “如此甚妙!”

    张机与林风相视一笑,异口同声。

    见此,几人又是寒暄两句,荀彧又是急匆匆的离去,回道家中,劝说自己的叔父荀爽等人。

    林风与张机看着荀彧离去的背影,沉默半晌。

    突然,张机转过身来,看着林风:“子巽,既然如你所言,雒阳即将大乱,为何子巽不随师兄一同回南阳?孝廉之名虽重,尚且重不及性命,此时子巽需思虑斟酌啊!”

    听着自己师兄的关心之言,林风内心一暖,笑着回道道:“师兄暂且放心,雒阳虽乱,现在还不至于大乱,况且林风此次只为公府复试而来,不会身犯险境,置自身于危难之地,况且还有文若兄相助,师兄大可放心。”

    张机闻言,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这师弟的能力。

    这时,林风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对着张机道:“若是雒阳大乱之时,百姓必当逃难,师兄需告知伯父,陈兵鲁阳境内,谨防盗贼横行,如此也可防止贼兵寇略!”

    林风这句话说得丝毫没有前奏,但是张机知道自己这个师弟很神秘,也是点了点了头,表示自己会将此事告诉自己的父亲。

    其实林风在意的不是那些个什么流民百姓,而是那个志大才疏的袁术。

    历史上的袁术就是从洛阳奔逃出来,盘踞在鲁阳一代,后来又与那孙坚相互利用,使得袁术得以占据南阳,终成一镇诸侯。

    林风不想这样的事情发生,南阳现在是林风的依托,决不能让其失落。林风又不知道那袁术究竟什么时候逃出洛阳,只能是先让张机陈兵鲁阳,希望能制止袁术逃奔鲁阳境内。

    说道这里,张机也是命下人将自己的行礼重新装点,准备回返南阳。张机也不急,毕竟那荀家即使是轻装简从,也不是今天就能收拾完全的。

    一天的时间逐渐过去,但是京城之上的人们仿佛也是得知了什么消息,昨天还川流不息的大街上,今天却是人影散乱,见不得几个人,显然,这是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

    天色将黑,宫门之外不远处。

    一魁梧大汉,身着锦衣,行走在去皇宫的路上,身后跟随着一行士卒。

    锦衣壮汉身后,一文官满头汗水:“太后此诏,必是十常侍之谋,切不可去。去必有祸。”

    那壮汉不以为意:“太后乃我一母同胞,如今诏我,有何祸事?”

    其身后一将领闪出,容貌不凡,对着壮汉抱拳道:“今谋已泄,事已露,大将军尚欲入宫耶?不若先将十常侍唤出,如此入宫方保无虞!”

    原来,那锦衣壮汉乃是大将军何进,奉何太后诏,进宫议事。先前劝阻文官乃是主播陈琳,后者武将乃是袁绍袁本初。

    大将军何进闻言一笑,道:“此小儿之见也。吾掌天下之权,十常侍敢待如何?”

    袁绍说:“大将军既然执意前去,容再下引甲士伴于左右,以防不测。”

    何进呵呵一笑,不置可否。

    袁绍见状,也是不再言语,而那先前极力劝诫的主簿陈琳,却是长叹一声,其从大将军一路追随至此,乃是想劝解何进,不想何进刚愎自用,完全听不见去。

    陈琳无奈,脱离队列,赶回大将军府,处理自己麾下的事务,以及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