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啸
字体: 16 + -

第268章 纵横11

    1943年元月14日,蒙巴顿和新任缅甸总督在仰光相会,并同时接见缅甸独立组织代表团,洽谈关于缅甸独立的事情。

    以昂山将军为正,德钦索为副的缅甸独立代表团和英方的会谈一开始就陷入僵局,因为英国方面直接拒绝了缅甸独立的要求。

    就在10点整的时候,窗外大街上传来了整齐的脚步声,那随着口令声齐踏的脚步声带来的肃杀之气直扑屋子里的众人。

    站到窗边一看,双方的脸色都不好看,中国军队拍着整齐的步伐朝着中心广场而去,而其中,美军的一个连队竟然尾随在后!这个时候,诸人才想起这个城市中,现在真正的话事人不是他们,甩开中国远征军和美军的谈判,有用么?

    刘铮站在广场临时搭起的两尺高木台上,旁边是美军5307支队指挥官亨特上校。其实这里并不是仰光的市中心,只是和仰光市区北的大金塔,南边的仰光港距离差不多,本身也是个小广场,交通也便利。

    一队队战士列队而来,在广场前正步通过,肃穆的列队在广场周围,到五个团的人马到齐,广场上已经是满满当当,不过出乎刘铮意外的是美军那个连后面,紧跟着而来的是起义军的一个营。

    “升旗!”

    “敬礼!”

    三面旗帜冉冉升起,一面是大中华民国国旗,一面是缅甸起义军的军旗,一面是美国国旗,而旁边空着的一根旗杆显得那样的刺眼,那原本是准备给英军的,只是刘铮这个盟军南亚战区副总参谋长还真不在英国人的眼中,英国军队没有派代表参加刘铮组织的阅兵。镁光灯一片闪亮中,刘铮进行了简短的致辞,随后美军代表亨特上校致辞,缅甸起义军代表孟戈致热情洋溢的感谢词。

    军队列队归营,各国记者受邀参与酒会,在酒会中,记者们再次见到了阅兵式列于贵宾席的中国外交代表团,美国白宫总统战时幕僚组亚洲幕僚长等等一些要人。只是敏感的记者们发现,这些要人们似乎都很疲倦,似乎是长途跋涉匆匆赶来的。

    现在刘铮就在和黄杰(第六军军长,兼11集团军副总司令)笑着承认,这些要人最迟的是上午九点才下飞机,几乎是一下飞机就被拉着一路狂奔才赶到阅兵式站到贵宾区里。最惨的就是美国的那个幕僚长,被飙车似得拉到广场,路上就吐了。其实美国和英军一开始的反应差不多,刘铮在公文上耍了个小手段,就是指定了受阅部队,都是中国滇西远征军所属,而他又是中国将军,美国人最后反应过来是因为他用的关防是盟军上下、各国都不太在意的那个盟军南亚战区副总参谋长印鉴。这个大家都比较轻视,可以说根本没在印象里的副总参谋长这印鉴可是实实在在盟军承认的,

    所以最后关头美军出现了一个连队代表,亨特上校也提前赶到现场参加仪式,而缅甸起义军,则是孟戈早就有准备的。

    亨特上校接到命令赶到现场也是惊心不已,那四根早就准备好的旗杆告诉他,美国,差点就在整个世界面前献丑了!那个年轻的盟军副总参谋长,是个极为厉害的角色!论身份,他是盟军南亚战区副总参谋长,拥有盟军高层身份。论战功,他是第一个进入仰光,更是从滇西怒江边千里转战,最后以闪电般的速度挺进仰光,击败仰光日军守军,一个昼夜使仰光易手的名将!无论从哪方面讲,他都有这个资格来阅兵!如果他愿意,恐怕缅甸起义军会乐意为他一人举行一场声势浩大的入城式!

    到此刻,恐怕很多人才惊醒过来,重新审视这个被他们刻意疏远,排斥的名震中国南北的奇迹将军。

    不过很多人对于这个已经得罪了英军的中国将军并不看好,其实连刘铮自己都知道,英军的战斗力并不差,战斗力差的是驻守缅甸日久,已经富裕起来的那些英军,这人一旦富裕起来就比较惜命了,远涉重洋来到缅甸的很多英国军人,本来就是抱着发财的目的而来,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军人。日本人一打过来,只想着带着财富安全的回到英国去享受。现在这种人基本上走了个精光,现在的英国军队战斗力并不差。刘铮得罪了英军高层,恐怕是前途堪忧了。

    刘铮现在没做别事,就是将控制区内的武器仓库挑选一番之后,剩下的全部移交给孟戈和德钦索,他不会长久留在缅甸,缅甸的事情,接下来是外交部长宋子文的事情了,归根到底,他始终还是一个军人,局面他已经打开了,至于怎么争取最大的利益,别人比他更擅长。

    缅甸的反法西斯自由联盟现在对外是以昂山为首,因为他的国民军实力最为雄厚,其他各派虽然武装不少,但是只有他的部队是经过正规训练的军队,其他势力的游击队原本实力弱小,这次大起义实力急剧扩展,但是真正训练有素的战斗人不多,所以各派自然而然以他为首。

    昂山也是一个雄才大略之人,和缅族以外的七大少数民族三天之内就谈判成功,七大少数民族(华人算一个)区域成为缅甸共和国下属的高度自治邦,拥有武装警察,地方法权等一系列的优厚政策,而七大民族全力参与缅甸的独立建国!相比来讲,缅甸自由同盟的其他领导人倒是差了魄力。这个政策一出,英国人暗地里的分化行动立时宣告失败。

    和宋子文的一席长谈让刘铮对他的印象倒是大为改观,宋氏家族的负面传说在这个时候也是极多,主要就在国家利益和家族私利方面,宋氏家族是有名的国家蛀虫,蒋宋孔陈四大家,

    没有一个是好相与的,也是目前中国资产阶级的利益代表,当然,也是大大小小蛀虫们公权腐败的根子。

    能傲立中国政坛高层的还真没有一个简单的人物,宋详细的向刘铮了解了目前缅甸的局势,敏锐的抓住了一个中心点,就是中国必须在缅甸保持驻军,驻军规模,不能少于两到三个师。这个国内唯一一个能亲至刘铮军营,向刘铮详细讨教当前缅甸局势的高层、态度很和谦,对于刘铮的战功惊叹之余,就是旁敲侧击,看刘铮有没有可能被宋氏所吸收。被刘铮不着痕迹的婉拒之后,宋也表现出了极好的涵养。

    说实话,刘铮和国民党高层接触较少,像新39师的那些将领,熟归熟,但是交往也只限于作战方面,很多人虽然心里承他的情,但是明面上,除非是作战,交往还是很少的。他们几个师之内,特务也还是蛮多的,都怕被上面给小鞋穿,就算是20集团军副司令黄杰也怕了。联合政府那里一片和谐热闹,但是到了下面,界限就泾渭分明。

    刘铮看着第十列火车启动,才松了一口气,除了给部队留下制作半个月干粮的粮食以及一个月得口粮,他控制区下的十二座粮仓基本上全部被般空了。这批粮食将在曼德勒卸车,用汽车运输到昆明,由韩涵接收处理。

    各部将领纷纷回国述职,或是升任新的职务,唯有纵横支队上下一片平静,刘铮除了将战报发往军委,就是忙着练兵。而中共军委除了发来热情洋溢的几封嘉奖电令,就是要他稳定现有部队,视情发展之外,别的就什么也没了。

    至于盟军亚洲战区指挥部原本是说要来仰光给有功之士授勋的,现在也没听到什么动静了,蒋总司令依旧是中缅印战区司令,史迪威升任盟军亚洲战区司令长官,刘铮倒是升任亚洲战区副总参谋长,麦克阿瑟受命为澳洲战区司令长官,盟军将亚洲战场细化,将以美军为主的南太平洋地区设为澳洲战区,以麦克阿瑟为澳洲战区阿司令,主管以澳洲为基地的盟军战斗。罗斯少将也是亚洲战区副司令长官,亚洲战区范围扩大到新加坡和菲律宾。印尼、东帝汶,所罗门群岛等地均归澳洲战区。

    缅甸的胜利,让盟军看到了亚洲战场的希望,史迪威麾下(名义上)有了一只规模不小的舰队。而刘铮,这个时候已经将日军的几艘炮艇修复,以一艘2200吨级的快速护卫舰为主,组建了一只拥有九艘舰船的小船队。

    过完中国年,刘铮将心思就主要放在小舰队的训练上,这次舰队却是以劳工营南洋机工和华侨为主力组成。史迪威对于刘铮的作为很不解,但是也不干涉,刘铮部下已经有三个步兵团,一个小舰队,比起一个轻装师的兵力只多不少,但是到

    目前为止,军政部给的军饷和装备补给等只四千人不到,史迪威很难想象刘铮怎么能养活这么多兵。但是刘铮的部队,其实像是战区指挥部直属部队的性质更多,所以史迪威对于刘铮兵力的扩张只有高兴。

    康喆风尘波波的赶回仰光当夜,刘铮所部就收到了整装待发的命令。

    这个时候的仰光,已经不是缅甸的首都,虽然英联邦的总督驻扎于此,但是自由同盟已经宣布在彬马那建立首都,昂山等往英国的代表团已经返回,英国以议会投票的借口将免单独立的日子拖的延延无期。缅甸代表团回国后,在彬马那宣布建国,并加入盟军一方对德,日,意宣战。这种强硬的立场宣示了缅甸人民独立的决心,周旋在其中的中美,都不希望缅甸此时陷入混乱,更不希望英国在缅甸大打出手。

    于是中美两国的努力斡旋下,英国同意以一年的缓冲期,议会将决定是否给予缅甸独立。这个决定暂时缓解了缅甸的紧张局势,但是也给缅甸埋下了更大的危机。

    英国人对于中国在缅甸驻军极为反对,但是缅甸的反法西斯自由同盟也反对英军大举进入缅甸(英军在缅甸胜利之后,抽调一部分步兵进入北非和孟加拉的加尔各答,在缅甸只有一个77旅),中国军队作为第三方军队,作为保证中缅公路(仰光-昆明)顺畅、安全的护卫军队以两个师和美方代表5307支队(中美混合)驻扎于缅甸。而纵横支队被英军点名必须开出缅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