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啸
字体: 16 + -

第198章 霜降之战7

    大栓双腿有点发软的爬出弹坑,四周都是冲锋的战士,鬼子那几千的人潮,向着冰冷的辽河溃逃!

    一个机枪小组在大栓面前加上机枪,泼雨一般的子弹箱溃逃的日军扫射,这些日军中真正的战斗兵占了大概一半,队形全被后勤,机关指挥兵搅乱了。再次紧急赶到战场的日军战机茫然的看着下面混乱的局面,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中村明人确实很自大,他渡过辽河之后,在河南边并没有留多少兵力,一个中队的鬼子驻守着三座浮桥,被1604团、1605团的侦察连一窝端了之后,三座浮桥成为日军士兵的鬼门关,成群成群的日军士兵被自己人挤压着挤上浮桥,死在两个侦察连的轻重机枪之下!

    大栓有点茫然的看着呼啸的军区战士向鬼子开火射击,大胜!

    这个念头一涌上来,只觉得浑身的力气都消失了,直到被抬上担架,也是傻笑着乐。

    兵败如山倒,刘铮眼前的形势在热兵器时候非常的少见!成群的鬼子被射杀在冰冷的辽河里,三座有如死亡通道的浮桥不断地涌上去鬼子,很少看到日军这样的崩溃情况!

    “命令五个团立即打扫战场,俘虏由军事法庭审判。”刘铮命令,“午夜12点之前必须撤离!

    第五师团的危险一直没有引起引起关东军的注意,当然,刘铮要得也是这个效果,直到发起总攻,第五师团的危险状况才有飞行兵团汇报到关东军总部。

    梅津美治郎这一下可没有迟延,而是一道严厉的电令,直接发到第一师团手中,第一师团立即出动,对着通辽县城方向穷追猛打!

    通辽县城原本是在日军手中的,骑兵纵队进入通辽平原之后,发现日军守备兵力很薄弱,立即乘机夺取县城,打破日军、伪满警察正在进行的移民并村,圈立部落集团的行动,同时将通辽附近广大的地域掌握起来!

    被迁走的移民村庄那些肥沃的土地,将发放给那些勤恳、耕作技术不错的开拓团,当然,这些开拓团必须是带有武装力量的,他们也是明后几年开始就要向关东军提供兵员的!军区进入通辽之后,对移民开拓团展开过调查,具体的政策依据调查之后制定,所以通辽东南部平原的大量日本移民开拓团村庄存在。

    阿南惟几现在已经赶到日本活动去了,没有几个日军高级将领想在满洲呆着,因为苏联南下已经不可能,而日军北上也不可能!阿南惟几想去巴布亚新几利亚,或者是澳洲方面军做个一方诸侯,可不愿在梅津美治郎下面做个小小的第二方面军司令。阿南惟几不在,渡边洋这个资历稍浅的第二方面军参谋长军衔还没有中泽三夫高,中泽三夫接到梅津美治郎的直接电令,招呼都没有打一声,率领第一师团气势

    汹汹的杀往通辽。

    防守通辽的是骑兵纵队的七个团,还有涂敏手中刚刚整编完成的第1618、1619、1620团。这三个团的兵力组成是河西红军两个团和伪满反正起义的三千余人组成,团部参谋、营级军官副职中也有兴安诸省和奉天本地人。

    部队磨合不行,邓政委决定采用游击战,放弃通辽,两翼游击,断敌后路和粮草,逐步后退,拉长敌人的战线,时机一到,西面对第五师团作战的步兵团主力部队将视情看是否敲打一下第一师团。

    第一师团的进展情报不断的汇集到刘铮和徐参谋长处,他们两人指挥的前指已经汇合,机要室等部门都在一起。许婷芳说什么也不肯离开前指司令部,带着小丫兼职机要室的职务。日军第五师团已经被歼灭炮兵联队(野炮兵第五联队),搜索第五联队,师团通讯队,第11联队、第42联队,辎重兵第五联队。剩余的步兵第21联队和工兵第五联队一起行动,已经被围困在丘陵山地之间。

    第五师团的师团战旗,11联队旗、42联队旗等被歼灭的联队旗帜都被刘铮部队缴获,师团长中村明人以下被击毙中将一人,少将四人,大佐以下佐官三十余人,百分之七十都是被大栓那个排击毙!被俘的日军高级将领几乎没有,就算是俘虏,也没有多少,关东军的骄横下面也有他们的骄傲,自杀的基层军官也很多。

    刘铮和徐参谋长将21联队和第五工兵联队围困之后,没有急着进攻。鬼子21联队的随军后勤部队最大编制的就是一个大队,虽然各大队也携带有后勤部队,但是日军联队级的部队,独立携带的粮弹并不能支撑一个星期。

    天气渐渐的寒冷,这里距离歼灭第五师团主力的地方只有十多公里,几个主力团连夜打扫战场之后,就开到这一片丘陵区。

    韩晓贵的1604团损失较小,这些天一直担任对南的警戒。前指一直在主持这一带的武工队派遣,培训等工作。因为村庄稀疏,彼此之间离得又较远,前指已经决定在部队中抽调几个比较全面的干部,进入奉天、新京、沈阳等地大中城市,开辟敌后战场。

    东北满洲作战,光和日军争夺乡村是不行的,毕竟城市中还是聚集了大多数的人口。主要的资源也集聚在城市之中,要战胜关东军,可是靠小米加步枪是不行的。靠!小米加步枪?这个词怎么从脑子里蹦出来的?刘铮想爆了脑壳,回思得脑子都是痛的,也想不起更多的事情了,吐口唾沫,抱起小丫,亲了一下,小丫头被他胡子给扎到了,原本咯咯笑的一下子哇哇苦了起来。

    蒋婉接过小丫,横了他一眼,“来,到二妈这里来,别哭,哦···”

    说也奇怪,小丫被蒋婉

    一哄,不再苦了,伸着小手指咯咯笑。

    刘铮看了一眼似笑非笑的许婷芳,背上一寒,二妈?看许婷芳还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嘀咕了一声,难以明白的女人。

    “老刀发来电报,你答应的那些铁轨还没有送到,熊大正建议破损火炮不必运到兵工厂去,他派技术人员过来检查后生产配件过来组装。”许婷芳递给他一张纸。

    刘铮看完,想了想回了一份电报,放下笔,发觉身边静悄悄的,桌子上放着一碗温在热水盆里的面疙瘩汤,才醒起今天早饭都还没吃。

    端起碗,面疙瘩带着微烫,甜甜的、看来许婷芳放了不少糖。

    门外,许婷芳和蒋婉正在处理着来往电文和公文,阳光下小丫的摇篮悠悠的晃动,是两个女人一边做事一边轻轻推动。

    屋子是新建的,比较低矮,但是在冬季极为寒冷的兴安岭地带非常适应,因为低矮而更容易保暖。

    这里离着战场并不远,只有区区七八公里,徐参谋长一早就出去巡视部队去了,21联队这支已经九成熟的鸭子可不能让他飞了。而刘铮这边则要调集几个团秘密前往通辽平原,第一师团刘铮没打算这次解决,因为弹药供应根本跟不上这样频繁的大规模战斗,一旦将第一师团歼灭,恐怕关东军的11个师团起码要动员6、7个师团来对付他。

    第一师团,只是他用来索取物资,装备的诱饵,日军的后勤供给系统,相对于刘铮的后勤供给系统来说是比较落后的。现在塞北-兴安军区的后勤系统,机动能力比各个步兵团,骑兵团都要强,当然,河沼区可能比不过骑兵团的灵便。

    第一师团的编制一开始被情报部门和近卫师团给弄混了,一直到前几天,机要室才查清了日军第一师团和近卫师团的区别,相比于长期驻守东京地区的近卫师团,第一师团是个标准的重装师!

    第一师团又称东京师团,拥有两个旅团、四个步兵联队,骑兵一个旅团,野战重炮兵第三旅团(其野战重炮兵第一联队在诺门坎之战中损失殆尽,寥寥残部被撤并到野战重炮兵第七联队),总兵力接近三万人,是个日军中罕见的重装部队,就算是在诺门坎损失了重炮兵第一联队,全师团上下火炮数达到惊人的180多门!其中的150mm榴弹炮就拥有24门!

    这样一只重装部队,原本是随着日本和苏联签订《日苏互不侵犯条约》后要撤回日本东京的(在横须贺,第一师团还有一只要塞炮兵),但是随着刘铮率部强势进入东北,这个重装师团停下了抽调部队组建别的三单位师团动作,整编制移向通辽方向,盘踞于彰武,法库等地,成为第二方面军隔得天远地远的直属师团。

    刘铮打得就是他的补给物资的主意,第一

    师团拥有自己的战车联队(坦克46辆,装甲车11辆),每天消耗的物资可不是个小数目,刘铮就是要截断第一师团的后勤线多缴获物资,再说目前要打第一师团,还是相当吃力的。

    邓政委他们撤离通辽县城,第一师团已经全军进占通辽县城,现在骑兵团正在虎视着第一师团的后勤补给,通辽平原方便骑兵来去,劫道的事情还是得他们来。

    第21联队在飞机的助阵下还保持着强劲的战斗力,但是包围21联队和第五工兵联队的几个团,就像是一个个弹簧,21师团冲了几次发现冲不出包围圈,收缩在九个丘陵山头上,挖掘野战工事掩体,一副要和徐参谋长率领的几个团推磨的样子。

    徐参谋长中午的时候回到前指,刘铮正在皱着眉头看一封长电。

    冬日的阳光将他的影子拉得斜斜的,黑子正带着小丫和涂敏的孩子晒太阳,几个女人正在争论着什么。斜斜的阳光照在树林之间,一股静溢的安宁散满在前指司令部四周。

    看刘铮还在看着电文,徐总参谋长静静的走到摇篮边,小丫粉嫩粉嫩的肌肤在阳光下闪着晶莹的光泽,而涂敏的孩子睡得口水都流出来了。

    霎那间,那清晰的枪炮声都似乎离去的很远,徐参谋长眼睛有点湿润了,长长的吸口气,一个坚定的念头浮上他的心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