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音乐启蒙老师与呼吸之法
第9章音乐启蒙老师与呼吸之法
填好单子寄好快递,在所门口和生活区站岗的哨兵聊了几句,生活区的岗位相对比工作区轻松一些,毕竟离领导的办公室远。就连哨兵站哨的姿势都显得随意了许多。即使如此,萧无也没敢聊太久,看看时间,晃悠悠地骑着车子往回走。
很不巧的萧无在招待所门口碰见了他叔叔萧宏陪着几个所领导,在那站着说什么,萧无赶紧一低头装作谁都没看见快速地骑了过去。到工作区门口差点忘了要下车推行,车轮都压到门中才想起要下来,冲着哨兵讪讪地笑了声。
回到办公室萧无还在想,似乎有二个星期没去他叔叔家了,看来要去报个到了。要不又要挨训了。
回到办公室看了看时间,下午还没过一半,他闲着无聊,在订成本子的a2电脑打印纸上写写划划,规划一下以后的路怎么走。划个圈,写上“歌曲”,然后又在圈的周围写上作词、作曲、演唱。又划个圈写上乐器,然后周围写上口琴,二胡,吉它,风琴。这些是他会的。他不会的包括小提琴,钢琴等“高雅”的乐器。一个农村的孩子,口琴是自学的,二胡是和他家屋后的一个老人学的。那老人前半生是走江湖卖艺的。后来日子好过了才回老家安定下来。萧无对于音乐的兴趣,应该说源自于他。
每到夏天,老人都会拉起他那把用蛇皮蒙着的二胡。咿咿呀呀的声音一响起,村子里的很多孩子都聚到他家门口听。但没有孩子敢到他家,因为老人从来都不笑,这让孩子们都很怕他。所有人只敢围在他家院子外,没人敢进去。
二胡的声音是凄美的,如果把小提琴比作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女,钢琴刚是一个风姿优雅的绅士,而二胡,二胡是一个饱经风霜的老者,人世间的冷暖他已看透,昨日的荣辱兴衰早已远去,留下的只有手中的二胡,和如泣如诉的胡琴声。
“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桑故事——不问也罢!”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里的这段文字,当年萧无第一次看到就有同感。
当老人拉起二胡,就像评述一个沧桑的故事一样,让人忍不住地跟随着那二胡声惆怅忧伤,悲伤落泪。歌以抒情,乐以寄思,很多著名的音乐,都是因为作者在其中寄托了自己的情绪!
村子里的人都猜测老人以前走江湖的事,有人说他以前曾经是个武林高手,只是后来被仇家杀了妻儿,才在报仇之后心灰意冷退隐江湖。也有人说他曾经是个戏子,后来戏班散了,无处可去,这才回到老家来。可是不管别人怎么说,老人从来不去争辩。所以猜测也只能是猜测,只是给他蒙上一层神秘的外衣。
学二胡大概是在萧无上三年级的时候,那天上音乐课,音乐老师讲起中国的乐器,有古筝,琵琶,二胡等,然后问同学们都会什么乐器。有人说笛子,有人说口琴,萧无没有吭声,因为他什么都不会。放学回家后他鼓足了勇气,第一次走进老人的家里,向老人提出了学习的想法。
“你要学二胡?”老人声音中透着惊讶,并不像萧无想的那样严厉。“为什么?”
“因为好听。”萧无倒是实事求是,他的确觉得二胡的声音很好听,而且班里也没听到有人说会拉二胡。
“因为好听!”老人重复了一遍萧无的回答。沉默了一会,最终答应了萧无。
老人的屋里不仅有二胡,还有笛子和琵琶,可萧无因为年龄小,老鼓不响笛子,所以不喜欢笛子。而琵琶则是会拨几下,后来学了句“犹抱琵琶半遮面”之后,就再也不摸琵琶了,因为他认为,那是给女人弹的乐器。学二胡一直学到高中,高中时萧无又迷上了吉它,才渐渐将二胡放下。
后来老人在萧无高中毕业随他叔叔到研究所的第三年老去了,等萧无知道,已是一个月后的一次家信中。信中简单的提了一句。在萧无的父母看来,萧无只是爱玩和老人学拉二胡,他们不知道,萧无和老人学的不仅仅是二胡,还有一套呼吸之法。这套呼吸之法老人并没说能起什么作用,萧无也的确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强身健体的功能。只是后来在萧无混酒吧那一段时间,唱歌时感觉到中气很足,仿佛丹田处一直有一股子气顶上嗓门。这让他很多高音能拉起来,而低音也能沉下去,但也是仅此而已。除此之外萧无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别的特殊的能力。这呼吸之法已成为一种习惯,在萧无行,走,坐,卧时自然而然的运行。
后来萧无回家,到老人的墓前,用二胡拉了曲《二泉映月》,临走时,将二胡埋在了老人的墓前。这是一个给他音乐启蒙的人,他甚至不知老人的名字,他只知道,老人姓姜。
风琴是那种脚踩的,萧无和初中时的一个音乐老师学的,也只是会而已。萧无曾经想过学习钢琴,只是找不到门路可学而作罢。
演唱萧无不说多好,但自我感觉比一般小歌星要好点,毕竟曾经混过酒吧,背着吉它在酒吧里唱过一段时间。很多人觉得只要会唱就能在酒吧唱歌,其实不然。如果你的唱歌功底不行,歌唱得不好听,酒吧里的客人会起哄将你轰下去的。如果你唱得好,他们也会毫不吝啬的给你鼓掌叫好甚至打赏。所以很多有过酒吧经历的歌手,成名后都认为,酒吧驻唱的经历是他们人生重要的经历。
至于作词作曲,对于现在的萧无已不重要,因为他在当年高中准备考音乐学院时曾经系统的学习了二年音乐方面的知识,对于记谱他不陌生。现在萧无只要把自己记忆中的那些经典好歌的曲子谱下来就行。反正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他一个人知道这些歌。只是为了应对未来一些未知的意外,萧无觉得什么时候还是要到市里打个地方学习作曲。
研究所四面环山是建在一个大山窝里,市区在北面,到市区坐所里班车要35分钟左右。而坐外边的公交车则要50分钟左右,而且不到市中心。公交车有时半个小时等不到一班。所以所里人出行基本都是坐班车。大概是今年军队放宽买车制度,好多人家才开始买私车开。所以这个时候,周日要是到市里必须早早去排队,否则你就一直站到市里。
填好单子寄好快递,在所门口和生活区站岗的哨兵聊了几句,生活区的岗位相对比工作区轻松一些,毕竟离领导的办公室远。就连哨兵站哨的姿势都显得随意了许多。即使如此,萧无也没敢聊太久,看看时间,晃悠悠地骑着车子往回走。
很不巧的萧无在招待所门口碰见了他叔叔萧宏陪着几个所领导,在那站着说什么,萧无赶紧一低头装作谁都没看见快速地骑了过去。到工作区门口差点忘了要下车推行,车轮都压到门中才想起要下来,冲着哨兵讪讪地笑了声。
回到办公室萧无还在想,似乎有二个星期没去他叔叔家了,看来要去报个到了。要不又要挨训了。
回到办公室看了看时间,下午还没过一半,他闲着无聊,在订成本子的a2电脑打印纸上写写划划,规划一下以后的路怎么走。划个圈,写上“歌曲”,然后又在圈的周围写上作词、作曲、演唱。又划个圈写上乐器,然后周围写上口琴,二胡,吉它,风琴。这些是他会的。他不会的包括小提琴,钢琴等“高雅”的乐器。一个农村的孩子,口琴是自学的,二胡是和他家屋后的一个老人学的。那老人前半生是走江湖卖艺的。后来日子好过了才回老家安定下来。萧无对于音乐的兴趣,应该说源自于他。
每到夏天,老人都会拉起他那把用蛇皮蒙着的二胡。咿咿呀呀的声音一响起,村子里的很多孩子都聚到他家门口听。但没有孩子敢到他家,因为老人从来都不笑,这让孩子们都很怕他。所有人只敢围在他家院子外,没人敢进去。
二胡的声音是凄美的,如果把小提琴比作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女,钢琴刚是一个风姿优雅的绅士,而二胡,二胡是一个饱经风霜的老者,人世间的冷暖他已看透,昨日的荣辱兴衰早已远去,留下的只有手中的二胡,和如泣如诉的胡琴声。
“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桑故事——不问也罢!”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里的这段文字,当年萧无第一次看到就有同感。
当老人拉起二胡,就像评述一个沧桑的故事一样,让人忍不住地跟随着那二胡声惆怅忧伤,悲伤落泪。歌以抒情,乐以寄思,很多著名的音乐,都是因为作者在其中寄托了自己的情绪!
村子里的人都猜测老人以前走江湖的事,有人说他以前曾经是个武林高手,只是后来被仇家杀了妻儿,才在报仇之后心灰意冷退隐江湖。也有人说他曾经是个戏子,后来戏班散了,无处可去,这才回到老家来。可是不管别人怎么说,老人从来不去争辩。所以猜测也只能是猜测,只是给他蒙上一层神秘的外衣。
学二胡大概是在萧无上三年级的时候,那天上音乐课,音乐老师讲起中国的乐器,有古筝,琵琶,二胡等,然后问同学们都会什么乐器。有人说笛子,有人说口琴,萧无没有吭声,因为他什么都不会。放学回家后他鼓足了勇气,第一次走进老人的家里,向老人提出了学习的想法。
“你要学二胡?”老人声音中透着惊讶,并不像萧无想的那样严厉。“为什么?”
“因为好听。”萧无倒是实事求是,他的确觉得二胡的声音很好听,而且班里也没听到有人说会拉二胡。
“因为好听!”老人重复了一遍萧无的回答。沉默了一会,最终答应了萧无。
老人的屋里不仅有二胡,还有笛子和琵琶,可萧无因为年龄小,老鼓不响笛子,所以不喜欢笛子。而琵琶则是会拨几下,后来学了句“犹抱琵琶半遮面”之后,就再也不摸琵琶了,因为他认为,那是给女人弹的乐器。学二胡一直学到高中,高中时萧无又迷上了吉它,才渐渐将二胡放下。
后来老人在萧无高中毕业随他叔叔到研究所的第三年老去了,等萧无知道,已是一个月后的一次家信中。信中简单的提了一句。在萧无的父母看来,萧无只是爱玩和老人学拉二胡,他们不知道,萧无和老人学的不仅仅是二胡,还有一套呼吸之法。这套呼吸之法老人并没说能起什么作用,萧无也的确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强身健体的功能。只是后来在萧无混酒吧那一段时间,唱歌时感觉到中气很足,仿佛丹田处一直有一股子气顶上嗓门。这让他很多高音能拉起来,而低音也能沉下去,但也是仅此而已。除此之外萧无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别的特殊的能力。这呼吸之法已成为一种习惯,在萧无行,走,坐,卧时自然而然的运行。
后来萧无回家,到老人的墓前,用二胡拉了曲《二泉映月》,临走时,将二胡埋在了老人的墓前。这是一个给他音乐启蒙的人,他甚至不知老人的名字,他只知道,老人姓姜。
风琴是那种脚踩的,萧无和初中时的一个音乐老师学的,也只是会而已。萧无曾经想过学习钢琴,只是找不到门路可学而作罢。
演唱萧无不说多好,但自我感觉比一般小歌星要好点,毕竟曾经混过酒吧,背着吉它在酒吧里唱过一段时间。很多人觉得只要会唱就能在酒吧唱歌,其实不然。如果你的唱歌功底不行,歌唱得不好听,酒吧里的客人会起哄将你轰下去的。如果你唱得好,他们也会毫不吝啬的给你鼓掌叫好甚至打赏。所以很多有过酒吧经历的歌手,成名后都认为,酒吧驻唱的经历是他们人生重要的经历。
至于作词作曲,对于现在的萧无已不重要,因为他在当年高中准备考音乐学院时曾经系统的学习了二年音乐方面的知识,对于记谱他不陌生。现在萧无只要把自己记忆中的那些经典好歌的曲子谱下来就行。反正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他一个人知道这些歌。只是为了应对未来一些未知的意外,萧无觉得什么时候还是要到市里打个地方学习作曲。
研究所四面环山是建在一个大山窝里,市区在北面,到市区坐所里班车要35分钟左右。而坐外边的公交车则要50分钟左右,而且不到市中心。公交车有时半个小时等不到一班。所以所里人出行基本都是坐班车。大概是今年军队放宽买车制度,好多人家才开始买私车开。所以这个时候,周日要是到市里必须早早去排队,否则你就一直站到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