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局
字体: 16 + -

第一百三十章 南亚风云(41)

    印度外交部长阿尔丹。由于印度人的拖沓习惯,对照会用语反复修改定稿后,在早上九时来到中国驻印大使馆。递上了要求立刻就地停战的照会。中国驻印度大使穆中龄亲自接侍了印度外交部长阿尔丹。

    中国与印度的外交关系是大使级外交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印度政府最早承认了中国新政府,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两国的关系都很好。两国在世界上都相互支持,各自都将对方视为友好国家。当时世界上美、苏两大集团对峙。由于印度在尼赫鲁总理的领导下,大国情结膨涨,发起了不结盟运动,企图在两大国家集团之间发展第三势力!充当不结盟运动领袖。中国在此时也是支持印度的。所谓不结盟的万隆会议就是在中国的支持下招开的。印度赢得了不结盟领袖的地位!印度大国情结进一步膨涨,但又国力有限!又自不量力,在美、苏的支持下,蚕食中国西藏的土地。在中国一再警告无效后,发生了第一次中印战争!以印度的惨败结束!从那以后,印度与中国结了梁子。中国人在印度并不受欢迎。中国大使馆的人员除了必要的外交业务与印度有关外交人员接触外,根本没有私交!这样说吧,中国驻新德里的外交人员在印度外交部是倍受冷落。

    穆大使对印度外交部长亲自来递交停火谈判的照会,一点不觉得奇怪。作为资深外交官,对印度颇有研究的学者,对印度人、印度政界研究得很深!印度政界、军界人士继承了英国殖民者诸多的习惯做法及思维方法!当他强于你时,他会把你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就象英国人对中国腐败的清政府一样!割地、赔款、口岸通商、外交特权等等!不把你刮个干净哲不罢休。但他在强者面前,就象英国人一样,会很优雅、很绅士的在你面前服软。即使是投降,都要很有派头。印度人其实也有可爱之处,“不硬撑,隋遇而安。”在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时,中国的前锋侦查部队进入北安恰尔邦,据说印度一些学校开始筹划准备中文课本了!这可能只是一个传说。但从侧面却准确的描绘了印度人性格的一面。中国大使馆对孟加拉战场的实时状况非常清楚。当西孟加拉被中孟军队占领,印度第十军复灭,海空军损失惨重。穆大使就估计印度人的停战照会快来了。没想到是印度外交部长亲自送来!

    “大使先生,中印两国在孟加拉的战争,是两国的不幸!也是两国人民的不幸。为了不再伤及无辜,为了不再使中国、孟加拉、及印度的经济、财产受到更大的损失,我们要求立即就地停火!”印度大使阿尔丹说。“这是停战照会。”

    “部长先生,对于贵国的愿望我马

    上传回国内。我们也不需要战争。请等候通知。我想,我国政府会考虑贵国政府愿望的。不过,这事并非是我们两国的事!最重要的当事国,孟加拉国你们应当首先向他们提出。我们只是一个帮忙者。”穆大使提醒印度人,这并非只是中印两国的争端。

    “是的,我们会的。我们希望贵国能影响他们,为南亚的和平的出贡献!”印度外交部长阿尔丹说。

    “南亚和平是我们所希望的。我们也希望贵国为南亚和平做出贡献!”穆大使用外交语言打发着印度外交部长。停战!这次不把你打痛才怪!不然,老也不长记性。

    “谢谢大使先生,现在告辞。我马上赶到孟加拉使馆去。再见。”印度外交部长又赶往孟加拉驻印度使馆去了。

    “马上把照会发回国内,并通知辛哲司令员。”穆大使吩咐秘书。

    辛哲司令员接到中国驻印大使馆转发来的印度政府要求立即停战的照会。看了一看,转手递给柯成俊副司令员。

    “这印度阿三这时想停战,没那么容易!我们该怎么打就怎么打!”辛哲司令员说。

    “国内的态度不知何时能明朗?按高层的意图,这次必须要把印度打痛!我们是否趁此扩大打击范围!在停战前造成既成事实,一举解决印度问题。”柯副司令员说。

    “现在对米佐拉姆邦、特里普拉邦的反击,已经进行了2小时。149师和陆战三师及配属的孟军旅已攻入了这两个邦!其它各处的兵力暂时不进入反攻,还是以守为主。各师旅的配属部队正在进入,全部到达指定位置还需要六小时。反击这两个邦,是为了保障吉大港的航母编队安全,这个目的首先要达到!”辛哲司令员说。

    “配属部队首先要滿足38师,38师要准备对印度夺回西孟加拉的行动做准备。尤其是桑龙的114旅,首先要加强。印度第1军所属第3步兵师、第6山地师的、第33装甲师、及配属的工程旅,已与桑龙旅对峙。但现在双方已接火!如果中午十二时停战停不下来,第1军很可能进攻桑龙旅。桑龙旅要面对印军近十万人的兵力,我们首先将进入的远程炮兵旅、地面防空旅,空中打击旅,及空突旅加强这个方向。我们一定要保住已占领的西孟加拉领土。”柯副司令员说。

    “对,已进入的配属部队,先加强38师、39师、37师。最后是149师。因149师与陆战三师配合作战,能得到航母编队、两栖编队的火力支援,暂时还不是那么急!就按这个顺序配置!”辛哲司令员说。“通知149师、陆战三师,加快进攻速度,争取在停战令下来之前,占领这两个邦。

    149师与陆战三师在早上7时同时发动了对米佐拉母邦、特里普拉当面印军的反击。

    而先开火的是陆战三师的海上支援舰。这种两万多吨的火力舰,全部装备的是wz420远程制导火箭炮。这些支援舰在吉大港湾发射制导火箭弹,不但可以复盖米佐拉母邦、特里普拉邦全境,最远可以复盖曼尼普尔邦的因帕尔、梅加拉亚邦的西隆!这次印度人初尝到中国远程制导炮火的利害!

    从印度在那加兰的陆军第三军的第23机步师、第57山地师连夜调入特里普拉邦,及配属的炮兵旅、空突旅、地面防空旅。加强被打残的印军第一装甲师。因第一装甲师师长考尔脑溢血昏迷不醒,第一装甲师由第三军军长尼曼普尔指挥。第三军到达后,部队展开,准备第二天对吉大港蜂腰部大举进攻!尼曼普尔想:“我这接近十万人的部队,不管你中国军队多强悍,堆也要堆死你!”

    尼曼普尔首先要求地面防空旅展开,因为他知道:中国部队靠近海岸,一定会得到舰载机的支援!因此,防空是重中之重。另一个就是炮兵旅的布设,要接受考尔的教训!尼曼普尔的高明之处在于:防空车辆、火炮车辆全部单车分散布设,单车与指挥车之间除了无线蜂窝连接外,并进行了有线光纤连接。这真正实现了分散布设,集火打击。

    第三军的两个师及装甲一师,已全部布置到了进攻出发地!进攻出发地离印孟边境直线距离约六十公里。尼曼普尔准备先用因帕尔附近的地地导弹最先攻击,然后从因帕尔出动攻击机,用防区外撒布器攻击中国守军的防空阵地、火炮阵地!然后地面炮火对中国守军阵地全复盖!此时各地面进攻部队出发,采取大分散队形攻入孟加拉境内。各师旅的支援火炮、伴隋式防空跟进!当攻击部队一进入孟加拉境内,支援火炮以弹幕跟进的方式,掩护地面装甲部队进攻!三个师宽大正面全线进攻!同时,用空突旅挿入,控制蜂腰部的海岸补给基地,切断中国守军的补给,全歼蜂腰部所有的中孟军队!一举切断吉大港与孟加拉本土的联系。

    单从这个战役进攻计划来看,不能不说不完美!攻、防各种细节都考虑到了!如果真按尼曼普尔中将的计划按步就班的实施,也确实够149师喝一壶的!

    可惜,形势变化太快,西孟加拉邦陷落,切断吉大港与孟加拉内地的通道已显得并不重要了!如果战争继续下去,中国军队可以从加尔各答港直接补给。尼曼普尔中将在早上六时三十分接到三军联指的命令是:“已决定向中国提出就地停火,各部队侍命!”这时,与他确定全面进攻的时间早上7时,只差三十分钟!

    尼曼普尔中将不得不向他的部队发出命令:“原战役计划取消,就地隐蔽侍命!”

    中国军队与印度军队都决定早上七时发动进攻

    ,这个时间真是巧合,还是有它的内在规律性?因为这是战役进攻,首先要打击的是重要的战术目标。中国军队对印军在晚上重新部署及新增部队位置不能实时掌握,印度军队对中国军队阵地的实时状况也不是很清楚。用无人侦查机得回的情报很有限!因为都盖上红外伪装蒙皮后,无人机很难发现。天一放亮,一些伪装就要现出原形,无人机就可以实时指示目标,引导攻击,并实时评估毁伤效果!可惜,印度人放弃了这个大好的机会!

    印度三军联指发出这个停止计划执行,就地侍命的指示太轻率,这也是印度人性格所决定的。已向中国人发出了就地停战呼吁,并用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向全世界进行了播发。他们天真的认为,中国人也会马上停止战争行动!他们这样认为的依据是:中国的作派一贯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我们一宣布停战,以中国的习惯做法:中国人一定会跟进!但中国人这次可改变了作法!这是印军三军联指始料未及的。用美国一著名智库在二十多年对中国在世界上的行事作法有一个评价:“中国正在失去谦谦有礼的君子风度,其行事准则越来越象我们了。”美国人的这个评价不能说不准确,这也是中国从弱国变为强国渐变过程中外交政策的一个渐变!但中国有一点不会变,不会恃强欺弱!即使想到得到的东西,也要在双赢的利益交换下获得!但对于印度这种自不量力,贪得无厌的无耻国家例外!

    美国人对变化中的中国,一点一滴都在研究。这是美国人的可怕之处!而印度人对中国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他们还天真的认为:象1962年中印战争一样,一宣布停战,中国人就屁颠屁颠把俘虏放回,把武器擦拭好送回,又撤回原出发地!但这次变了,彻底变了,中国理也不理印度的停战呼吁,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印军第33军所属第4山地师、第20山地师、第27山地师、炮兵旅,第2军所属第1装甲师、第14德拉敦机动部队、第22步兵师、第74工程旅。以及刚刚进入特里普拉邦陆军第三军的第23机步师、第57山地师及其配属部队,要遭大难了。中国的首期目标,就是要先吃掉这三个军!

    首先对印度纵深远程炮兵阵地及防空阵地进行打击的是wz420制导火箭炮!在低空中无人机、高空的高精度光学卫星,以及地面特种兵的指引下,这种脱胎于美国m270火箭炮系统,但装子弹药量是m270的一倍以上,射程达到420公里的高精度制导火箭炮,用钢雨来形容,一点不为过。这是印度人第一次尝到这种火箭炮打击的恐怖。尼曼普尔中将的火炮、防空阵地大分散布置,对防中国的远程炮

    兵打击,好象起不到什么大作用。他的远程龙卷风火箭炮、飓风、冰雹火箭炮以及德式的火炮之王155榴弹炮,一处处被清除。

    在三十多年前美国人首先提出并实浅的《基于效果作战》的全新战争理论,已经初具形态,这种从“五环”打击理论脱胎而来的全新战争理论在海湾战争、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已用于实浅。在本世纪初,在科索沃战争中全面应用并得到最佳效果!在阿富汗战争中前期打击,对手连招架之功都没有。但这种全新的战争理论在美国军界遭到了很大的质疑!美国的联合作战司令部将其《基于效果作战》的原则废止!其理由是:“基于效果作战就需要对局势作出实时的快速判断,这对于当前的军事技术来说要求有点过高……。”但是,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的军事技术己达到了基于效果作战的水平,虽然在前几次战争中自觉或不自觉的应用,但提高到理论高度,并作为战争的指导原则却还没有达到。在美国,对《基于效果作战》反对最力的是美国陆军!因为当时美国陆军的资源还达不到《基于效果作战》的要求!而《基于效果作战》首先提出用于实浅的却是中国陆军,即中国驻孟集团军司令部。说明中国陆军的作战资源已达到了《基于效果作战》原则的水平!当然,对米佐拉姆邦、特里普拉邦的《基于效果作战》还只是在战役层面。还算不上在战略层面上。

    当印度陆军第3军司令部、第33军司令部、第2军司令部,接到远程防空、远程炮兵部队遭到中国军队的远程高精度制导炮火打击的时,他们都下了同一道命令:起动所有机动大功率干扰车,使中国军队的目标定位通讯失效!确定中国远程炮兵阵地坐标,并进行反击!中国驻孟集团军等的就是印度人的这个“高明”的决定!按照军队的常规作战条令来说:印度人的决定并不为错!但对于有实时、高精度定位能力的中国军队来说,那就大错特错了!

    当印度陆军第3军、第33军、第2军所有的大功率机动干扰源一打开,中国在低轨道上的雷达定位卫星就把各机动干扰源的坐标、移动速度、方向用单向脉冲通訊瞬发到孟加拉联指,联指自动将信息转发给远程炮兵单位,远程炮兵单位自动分配目标到各炮位,各炮位自动输入攻击参数,发射制导火箭弹。从印军干扰源一打开,到遭到攻击,时间间隔不足五分钟!这才真正是印军始料未及的。

    应该说,印度从美国进口的高精度炮位测定雷达还是非常管用的。当中国的远程炮火一发射,炮位测定雷达就定位了中国的火炮精确坐标。中国所有的远程炮火都在海上!这肯定是中国两栖编队的海上火力支援

    舰。中国使用海上火力支援舰在攻击日本宫古列岛时露了一下面,在惩罚越南人时小用了一下。就已经露出了中国两栖编队火力支援舰的恐怖!这种支援舰有12座wz420火箭炮,每座12管,可以齐射,也可以单管发射。自动装填,弹种齐全!其火箭炮根本不应当叫火箭炮了,其打击精度已远远超过了现役的短程地地导弹!应当称为导弹发射机才对。为了保护这种昂贵的导弹发射机,舰上防空、反潜的装备都是中国最先进的中、近防系统。防空从海红旗23、21、6db、前卫vi的弹炮一体化系统、以及7管25毫米的防空,反水鱼雷自动链式机炮。反潜导弹,火箭发射深弹得应有尽有。进行核动力改造后,加装了激光,微波近防系统。要想击沉这样一艘二万七千吨级的军舰,除非完全破坏它的指控系统!

    因印度陆军第3军、第33军、第2军的远程炮火为了防中国军队的打击,都布置在边境线后约70公里。这与这些火炮射程有关,如龙卷风,最大发射距离也不过150公里,飓风也不过120公里,唯有美国的m270可以发射300公里,要打击中国的海上支援舰,只有用这三种远程火炮了。这正是驻孟集团军求之不得的事情!因为靠无人机和卫星侦查定位,对一些隐蔽得好的炮位,不开炮、还是很难发现时,这就会对地面装甲部队发起攻击时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印军的快速反应结果可想而知,印军的远程炮火全部扑在了中国预先设好的刀尖上!这是印度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