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局
字体: 16 + -

第八十九章 停战?(10)

    对失败的战争进行反思,这是每一个有理性的民族都能做到的。俄罗斯民族的狂热,但也不乏有理性的有识之士。是真正的退出战争,还是继续扩军备战。议会真正分成了两大派别,每天争论不休。总统沙科维奇并没有闲着,向美国表示,准备大规模扩军备战。美国的各类装备源源不断的运到了俄罗斯。以补充被打残的军队、武器换装为名,在议会获批了大笔军费。又将出囗中国的原油转口美国,美国将原油直接卖结日本。用这笔钱购入了美国的大批军火。总理普罗京科对这种近似于疯狂的扩军备战,只有深深的叹气,俄罗斯这个车轮不知要滚向何方。

    俄罗斯议会关于是否再对华开战争论激烈,但对于重整军备却惊人的一致!要在短期内建立一支三百五十万人的常备军,其指向非常明显!

    沙科维奇总统表面看似愚钝,但内心却是非常精明的一个人,要不怎么能当上俄罗斯这个大国总统。他想的是:议会只管去吵!没有结论更好。我用美国的装备来武装俄罗斯军队,用美国的技术来重挀已落后二十年的军火工业。军队扩编训练好后打不打仗看形势而定。形势对俄有利就想法影响议会通过。形势对俄没有利就影响议会通不过,你美囯佬号称民主国家,总统也得服从议会决定不是。在用人的关键问题上,并没有按美国人的要求:用索特尼科夫斯基上将替换科罗廖夫大将。而将军队整编交给了科罗廖夫大将,仍担任总参谋部总参谋长。沙科维奇总统通过这次对华战争,很看重科罗廖夫大将的人品及在军中的威信。索特尼科夫斯基仍担任副总参谋长,负责制定下一次对华战争预案。索特尼科夫斯基是铁杆对华战争派,目前美国人最信任的俄罗斯高级军官。但沙科维奇总统认为他与美国人走得太近,不宜掌握军队。你不是喜欢对华战争吗,那么你就去制定计划吧,至于这个计划用不用,那又是一说了。实际上沙科维奇总统最怕的是,只听美国人的,不知要把俄罗斯引向何处深渊!非常奇怪的是:这次对华战争过后,沙科维奇总统疏远了政府中的特别亲美的官员,但扩军备战异乎寻常的狂热。总理普罗京科很不理解总统的反常的行为!

    “科罗廖夫大将,军队扩编这么大,看来总统还是在准备对华战争。”俄总理普罗京科说:“但他对亲美的官员又很疏远,不知道他是打的什么主意。”

    “我们的军队装备是落后了,是应当换装了。作为军人,我希望自巳国家军队强大!”枓罗廖夫大将说:“军队强大是要制止战争,而不是要发动战争。军队员额多不怕,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减员。当然,我也清楚,这次扩军,目的也是对对华战争准备的。”

    “我们能有办法制止这场战争吗?”普罗京科问。

    “做为军人,我们只能服从国家的意志。我应当做的是尽量打赢战争。如果不行,那就尽量减少损失。”科罗廖夫大将说。

    “我的意思是,能否在开战前制止这场战争。”普罗京科说。

    “你有什么好主意吗?”科罗廖夫问。

    “尽量影响议会战争决议不要通过。”普罗京科说。

    “具体怎么做?

    “军队内高级将领反战人士多,能否利用他们在议会用现身说法来劝导最好不要对华开战。”

    “这些人不能出现在议会,我还需要他们掌握军队。只能用决定退伇的军官去说。”

    “有这样的合适人选吗?”

    “有,谢罗夫将军,中国用飞机把他送回来了,他坚决要求退伇。理由是:37集团军被歼,他有责任。私下我们谈,他再也不愿参加对华战争。还有一些被俘放回的师旅级军官,大都选择了退伇。除了少数的我强行留下外,其他的我都放行。他们都是不愿再参加对华战争了,这些人就是活教材。”

    “好极了!”

    “但是,如果议会通过了呢?”科罗廖夫大将问。

    “你只管掌握好军队,到时会有办法的。只要你是真心反对对华战争。”总理普罗京科说。

    俄军已全部撤回原驻地。但在滨海区一带的俄21,25集团军没有动,俄17集团军撤到了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担任铁路守备部队。在中国的三十几万战俘巳全部放回,装备全部发回。俄罗斯军队的整编、大扩军正式开始。对从中国放回的战俘如何处理,科罗廖夫大将决定各回原建制部队,对被中国军队歼灭的各集团军、师、旅、营、连全部恢复原建制。这部分被俘官兵,除伤残的退伇外,其中的有相当部分的军官选择退伇。但科罗廖夫大将对高级军官中留下了少部分。中、低级军官一律不允许退伇,士兵也不允许退伇。

    在二连浩特战伇中被俘的俄军十九集团军207师师长格罗吉科夫、旅长穆拉维约夫、营长波尔雅科夫都被留了下来,重新组建俄207师。207师被俘官兵在中国蒙古的战俘营有三个多月的时间。中国人对战俘们以理相侍,生活水平比在俄罗斯军营中还要好。在这期间,并未对战俘进行过什么冼脑,军官与中国战俘管理人员的接触中,中方战俘管理人员只是轻描淡写的不经意的说一句:“中俄之间发生战争有必要吗?”是啊,这是俄军官兵在中国战俘营里思考最多的问题。

    科罗廖夫大将、俄19集团军司令尼古拉耶夫,在接见放回来的格罗吉科夫、穆拉维约夫时,格罗吉科夫在谈到对中国军队战斗力的印象时说:“从与中国军队开始接火,我们都是处于被动中。在二连浩特有三小时我们掌握

    了制空权的情况下,地面进攻中我们也没占到什么便宜。中国军队的战斗意志、战斗技能、火力配系,我们都是不能比的。一支地方预备役部队、一支武警部队战斗力如此强悍,这是我们根本没想到的。当中国的正规野战部队一出击,我们整个部队就垮下来了。可以这样说,我国军队的战斗力水平,与中国军队差了一大截。我在战俘营里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与中国开战有必要吗。”

    科罗廖夫大将看了看尼古拉耶夫说:“作为军人,服从国家意志,这是军人的使命。但也不能不思考为什么打仗。这次军队整编换装,提高战斗力水平,做好战争准备,这是必要的。但战争方向,很可能还是中国,就这一点,你们怎么看?”

    “那我宁愿选择退伇!”穆拉维约夫说:“在我们与中国人的接触中,我感觉到:中国人不愿和俄罗斯发生战争,也不愿和任何国家发生战争。但中国人也不怕战争!我也问过中方战俘管理人员,中国人不愿打仗,建立世界上超一流的军队来干什么?中国人的回答是:制止战争。我还是不理解。当中国人组织我们参观了中国的各大城市,看到了中国普通人的生活,我才认识到,一个富裕社会的中国人确实不愿意打仗!但为了制止战争,又不得不做准备。我认为:我国选择主动与中国人开战根本没有必要。要打败中国,过几十年后再看看吧!”

    “你不能选择退伇!”科罗廖夫大将说:“有头脑,有经验的军官应当掌握好军队,如果换上一批狂热的军官,发生的事情将不可想象。谢罗夫坚决要退伇,格罗吉科夫负责重建37集团军,由你负责重建207师。部队一定要掌握好。关键时刻才能用上。”

    俄罗斯陆军换装整编,八个集团军要换装美式装备。但都是美军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生产的,美军换装下来的装备。装甲部队清一色的m2a3主战坦克,m3装甲战车,其火力、防护力、战场信息控制能力,与俄军现役装备相比,其防护力和战场控制能力提高了一个档次。但火力差不多,还没有了炮射导弹!一个装甲连只编制了六辆坦克,八辆装甲战车,其中两辆作战指挥车。因为美军库存和现役的装备只有这么多,要供应印军和俄军两大军队,只有启动生产线加紧生产。对一些零部件全球釆购。对俄罗斯供应部件在俄国内组装,印度人就没有这个能力了,只有靠美国装好后再运到印度。但不管怎样加紧生产,要供应这两大国陆军,缺口太大。所以俄军一个装甲连的编制,与中国一个连的编制差得太远。而且俄军装甲连编制单一,独立作战能力差,俄军按美式装备整编后,基本战术单位还是营一级。支援武器编制只

    到营,而中国装甲部队,支援武器巳到连一级。这就是差别。

    俄军不是不想将基本战术单位建制到连,但经费,就是一大问题!除非大量缩编军队,这确实给了科罗廖夫大将的军队整编班子出了个难题。如果俄军一个连队与中国一个连队单打独斗,火力就差了不止一倍。但战争并非是古代武士决斗,一个对一个非常透明、公正的进行。战争就是诡道。

    俄军计划将八个集团军地面装甲连队全部换成美式装备,就按以上配备:主战坦克,每连6辆,每营4个连就是24辆,每旅3个营就是72辆,每师三个旅就是216辆。80个师就是17280辆,装甲战车就是23040辆,这么多坦克装甲车,要在半年内装备齐全,美国搬出所有库存,及现役部队的装备,还满足不了俄罗斯需求的一半,再说还要供应印度军队,印度军队比俄罗斯军队庞大得多,需求量更大,是以上数字的两倍以上。美国人就是拼命生产,也满足不了两大国军队的需求。只好要求俄印两国,减慢换装速度。俄军也只有先满足一个集团军的装备,然后再逐步换装。

    这当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挿曲。美国的地面装备公司的大老板们看见财源滚滚而来,生产好得实在忙不过来。居然想出一个昏招,由欧洲零部件配套商出面,利用中国的超强制造能力,从中国进囗零部件。除了火炮、火控系统、炮塔由美国自己生产外,其余零部件全部外购。发动机徳国组装,由中国生产零部件,当然一台发动机零部件几百个厂家按图纸标准生产,只要在图纸上换标注,谁知道是给那台发动机配套的。行走机构、变速箱等零部件都由中国配套生产。中国几十万家高技术民营制造企业,对于这不到十万辆车的零部件,挤出一点生产线就可以在短期内轻松完成。民营老板们对赚欧元很感兴趣,利润又高,何乐而不为呢?因此,美国地面车辆的交货速度大大加快,如期满足了俄、印要求。当中国缴获了大量印俄的美制装甲、坦克车辆,拆开来看,大量零部件都是中国制造!美国人实实在在把中国人大大的幽了一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