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局
字体: 16 + -

第八十二章 停战?(3)

    如果美国人赖帐,说没有与中国人开战还有说法,那俄罗斯人就赖不了。给中国外交部下了两国处于战争状态的外交照会。阿勒泰战伇战败,是停战还是继续打下去?摆到了俄罗斯政府面前。

    前线的指挥官们都召回到了莫斯科。科罗廖夫大将、索科维奇上将,索特尼科夫斯基上将等。参加会议的有总理普罗京科、俄情报局长马洛斯可夫斯基、外交部长罗科斯基等。会议由总统沙科锥奇主持。

    “先生们,我们俄罗斯难道真的衰退了,打一仗,败一仗!这场战争我们还需要打下去吗?”总统沙科维奇首先说。

    “科罗廖夫大将是三军参谋长,又是远东战场的指挥官,科罗廖夫大将体会更深,由科罗廖夫大将先说说吧。”总理普罗京科首先点科罗廖夫大将的名,是要科罗廖夫主导话语权。

    “尊敬的总统先生、总理先生、及各位先生。远东战伇两次失败,从指挥失误上来说,我有责任。虽然阿勒泰战伇我只指挥了后半段,但未达成救出37集团军的战役日的。我想说的是:我,包括所有的将士,都尽了最大的努力。但并未获得预期的效果。我的指挥是有问题,但决定战争胜负的,最终是实力!我们的实力与中国相比,我们用了全国百分之八十的兵力,与中国只用了全国四分之一兵力对比,我们完全处于劣势。从中国人的地面火力,制空能力,空中打击能力,制信息能力,我们根本不是对手。从两次战伇来看,中国人并没有尽全力。好象有点手下留情。”科罗廖夫大将说。

    “科罗廖夫大将说的是亊实。”俄情报局长马洛斯可夫斯基说:“准确情报是,中国人北方战区,只是地面集团军,就有18个,共300万人,还不算地方预备伇、武警部队。加上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空降兵等,讲人数就是远东部队的两倍以上。其装备,不管是天上、海上、地面,我们都不占优。”

    “中国外交部通过大使馆给我们传来了口信,只要我们退出战争,他们也停止战争行动。”总理普罗京科说。“具体条件是,我们撤出蒙古。因为蒙古政府、军队我们己将其解散,蒙古暂时由中国控制。至于蒙古政府的取向,由蒙古人民自行决定。我们宣布退出战争后,中国遣返所有被俘官兵,并发还所有缴获的装备。”

    “先生们,你们认为这个停战条件可以吗?”沙科维奇总统问。

    “我认为,我们现在讨论停战问题为时尚早。我们应当首先检讨失败的原因。要知道,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站在我们后面,我们是与美国有盟约的。我们不能首先撕毁盟约。”外交部长罗科斯基抢着说。

    “那你就去和美国佬讨论如何进行下一轮战争吧!”索科维奇上将十分不

    客气地说。“把俄罗斯拖入战争,你就是罪魁祸首!总统先生,我提议:首先把这个小人清除出会场,大家再讨论战与和的问题。”

    罗科斯基被气得脸色铁青,他想发作,但看见一帮将领忿怒的目光,只好收敛了下去。

    “先生们,请不要激动,罗科斯基说的也是目前的现实。”沙科维奇总统马上接过来说:“至于发动战争的责任,罗科斯基作为外交部长,也做不了主。议会几乎一致通过,我作为总统也未行使否决权。至于谁该承担战败责任,我们谁也说了不算。个人的事不是今天要谈的问题,首先谈战与和的问题。”

    “谈战与和的问题,我认为不是个问题,事实摆在面前。打了两仗,我们将失去蒙古!再打下去,我们将失去滨海地区,还要打下去,我们将失去整个远东。如果再打下去,俄罗斯衰落了,俄罗斯就会被分裂,最后变成莫斯科大公国。这就是继续战争的结果。”索科维奇上将气忿地说。

    会场里一片静黙,大家被索科维奇的话震惊了。在这隔音设施非常到位的会议室,静得连地上掉一颗针都能听见。终于,会场的沉黙被打破,索特尼科夫斯基上将发言了。

    “索科维奇上将给战争的未来描述了一幅可怕的情景!这个场景能否会变成现实,有这个可能,就是躲避战争!作中国人的附庸,原料基地。最后由中国人任悥宰割。成为中国的属国,我想在座的各位都不愿意看到的。分裂俄罗斯,谈何容易!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遗产:核武器不会总是个摆设吧。如果中国人真有那个心思,那他们是自取灭亡!”

    “索特尼科夫斯基上将,作为副总参谋长,这样的话能隋便说吗?核武器是个双刃剑,毁灭别人的同时,也毁灭了自已。对于无核小国,还有威慑作用。对于在核武器上与你对等的大国,这种话题最好不要提!”总理普罗京科说。

    “先生们,我们应当冷静下来,目前再战,这个条件不存在了,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单是空军力量,除了滨海区的空军还完整外,其余的所剩无几,基本巳失去战斗力。再说我们目前的空中力量根本不能与中国空军对抗。失去了制空权,地面部队就是侍宰的羔羊。我们应当讨论的是,失去了蒙古,对我们有何影响!如果要坚守蒙古,我们有胜算的可能吗?”科罗廖夫大将冷静地说。

    “失去了蒙古,就意味着失去了远东!”索特厄科夫斯基上将说:“大家看看地图吧,我们的大动脉,西伯利亚铁路,靠蒙古如此之近,中国人要卡断它,非常容易。卡断了西伯利亚大铁路,远东还存在吗?我不同意放弃蒙古。”

    “如果您有办法守住它,当然不能放弃!您有什么具体办法吗?”科罗廖夫大

    将问。

    “目前没有,但在蒙古我们还有上百万的部队,能这么快就被打垮吗?我想,美国人在蒙古也有代表处,不会坐视不管吧。”索特厄科夫斯基上将说。

    “中国西北、华北、东北部队分三个方向进入蒙古,己进占蒙古约二分之一的领土,我们的部队被压缩在另一半地区,不得巳,因部队密度太大,我们巳有三分之一的部队撤回到俄罗斯境内。西伯利亚的严冬就要到了。这么多部队的供应完全靠欧洲部分一运过去。如果中国人卡断西伯利亚大铁路。这个严冬部队怎么过。我的看法是,同意中国人的要求,撤出蒙古。先停战,与美国的事情以后再说。我们首先要保住这一百多万部队。如果中国人放回战俘装备,我们又可恢复一个多集团军。”科罗廖夫大将说。

    “科罗廖夫大将倾向于停战?”总统问。

    “是的,如果这场战争能停下来,对俄罗斯是个福音。”

    “先生们怎么看?”总统又问。

    “我还是不赞同就这样退出蒙古。”索特尼科夫斯基上将说。

    “如果你能有办法守住蒙古,我也不愿意退出。”索科维奇上将说。

    “是否退出蒙古,军队可据实际状况处理。当然,我们可以与中国谈判,尽量争取对我方有利的条件。此亊不能交给议会讨论决定,因这是军事行动。”总理普罗京科说。

    “各位先生还有什么看法?”总统又问。

    俄情报局长马洛斯可夫斯基说:“中国军队的布署态势非常明显了,三面包围已经形成。中国军队有两个选择,三面进攻,将我军赶出蒙古;还有就是用空降师,空突旅封住我军退路,四面合围,将其全歼。我认为:主动撤出,对我方最有利。”

    “美国人要大量供给我们武器装备。空军、陆军等装备到后,部队换装,训练、补充、整编都需要时间。我们撤出的上百万部队,加上中国人放回的部队,除了空军以外,陆、海军未伤大的元气。我想,起码半年时间,俄罗斯军队才可能恢复过来。在这个期间,与中国军队对峙,是不明智的。”总理普罗京科说。

    “索特尼科夫斯基上将,你还有什么说法吗?总统问。

    “能否利用谈判拖时间?”索特尼科夫斯基上将说。

    “有这个必要吗?严冬期马上就要到来,我的看法是,先撤回国内,然后各部队撤回原驻地,便于后勤供应、部队整编、换装。如果部队还在西伯利亚,冬季供给会非常困难!对部队的整训不利。”科罗廖夫大将说。科罗廖夫大将更深层次的意思是:部队撤回原驻地,要想发动第二次侵华战争,部队就要重新部署,那时,能否发动还是个问题。

    “撤出蒙古,部队可以沿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部署。是否撤回原驻地,那是下一步的亊。

    ”索特尼科夫斯基上将说。

    “皮亚特尼将军,说说你的看法。”总统点名。

    皮亚特尼中将虽然参加了会议,但知道,在这个场合下,没有自己说话的份。既然总统点名了,也只有说说自巳的看法。

    “各位尊敬的先生们,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撤出蒙古,与中国停战,是和中国彻底结束战争状态呢,还是只是缓兵之计。如果在俄罗斯军队恢复元气后还要打下去,那么花再大的代价军队也要驻扎在西伯利亚。如果彻底结束战争状态,就应当返回原驻地。”皮亚特尼中将说。

    “您对这个问题怎样看呢?”科罗廖夫大将问。

    “我个人的看法不重要,作为军人,我只服从国家的意志。开战,是议会投票决定的,停战,还是由议会来决定。但撤出蒙古,这是战场态势造成的,应该由军队来决定。”皮亚特尼中将说。

    “也就是说,撤出蒙古,意见一致。至于后面的问题,让议会去决定吧。当然,总统有战争权,也有议和权!我们是民主国家,先由议会讨论,还要看看我们的盟友怎么说,再决定是战、还是和!”沙科维奇总统说。“派谁当全权代表与中国人谈判具体事项呢?”

    “当然是外交部长罗科斯基。”索特尼科夫斯基上将说。

    “我认为不合适,中国对罗科斯基的极端亲美态度很反感!这样反而不利于谈判。”总理普罗京科说。

    “那您认为谁都合适呢?”

    “原驻华大使马可洛夫斯基。他的亲华态度也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总理普罗京科说。

    “如果他出卖俄国利益呢?”索特尼科夫斯基上将问。

    “谈判,就是相互妥协的过程,妥协总有个度!我们先设定谈判底线,争取更好的结果。我相信,马可洛夫斯基大使的品质还没坏到会出卖俄罗斯利益的地步。况且,这个老资格的外交官,从来都是以俄罗斯的利益为重!亲华的态度,这是个人的见解不同,并没有损害国家利益。索特尼科夫斯基上将这种说法欠妥。”总理普罗京科说。

    “那就确定,由马可洛夫斯基大使全权负责对华谈判。”沙科维奇总统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