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局
字体: 16 + -

第六十三章 后花园的刼难(24)

    隋着喀纳斯守备支队及阿黑土别克守备支队靠近阿勒泰市,373中装旅得到的命令是反击城外俄空突三师。驻守机场的一营,在阿勒泰市反空降作战中任务是保卫机场。俄军空降一师伞兵被歼后,俄空突三师只是围在城外,没有对阿勒泰市展开进攻。373中装旅获得了难得的战场休整时间。一营的位置在机场附近,是最易受攻击、地形决定了是易攻难守的地方。一营长郑浩天在俄空突三师落地后,确实紧张了一阵,准备打一场恶仗。没想到俄空突三师落地后,毫无作为,反而向乔尔海一带转移兵力。但在217、216国道交汇处,机场附近仍有约一个旅的兵力,双方处于对峙状态。

    阿勒泰机场距217、216国道交汇处只有4公里,一营守在白渠村到萨克阔拉克村一线,机场由防空营和旅特战大队一连守卫。白渠村到交汇处只有一公里。郑浩天的紧张确实有道理。俄军一个空突旅满编3800人,其火力强度并不此郑浩天的一营差。如果说俄军空降兵是世界上最重的空降兵,那他的空突部队只能算世界上次重的空突部队。俄军空突部队一个班只有一辆伞兵战车,这台伞兵战车不到2吨重。而中国的空突部队每班配备的全地形车,却有3吨重。但全旅的火力配备,与郑浩天的中装营相当。但人数是比一营多一倍多!从布尔津转移过来的俄军空突部队约三千人,更是增加了俄军的法码,郑浩天这1600人的营耍对付约6300人的俄军,的确是有点捉襟见肘!没想到的是,俄军并未发动对机场的进攻,反而在217、216国道交汇处釆取守势,郑浩天百思不得其解。老毛子为什么不趁机发动对机场的进攻?郑浩天向旅部汇报。

    “参谋长,俄军三千多人已聚在机场西面,目前无进攻迹象,反而大修工事。”

    “俄军兵力正向230省道转移,准备控制230省道后,围攻红山嘴,打通230省道,其重装部队好进入。”副旅长兼参谋长刘汉回答。

    “我们是否动作?”

    “等两支守备支队到达后,先围歼机场附近俄军。二营马上调过来,由旅统一指挥。特战一连划归你指挥,可先行出击,搞清俄兵力分布,特别是支援炮火,指挥中心。”

    “是,我马上着手反击准备!”

    郑浩天营长马上召开反击作战会议。各连长来到机场地下室的营部,二连负责守白渠村,与俄军相距也不过一公里,俄军占领了217,216国道交汇处的几栋民房,与二连对峙。连长老油子,不,现在是连长了,应当叫其大名:尤万生。得到的命令是,俄军不主动进攻,我军也不动。从反空降到俄军空突三师落地,二连只发射了十几发防空导弹,

    至今未开一枪。特战队的刘爽带着一个小队与二连在一起,没有出击命令,都窝在工事里。白天还真不好活动。好容易挨到晚上,天上,地上各处都打得很闹热,唯有阿勒泰市反而还安静了。刘爽想带人摸到俄军那面去,但现在己不是战士了,是一个小队长,要带头讲组织纪律性了。听说连长要去开会,心想,可能有动作了。他命令小队队员们做好出击准备。

    营部作战会议。营长郑浩天传达了准备攻击命令:“我们营从正面攻击俄空突三师守在217、216交汇口的俄空突三师一旅。一旅布防情况白天我们用小型电动无人机对其部署已基本查明。在交汇口处只有一个前卫连。216国道右面部署了一个连,左面布署了一个连,这个连的后面是支援部队。在这一带五公里范围内,应当是一个营。俄空突三师一旅在铁斯克塔斯吭色一带。这一带是山地,易构筑掩体。因空降失败。空突三师试探进攻了一下,被强大的炮火轰了回去。接到原地围困阿勒泰市的命令后,俄军白天在抓紧构筑工事,城北、城东一部分俄军移到了乔尔海。俄一旅未动,目的就是控制217、216国道交汇处。现在布尔津俄军正在沿217国道向阿勒泰市转移,一旦这部分俄军到达,我们一营压力更重!但我军两个要塞区的部队也正沿217国道追来。一旦这两个要塞区部队到达,我们和二营一起发动对俄空突三师一旅的进攻。阿黑土别克支队从喀拉苏村从后面包围俄空突一旅、二营从市内交通路出发,从右面包围,喀纳斯支队从217国道包围、我们营担任正面进攻。任务清楚了,仗怎么打,听听众位的主意。”

    一连长说:“我们连正面那个连,就算我们包了吧,一开打,炮火一轰,冲上去就解决问题。”一连长原是二连的一排长,还是尤万生的上级。

    “二连长,你怎么看?”

    “营长,俄军修了一天工事,巳有充分准备,我们打攻坚战,肯定要吃亏!我想先把我们连阵地前的俄军用重炮轰,最后来一轮燃气弹,我们才能冲上去。就是一连、二连突上去了,俄军主力靠得太近,一旦支援上来,我们就绞在一起了。这样伤亡会大得多。但我们目前要挿一支部队进去几乎不可能!敌人太密集了,在我们连和一连围歼这两个连时,营部或旅部用炮火给我们筑起一道隔墙。”

    “老油子有意思,炮火隔墙,你还真有创意!”122火箭炮连连长说。“我那十二门火箭炮能筑起这道墙吗?”

    “还有122榴炮连,120迫炮连,连突击炮连全部用上,有没有办法筑起啊?”迫炮连连长说

    “你几个不要起哄,老尤说得有道理!老尤说说你的想法。”营长郑浩

    天说。

    “这也不是我的创意,80年前朝鲜战争时美军就制造过炮火封锁线。也不是要炮火不停的打,我们还没有那个本钱。炮兵上去一个观瞄组,加电动无人机。敌人上来就打。划定一条线,不允许敌军越过那条线。敌人不出头,炮火就停。我想,我们一旦冲上阵地,用不了半小时就解决了战斗。炮火就可延伸了。”尤连长说。

    “先解决了这两个连,我们对面这个营由该由我们承包了吧。”一连长问。

    “二营从市内交通路突出来,正好在这个营的侧面,我们与二营协同作战,一起解决这个营。”郑营长说

    “那下面我们就没戏了。”迫炮连连长问。

    “肉你一个人吃,两支要塞部队上万人吃什么?这两支要塞部队上万人,装备比我们还好!120突击炮配备到连,a100火箭炮、坦克什么都不缺!一扑上来,俄军那点轻装部队,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老油子,你动作不快点,恐怕连汤都喝不上。”122火箭炮连长开起了玩笑。

    “严肃点,现在开作战会!”郑营长说。“不要轻敌,我们对面的敌人修了一天工事,虽然是土工作业,不是很坚固。但要攻破它,也不是那么容易。我们为了躲避空中打击,没有开炮,老毛子捡了个大便宜。而且俄空突部队称为精锐中的精锐,单兵技术比我们要强。我们刚从武警转为野战部队,单兵对抗我们不是人家的对手!只有用炮兵把他们打瘫了再上去。我们一个连说起人数不少,真正突击步兵只有96人!还包括一部分新兵!一连、二连你们打头阵,千万不要冒失。说说你们的详细计划。”

    “营长说得对,我们一连在二连浩特保卫战中,减员了二十几个人,二连也差不多,都是补充的才从新兵连来的新兵。”一连长说。“我们两个连与敌人靠得最近,只有一公里。这一公里用装甲车输送,目标太大,可能遭单兵导弹攻击,得不偿失。还只有徒步冲过去,关键是要把握好时机。”

    “说具体点!”营长说。

    “一连长的意思是:在我方炮火打击时,单兵就同步隐蔽出击。”尤连长接上说:“在离敌阵地100米时,打烟雾弹,掩护步兵冲上去。就如营长说的那样,如果敌兵力在炮火袭击时损耗不大,那单兵对单兵我们就要吃亏!营长,最后一轮炮火,我营四个连的107火箭炮,来一轮燃气弹,尽最大可能消耗敌单兵。”

    “主意不错,就是太残酷了点!”营长说:“也只好如此了。反正白天我们巳用过了,多用一次也无妨,这个东东简直改变了古老的步兵战法。”

    “我从望远镜里看到,俄军也带单兵氧气面罩。燃气弹不一定能消灭完敌人,还是要进入单兵决斗。釆用两个老兵带

    一个新兵的办法能减少伤亡。”尤连长说。

    “突击步兵的武器配备?”

    “因为是短兵相接,全部配用突击步枪,手雷。步兵冲上去后,装甲车跟进支援,一些剩余的火力点,也容易解决。”

    “你们还有什么要求?”

    “没有!”一、二连连长齐声回答。

    “我把特战连抽两个小队,一个连配一个小队,由你们指挥,增强你们的力量!”

    “谢了,营长,刘爽那个小队就配给二连吧!”

    “你们俩倒是一对,他在干什么?”

    “什么也没干,拿起望远镜看俄军阵地,看了一天。”

    “这小子倒没闲着,回去后和他商良一下怎么打,说不定又会冒出什么鬼主意。”

    “他想摸到俄军阵地上去。”

    “可以让他去看一看,在我们进攻前撤出,炮弹又不会长眼睛。”

    “弄个俘虏回来就行了,最好是个军官。”

    “你们自已去商良,天巳黒了,可以行动。不过刘爽那小子,不弄点大动静来是不干心的,提醒他悠着点。”

    “是,我会把握的。”

    “我看刘爽是只服你,你一定要他注意,不要赔了。旅长、政委都很看重他,出了问题拿你是问。”

    “你放心吧营长,这小子比我精得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