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局
字体: 16 + -

第四十四章 后花园的劫难(5)

    阿勒泰中美俄攻防战巳打成一锅粥。俄军在阿勒泰市郊外是空降一师及空突三师共三万人。在哈巴河县、布尔津县、富蕴县各空降了一个旅,及一个空突旅。是俄空降二师及空突一师的部队,师部都空降在布尔津县。俄第三七集团军的空突旅,也被尤里斯追上了战场,机降在青河县。阿勒泰地区的几个城市,都被约七万俄军围了起来。机降、空降在城内的俄军,正在被中国军民围剿,城外的俄军,已开始集结,准备向城内开进。由于美俄的磁爆弹攻击,红山嘴囗岸守备区的防空雷达及指控系统失效、俄军逆火轰炸机携带重磅炸弹在高空临空轰炸筑垒区阵地,使前沿地下工事被炸塌,不得不将部队撤到二线阵地。更可恶的是:尤里斯将俄37集团军剩下的七个空突营,全部压在红山嘴。阿勒泰防卫战陷入了全面危机。蒙境内阿尔泰空域争夺战也正在激烈的进行着!看来尤里斯的“李代桃僵”之计就要奏效!

    幸好磁爆弹没有影响到深埋地下的光纤通讯。曾伟司令员接通了李国梁师长的电话:“老李,各处情况是否掌握,在制空权未夺回前一定要顶住,有没有问题?”曾伟司令员问。

    “还好,各处的通讯已恢复,情况已汇报上来,阿勒泰市有373旅顶着,估计没有问题。富蕴县、青河县预设有两个重装营,现在部队还未受损。就是哈巴河县、布尔津县问题最大,目前只有地方预备役部队。这是我的失误,没想到俄军越过喀纳斯,直接空降哈巴河、布尔津。现巳令喀纳斯、阿黑土别克囗岸部队前往增援!侦查部队、通讯部队巳派出,准备对俄军地面部队集火打击”李国梁师长说。

    “在制空权未掌握的情况下,大部队不宜行动,用精干、小股多路袭击的方法拖住俄军。炮火打击与防空打击相结合!炮放几下就进洞,等敌对地攻击机一来就用导弹打。与敌釆取消耗打法,拖住它!”曾伟司令员说。

    “是,我们一定死死的拖住它!”李国梁师长回答。

    制空权易手,指控系统遭打击。并没有难倒战前就做的了精心准备的210师。和各旅、各守备支队、师直单位、各预备役部队的通联巳全面恢复。被动式探测设备已开始工作。战场态势又清晰的显示在备用大屏幕上。通讯兵将预设在各隐秘处的蜂窝转发器激活,战场无线通讯又恢复了活力。

    摸到各前沿的侦查兵,将俄军空降部队的位置坐标发回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据各炮的位置,分发打击指令。210师的师炮、旅炮、营炮、连炮,及配属的一个远程炮兵旅,据分发的坐标,向俄空降、空突部队开炮。从82毫米到420亳米口径一千多门各类曲射炮火,向俄军进行了急速射。

    俄军空降、机降部队,都属于轻装步兵。刚刚收拢的部队,被一阵急促而准确的炮火打得四散奔逃!刚刚聚拢的物资,也被燃烧弹点着。甚至有一个连队被一发420毫米杀爆弹击中,全连报销。炮击的时间非常短,前后不到十秒。俄军的战斗轰炸机加速飞向中方的各个炮阵地。沿途又遭到防空导弹袭击,俄军的苏24、米格27又损失了三十几架。即使飞到炮阵地的飞机巳寻不到炮车的身影。继续盘旋又遭到防空导弹袭击。不得不呼啸着向高空逃去。

    210师战前的分散布署现在发挥出了奇效!炮兵利用阿勒泰多山的地形全部分散按排为单位布署、并配一个车载防空排,一个中装步兵排。一个通联组。车辆全部进洞,在洞子周边布置多个隐密的炮兵阵地、防空阵地。通联指挥系统采用多重布置。有临时地下光纤通讯、卫星转发通讯、空中无人机转发通讯、民用信道、战场蜂窝转发器通道等。被攻击一套,转换一套又可以恢复。因此,真正实现了上世纪末中国军队就提出的支援火力分散布署、集火打击。但这是需要科技实力、经济实力来支撑的。中装步兵排的任务是保卫火炮、防空阵地。中装步兵排的战斗力不可小视:三辆轮式125亳米炮轮式突击炮车,除有一门125亳米突击炮外上,车上还有一挺7.62亳米前机枪,一挺7.62毫米同轴机枪。一挺中国轮式车轮标配的七管12.7亳米近程防空机枪,在防空机枪两旁配有两联装防空导弹,并备有四发备用弹,这种轻便的防空导弹既可机载发射,也可肩扛发射。三辆轮式装甲战斗车,与突击炮车是同一底盘,同样配有前机枪、同轴机枪,主炮是一门30毫米的机炮,防空是一挺七管14.5毫米的防空机枪,机枪的两旁是四联装的防空、反装甲两用导弹,同样也可以肩扛发射。每班还配有三门手持式迫击炮及一挺35毫米轻型榴弹机枪,及80,120火箭筒。中国的中装步兵排,共三十八人。排长、通联兵两人,三个班,每班十二人。下车战斗步兵每班只有六人,分成两组;一个机枪手,一个狙击手,一个导弹、火箭发射兵。中国的步兵,绝对不是尤里斯看到的那样端着冲锋枪,像羊群一样往前冲的模样。这样一个中装排摆在有山谷掩护的地方,就是一个轻装步兵营,也把他们无可奈何。

    俄军空降、机降部队指挥官,在俄军遭到中国炮兵第一次集火打击后,因炮击时间很短,虽然损失了约十分之一的兵力。但己意识到,中国军队的指挥系统仍然有效!不然,不会组织起如此整齐划一的炮击。厉害呀!几十枚大当量磁爆弹还未摧毁中国人的通联指挥系统。这六、七

    万人能经几次打!如果再用一次磁爆弹,巳不可能!双方部队犬牙交错,损伤别人也要损伤自巳!

    “我部队己遭中国人炮兵集火打击,多派对地攻击机全空域监视攻击!不然,部队无法收拢,不能对中国人展开有效的攻击。”

    俄军前线司令官的请求立刻得到回应,大批苏24,米格27,武装直升机迅速布满阿勒泰上空,f35隐匿在空中,伺机攻击出现的防空、火炮车辆。阿勒泰防卫司令部只有暂停炮击。

    俄军趁机组织起部队,向各自的目标城市攻击。

    373中装旅,奉命守卫阿勒泰市。这个狭长的城市,四面环山,依山傍水,河流穿城而过,并且还有一个为了开发旅游,而扩建的大型飞机场,这是俄军志在必得的,夺取了飞机场,俄军重型装备就会源源不断的运到,这对整个战役是极为有利的。

    373旅接受任务后,如何据阿勒泰市地形来守住这个城市!是373旅指挥员们首要思考的问题。

    373中装旅改装,完全按中国陆军中装旅标准配置。四个轮式机械化步兵营、一个中型坦克营、一个团级编制空突大队、一个155加榴炮营、一个a100火箭炮营、一个无人机电战侦查营,一个特战大队、一个攻击无人机连;后勤部队有一个通讯营、一个修理营、一个工兵营、一个卫生营、一个运输营及旅部直属机关。全旅约一万人。已达到一个小型师的人数。但其火力密度,远远超出本世纪初中国军队一个师的火力密度。

    373中装旅前身是武警二七机动旅。原旅长升任中集团一野战集团军师长。373旅旅长由朱科调任。政委仍是林惠民。一营长刘汉任副旅长兼参谋长。原一营二连连长郑浩天任一营长。二连连长由老油条尤万生担任。原三班副任一排长。老兵接任三班长。小王兵改行担任轮式突击炮车车长。刘爽仍在特战大队,军衔升为少尉,担任一小队长。

    改装两个月来,部队投入了紧张的训练。编制单位增加了一半,原来的老兵只占了三分之一多一点,空突大队是由一类预备部队整建制编入。其余全部是内地地方预备役人员及新兵。装备是鸟枪换炮了,但要形成整建制的战斗力,差距实在太大。当接到参加阿勒泰战役的命令,全旅一部分空运、大部分用高速铁路运输,不到六小时,全旅齐装满员到阿勒泰市。接着看地形,部置守卫方案,军事工程建设规划,部队训练等。忙得朱科、林惠民、刘汉等旅部军官们连轴转,恨不得一天变成48小时。因为他们知道,战前准备不充分,战时必将被动,甚至有失败的危险。军事工程建设全旅只有工兵营施工。还好,中国超强的机械化施工队伍不缺,除了本地的,内

    地的几支施工队伍一天之内连施工机械就一起到达。中国密如蛛网的高速公路、超强的高速铁路,遍布大小城市、设施完善的机场、虽然有点过剩,但战时就显示出了强大的威力。

    全旅在阿勒泰市展开了更紧张、更接近实战的训练。旅首长分工是:朱科抓战役部署、刘汉抓战前训练。政委林惠民抓军事工程建设。

    据阿勒泰市的地形特点:依山傍水,四面环山,城市狭长,河流穿城而过。朱科得出结论:守城必守山!山失城失!军事工程全部建在山地,四面防守。城内暗布防空降、防机降兵力,以特战部队为主,配以阿勒泰地方预备役部队及城市武警。狭长的两面山地各布置两个连。河流进出口处各布置一个连。机场由坦克营,两个机步连守卫。其余部队做预备队,空突大队作反击预备队。所有部队全部进洞,包括城内部队利用众多宾馆、饭店、小区地下停车场隐蔽出击。

    通讯营在四面山上隐密处布放了多套战场蜂窝式通讯传发器,可据需要临时人工激活。各个战位、都通联了光纤。还利用城市的有线、无线网、电视网、通联了整个阿勒泰市各前沿阵地,其带宽完全能满足实时音、视通讯。加上卫星网、无人机网,这样的多重通讯系统,完全能保证战时需要。

    旅司令部巳搬入了刚完工的山腹内修建的指挥中心。中国高效的机械建筑施工队伍,居然一个多月就完成了如此复杂浩大的工程。虽然各个地下工事还很潮湿,但战争不能等,一声令下,除城内部队外,全部进入地下工事。大量的防潮剂一车车的拉来,减轻了潮气。部队白天在外活动,训练仍在紧张的进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