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局
字体: 16 + -

第三十三章远东的困局(5)

    国防科委主任兼装备部部长聂正龙、航天部队副司令员辛文化、空军副司令员赵垒、电战部队副司令员文克军、防空兵副司令员钱均来到会议室。

    “军委委员都己到齐,三北战伇司令部的成员全部都来。还差李林、周龙、武彪,都通知到会。冷军在京吗?”彭总问。冷军是总参特战部队少将司令员,是总参三鬼材之一。

    “冷军正忙,目前不在京。”鲁明回答

    彭总知道冷军的工作性质,不好再多问其行踪。“今天叫你们来参加总参扩大会议,是决定一项重大问题,就是如何防美国人的全球快速打击系统。”彭总说。

    “美国全球快速打击系统是对整个空间、空中资源的整合,加上浅近空天飞机,超高速巡航导弹、常规装药洲际弹道导弹组成。二十多年前美国人就开始研制、系统整合。现在巳形成战斗力。我们与美国同类型的系统基本处在同一水平上。美国人在台海战争中未使用,一是系统并未完全成熟,二是美认为台海战争不能演变为全面战争。但这次不一样了,近五年来美国做了几十次试验,几乎全部成功。按美国人的性格,不用一用是很难受的。这次战争,完全会令祭出这个‘法宝’。如何防?从美国开始进行概念研究时,我们的有先见国防科研人员就自发的进行先期理论研究,并做出了多类计算机模型,进行模拟攻防研究。应该说,我国目前的防不是大问题,关键是系统整合。这也是我们几个(指钱均、赵垒、辛文化、文克军)常在一起切磋的原因。”聂正龙首先说。

    “现在到了什么程度了?”

    “就差一个牵头的了。”

    “哪个部门来牵头合适?”

    “空间司令部。以空间司令部为首,加以空军、防空兵、电战部队,进行资源整合,可形成攻、防兼备的浅近空间战力。”聂正龙回答。

    “浅近空间司令部,就由辛文化来当司令员,你聂正龙兼参谋长。赵垒、钱均、文克军为副司令员。命令马上发布。具体组建你们商定后报上方案,由军委批准。所需要资源,一律开绿灯。所有部门要全力配合,这是当前重中之重的大事。”彭总说。“今天,你们能给我们‘科普’一下吗?”

    “其实这算不上什么新鲜玩意,就是多了个浅近空天飞机、加超高速巡航导弹、洲际弹道导弹换成常规装药、用侦查卫星、定位卫星、通讯卫星等全球卫星网侦查定位导航,组成全球快速打击系统。防,就是侦查、识别、轨道确认,发射反击导弹,过程同导弹防御系统差不多。唯一不确定性的是浅近空天飞机隋时可变的飞行路线,及发射的超高速可机动的巡航导弹。其实对付浅近空天飞机最好的武器就是它的同类。如果巳经发射了巡航导弹

    ,最好用的拦截方式是激光打击。关键是先期确认。浅近空天飞机很好识别,在100公里外层空间速度也就是10~15倍音速。只要一确定方向,我方飞机起飞拦截,它不一定能进入发射空域,就是发射了,我们的激光攻击机也可拦截导弹,就是有失误,地面激光防御系统、对空导弹防御系统也会做最后防御。关键是系统整合。”周正龙解释。

    “明白了。我们的空天飞机不但有对地导弹,也有对空导弹吗?”

    “有,是专为空天飞机订做的。空天飞机的速度,加上导弹自己的加速度,迎头攻击,导弹可承受100g,美国的空天飞机休想跑掉。”

    “美国人也有同类导弹吗?”

    “我们的空天飞机上天后,美国人就开始了研制,据情报,正在密集试验阶段。”

    “如果我们的飞机被击落,飞行员如何逃生?”

    “驾驶室就是救生舱。驾驶室自动弹出,进入大气层后,自动打开降落伞,就象返回式救生舱一样。”

    “空天飞机飞行员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空天飞机够用吗?”

    “这点您不用担心,每个月量产两架,现在已有三种型号的五十架了。”聂正龙说。

    “增加量产是否可行。”

    “只要需要,流水线巳成熟,每个月十架也不成问题。”

    “就这么办,配套武器也要跟上。”

    “研制空天飞机过程,因前期技术不成然,未能冲出外层空间,但产生了一种副产品。就是称为歼-x型战机。这种战机可在50000米以下飞行。在3-5万米高度,用自带氧化剂冲压发动机时,可以达到4-5倍音速。机身外形设计为全隐身设计。开始主要用于高空高速侦查。陆续生产了上百架,现已改装了八十架,可携带空空、反幅射长程导弹打击敌方预警机,同样具备侦查功能。但该机未正式命名,只是在部队试用。我们认为启动这种高空高速隐身飞机,在战争中有它的特殊作用。”

    “主要分布在哪些部队?”

    “每个空军战斗机师都有几架在试用。”

    “能否定型量产?”

    “生产线现成的,只要定型,就可量产。生产得多,单价可降到二亿人民币一架。”

    “这方面你在管,你认为是否可行。”彭总问空军司令员。

    “这种型号的飞机我是知道的,没有定型是因为我们的浅近空天飞机已成功,它就显得不那么重要,因它的性能优于现在所有的空中战机,各部队都要求装备试用,不断的改进,已形成了战斗力。生产线已成形。本来准备定型量产,但战争来得太快,此事就躭误下来了。马上抓这个事,还来得及。”

    “先把现有的飞机、及飞行员集中在北方战区来,每个师配一个中队,由师直接指挥。”彭总说

    。

    “这种型号的飞机按顺序应命为歼多少呢?”

    “从飞机的性能看,高空高速,何不来个混淆视听,命名个歼8什么的。”鲁明挿话说。

    “来个歼-8z吧,表示是歼8的终极版。”赵垒说。

    “有创意,就叫歼-8z。”

    “在与俄的第一次空战战中,我们的歼-10h吃了俄的高空高速米格-35的亏。用歼-8z对付米格-35,是再好不过了。在4万米高空,接近电离层飞行,神不知鬼不觉的对米格-35攻击,省了我们不少麻烦,要不是空十八师的暗箭伏击,我们防空兵的歼-10h不知要损失多少。我们防空兵每个旅是否配一个中队,作为高空掩护用。”

    “现在还不行,没有这么多。现在是联合作战,空军有,就等于你们也有了。再说二亿人民币一架,也不敢大批量装备。就是生产来得及,等都装备了,战争已结束了。”彭总说。

    “你看能承受多少?”刘政委问。

    “如果确实好用,战争又需要,可以根据需要生产。如果因此改变了空战形式,又是一次空战革命!我看可以考虑。”

    “此事就由空军牵头,具体去办。越快越好,越多越好。满足我们前线的要求。”

    “那我马上打几个电话布置。”空军司令员说

    “好吧,大家休息一下,该打的电话快打,一会人到齐了再开会。”

    李林、周龙、武彪急匆匆来到会议室。打电话的也陆续回来就座。彭总看人巳到齐。“军队的各路人员都巳到齐,会议继续开。今天这个会议要做出重要决策:确定我们下一阶段的战略计划。前面已讨论了很多,大的方针已确定。今天请你们几位来,因为你们几位要率军出征,我们想听听你们的意见和建议。”彭总说。

    “刚才鲁局长已给我们谈了军委战略部署。没说的,保证完成任务。先期空降蒙苏边境两个师,运力足够。我想将空中打击旅摆在我方内。可以先期突进蒙古三百公里,与俄军形成对峙,在我军后方铺设战地机场,这样,油料、弹药的运输量可大大减少。支援战场的距离也可缩短。但必须保证绝对制空权。空突旅隋主力一同空降敌后,建立战地机场,但油料,弹药供给必须保证。空军配属的攻击机旅,因航程长,基地仍在国内。需要空降到敌后的是中装旅、空突旅、支援旅、防空旅、机场团及各类后勤部队。首先空降的是空降旅、机降的是空突旅、控制了空降场后机场团人员、设备空降。急造机场建好后,中装旅、防空旅、支援旅及各类后勤部队再机降。这段期间,空中打击旅、攻击机旅要支援空降旅及空突旅的防守,要保证机场团修机场时不受干扰。这是最困难的一段时间,俄军必定会全力反扑。这段时间

    只有空中支援来保证。战伇的胜负关键,就在于此。”李林副司令员说。

    “你有什么要求吗?”彭总问。

    “没有,只要空中支援能保证就行。”李林回答。

    “为了保证你的后勤基地不受攻击,每个师配一个武警机动旅,专门保卫基地。”彭总说。

    “谢谢首长支持!”李林立正警礼回答。

    “对蒙俄军包围战,是38集团军从西往东打,27集团军是从东往西打,你的空降师堵在中间。12个重装机动旅加上由武警机动旅攺编的中装旅,从南往北佯攻,使俄两头不顾。你们第一步是站稳脚根,对蒙境内的俄军形成包围,其战伇目的即巳达成,第二步再考虑如何进攻。”彭总说

    “明白了,保证完成任务。”李林再次立正敬礼回答。

    “还有,这只是你的第一个空降任务。这次你的指挥位置在国内,前线两个师,由空降兵指定一个副参谋长做前线指挥员,隋部队一起空降。你要亲临前线指挥的是库叶岛、堪察加半岛空降作战。最激烈的战斗可能不是与俄军,而是日本人。在这个方向上的战伇预案,我知道你早就在研究,哪里适合建急造机你标出了几十处,早巳烂熟于心。这次不同的是你要全员机降。这方面你研究得最多,在空降兵中,你就是专干这个的。而且要保证空军的、海军陆战队的机场,都要你负责。有没有问题?”彭总说。

    “有!啊,没有没有!我们机场团忙不赢就抢老毛子的用。”

    李林的回答引起会场上一片笑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