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盛世承乾
字体: 16 + -

第十七章 墨家墨无锋

    第二天一大早,李承乾先去辞海馆看了一下《辞海》的著作进度,同时针对这段时间孔颖达遇到的困惑之处,跟孔颖达交流了一番。

    而后便带着孙平川、康小义来到了得月楼,准备将捞派火锅的的修缮方案跟王阳舒商量商量。

    “阳舒,你在长安城有没有认识的木匠,本宫想要把这些桌椅更换一番。”当聊到室内布局的时候,李承乾便将更换桌椅的想法跟王阳舒讲了出来。

    王阳舒不假思索的答道:“启禀太子殿下,在西市有一个叫不工阁的地方,之前得月楼修缮的时候,所有的桌椅都是找不工阁定制的,不过......他们的东家有点怪。”

    李承乾一听,脸上流露出一副感兴趣的表情,说道:“哦?如何怪了?”

    “启禀太子殿下,不工阁的东家墨无锋只接受他想做的订单,如果想定做的东西他们不喜欢,花多少钱他们都不会接订单。”王阳舒说道。

    李承乾一听,说道:“有意思,这个不工阁有点意思哦,对了,你刚刚说不工阁的东家是姓墨吗?”

    “启禀太子殿下,是叫墨无锋。”王阳舒答道。

    听王阳舒讲完,李承乾的眼中流露出一种难以捉摸的余光,嘴里喃喃的说道:“不工阁......墨无锋......非攻,姓墨,会有这么巧的事吗?”

    “哈哈,有意思,听阳舒这么一讲,本宫倒想去会一会这墨无锋了。”李承乾想了想,既然要定制桌椅,而且刚好闲来无事,不妨去西市逛逛。

    上次因为时间关系,李承乾没有机会在西市好好逛逛,看着眼前川流不息的人群,听着街道旁一阵阵的吆喝声,李承乾内心暗暗感叹,不愧是当时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

    “公子,不工阁就在前面了。”从得月楼出来,李承乾便化名木子彧,同时吩咐王阳舒等人称呼他为木公子。

    听到王阳舒的话,李承乾将目光看向王阳舒所指的方向,道:“好,阳舒,你在前面带路吧。”

    走到不工阁门口,李承乾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不工阁的位置不是特别好,准确的来说是有点偏僻,眉头先是一皱,而后又舒展开来,嘴角还挂着意味深长的微笑。

    “公子,这就是阳舒说的不工阁。”王阳舒将李承乾带到不工阁门口,本想先请李承乾进去,但是在李承乾的示意下,王阳舒只好先带头走进不工阁。

    走进不工阁,李承乾就看到一名身着水墨色衣、头戴一片毡巾的中年男子,他那略显黑红的脸上布满了胡子渣,微笑间眼角的鱼尾纹也展现了出来,但是他的眼睛却是那样的有神。

    看到有人进来,中年男子急忙迎了过来,热情的说道:“哈哈,贵客到来,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呀!”

    “墨掌柜客气了,阳舒又来叨唠墨掌柜了,还请墨掌柜多多海涵。”王阳舒跟那名中年男子拱手回了一礼,客气的说道。

    从两人讲话的字里行间,李承乾明白,王阳舒和这位被称为墨掌柜的中年男子,交情不浅,而这位墨掌柜,应该就是王阳舒口中的墨无锋了。

    墨无锋拍了拍王阳舒的肩膀,笑道:“阳舒老弟每次来,都给我这不工阁带来不少生意,我墨无锋倒希望阳舒老弟没事多来叨唠叨唠我,哈哈......”

    “好了,不跟你扯了,今天我过来是要定制一批桌椅,这是图纸,你先看一下吧。”听墨无锋讲完,王阳舒朝他翻了个白眼,而后从怀中掏出一份图纸递给了墨无锋。

    墨无锋接过王阳舒递过来的图纸,看完之后眼睛中流露出一种异样的光彩,抬头看着王阳舒,似笑非笑的说道:“能够将胡凳改成如此精美的感觉,应该不是出自阳舒老弟之手吧。”

    王阳舒哈哈一笑,便将李承乾介绍给了墨无锋:“我王阳舒可没那等本事,这胡凳正是这位木小公子的杰作,而且,木公子以后就是我的东家了。”

    听完王阳舒的介绍,墨无锋这才把目光转移到李承乾身上,同时拱手道:“木小公子真是大才,这胡凳的改良,可大大提升坐下来的舒适度,真是英雄出少年呀。”

    “墨掌柜太客气了,这只是小子的信手涂鸦之作,难登大雅之堂,要不是我那火锅店的吃食特殊,小子也不会将这些信手涂鸦之作拿出来。”李承乾回了一礼,说道。

    听了李承乾的话,墨无锋的脸色忽然变得很严肃,说道:“木公子此言差矣,纵观历史上,所有的器械发明,都是从毫不起眼的信手涂鸦开始的,但是却为农业的发展做出了诸多贡献。”

    墨无锋讲完,李承乾莫名一笑,拱手道:“是小子唐突了,多谢墨掌柜指点,不知小子的这些信手涂鸦之作能否请墨掌柜出手?”

    “哈哈,当然值得,不知木公子可否有时间期限?”墨无锋感受到李承乾谦谦君子的表现,开心的说道。

    李承乾稍微思索了一下,开口道:“时间的话,自然是越快越好,当然,一定要保证舒适度和质量。”

    墨无锋点点头,略带思索的说道:“这个木公子放心,我不工阁的招牌放在这里,这批桌椅我会亲自动手,时间的话......由于这批桌椅数量也不少......这样,给我七天时间。”

    李承乾本来会以为要十几天的时间,没想到七天就可以搞定,便开心的说道:“那就麻烦墨掌柜了。”

    墨无锋摆了摆手,说道:“木公子太客气了,这本就是不工阁的分内之事。”

    “对了,小子内心有处疑问,不知墨掌柜能否跟小子叨唠一二?”李承乾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便开口向墨无锋询问道。

    墨无锋诧异的说道:“木公子有何疑惑大可讲出来,墨某定知无不言。”

    李承乾拱了拱手,说道:“小子是想问,墨掌柜是否是墨家后人?”

    李承乾讲完,墨无锋的表情一愣,一时竟有些失神。

    看到墨无锋的表现,李承乾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但却充满歉意的说道:“墨掌柜,对不起,是小子唐突了。”

    墨无锋长叹一声道:“哎......也不是不能说,墨某正是墨家后人。”

    李承乾虽然知道墨家地位远不比当年,但此刻看到墨无锋的表情,不由疑惑的说道:“诸子百家中,墨家与儒家、道家,几近三足鼎立,为何......”

    只见墨无锋无奈的笑了笑,说道:“呵呵.....当年春秋时期,我墨家地位何等的重要,然而,自从西汉时期,我墨家就不断遭受打压,至今就只靠这不工阁维持生计了,哎......”

    “其实小子有幸拜读过墨家第一代巨子的著作,而且小子非常认可墨家寻求真知、注重实践、自励自强的可贵品格。”看到墨无锋无奈的表情,李承乾开始正色道。

    不等墨无锋讲话,李承乾又继续说道:“在高居庙堂寻欢作乐的儒士,严刑峻法役使天下的君王胥吏,飘然物外游戏人间的道士身后,总有一群身着简朴衣裳的墨者,为了天下安宁,万民福祉,冒着诸侯国的通缉和大军的兵锋,劳作、奔走在华夏大地之上。”

    作为墨家后人,墨无锋这么多年从未听到有人像李承乾如此推崇墨家,内心一片火热,激动地说道:“木公子,感谢你理解我墨家,我......”话未说完,竟有几分哽咽。

    李承乾很认真的说道:“墨掌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定会有墨家崛起的一天,这一次先麻烦墨掌柜了,等到小子的火锅店开业之日,在与墨掌柜把酒言欢。”

    然后李承乾就在墨无锋重重的点头中离开了不工阁。

    回东市的路上,李承乾忽然想到让孙平川安排人找孙思邈的事,便想孙平川询问道:“平川,上次安排你派人寻找孙思邈老神仙的事,办得如何了?”

    “启禀太子殿下,应该近几日就会回长安城。”孙平川答道。

    孙平川讲完,李承乾便停下脚步,凝视着孙平川,说道:“记住,以后在宫外都叫我木公子,哈哈......”

    说完便扬长而去,被看的发毛的孙平川暗暗擦了一把冷汗,急忙追到李承乾的身后。

    “王阳舒、孙平川,你们走快点,赶紧回得月楼,本公子还有很多事要交给你们做,哈哈......”

    ......

    不工阁,后院厢房

    “启禀巨子,今日不工阁来了一位很有意思的小孩。”墨无锋很恭敬的对一位正在做木工活的老人说道。

    墨无锋讲完,被称为巨子的老人停下手中的动作,饶有意思的看着墨无锋,说道:“小孩?说来听听。”

    于是墨无锋便将今天李承乾到店后的事情完完整整的跟被称为巨子的老人复述了一遍。

    被称为巨子的老人听完之后,陷入了沉思,过了许久,眼中竟流下两行泪水,只听老人喃喃的说道:“......总有一群身着家谱衣裳的墨者......天下安宁......冒着诸侯国......”

    ......

    太极宫,甘露殿。

    “启禀陛下,今日太子殿下去了西市不工阁。”李凌默拱手跟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眼神一凛,凝视着手中的奏折,嘴里喃喃道:“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