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盛世承乾
字体: 16 + -

第十五章 冬天,必须吃火锅

    李承乾回到东宫以后,直接先回到了书房,准备将得月楼和盛芳楼的装修图纸给画出来,同时又让康小义把典膳房的老刘头叫过来。

    李承乾一边画,一边在脑海中思索:得月楼和望芳楼都是三层楼,那就把一楼作为大堂,多放点桌子,二楼都改成包厢,三楼用来办公吧。

    “而且,既然是新店开业,就换个好名字吧。”李承乾皱着眉头想道,“取个什么名字呢……对了,不如就叫捞派火锅吧,嗯,就这么定了,一个东市店,一个西市店,不错,哈哈……”

    没错,李承乾就是准备将这两个店都改成火锅店,因为火锅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只要将底料调制好,后期就不需要李承乾关注太多了,而且李承乾也不准备花费那么多心思在做饭上。

    店名确定好之后,李承乾又将店内的桌椅的摆放简单设计了一下,其实也就是将后世很多火锅店的摆放照搬过来而已,因为得月楼和盛芳楼内部环境本来也不错,所以不需要大的改动。

    “不过这个桌椅还是需要找人定制一番呀。”李承乾在思考得月楼和盛芳楼室内布局的时候,忽然想到,唐朝的桌椅主要是跪坐为主,不便于吃火锅,于是就想将后世的桌椅也照搬过来。

    刚刚把大体的框架画出来,老刘头就在康小义的带领下,来到了李承乾的书房,而且来的时候,身后还跟了一个面容憨厚的少年。

    来到李承乾的近前后,两人行了个跪拜礼,毕恭毕敬的说道:“参加太子殿下。”

    李承乾挥了挥手,指了指旁边的火锅炉子,便将火锅的制作方法讲了出来:“好了,好了,起来吧,老刘头,今天本宫要跟你研究一个新菜式,叫做火锅,待会需要先做好调料,然后……”

    刚听李承乾讲完,老刘头还没来得及说话,那名面容憨厚的少年就抢先说道:“太子殿下,您说的可是古董羹?”

    “哦?你听说过?”李承乾有点诧异的看向那名少年。

    老刘头见憨厚少年说话那么快,生怕李承乾不高兴,急忙解释道:“启禀太子殿下,这是小儿刘小锅,年少无知……”

    李承乾一听刘小锅的名字,心中一乐,想到后世一名宰相的名字。

    看到老刘头诚惶诚恐的模样,李承乾不由一阵苦笑,打断了老刘头的话,继续说道:“老刘头呀,本宫有那么不讲理吗?”

    “呃……”老刘头的表情一愣,有点不知道说什么。

    看着老刘头的模样,李承乾摇摇头,笑道:“好啦,让小锅说说吧,说得好的话,本宫有赏!”

    刘小锅看李承乾如此平易近人,内心紧张的情绪不由开始好转,拱手道:“启禀太子殿下,小人自小就爱吃,而且喜欢跟人切磋厨艺,小人曾经在洛阳的时候,看到一个人做的菜方式跟太子殿下讲的有些类似所以刚刚才脱口而出,只不过当时那人用的是陶罐,而非太子殿下的这种铁炉子。”

    其实火锅在中国战国时期就有出现,不过那个时候不叫火锅,而叫古董羹,时人以陶罐为锅,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

    听刘小锅讲完,李承乾内心暗喜,没想到这老刘头还有一个厨艺了得的儿子,开心的说道:“哈哈,不错,走,去典膳房,本宫请你们吃火锅……”

    来到典膳房后,李承乾先让刘小锅将今日长孙祥在西市买的茱萸、花椒、麻椒拿过来。

    冬天吃火锅,怎么能少了麻辣火锅,只不过在唐朝的时候没有辣椒,所以李承乾就只好用茱萸代替,然后再加上花椒、麻椒,虽然味道差了点,但是能在唐朝的冬天吃上火锅,李承乾已经感觉很幸福了。

    一切准备就绪后,李承乾在一旁指挥,刘小锅来掌勺,先要炒制火锅底料,其实唐朝也是没有炒菜的,东宫典膳房的那个炒锅,还是木子彧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特意让下人做的。

    “嗯,好香呀,老刘头,你在做什么好吃的,给本王尝尝……额,大哥也在呀。”一听声音,就知道是李泰过来了。

    李承乾看李泰这么晚还在东宫,知道他最近为了修著《辞海》,基本上是长期住在东宫了,于是便调侃道:“咦,青雀,你怎么还没回去呀,是不是又想在典膳房蹭饭吃了呀,哈哈……”

    李泰舔了舔嘴唇,笑着说道:“嘿嘿,大哥,没办法,这典膳房做的吃食太好吃了,青雀现在吃其他地方的食物就如同嚼蜡,话说,大哥,你这是又准备做什么好吃的呀?”

    “这个叫火锅,既然青雀来了,那待会就一起吃吧。”看李泰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李承乾笑了笑,说道。

    火锅底料的做法并不难,没一会儿,一份鸳鸯锅的锅底就做了出来,然后李承乾让刘小锅把羊肉切片、择洗了一些蔬菜,便准备开动。

    唐朝的时候是禁止吃牛肉的,所以肥牛是别想了,而且唐朝的蔬菜并不多,常见的有菘菜(也就是白菜)、韭菜、藕、荠菜、笋、菠菜、胡萝卜、豇豆、茄子(其中菠菜和胡萝卜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豇豆是汉朝从印度引进回来的),再加上现在时值冬日,饶是在东宫的典膳房,蔬菜品种也并没有太多。

    然而,即便是这样,李承乾和李泰也是吃的极为痛快,尤其是李泰,只涮麻辣锅,吃的是满头冒汗。

    “大哥,这火锅确实美味......尤其是在这严冬......吃完真舒坦......”李泰一边吐着舌头,一边说道。

    李承乾看李泰只吃麻辣锅,担心小胖子上火,劝道:“青雀,你先吃点清汤的的吧,否则很容易上火的。”

    然而,李泰压根没心思听,完全沉浸在麻辣锅的世界。

    ......

    第二天一大早,李承乾在李泰的尖叫声中起来,一看李泰满嘴的包,不由一乐,心中暗道:“小胖子,吃到苦头了吧。”

    晨练结束后,李承乾继续将昨晚未完成的设计图纸画完,画完之后,李承乾灵机一动:为何不在得月楼招待各位公子哥呢,这可是大好的广告宣传机会呀。

    于是,李承乾特意去了一趟皇族小学,将明日在得月楼宴请大家的消息说了出来,然后就在诸位公子哥的欢呼声中离开了。

    从皇族小学出来,李承乾带着设计图纸,叫上了刘小锅,然后又叫人把火锅炉子等一众物品搬上,直接去了得月楼。

    一到得月楼,就看到得月楼的牌匾已经被摘下来了,而且整个得月楼被打扫的焕然一新,心中感叹王阳舒动作之快的同时,也暗道自己没有看错人。

    推门进去,就看到王阳舒正在望着得月楼的牌匾发呆,于是就说道:“阳舒,看你这样子,是不是挺舍不得的呀。”

    王阳舒听到有人讲话,回头一看,看到来者是李承乾,于是便急忙小跑过来,拱手行礼,道:“参加太子殿下,草民倒不是不舍,只是想到了一些往事罢了。”

    李承乾看着王阳舒,异常自信的说道:“本宫明白你的感受,以后跟着本宫,会让你拥有成千上万个得月楼,对了,中云呢?”

    说完,便想寻找那个让他感兴趣的小家伙--王中云。

    感受到李承乾身上传来的强大自信心,王阳舒心中也涌出一种豪迈的情绪,然后就朝楼上喊了一句“中云,赶紧下来,太子殿下来了。”

    然后就听到“咚咚咚”的下楼声,小家伙王中云看到李承乾,亲切的说道:“中云拜见太子哥哥。”

    李承乾看到王中云看到自己一点陌生的感觉都没有,甚感开心,笑道:“哈哈,小中云,今天太子哥哥带你吃火锅。”

    “呃......太子哥哥,什么叫火锅呀?”王中云一脸奶萌的看着李承乾,疑惑地说道。

    李承乾看着王中云的表情,忍不住用手捏了捏王中云的小脸蛋,笑道:“哈哈,待会你就知道了。”

    然后把刘小锅拉过来,给王阳舒两兄弟介绍道:“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刘小锅,以后就是得月楼的大厨了,还有,以后这里不叫得月楼了,就叫捞派火锅吧。”

    几人互相认识了一番之后,李承乾就让刘小锅去准备火锅底料,准备先让王阳舒和王中云尝个鲜,王中云也是小孩子心性,非要跟过去看看火锅是个什么锅。

    看着王中云的背影,李承乾嘴角微微一笑,然后开始跟王阳舒说道:“阳舒呀,本宫把西市的望芳楼买下来了,以后就交给你一起打理吧,这个是本宫昨天设计的修缮图纸,回头得月楼和望芳楼就按照这个图纸修缮吧。”

    听到李承乾讲,西市的望芳楼也交给她打理,王阳舒激动地说道:“诺!”

    没一会儿功夫,刘小锅就做出了一份鸳鸯锅,而后李承乾等刘小锅将羊肉、蔬菜都切好之后,便开始教王阳舒和王中云如何涮火锅。

    李承乾看着吃的热火朝天的王阳舒和王中云,眼中流露出一种异样的神采,微笑道:“阳舒,你觉得我们以火锅为品牌,能否快速打开市场?”

    王阳舒擦了擦嘴,一脸坚定的说道:“启禀太子殿下,不出五年,草民可将捞派火锅开往大唐的任何一个角落!”

    李承乾看着意气风发的王阳舒,把自己明天要在得月楼宴请诸位公子哥的想法吩咐了下去:“对了,你把这边收拾一下,明天本宫要在这里宴请宾客。”

    说完之后,李承乾的目光转向远方,心中暗暗说道:五年,好,那本宫就给你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