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盛世承乾
字体: 16 + -

第六章 拼音?颜体?

    “拜见夫子,给夫子请安。”

    在李承乾“创作”才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孔颖达便来到了教室,在一众公子哥的问好中,开始了下午的蒙学---练字。

    于是李承乾便将刚刚写好的《声母表》放到一旁风干,重新拿出一张宣纸,便准备提笔练字。

    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从轩辕黄帝时期的仓颉造字到秦始皇统一文字,再到此刻的唐朝,汉字经历了无数次的演变,从象形的图画演变到线条的符号,各个时代的中国文字都有着与众不同的民族、民风的内涵,如同后世史学家所说:“中国的文字史里处处深深地刻着中华儿女的智慧与勤劳。”

    受魏晋时期影响,唐朝的字体主要以楷书为主,楷书是由汉隶逐渐演变而来。后世的木子彧受其爷爷影响,对楷书是非常痴迷,尤其热爱颜真卿的颜体。

    “拼音的事情就暂且先放一下,现在本太子就先给这本荀子的《劝学篇》断断句吧。”李承乾心中暗暗想道。

    如果说李承乾上午的读书是无奈、是想逃离,那么下午的练字就是热爱、投入,只见李承乾提笔挥毫,荀子的《劝学篇》便洋洋洒洒的落于纸上,唯一与众人不同的是,李承乾的纸上出现了后世才有的各种标点符号。

    孔颖达看着教室里的学生都在认真练字,欣慰的点点头,然后便从桌上抄起一把戒尺,一边在教室里面巡视,一边指导学生练字。

    当孔颖达走到李承乾身边的时候,本想看看李承乾的字练得如何,结果映入眼帘的竟是一张“鬼画符”。

    孔颖达大怒:“太子殿下,你在干什么!!!”

    所有人都被孔颖达这一嗓子给吓了一大跳,由于刚刚断句断的过于投入,李承乾并未发现孔夫子已经来到他的身旁。

    当抬头望去的时候,发现孔夫子怒气冲冲的盯着桌上的《声母表》,李承乾一阵无语,暗道:“本太子这可是为大唐的江山社稷做贡献呢,你这老头又想冤枉本太子。”

    “堂堂一国储君,在课堂上不好好练字,这胡写乱画的是什么?把伸出手来,当重打二十!”这孔夫子不愧是能教导皇子的人,抡起戒尺便准备开打。

    李承乾一看,这老夫子怎么说动手就动手呀,急忙解释道:“夫子请慢,请容学生解释一番,如若解释完,夫子觉得学生讲的毫无道理,夫子想怎么打便怎么打。”

    孔颖达没想到李承乾竟会为自己寻求解释的机会,这在过去可是从来没有过得呀,孔老夫子不由面容一愣。

    “好,那我就给你一个解释的机会,我倒想看看你是否能解释出一朵花儿来。”孔颖达压抑着心中的怒火,说道。

    看到孔颖达停下手中的动作,李承乾心中缓了一口气,暗道:“本太子不怼的你五体投地,我后世那几十年就白活了。”

    只见李承乾拱手行了一个礼之后,就向孔颖达提出一个问题:“敢问夫子,我大唐子民刚开始蒙学的时候该如何识字?”

    孔颖达没想到李承乾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冷哼一声,板着脸说道:“哼,定然有我儒家子弟一一教导!”

    感受到这位儒学大家的小傲娇,李承乾继续发问道:“那学生再斗胆问一个问题,古往今来,所有儒家子弟刚开始拿到《论语》的时候,如果没有老师一一教导,是不是不知道该如何断句?而且当我儒家子弟刚开始识字的时候是不是要靠直音、横切的注音方式来识字?”

    听到李承乾竟然提出如此白痴的问题,孔老夫子被气得是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正准备教训教训李承乾,但却被李承乾的下一句话深深地吸引了“如果此时出现一种更简单、更便捷的方式识字,是不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就是你桌上那些鬼画符吗?”孔颖达疑惑地问道。

    “夫子大才,不过这些字符可不是鬼画符,此乃‘拉丁字母’,是学生的师父在遥远的西方云游时习得。”无奈之下,李承乾之后搬出自己那根本不存在的师父。

    “拉丁字母?”

    “是的,当时家师云游至遥远的萨塞克斯王国,发现萨塞克斯王国的文字都是由拉丁字母组成,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拉丁字母非常适合给汉字做注音,不仅简单、方便而且准确率还极高,于是家师在萨塞克斯王国呆了足足三年,终于研究出一套可以给所有汉字注音的方法,取名为‘拼音’,而且将拼音分为三大部分,夫子手中拿的是第一部分《声母表》,其他分别是......”

    随着李承乾的解释,孔颖达是越听越震惊,因为孔颖达非常了解采取直音和横切注音的缺点,跟李承乾口中的拼音相比,简直是一个天山,一个地下。

    此时此刻,如果用后世一段流行话语来形容孔颖达和教室内所有的公子哥此刻的表情的话,那就是他和他的小伙伴儿都惊呆了。

    看到孔颖达和众人的表现,李承乾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继续解释道:“三年前家师在教导承乾的的时候,承乾有些顽劣,并未能好好学习,这不前段时间大病一场,闲来无事,温习家师留给承乾的笔记时发现,只要把拼音运用好,一个六岁的孩童便可以利用拼音自行识字。”

    听到这里,孔颖达立马就不淡定了,凝视着李承乾一字一顿的说道:“当真如此?”

    “学生刚刚所言,句句属实!”李承乾也凝视着孔颖达,非常肯定的答道。

    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后,孔颖达激动地拿起李承乾写的《拼音表》,急切的问道:“那这拼音该如何使用呢?可否请太子殿下讲解讲解。”

    看到孔颖达的表现,李承乾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看到孔颖达激动的表情,李承乾知道,不赶紧讲出来,恐怕这老头会急死,于是便娓娓道来:“拼音的话分声母、韵母、还有整体音节,其中声母有二十三个音节......”

    能够在皇族小学读书的小孩子虽然年纪小,但见识要高于很多人,听到李承乾讲的东西,越听越投入,于是乎,整个教室成了李承乾的主场。

    李承乾讲完之后,看到孔颖达和身后的小伙伴儿还在回味当中,舔了舔发干的嘴唇,心中暗道:“看来这种跨时代的文化对唐朝的冲击力还是蛮大的嘛。”

    “太子殿下,请恕老夫刚刚失礼了,没想到是老夫坐井观天了,此等精妙的注音方式,老夫受教了,只是不知尊师现在何处,理应去拜访学习。”

    “夫子言重了,家师闲云野鹤惯了,自从6岁一别,承乾也有好久没见过他老人家了。”李承乾一脸怀恋的说道,心中却暗想,我去哪找个师父让你拜访学习呀。

    单纯的孔夫子一脸遗憾的说道:“那真是太可惜了。”

    “不过家师还留下一门学问,希望能够对我大唐的读书人有所帮助。”李承乾看到孔颖达满脸遗憾的表情,心中暗暗窃喜,想到还有标点符号没有推广出去,继续说道。

    一听还有好好东西,所有人的耳朵都竖了起来。

    孔颖达更是拱手行礼,道:“愿闻其详。”

    这次李承乾并没有卖关子,“这门学问是用来断句用的,所谓断句,其实就是把书本上的句子断开,让人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古代圣贤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家师为此发明了标点符号,夫子可以看看学生刚刚断好的《劝学篇》,这个是逗号,这个是句号,这个是......”

    然而这次李承乾并未说完就看到孔夫子表情先是非常错愕,然后是震惊,最后是满脸不可思议。

    没等李承乾讲完,只听“唰”的一声,孔颖达非常失态的从李承乾的书桌上将那副《劝学篇》抢了过来,没错,就是抢,颤抖着双手将李承乾的字拿起来仔细端详...

    对于孔颖达的动作,李承乾吓了一跳,待看到孔颖达异常激动的表情的时候,李承乾先是一愣,然后心中暗称一声“坏了。”

    因为李承乾写的字体是楷书中的颜体,而颜体是中唐时期颜真卿所创,但是此时的颜真卿还未出生,要知道,那可是流传千年的“颜体”,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对书法的推崇那是相当高,所以孔颖达看到李承乾的字才会有这般反应。

    对于李承乾的字,孔颖达是越看越兴奋,越看越激动,只听我们的孔夫子略带颤抖的说道:“此字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好字、真是好字呀,没想到我孔颖达此生能够看到这么好的字,再加上如此精妙的断句方式,真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哈哈......”

    听到孔夫子的声音,所有学生齐刷刷的看了过来,所有人的表情都是异常诧异,因为他们从未见过孔颖达这等表现。

    感受到所有学生的目光后,孔颖达知道自己失态了,不由老脸一红,道:“太子殿下,敢问你的字是师从何人呀,此等字体老夫从未见过,难道是自成一脉?”

    “启禀夫子,这种字体乃是家师所创,名为‘颜体’,学生也是最近这段时间勤于练习,才能够小有成就,让夫子见笑了。”事到如今,李承乾只好再次搬出他的便宜师父,一脸谦虚的说道。

    “宠辱不惊,不错,太子殿下,老夫以前小看你了,哈哈...”孔颖达左手缕缕胡子,开心的说道。

    教室里的一众公子哥听到孔颖达对李承乾的书法极为推崇,都暗暗好奇,都想一睹“颜体”的风采,部分爱好书法的公子哥,尤其是小胖子李泰,心里更是痒痒。

    “这么好的字,理应所有人一起观摩,太子殿下,老夫可以把你这幅字给大家观摩可以吧,哈哈。”孔颖达如同听到了诸位公子哥的心声,向李承乾询问道,

    看到孔颖达如此客气,李承乾连忙拱手行礼,道:“夫子之命,不敢不从。”

    “好,来大家观摩观摩吧!”说完便准备捧着李承乾的字往讲台上走去,就如同捧着一副珍宝一样。

    等到孔颖达将字放好,李泰第一个冲到讲台上,想看看被孔颖达如此推崇的“颜体”是否名至实归,其他喜好书法的公子哥紧跟其后,其他看热闹的见那么多人围了上去,也按奈不住,便一起跟上去。

    “好字,好字,真是好字。”李泰一脸陶醉的抚摸着讲台上的“颜体”,旁边围观的小伙伴儿看的也是如痴如醉。

    等众人看的差不多了,孔颖达发现也要到了下学的时间了,便让众人回到座位上,长叹一声说道:“今日老夫颇有所获,待明日早朝老夫定会将拼音及标点符号启禀给陛下,我大唐有福呀,哈哈!”

    说完,没给众人反应的时间,一手拿着李承乾的字,扬长而去,留下一众面面相觑的小正太。

    “呃...大哥,刚刚青雀还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希望大哥不吝指教。”此时的李泰被李承乾深深的折服了。

    李承乾也没有想到,今天的表现竟然会收到一枚小迷弟,笑道:“哈哈,既然如此,那青雀便随本宫去给母后请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