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盛世承乾
字体: 16 + -

第二章 奔跑吧,太子

    “呼...呼...呼...”

    第二天卯时没到,李承乾就将还在做美梦的康小义叫醒,“让本太子叫你起床,你这个太监也是够了。”李承乾心中一边无奈的想道,一边往在自己的胳膊上、腿上都绑上沙袋,开始了自己在大唐的第一个的十公里负重越野。呃...越野可能谈不上,为了不必要的麻烦,虽然李承乾贵为太子,但是这个时间也不好随意出入皇宫,只好围着皇城内侧跑。

    说起沙袋,是昨晚李承乾特意让侍女文儿缝制的,为此,小侍女还熬了两个黑眼圈。今早李承乾本想往里面装满沙子,奈何太子东宫实在是找不到沙子,就只好装满泥土,而且还是冻土。

    后世的木子彧卧底的文物走私团队就是走私一批唐朝国宝,为此木子彧在大明宫遗址还待过一段时间,曾经还感叹过唐朝皇宫的宏伟。来到唐朝的前几天,因为身体尚在康复,李世民特批太子暂时不用请安,一直待在太子东宫,再说当时木子彧当时哪里有心情去参观真正的大唐皇宫呀。

    此时,李承乾一边负重奔跑,一边控制好自己的呼吸节奏,同时一边仔细打量着大唐皇宫,脑海里只有两个字--“震撼”,要知道,大唐皇宫可是比故宫大三倍的存在,尤其是再加上一列一列的千牛卫手执火把巡逻,更加让人感到无比的震撼。

    当然巡逻的卫兵看到李承乾身着劲装,绕着东宫一圈又一圈的奔跑,身后还跟着一个上气不接下气的小太监,尤其是太子胳膊上、小腿上还绑着奇奇怪怪的布袋,甚感疑惑。如果用一个后世的流行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侍卫们都被雷到了,胆大者都在想:“太子难道中邪了吗?”。当然,他们也只敢偷偷地想想了。

    “太子殿下...要不您歇会儿吧...奴才...奴才实在是跑不动了...呼呼...”一圈还没跑完,康小义就快坚持不住了,倒不是我歧视太监,毕竟对于太监来讲,想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还是挺难的呀,哈哈。

    感受到康小义越来越慢的步伐,李承乾知道康小义快到了一个极限,于是慢慢调低了速度,跟康小义跑成一排,淡淡的说道:“坚持不住的话就歇会吧,但是多跑跑对你是有好处的。”说完又加快了速度跑了起来。

    康小义看着逐渐变远的太子殿下,咬了咬牙,也接着跑了起来,由此可见,能够成为太子的贴身太监,虽然年纪小,但最起码毅力方面要高于好多人。

    听到后面慢慢变快的脚步声,李承乾微微一笑,对小太监康小义不禁高看了几分。

    第一圈跑完,就遇到在东宫门口寻找太子的小侍女文儿,小丫头可能是感觉太子和康小义跑着挺好玩的,自觉地加入到奔跑的行列,但是不到一刻钟,小丫头就感觉非常不好玩,反而还累得慌,直接光明正大的罢工,借口给太子准备早膳,溜了回去。

    可怜的小太监康小义,又陪着太子殿下跑了两圈,要知道,这可是皇城,整整两圈下来就足足有15公里呀。

    十几公里的负重跑也让李承乾大汗淋漓,“看来我对这皇太子的身体还是有点高估了,竟然差的离谱,这才跑了十几公里就有点受不了了,看来想要达到前世的高度,任重而道远呀。”

    当李承乾从外面走向东宫庭院的时候,小侍女文儿早就带着锦袍在东宫门口候着,一看到李承乾的身影,立马跑过去,把锦袍给李承乾披上,同时准备把李承乾身上的沙袋解下来。

    “不用解开了,家庆他们到了吗?”李承乾制止了文儿的动作,因为他知道,要想快速达到后世木子彧的身体素质,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的。

    文儿虽然心疼李承乾,但却不敢违背李承乾的话,“启禀太子殿下,长孙侍读和长孙功曹都到了,而且左武侯大将军的公子也来了。”

    “哦,长孙冲也来了吗,这小子来这么早,不会是来蹭早餐吃吧。”看了一眼快要瘫在地上的康小义,李承乾径直走向东宫庭院,此时的太子东宫已经开始忙碌起来。

    “参见太子殿下!”看着李承乾从东宫外走回来,所有的侍从、仆人一边行礼一边在内心惊奇的想着:“今天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吗,太子殿下竟然起这么早,话说太子殿下是干嘛去了,身上绑的是什么呀,还满头大汗的。”

    “都免礼吧。”毕竟李承乾的思想已经被木子彧占领,作为现代人自然很难接受古代的礼仪,当然,即便他强调过n多次,让东宫的一众人等看到自己无须多礼,但是下面的人谁敢执行呀,要知道东宫中负责纳谏的太子宾客可不是吃素的呀。

    “承乾,你这一大早去哪里了,我和家庆他们等你半天了呀,咦,你这怎么还满头大汗的呀。”迎面走来说话的正是李承乾的死党,左武侯大将军长孙无忌的长子--长孙冲,紧跟其后的是太子侍读长孙家庆、太子府功曹长孙祥。

    长孙家庆和长孙祥都是左武侯大将军长孙无忌的族侄,由于长孙皇后的关系,武德五年,长孙家庆被任命为李承乾的侍读;武德七年李承乾被封为中山王,长孙家庆的胞弟长孙祥被任命为中山王府的功曹,后来李承乾被封为皇太子,这兄弟俩依旧跟着李承乾,成为太子府最起初的班底。

    长孙两兄弟虽然从小就跟随李承乾,但长孙冲毕竟是长孙无忌的长子,更是李承乾的死党之一,跟李承乾关系自然更加亲密,拍看到李承乾身上绑着不知何物的布袋,疑惑的问道:“承乾你刚刚还没讲,大清早去干嘛了呀,这马上就要辰时了,我跟家庆他俩都等你半个时辰了,呃...话说承乾你身上绑的这是何物呀?”

    李承乾一听都辰时了,心中暗暗感叹:“竟然都两个小过去了,这也太慢了吧,不过,之后能不能把长孙冲他们带上一起呢,以后可能会有很多事情要交给他做。”

    李承乾心里一边想着好兄弟共患难,一边一脸坏笑的看着长孙冲三人,看的长孙冲心里直发毛,只听李承乾很神秘的说道:“前几天本宫在昏迷的时候,梦中有为位老神仙教了本宫一套武功秘籍,现在本宫准备去庭院练拳,你们要不要做陪练呀?”

    长孙冲三人一听,忍俊不禁,长孙冲更是哈哈大笑:“承乾我没听错吧,你要练拳,还要陪练,哈哈哈...笑死我了,你是不是病还没好呀。”

    过去的李承乾给人的印象就是弱弱的,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怂,所以对于长孙冲的‘肆意嘲笑’,李承乾并没有解释太多,因为多说无益,结果是最好的打脸工具。

    “说吧,大清早的找我什么事。”李承乾没有好气的说道。

    “这不昨晚就听家庆说你这东宫典膳房来了几个好厨子,做的小笼包什么的异常的美味,特意来品尝品尝呀,说真的,承乾你有点不厚道呀,有好吃的也不叫上我。”

    李承乾听完有点嫌弃的说道:“你小子还好意思说,本宫这病了一个多月,也没见你来一次,一听说本宫这太子府有好吃的,你立马就颠儿过来,话说你们兄弟二人在本宫这里蹭吃蹭喝不说,今天还带个人来,难道你们左武侯大将军府穷的揭不开锅了?”

    “丑话说在前面,本宫这里有个新规矩,想吃可以,先交点伙食费意思意思,不交伙食费,什么都别想吃。哈哈。”李承乾一脸笑意的看着长孙冲,调侃道。

    后世的木子彧对美食极有研究,有一身出神入化的厨艺,一般不执行任务的时候,木子彧就会去研究世界各地的美食,来到唐朝以后发现唐朝的饮食极为简单,每天基本上都是蒸、煮、烤,而且味道让嘴刁的木子彧确实不敢恭维,于是乎就把小笼包、口水鸡等几种简单的美食的做法交给了典膳房的老刘头。

    而长孙冲也是个贪玩好吃不好学的主,一听说太子东宫这里有好吃的,今天卯时三刻就起床出发了,要不是朱雀门的守卫不放人,这吃货可能会来的更早。

    对于李承乾的“刻意刁难和指责”,长孙冲讪讪一笑:“是兄弟做的不到位,但我也没办法呀,我父亲每天逼着我去学经义,而且你那太子寝宫岂是我想来就来的地呀。”

    李承乾对长孙冲的无赖性格也是没有办法,而且两人关系确实极为亲密,就对身后的康小义吩咐道:“小康子,你带他们先去吃早餐,我随后就到。”

    “小康子、早餐,这称呼挺别致呀,哈哈,有意思...”,长孙冲的年龄跟李承乾一般大小,也是孩童心性,听到与众不同的词语,大呼有趣。

    康小义听到“小康子”、“小康子”的称呼,内心也会非常无奈,唯有苦笑着称“诺!”

    对于长孙冲从不把自己当外人的表现,李承乾有心逗他玩,对着后面的康小义吩咐道:“小康子,通知典膳房,让老刘头只做我一个人的早餐就可以了,其他人想吃什么自己做。”

    “诺!”康小义忍者笑意。

    长孙冲一听,急忙拉着李承乾,耍无赖地说道:“别,别,我不笑了,我今天特意起这么早,就是为了尝尝你这里的小笼包,家庆他俩可是把此物夸得相当好吃的呀。”

    看着长孙冲的无赖样,李承乾摇摇头,一边吩咐康小义,一边跟长孙冲三人打趣道:“好啦,小义,你去典膳房让老刘多准备点早餐,让这几个家伙好好吃,回头去左武侯大将军府上去把伙食费收一下。”

    “哈哈,你我兄弟一场,钱不钱的都不是事,小康子直接带我们去典膳房就行,左武侯大将军府就不用去啦,承乾你不是要练拳吗,赶紧去吧。”长孙冲一边摆摆手,一边跟着康小义就往典膳房走去,很不要脸的说道。

    看着长孙冲等人的背影,李承乾苦笑着摇摇头,然后就向庭院走去,后世的木子彧每天早上完成武装越野之后,都会打几遍八极拳,来到唐朝,当然也不能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