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晚清之铁血兵王
字体: 16 + -

第741章 意气风发

    秋雨萧瑟,淅淅沥沥间整个城内都已经变得湿漉漉一片。不过与萧瑟的秋雨所不同的是,整个庐州城内却显得有些喜悦的气氛。

    街道上,一个个身穿蓝布衣衫、胸前一个硕大的“勇”字、背后一个硕大的“淮”字,更是昭示着这些人的身份,乃是闻名淮上的淮军。

    也难怪,淮军何以得名,乃是因为所部是编练于淮省,而所部兵员,大部分都是淮省的子弟兵。

    因此,这些淮军士兵对于那个收复庐州这个大城,每个人都有些兴高采烈的。

    而这其中,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现如今的江北总督、淮军总统领官李鸿章,乃是土生土长的庐州人士。

    不仅如此,前任安徽巡抚吕贤基,也即是李鸿章的伯乐,也是庐州人士。而李鸿章之父李文安,也是先前庐州肥东团练官团的团首。整个淮军上下,成军之后所收编的三山团练,也即是周公山张树声兄弟、紫蓬山周盛传、周盛波兄弟以及大潜山刘铭传等人,都是庐州人士。就连潘鼎新、吴长庆等人,也是庐州人士。

    虽说名为淮军,不过淮军上上下下,很多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庐州人,称其为“庐州军”也并无不可。也因此,淮军克复庐州府城,使得整个淮军人心亢奋,就连城内的气氛也变得有些不同了。

    整个庐州城内喜气洋洋,庐州府衙内更是一派喜悦景象。

    大堂左边的硕大书房内,一位身材颀长、有些瘦削的男子,穿着一身短衫,躬身站在书桌面前。手中握着一杆正宗的湖笔,在案几上的宣纸上一阵泼墨。

    不一会儿,一副联句已经写就而成。

    旁边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凑近一看,不由得心中有些惊叹,连连抚掌说道:“荃帅,您的字是有大长进啊!笔锋锐健,颇有颜骨柳风啊!”

    “玉山,你倒是也学会了拍马屁啊!”

    那位三十来岁的人,将手中的上好湖笔放到笔架上面,随即拿起桌案上的字幅,看了看,随即说道:“我的字只能说是一般,与我的恩师相比,那是相差甚远啊!”

    “涤帅的字,那自然是好的!”

    年轻人点了点头,说道:“涤帅字好,学问高,这是毫无疑问的。不过,其他方面却未必事事都比荃帅您好啊。有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单单是行军打仗一事,我看涤帅的湘军,就比不上咱们的淮军啊!”

    面前的三十来岁之人,不是别人,正是现如今宇内名声斐然、赫赫有名的新锐封疆大吏,江北总督兼淮军总统领官的李鸿章,那可是执掌江北苏皖豫三省之地,手握十数万精锐大军的极有实权的人物。

    纵横淮上两三年,平定了淮上的局势,在整个華夏之中,都是有赫赫威名的人物!

    而旁边的年轻人,则是李鸿章的同乡,兼亲信幕僚周馥字玉山。现如

    今方才二十出头的样子,便已经投靠了,并且依靠自己的卓越见识,深受李鸿章的信赖。

    “额?”

    李鸿章微微一愣,连连摆手说道:“玉山啊,你这可是捧杀我啊!我老师涤帅的湘军,也是赫赫有名的。数年间,独立支撑东南,劳苦功高啊,这份功劳我李鸿章可是万万不敢比的啊。况且,淮军有现如今之成就,那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乃是全部弟兄们齐心协力的功劳啊,其中侯子聿,乃是最大的功臣啊!”

    虽然话这样说,不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话,用到他自己的身上,李鸿章还是生受了。

    要知道,现如今的李鸿章,方才三十来岁,仅仅这个年纪,便已经在華夏之中执掌数省之地,坐拥十数万大军,苏皖豫三省之地一应军政大全,皆有他一人之令而下,这等荣耀,放诸国朝开国以来两百来年,也是无人能及的啊!即便是千百年来,又有何人能够相提并论的呢?

    这才是真真正正的封疆大吏啊!

    “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

    李鸿章看着手中巨大字幅上面的内容,心中有着说不出来的意气风发。

    这首诗,乃是当年二十郎当岁离开家乡,进京赶考的路上,有感而做。年轻时候的他,一腔热血,试图想要学习霍去病之流,手把吴钩,豪气冲天。

    当年的他,又怎么能够想到,仅仅十多年后的现在,这一切竟然都一一坐实了。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

    周馥轻声念了一遍这首诗的全句,笑着说道:“荃帅豪气干云,少年时便有如此志向,而今又为国朝上下炙手可热的人物,当真是我辈之楷模啊!”

    “玉山啊,我李鸿章何德何能,又怎么敢成为你的楷模啊?这不是折煞我嘛!”

    李鸿章连连摆手,说道:“国朝值此危难之秋,正是我辈之人同心戮力,扶危匡正之时。他年,待到国朝靖平,上下一心之时,我辈之人,封疆大吏、封侯进相,又有何难啊?我淮军之中,侯子聿一等一的人才,现如今身上可是加着提督之衔,他年当一个封疆大吏,也不是难事。张树声更是不用说了,儒将一名已经名副其实了。单单说你周玉山,保不准也能封侯裂土,出掌一省。别说什么没有功名在身之类的话语,你看看江忠烈公,举人出身,不是照样封疆大吏,威名赫赫。若非英年早逝,他年挂印封侯,岂非难事?”

    江忠烈公,自然是指前湖广总督、楚军大帅江忠源。

    “荃帅说笑了,我周馥几斤几两,自己还是能够拎得清的,怎么能够与江忠烈公相比啊。”

    周馥笑着摆了摆手,说道:“我不求别的什么,只要我能够伴随荃帅身边,尽一点自己的本分工作,为荃帅分忧解难,

    如此便可以了。”

    见李鸿章还要开口,周馥连忙说道:“荃帅不必多说这些了,当务之急,是如何早一点勘定皖省。”

    “玉山一片真心,我李鸿章多谢你了。”

    李鸿章深吸一口气,随即把手中的字幅摊在桌案上,在左下角写道“赠予知己周玉山惠存”,又在后面认认真真的写上“合肥李鸿章敬书”字样,然后写上日期,钤上自己的印章,认认真真卷起来,交到周馥的手中。

    李鸿章说道:“玉山啊,别的什么都不多说了,这幅字就请你收下吧。”

    “那我恭敬不如从命了。”

    周馥心中感动,连忙接了过来。如此做派,他知道,这是李鸿章对他的感戴,也是对自己的认可。

    想了想,周馥觉得无以回报,随即又想起了自己的本分工作,他沉吟片刻,还是开口说道:“荃帅,有句话我一直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玉山,有什么话,尽管直说,可比吞吞吐吐的啊。”李鸿章大手一挥,随即拉着周馥在书桌旁坐了下来,吩咐下人端上茶水。

    周馥看了看左右,开口说道:“荃帅,您如此深信侯子聿,若是侯子聿心怀不轨,我淮军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