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晚清之铁血兵王
字体: 16 + -

第6章 一鸣惊人

    沉默良久,胡以晃仍旧硬着头皮,开口辩解道:“我太平军拥兵百万之众……”

    “胡将军,百万之众可都是善战之精锐战士吗?”朱靖尘揶揄一句。

    胡以晃仍自强辩说道:“即便没有那么多,但是凑够五六万精锐战士北上支援林李两位将军也是可以的。”

    “敢问胡将军,长江中上游的江边之地,难道不要了吗?”朱靖尘开口继续说道:“对于这一带的重要性,想必胡将军也是知道的。若是从西征大军之中抽调精锐战士北上支援,恐怕这长江沿岸一带就要守不住了。到时候,曾国藩等团练顺江东下,将会直抵南京城下!”

    “我……我们还可以从南京城抽调一部分精锐战士,北上支援!”胡以晃仍旧心有不甘。

    “那到时候,江南江北大营一同发兵,围困南京城,又该如何?”

    朱靖尘的语气不由得都提高了几分,“到时候是不要长江沿岸,还是不要南京城?”

    “你!”

    胡以晃一时气结,哑口无言。

    石达开却是听出了朱靖尘话语中的深意,此时此刻他的心也有点冰凉。没想到面前的朱靖尘竟然见识如此之高,一眼就看出症结所在。他望着朱靖尘,开口问道:“敢问先生对于目前现状,有何对策?”

    朱靖尘深吸一口气,随即调整一下语气,接着说道:“翼王殿下,太平军起兵以来,进展迅速。然则目前南京城周围江南江北两座大营,对南京城虎视眈眈。湖广、安徽、江西诸地仍旧有大量清军盘踞,居高临下。纵观全局来看,太平军虽然攻势凶猛,处处扩地得利,然则从长远来看清军围困之举已然成型。若是不尽力经营的话,恐怕短则五六年,长则八九年,败势必然出现。”

    其实,朱靖尘这样说的原因,还是从南京事变以及之后出现的局势说的。这也是后世太平军军事战略上问题的症结所在。

    石达开沉默着,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胡以晃也知道先前说的一切,都是狡辩,自知理亏,也没有再说话了。

    朱靖尘开口继续说道:“孤师北伐,深陷敌境。粮食切断,后勤不支,再加上天寒地冻,敌军重重,必定居一地死守,而待后援。若救之,则太平军精锐部队源源不断北上,势必被清军牵着鼻子走。若不救,太平军林李两位将军之精锐,便丧命于北国,着实可惜。”

    “长江宛若一条巨龙,横亘华夏腹地。南京城为龙首,四川便为龙尾,而湖广之地则为龙腹。蛇打七寸,龙亦打七寸。而湖广武昌之地,正为七寸之要处。进可以顺江东下,四处支援。退可以据险而守,保全湖广之安危。湖广之地,丰腴高产,乃是粮仓重地。得之,更利长远之发展。所以,西征必须得武昌而后守之。以湖广上游之地,保长江下游之

    安危,则武昌至南京一线,无忧矣。”

    “南京城周围江南大营、江北大营,如同一道铁钳死死扼住南京之脖颈。不管太平军西征、北伐如何成就斐然,我只围困南京城,便可解周边之危局。江南江北大营,如鲠在喉,怎可长此以往地留下去?”

    朱靖尘舔了舔干涩的嘴唇,继续说道:“此乃军事问题之缺陷。”

    石达开也瞬间明白朱靖尘所说的问题,他脸色微变,望着朱靖尘,开口问道:“朱先生,可有什么对策?”

    “孤师北伐断然不可取,现在回还,犹未晚矣。可让林李两位将军在江淮一带游曳,与北方义军兄弟结合,一则壮大自身实力,二则断运河粮道,三则能阻击北部清军援兵。”

    朱靖尘望着面前的石达开,开口继续说道:“如此一来,以精锐之师攻击清军江北大营、江南大营,外结上海刘丽川之众。则北无援军,又无粮草,江南江北大营可破,解除南京城外之威胁。届时,可以用江南之富庶,为我太平军之粮仓,源源不断补给太平军之作战计划。”

    “而西征大军,仍旧据险而守,进兵武昌等地。则清军财源断绝,我太平军可不断长大实力。彼消此涨之间,形势便会大为改观。待到精锐之师不断壮大之后,则清军之势必然不存!”

    胡以晃默然点头,先前自己鼠目寸光,却没想到根源竟然有如此枝节。

    石达开轻轻点了点头,却没有对此多加评判。片刻,石达开开口说道:“朱先生所说,石某自然心知肚明。可是,南京城内却处处有掣肘,若想尽皆实行,恐怕有些不切实际。”

    朱靖尘微微一愣,片刻之后便明白石达开所担忧之事为何。毕竟现在的南京城,乃是东王杨秀清掌权。而石达开只不过是位居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众人之下,他的言论有的时候也并不能够一定奏效。

    朱靖尘深吸一口气,开口说道:“翼王殿下所忧之事,在下明白。”

    “朱先生先前所说之事,我定当再次上书天王、东王等,以尽石某之本分。”

    石达开望着他,开口说道:“不知朱先生可愿在石某军中暂领一军,参赞军务,如何?”

    “翼王殿下!”

    胡以晃吓了一跳,虽然朱靖尘先前所说确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可是翼王殿下也不应该就此把一军交到他的手上啊,要知道一军可有一万五千多人,虽然不全是精锐战士,可是也不应该这么大方吧?

    石达开摆了摆手,说道:“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别的不说,单单凭借着朱先生先前在鲁硔山所作所为,统领一军,定然是可以的!更何况,朱先生眼界之高,咱们太平军之中恐怕也是顶尖得了。你们觉得我太平军目前形势大好,可却看不到背后。我却深有同感,若是不能就此矫正

    ,恐怕长此以往下去,我太平军的日子会越来越不好。我石达开只有尽力做好本分工作,他日朱先生成长为一方统帅之时,或许能够为我太平军添一助力啊!”

    说罢,石达开冲着朱靖尘拱了拱手,开口说道:“还请朱先生,不要推辞。”

    朱靖尘微微一愣,没想到石达开这么大方。这一出手,便是整整一个军。太平军的军制,他也有所耳闻。一军有一万五千余人,这么多人若都是精锐,他甚至可以在一省之中立足了。

    不过对于太平军目前的士兵,朱靖尘也没有抱有太大希望,只求能够从中挑选出五百精锐便可。

    朱靖尘拱了拱手,回礼说道:“翼王殿下,一军统帅便算了,我只希望能够能够从中挑选出数百精锐便可,其余仍旧还给翼王殿下。”

    “兵不贵多而贵精,朱先生大才啊!”石达开点了点头,说道:“如此也好。胡将军,你立刻点齐左十三军,明日便交由朱先生挑选。”

    “属下告退。”

    胡以晃点了点头,随即离开了大营。

    此时,屋内只有石达开和朱靖尘两个人,他们两人年岁相当,而且所见略有相同之处。

    而且这朱靖尘在鲁硔山中,凭借着一己之力击毙敌军三百余人,而且现在所见非凡,当真是一鸣惊人啊!

    此时没有外人,石达开望着朱靖尘,开口问道:“朱先生从中挑选出这么多人,准备怎么用啊?”

    朱靖尘拱了拱手,说道:“翼王殿下……”

    “此间就你我二人,不必如此生分。”石达开摆了摆手,随即端起旁边的茶壶,给两人各自倒了一杯。

    朱靖尘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我准备按照自己设想,进行重新编制。一切按照西洋操典来进行,全部配以火器,短则一两个月,长则三五个月。届时成军,在战场上定能成为中坚力量,所向披靡。”

    石达开微皱眉头,不过想着他一个人在鲁硔山中便有如此大的成就,若是能够练成此军,恐怕日后定当威震华夏的。随即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到时候,我一定亲自检校。”

    两人相视一笑。

    石达开端起面前茶碗,轻轻嘬了一小口,随即抬起头望着朱靖尘,问道:“先前听先生的话,似乎对我太平军有很大不满?”

    听了这番话,朱靖尘的心中咯噔一响,不过想着历史上石达开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成就,恐怕不是心胸狭隘之人。他正了正神,开口说道:“对于太平军,我确实有许多意见,就是不知您能否听得进去?”

    “但说无妨。”石达开微微一笑,他正愁朱靖尘不敢讲呢。

    朱靖尘也确实不愿意看到石达开以后的命运,而现在若是能够利用自己,而让他的命运有所改变,或许对日后振兴华夏有着巨大裨益。

    “那我就唐突了。”

    朱靖尘拱了拱手,随

    即喝了一小口茶水,开口说道:“我自小便在西洋游历数年,见识过了西洋诸国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的。而今回到华夏,反而看到两者之差距,着实令人扼腕叹息。”

    石达开并没有对朱靖尘所说的,感到诧异。他只是静静地望着朱靖尘,默默地听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