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行
字体: 16 + -

第八十四章 大殿领命

    上年大将军两次出击匈奴,虽斩首万余,但功效甚微。今年,匈奴再次侵袭上谷郡,杀多人,武帝气愤,朝中连着两日廷议,商讨何时北征讨伐匈奴。

    庭上意见一边倒,将军们都以卫青意见马首是瞻,没有一点创意,廷议继续。

    大将军卫青仍然坚持他的战法:

    大漠情况复杂,天文地理不熟,主张,主力混合大军为主,侧翼几路骑兵和步兵联合出击,这样前后左右都有照应,可与匈奴左、中、右大军决战,消耗匈奴兵力。

    其他将军均道大将军所言极是。

    去病心中有事,闷坐垫上一直不说话。

    武帝见了,肚中骂他是少言不泄的臭小子,可眼却喜爱地看着他,他记得以前的话,他偏要听去病说话。

    去病不再想子瑜之事,看了看卫青那一脸的沉稳,冷静而言:

    “匈奴各部族均有骑兵,以单于部、左右贤王部兵力最强。目前,右北平牵制了左贤王部,令左贤王兵不能南下。

    “单于部十万骑经常出没代郡等汉境,汉军出击就远去大漠北,骑兵飘忽不定,很难有力打击。”

    冷色褪去,狠辣袭面,他一语出口:“汉军完全可习匈奴骑兵规制,精挑骑兵,出大漠,游走大漠草原,袭击匈奴大军及各部落!”

    去病回禀时,语气坚强有力,方案旷世奇谋,胆略无人能及!

    习敌人的战法,骑兵出击,远去大漠,不要补给,决战草原,这可是新战法!

    武帝听得血脉贲张!他激动了,但见卫青一脸青色,他又犹豫起来。

    武帝征四夷,讨匈奴,就想四海归一,但久与匈奴大战,卫青也就斩首三万余,根本就没重创匈奴骑兵,匈奴骑兵仍然年年袭边。

    武帝将年号更为元狩,还立了太子,就是想狩猎匈奴,大败之。

    但,这彪悍的匈奴人很令武帝头痛,你打他,他就跑,跑得无影无踪;你回撤,他又袭边,边境苦不堪言。

    大军出征匈奴,车马人,还有各种辎重都较多,大漠跑一趟,不遇匈奴大军,很易无功而返,国家钱粮白白消耗!

    武帝想臣服匈奴,虽有雄心壮志,可与匈奴对抗,却一直没有良策应对。

    听了去病之言,他的心中很有想法,但扫了殿上众人面相,无人赞成去病之语,武帝稳了稳激动的心,依然面无表情地看着众官,听听再说。

    见大将军与骠骑将军所言不同,公孙贺等众将军均看着卫青,半日不说话。

    公孙贺见卫青黑脸,就避席直言道:

    “骠骑将军年轻气盛,胆识过人,那是人人皆知。不过,骠骑将军才出征两

    次,臣等已跟随大将军出征多次,与匈奴大军也大战了好多次,如此打法旷古奇闻,恐不妥。

    “匈奴兵精,地理熟悉,已占了天时地利,如今,按骠骑将军所言,孤军深入,无粮无援,这仗可不好打!一时不慎就是万人性命!况在大漠,地理不熟,恐怕还没力战匈奴,自己就迷路饿死了!还是大将军的方案稳妥些。请陛下明鉴!”

    庭上冷寂了下来。

    此话很有道理,汉军出击大漠,不熟路况,一遇风暴就迷路,骑兵更是多次被匈奴大军围剿,多数将军都遭遇此败绩,唯有卫青大将军按他那打法,一直不败。

    去病傲然看着庭上众人,冷脸坐着。

    此时,一文官已经出席叩首奏道:

    “如今,大军年年出塞伐匈奴,虽打了胜仗,那匈奴仍是年年入侵,还是选公主出塞的好,化干戈为玉帛,大家均好,请陛下明鉴!”

    去病听了,气不打一处就上来了,立身而起,恨恨道:

    “靠女人买来的平安值几何?大汉男人还需要一弱女子来买平安,真是大汉男人耻辱!”

    卫青也皱眉:“如此时候,再选公主出塞,有辱大汉威仪!”

    众人见大将军也不同意公主出塞,就没了言语。

    由于匈奴人年年袭边,儒者文官们都倾向于又送公主和亲,武帝很气,可廷议是他立的,要的就是畅所欲言,他不能发气,只能听着。

    武帝一直面无表情地看着庭上众人,听到文官说公主和亲,脸色微微变了变,听到去病之言,脸色又变了回来。

    满意的眼扫看了去病气恨的脸色,武帝又看看卫青,微微点了点头,威严的眼光扫看大殿众人,他见去病又低头闷着,就道:

    “骠骑将军还有何想法,再说说看。”

    去病起身离座,昂首道:

    “一,臣反对公主和亲,大汉男人没死绝!二,大军年年出塞与匈奴大军决战,虽胜,但匈奴仍犯边,汉军疲敝,策略可改。”

    去病根本不管庭上众将领的脸色已变,也不看卫青,只盯着武帝说,见武帝沉吟不语,又傲然侃侃道:

    “既然匈奴可以袭我之边境,我汉军亦可远奔匈奴地境,骚扰匈奴各部族,就杀抵抗之人!如此下去,可解边境之患!”

    又一文官出列:

    “匈奴人袭边,乃不义之举,我汉军也去袭击匈奴部族,岂不是也是不义之举?我汉军乃仁义之师,应该找匈奴大军决战才是正理!”

    “匈奴人聚合就成大军,平日就是牧民,分得清是大军还是人民吗?”去病讥讽道,“他杀我汉民就应该?我杀他民众就不对?”

    抬头望着武帝,他冷言:“臣就想去大漠,突袭草原部族,斩杀不愿臣服之人!”

    公孙敖一直站着,看了去病多眼,眼色甚是复杂,吞了几次口水,他出列说话:

    “骠骑将军所说乃孤军深入大漠之战法。我汉军不占天时地利,那大漠辽阔无边,稍不熟悉就易迷途,如此这般,大军如何在没有后援的境况下突袭匈奴?如此作为,远去汉境,反易被匈奴人绞杀!”

    去病淡淡地瞟了一眼公孙敖。

    公孙敖茏城大败,最是忌惮骑兵无保障地深入大漠出击匈奴,他当然反对。

    去病握拳一语:“去病已在军中操练一万骑,已备明年草原一试,请陛下恩准!”

    殿内继续争执,虽无人赞成去病之言,但征讨匈奴却是多数之语,征伐已成定局,可卫青一直沉默无语。

    大殿内各执己见,众说不一。最后,武帝下了旨意:令骠骑将军后日即去军中,挑选勇武之士组成三万骑,备战明年之需。

    廷议结束,武帝留下去病。

    满意地看着一脸轻松的去病,武帝侃言:

    “朕今日听你所言,心中甚是大快,你小子比你舅父还有胆识!敢不要补给远去大漠!真是胆大无畏之人!”

    停了停,他定定的眼眸看着去病,放心一说:“朕本以为你为了一匈奴女子而忘了你那大志,今日一论,你还是原来的去病!”

    去病一躬身,坦荡而言:“臣分得清轻重,臣的家务事让陛下烦心是臣的不对,臣请陛下降罪!”

    “你好好操练你那突袭之军,一定要大胜而归,好好震震这帮老骨头!”武帝对将军们不敢远奔突袭匈奴也有怨气,可此事只有去病有此胆识,他渴望去病能大胜而归。

    “是!臣定不负陛下重望!”

    下了朝,心中大畅的去病在宫中大道上,远远地就见霍祁探望的头,他的眼色不由地跳了一下。

    知子瑜求死,去病不管朝服在身,就拉了霍祁的马,翻身上马回府。

    去病进府,早已候着的霍连赶紧将日常衣物递与去病,不顾礼制,他边换衣物,边大步向书房走去。此时,他的心中,子瑜比他的朝服更重要。

    室内很安静,可不断有泣哭声飘入去病耳内,他进了屋。

    环眼过去,子瑜平息而躺,一众服侍之人都在旁守着。珠儿一脸的泪痕,眼皮直翻,她好像哭得几乎晕死。小丫头兰儿则挂着一脸的泪珠子,呆呆傻傻地望着闭眼的子瑜。

    屋内的境况令去病的心沉了又沉,心又没入水底了。

    坐在榻上,去病探头看子瑜:眼闭着,脸苍白。

    去病脸

    色暗了下来,低沉的声音吩咐一声:“你们先下去吧。”

    一干众人都退至幔帐外。

    珠儿拉着兰儿站着,仔细听屋内声音。

    “子瑜,我知道你在赌气,我知道我做了很多事令你生气,也让你受了很多委屈,我也恨自己!

    “我昨日见了你,知道你没死,我高兴!我的过错令你受尽了委屈,我今后一一偿还,我要像在草原那样疼爱你,不让你再受委屈。

    “不过,你要喝药,要吃饭,行不行?你看珠儿都哭成了泪人,你的那些姐妹们都盼你好起来,你不看我,就看在她们的面上,把药喝了,好不好?”

    珠儿绞动的心颤抖着,这冠军侯如此说话,姑娘应该听……

    屋内,去病深情地看着子瑜惨白的病容,眼底尽是深深的歉意和痛苦。

    榻上的子瑜眼闭着,不见一滴泪。

    在草原,子瑜的泪就多,眨眼就是一滴泪,今日,子瑜没有一滴泪,去病的心很沉很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