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南
字体: 16 + -

第四十一章,德里的战争

    在异国他乡作战,后勤是一个麻烦。朱罗王国答应提供饮食,但他们的饮食都是素食,王正军团以米饭和肉食为主。东南亚有米饭,米饭的种类与东北亚不同,这些会带来饮食上的不适应,而且会产生思乡之情。

    王正预先已经想到这些,他在恒河河口驻扎下来,把马匹放在岸上适应本地气候,每天派船出海捕鱼,并等待从釜山港口开来的船,这是从蒙古草原南下时和釜山商行约定的事情。釜山商行会筹集大米南下。

    十一月间数艘飞剪船带着扶桑大米来到朱罗王国,朱罗君臣面面相觑,不能理解王正为了军人的吃饭习惯会从遥远的万里之外运输大米过来。

    就像他们不能理解王正一定要用上千人的军团去击败德里苏丹国的数十万军团一样。

    王正在恒河口等待的还有就地购买的数十艘双桅内河船,有些是现有的老船,有些则要赶造出来。他从安达曼军工厂采购了十二门青铜十二磅炮,准备安装在内河双桅船上。另有手雷、地雷、迫击炮、步枪子弹等等。安达曼军工厂按照他的图纸研发成功科尔特m1911,也送来五百只配备给护卫军团。

    这是个两年的时间规划,王正不是很着急。在补给和内河船到位后,安装主炮,装在弹药食品和淡水净化装置。恒河水肮脏无比,反正王正是不会让军团直接饮用的,连扶桑人习惯每日洗澡都用净化淡水。

    朱罗大军也准备出发,他们此次配备了王正贷款给他们购买的安达曼步枪,将对德里人展开大规模的热兵器攻击。

    王正带军团乘坐二十艘双桅船一路沿着恒河溯流而上。

    战争在印度北部两个王朝交接的地方一触即发,王正尚没有到达德里附近,就直接遭遇了恒河上飘来的德里水军攻击。尽管这是毫无用途的攻击,王正对于对方的勇气也颇为佩服。

    德里人除了用弓箭抛射火箭外,想要依靠庞大的内河船数量来做接舷战,结果王正的军人没有动用主炮,用步枪自由射击,就把几百艘内河船上的德里军人统统射死在了船上,或落在水里。失控的船只和大量尸体从上游往下游漂去。

    王正军团继续往东北航行。

    一个月后攻陷坎普尔和勒克脑。对方的大象军团在冲出城后,被炮击吓得四散奔逃,其主将落象踩死,之后不战而降。勒克闹的守军听说消息后,据城不出,被打破轰破城门,朱罗军队蜂拥而入。

    又朱罗人守住两座重要城市后,王正军团继续沿着恒河向上游行进,沿途没有遭遇水军,在德里附近上岸,迎接他的是德里大军。

    德里苏丹国正处于奴隶王朝阶段,这是个由钦察奴隶和突厥奴隶建国的王朝,经过了哈里发的授权成为苏丹国。所以德里苏丹国在伊朗方向受到的压力,仅来自王正控制的省份,阿拉伯人不愿意对德里发起进攻,只是装腔作势,还时常通风报信,到没有到达提供军火的地步。而王正控制的两个省军队也是以原来伊尔汉人为主,这造成了西北战线迟迟没有结果。

    德里城外二十万大军严阵以待,前方是象阵。

    王正军团的士兵看着前方黑压压的人群,并没有恐惧心理。这是扶桑人的心理,他们善于打顺风阵,一旦打疯了以后,根本不在乎生死,更何况自己的皇帝陪在身边。工程兵在阵前开始当着德里人面布雷、放铁丝网和挖掘壕沟,在壕沟后面用装米的布袋布置掩体,王正开始改变阵列战法为散兵战法。

    然后,

    就开始等待德里人进攻。

    德里二十万人愣愣的看对方忙活半天,不知道在干什么,后来总算看明白了,防守阿。德里将军就笑了,苏丹在城墙上也大笑,一两千人的队伍,就想作战,防守也不行啊。这是要等待朱罗大军吧。朱罗人行动缓慢,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德里将军准备用大象战队踩平这点人。

    他在象背上发出进攻信号。

    大象战队开始缓慢启动,小跑加速。

    王正在战场上放下一张椅子,坐下来,掌旗官在身后展开安达曼皇家旗帜。他示意工程兵后退,武士们进入掩体。

    号令兵摇摆旗帜,军团各队长呼喊:”进入掩体。”

    士兵们数人一组进入掩体,把步枪搁在粮包上,里面不是大米,而是沙土。

    王正示意后方船上大炮准备,二十艘船列成一列纵队,大炮已经转向对准德里大军。

    信号兵开始计算大象战队的距离。

    “2000米………….1500米…………1000米……….大炮射击准备……..500米。”

    炮兵紧张的调距,在五百米的距离上,炮兵队长发出射击的号令。

    轰轰轰轰轰………

    大炮其实是几乎同时响起的,开花弹在象群里爆炸。

    轰轰轰轰轰………

    大象四散奔逃,有的往旁边窜,有的往会跑,有的却冲着这边阵地重来,踩响了地雷,大象尸体横飞。

    炮兵抬高炮口,开始对战象队列后面跟随的步兵发动了炮击。

    一轮21炮打完后,炮兵停息。

    德里军团的前部已经乱了套,战象的乱跑踩死踩赏自己的军人无数。

    王正军团陆上阵地的迫击炮开始了补充射击。

    一轮迫击炮射完,德里军团的前部已经彻底被打散。

    工程兵向前一千米,重新布置阵地。

    距离德里军团的后部就只有一千多米了,在战象的乱跑和军人的四散奔逃结束后,德里军团的后部看到对方的阵线已经离自己很近了。

    迫击炮直接对德里军团发动了第二轮进攻。

    德里奴隶王朝是一个在冷兵器的王者,他们从没想过这种从天而降会爆炸如雷鸣般的武器,落下后四周的人就死伤倒下。由于军团的人数庞大,阵列密集,迫击炮的杀伤力就更大。光见到炸弹落下,不见对方人进攻。这仗就没法打了,德里军团的指挥,战象队列的已经死了,步兵军团的指挥心想这样等死,不如冲击吧。

    黑压压的人群向前一窝蜂的冲击过来。

    号令兵计算距离,大声通报,各队长也在用望远镜计算数据,等对方进入一百米的距离,武士开始拉枪栓。进入五十米的距离,对方的弓箭手已经可以抛射了,队长一声令下射击。

    密集的子弹如同镰刀一样扫过前一片德里军人。

    这样的战争很无趣,赵瑜此次跟随了过来,在旁边身着军服,给王正倒茶。

    人数上的对比只是心理上的压力。在经历了蒙古草原的历练后,这些扶桑军人已经变得非常顽强,对方的人数没有什么压力。

    剩下的就是比较冷热兵器的强弱。

    这又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在武士们把第一组配比30发子弹打完后,前方已经全是尸体没有人了,德里武士退却,甚至没有人冲到面前来把地雷踩响。

    王正也没有命令军队追击,因为自己的人太少了。

    朱罗王朝的军队的确进展缓慢,主要是庞大的队伍在陆地行进,需要等待补给。

    “你看,我准了两年的战争时间,现在才过去半年。”他对赵瑜说。

    赵瑜笑着说:“陛下,您把准备时间也算进去了,实际作战才二个月。”

    “真正的战争就是这样的,史书上说打了十年的战争,中间加起来的接触作战时间可能只有几个月。”

    德里人退却了,回到德里城内。

    不久德里苏丹派出使者来和谈,问王正要什么条件。

    王正提了一堆金银珠宝女人的要求,就像金国当年围住了东京汴梁给出的要求一样,也像江宁人围住临安城提出的要求一样。

    德里王朝是奴隶建造的国家,骨子里缺乏骄傲,在这种屈辱的条件下,答应了条件,筹集金银珠宝和美丽的王公贵族的妻女送了过来。

    王正接收了这些东西,却没有撤军,而是把战利品派船送回海上军舰,把部分女人赏给军人肆虐。

    德里苏丹派使者问为何王正没有撤军,王正说我可以休息休息不打了,朱罗王朝的军团我管不了,等他们来打吧。

    这就是当年北宋君臣遭遇的靖康之耻,软弱从来没有好结果。

    朱罗大军到达了德里城下,王正借给他们几门大炮,把大炮拖到陆地上,对准大门乱轰一气,城门告破。朱罗大军杀入城内开始巷战和屠城。

    王正并不想要德里,就随便朱罗人处理了,只去抓捕了掌管户籍和文书的官员。

    朱罗军团抓住了德里苏丹和一众王公贵族,德里王朝灭亡了。

    王正带领军团上岸,重新装备为骑兵,问朱罗人借了一万军人,带领户籍官员北上接管一个个城市,最后在印度河口遇到了前来参与战争的伊朗军团。

    租借来的朱罗军团回去了朱罗王朝,伊朗军团替代他们接管德里王朝的北方领土。这块领土包括了五个主要河流的上游地区,这是王正特地把这一块地区划分进入。

    以德里城为界限,西南部归朱罗王朝,西北北部东北归王正,德里城归朱罗王朝。

    停留在恒河河口的船启航来到了卡拉奇港口,王正决定在这里建立都城,把原来控制的伊朗两个省和德里北部连成一体,成立了波斯巴基共和国,史称波巴共和。

    波巴王朝允许多种宗教并存,立法机构为参议院和下议院,下辖13个州,一个中央地区,也就是卡拉奇城。参议院选出内阁,首相为最高行政长官。军队独立于政党之外,只忠于国家。国家元首由安达曼帝国皇帝担任,派驻总督。

    王正出任第一任首相,并兼任三军总司令。

    对于经济的发展,印度河平原作为农业产区,卡拉奇发展工业和商贸。农业实行自耕农体系,原来奴隶王朝的贵族控制土地特权被终止,大部分贵族死于战争中。***教、印度教、佛教和随之而来的安达曼神教在各地传播。

    一切宗教至于国法之下。

    这是立国的原则。

    第一年开始忙于农业耕作和工业基础打造,除了稻米种植外,也开始种植棉花。

    王正首先成立的是食品业、渔业、纺织业、钢铁业和化工业,化工业放在波斯湾两省,那里已经初步建成了化工业基础。

    安达曼帝国元老院认定除了帝国本身和汉国外,均不能军工技术扩散,甚至汉国的军工体系都弱于安达曼帝国,所以在波巴共和国并没有建立军工厂,仅有一个兵工厂用于制造冷兵器和散弹枪。

    卡拉奇是在夏季是一个酷热无比的地方,王正虽然在南洋居住多年,也受不了此处的炎热。在夏季来临后,就带着护卫前往高原山区,在穆里山建造了避暑行宫。

    他把这里命名为***堡,与实际上后世的***堡差了一百多公里。

    在这里他重新创立一个城镇。由于军队的驻扎,各种需求带来商贩的聚集,很快这里成为一个小型城镇。

    德里苏丹国原来有3500万人口,归于波巴共和国的有2000多万人口,加上伊朗和靠近阿富汗地区的人口,也超过了3500万人口。

    度过夏季的炎热后,王正希望把领头扩展到阿富汗以北,就正式面对察哈台汗国。

    从察哈台传来的消息是真金带领的蒙古部族与窝阔台的后人发生了权力斗争,真金和最亲近的核心成员数万人亲族部属被屠杀,至此忽必烈这一支就灭亡了。

    这正是其内部不稳,没有整合完毕的时候,可以发动新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