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南
字体: 16 + -

第六章,汉国的谋划

    王政此时真实的年龄已经超过四十岁,常年严肃的习惯使得脸上皱纹很少,因而在修剪胡子后显得年轻很多,风霜已经是让沧桑浸透了进去。

    无论在那一个世界还是这一个世界,王政在生活情趣上都是欠缺的,身边的女人无非是约炮和为钱两种。他忙于知识和金钱实践的追求,到这里实践知识的广度,弄了一个国家来游戏,娶了几个老婆是为了政治,小白小青更接近于生活秘书,到前年转为皇帝妃子,皇后就剩下一个恩雅。

    他把在上一世界四处游荡的习惯带入这里,这几年其实游荡在外面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安达曼帝国的发展越来越自作主张,象上了发条的机器,就像人推动多米诺骨牌一样。

    汉国发展到今天,与安达曼帝国的关系多半类似于邦联,也就是类似美国当年摆脱英国殖民地之前的岁月,区别在于汉国尚未扩张,然而这一步也是必定会自行推动的。它带着安达曼帝国的烙印,发展起来的也是进攻性思维。

    首相朱峻派遣使者见了贾似道,告诉他我们将介入丹阳、常州、无锡、苏州的管理,因为我们觉得你们大宋守不住襄阳,为了不让蒙古人断大家,也就是汉国和大宋的后路,你让让吧。

    这种蛮横无礼的态度,贾似道居然无法反驳。江宁人当初是占领了常州和苏州的,只是因为安达曼皇帝要回国处理事情,才归还了。使者也直接了当的告诉他后果,如果不让出常州苏州几个地方来让汉国代管,就直接攻下临安。

    奸相只得入皇宫汇报,让宋度宗来背这个黑锅。忙于每天玩女人的荒淫皇帝也就顺理成章的答应了。

    汉国军队南下控制了苏锡常丹几个重镇,开始用水泥加固城墙,内河舰队在长江和太湖游弋。这些地域也开始政体改造,对于豪门来说并无多少选择,无非就是破家灭门或改革进入新体制的选择。没有多少儒生真正坚持道统,实际上很多人立即想明白了,这是取代皇权的权力分享体制,尽管那些泥腿子、匠人、底层流氓社会也平起平坐,这也算大同社会的一种影子。

    对于南宋朝廷这些年奸臣当道的痛恨也帮了汉国大忙,顺利成长的开始改变。全民服兵役的做法,也开始实行,经过训练后再挑选军团武士。

    安达曼帝国的矮人武士和潮人水手已经离开了汉国军队体系,内河战舰和陆军军团都是汉人,转为职业军人体系,否则以安达曼帝国仍旧残存的军功体系,劫掠财务和奴隶,会妨碍汉国接受大宋的土地。

    江南最富饶的地方落入汉国手中,大宋和蒙古均一片哗然。蒙古人明白灭宋已经绕不开汉国,大宋各地军阀和大家族也已经明白无论是蒙古人南下还是江宁人南下,大宋都将被吞噬。各家族开始考虑站队。

    半年后,吕氏兄弟失去了樊城,大宋军队迟迟无法打破对樊城的封锁,反而被蒙古人焚毁了汉水浮桥,回回炮的相互攻击中,蒙古人的数量更多,材料更丰富,樊城被击破后屠城。于是吕氏对外公告,说朝廷皇帝荒淫无道,奸相当道,救援不力,罔顾襄樊两城军民涂炭,襄阳易帜,奉汉国为宗主国。

    汉国水师于是沿着长江北上,借道鄂州,询问李亭芝的态度。李亭芝经历范文虎阻碍救援的事情,又在其死后屡次被贾似道刁难,终于也大失所望,宣布易帜归于汉国。四川部分没有失陷的地方,也传来消息,宣布易帜汉国。

    汉国内河舰队与鄂州军队合兵,沿着汉水逆水攻击蒙古水师。

    从数量上来说,汉国长江舰队仅伍佰艘双桅帆船,留在长江下游300艘防范大宋反扑,大宋在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有几千艘战船。二百艘战舰来到汉水。

    但战争从一开始就是压倒式攻击,青铜炮带来的不对称军事优势使得刘整的蒙古水师无法阻挡,在一边倒的屠杀下,从早晨打到傍晚,也只是消耗时间,汉水一片火海,整个蒙古水师数千艘战船和柒万新军覆灭。

    次日汉国舰队就对樊城和沿河蒙古堡垒定点清除炮击,持续不断的炮击使得蒙古回回炮毫无还手之力,虽然也有几艘双桅帆船被回回炮的巨石砸中,损伤甲板,但对整个战争于事无补。

    屠城之后的樊城对于汉国舰队来说,既是个毫无顾忌的靶子,全面覆盖的炮击,连续打了三天,蒙古人最后不得不把残兵撤出樊城。李亭芝的船队连接成新的浮桥,憋了数年怒火的襄阳军人出城渡过汉水,向蒙古汉军发动了全面反击。

    汉国陆军军团登陆展开了西班牙方阵和翼骑兵结合的攻击,仅有少量骑兵的蒙古汉军被打得大败。

    史天泽、阿术、刘整后退百里,襄樊之围结束。

    忽必烈见事不可为,排出和谈使者,与汉国谈判,停止战争。蒙古人不得不答应撤离四川和大理。奇怪的是,汉国并为要求蒙古人撤离广西和贵州,于是南宋仍在蒙古人的威胁之下,但蒙古人也处于非常尴尬的位置,因为让出四川和大理后,通往广西和贵州的路也断绝了。

    这真是奇怪的状态。

    不管怎样,双方达成了和议。

    蒙古人的损失是重新丢掉了四川,大理原本也只是段家傀儡政权,无非现在易帜到汉国名下,汉国并没有去改变现象,还是让使者告诉段家继续执政。同时战争中也削弱了北地汉军军阀的力量,使得忽必烈能够加强对北地的控制,这成为一个悖论。

    汉国需要时间改造苏锡常和江汉平原、四川盆地,三国状态又出现了表面的稳定状态。

    王政本身不是一个亲力亲为治国的一个人,他除了在最初的应用科学上废了很大的力来引导和创建,国家的治理基本上就是把框架搭好,一个个细菌种下去,让细菌自动复制分裂呈病毒性的传播成长。到后来,在科研上他也懒散了,放手让那些毕业的孩子们为主力去做研发,只在关键的方向上提供指引。

    于是汉国和安达曼帝国的海洋地域开始出现一些不同的分歧。安达曼帝国仍旧是****的神国发展模式,传教士在整个安达曼海与和南海海域狂热的传教,到达各岛的角角落落。如果不是王政刻意阻止向佛教国家传播,女祭司和传教士退伍甚至想要元老院统一军队带着经书侵略周边佛国,这当然在政治层面和皇室的层面都被阻止了。佛国多半是安达曼帝国的盟国。

    汉国的儒生集团不再抗拒江宁集团后,就开始积极的介入,把神教教义和儒家学说结合起来。他们找到孟子主张的民贵君轻与神教主张的上天之下人人自由平等的教义接合起来,发展出了另一种儒神道理论,在汉国已经蔓延了很多年,统合了江宁州的知识分子阶层,甚至迅速的蔓延渗透到江南和北地一带。北方的汉族军阀集团里不乏汉族儒生幕僚,控制的地域也不乏读书人,这些星星点点开始照亮人们的心理。备受蒙古人欺凌的汉族人也开始偷偷摸摸的接受神教,视江宁为祖庭。

    王政相信自己哪怕此时离开安达曼和汉国,去全世界周游列国,也阻止不了两个联邦地区的自我发展了。

    于是江南攻略就成了汉国朝野自己主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