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南
字体: 16 + -

第四十三章,国王的抉择

    国王的抉择

    1264年,宋理宗去世,宋度宗上台,贾似道仍为相。

    这一年忽必烈即位为蒙古大汗,国号至元,但被其他几个汗国拒绝承认。自此,蒙古分裂为五个汗国。

    旭烈兀的伊尔汗国正式与安达曼王国正式建交,以维持国际贸易商道。

    以色列王国经过两年筹建,在这一年重新建国,修复圣殿。

    以色列王国与安达曼王国建立军事同盟,成为盟国关系;受此影响,孟国、朱罗王朝、素可泰(那空)、安南王国与安达曼王国建立军事同盟,史称南约。

    这一年度,王正正式宣布王建国为安达曼王国王储。从潮人族、矮人族、马来族、三佛齐两个民族中选择了五个大法官,建立独立的司法体系。法律体系遵从习惯法,使用判例,引入陪审团制度,史称海洋法系。

    同时,王正宣布元老院开始实行首相制度,组织内阁,王权向内阁让渡权力。元老院分为上议院和众议院,上议院为各族群的首领和杰出人物入选。安达曼王国分为州,普吉、丹老、安达曼、马来半岛、苏门答腊、爪哇、加里曼丹、菲律宾等成为州,各州有四名众议员入选。众议院决定法律,上议院决定首相人选和内阁。各州选择各自的州长,矮人族酋长和潮人族首领均可选择成为州长。由于潮人族过去只有女祭司,这些年王正可以培养了一批行政人才。所以应该没有问题。州长、众议院、首相的任期均为五年,可以连任四届。上议院议员为终身制。

    军队脱离政治,归属枢密院,枢密院忠于王室。军队开始实行职业化,所有人必须在成年后进入军队服役一年,部分转为职业军人,大部分回归社会。职业军校在这一年成立。

    神殿脱离政治,安达曼国王自动成为神教教主,祭祀体系负责教义传播、与王室共同负责教育和社会救助。

    首相有发动战争的权力,需要上议院和众议院多数票同意。

    国王有战争否决权,同时也有战争发起权力,需要上议院和众议院多数票同意。

    江宁和台湾作为海外领地,暂不列入安达曼行政管理范畴。

    第一届内阁由王正兼任首相,他组成了内阁,开始培养下一任首相。小白和小青都进入内阁作为首相个人助理,这类似秘书的职责。安达曼族也就是潮人族和矮人族的融合比较顺利,年轻一代经历学校的培养和战场、工商业的实践出现了很多不错的苗子,但太年轻。马来半岛、三佛齐王国原来的一些官僚体系是有些人才的,是否忠诚度足够呢?他们也有各自代表进入了元老院。

    王正选择了三佛齐、马来半岛的两个杰出技术官僚成为首相助理,其隐含的意义是在培养下一任首相,这轰动了整个马来半岛和三佛齐原来的人民。这个似乎蓄意的行为彻底凝聚了两个地区的民心,对安达曼王国的认可度终于成为归宿。

    在内阁运行半年后,王正把大多数行政工作交给了两名助理和其余内阁成员处理,然后向元老院述职,指出安达曼王国的生命力在于扩张,王正决定重新回到江宁,扩张在东亚的领土。

    飞剪船因其速度,现在成为很多海商抢季节性销售的主力商船。安达曼王国的海商开始替代阿拉伯人和宋人称为连通埃塞俄比亚、埃及、阿拉伯半岛、波斯、君士坦丁堡、印度各国与大宋、元朝、日本的国际贸易商人。各国市场上常看到得到犹太人帮助的矮人们在四处攻略,犹太人在王国体系内大量经商,帮助王室的庞大财富作资本运作。王正旁观这一切,并没有阻止。他在学校体系成立了商业学院,用于培养安达曼族人的商业能力,在此之前,王国需要犹太商人的帮助。

    贺敏又生了一个女儿,班亚则生了一个儿子。恩雅王后时隔两年后又怀孕,王正笑称她是个生育机器,恩雅对此非常满意,她不再担心王室的继承权问题,唯一对王正让渡王权不满意。

    王正解释了绝对权力的危险,人心不足,哪怕所有的努力让民众获益,一旦有一点点失误,民众就会憎恨王室。所以,在让渡权利后也让渡了仇恨。定期选举,能够让民众释放愤怒,并认为自己在当家作主。

    恩雅只能隐约体会,在神教教徒虔诚崇敬的目光里,她还不能体会权力失控的危险,而王正在前世看得太多了。

    王正还需要安娜来控制安达曼群岛和苏门答腊岛两个教区,安达曼舰队仍听从她的指挥。所以在决定带一个王后去江宁时,选择班亚,恩雅会担心她的儿子成为海外领地的继承人,她认为那是给王土改准备的。所以他去询问贺敏,贺敏却习惯了普吉岛安静的生活,不肯离开。于是他又成了有四个老婆却无人跟随的孤家寡人,只有孙大圣这位兄弟和女朋友小青陪着,前往江宁。

    小白留下来作为联络官处理内阁的通讯,内阁二位首相助理接管国内事务。

    王正带走了小青和另外几个大宋女性,王宫里的大宋宗室妾氏和女儿。这些人从高贵的宗室生活沦落为王宫仆人,妾氏类还好,本来就有服侍人的经验,那些郡主们则经历了一番磨练。

    王宫里的王后除了班亚外,都习惯自己的侍女,只有班亚接受了一部分在自己的宫殿内,班亚以佛教文化去劝导这些女性接受生命的业,而宋人信佛信命,很快就融入班亚往后的后宫,这让王正感受了一次智慧公主的力量。其余的本来就都在国王这边,平时受小白和小青管理。

    王正不是个正人君子,但对性也不会过度。他自己的四个老婆和二个私人助理就够他忙的了,所以也就很少想起来去骚扰这些女人。

    除了安娜外,几个王后生育能力都很强,几乎是轮番上阵生育。后来询问安娜是否过继贺敏的一个女儿给她,她说考虑考虑。小白和小青那里则采取了避孕措施。这俩人有点类似职业妇女,现代的白骨精,对事业的追求超过了做家庭妇女的想法。

    其实他其他的王后也差不多,只不过生育是她们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普吉岛船厂出产了一艘3000吨排水的安达曼级五桅上缘斜桁帆装纵帆船,操帆水手比原来的旗舰还少,仅二十名足够了,效率远超过老的旗舰。

    后装炮的炮闩密封问题和铁炮炸膛问题解决后,普吉岛军工厂已经连续出了几代后装铁炮。当青铜炮的稳定性能还是受到青睐,目前海军混用两种炮,青铜炮前装炮为主。12磅和24磅榴弹炮开始装备陆军,12磅榴弹炮的膛压不够,射程不远,地面弹丸弹射不足,但散弹效果很好,超过了弓弩全面覆盖设计的效果。旗舰上安装了两门带旋转底座的青铜48磅加农炮,其余的则有12磅的青铜拿破仑炮和后装24磅铁炮,这纯粹是王正本人想要迫使工匠提高后装闭锁和铁炮冶炼的技术要求的。元老院担心出现炸膛危及国王的安全,讨论很久才安装了不到四分之一。

    王正坐在旗舰带领南洋舰队的部分舰船驶往江宁。此时整个南洋舰队成为最强大的海军,安达曼舰队和丹老舰队合并为印度洋舰队后,才与南洋舰队实力差不多。普吉舰队则沦为看家舰队,主要在安达曼内海活动,但平时国王旗舰是属于普吉舰队的,这主要是捍卫王室荣耀。

    安达曼王国舰队分为主力一级战列舰,二级巡洋舰,三级驱逐舰,四级护卫舰,补给舰,通讯船,内河战舰。

    这次王正旗舰外伴随的四艘千吨级上缘斜桁帆战列舰,六艘三位快帆护卫舰,六艘三桅快帆柚木补给舰,六艘飞剪船作为通讯船兼补给运兵船。另有二十四艘内河二桅斜桁帆船,选择了较为风平浪静的季节沿着海岸溜边提早去了江宁。

    庞大的舰队进入江宁港口后,附近的人们头晕目眩的看着这些纵帆如云的船只。大宋仍沿用硬帆,只有江宁的一些船改用了三角帆在大运河上往返江宁到临安一带。

    朱峻和犹大仍到旗舰来见王正。

    犹大的族人已经建立了以色列王国,不过犹大有承诺仍旧要在此地做很长时间,但他非常高兴,见到王正后跪下来亲吻他的靴子。

    朱峻汇报了一下长江以北的扩张。说是割让长江以北,实际上以江宁的实力只能控制楚州、庐州一带,也就是后市的部分安徽和部分苏北地区,包括扬州、泰州、合肥几个城市。

    接受政权并不会很难,难度在于政治制度的剧烈变化和土改。

    朱峻在计算整个苏北和皖中的土地后,认为江宁无力用赎买的方式获得足够的土地去分配给农民,所以他把暴力土改用在整合地方豪门的依附上。迅速配合江宁的豪门得以安稳,态度强硬的豪门被整肃和暴力土改。不过现在有点失控,一些流民鼓动当地农民把少数已经得到江宁认可的地主土地也给瓜分了。

    王正听到这里时,就认为朱峻缺乏经验。

    除了江宁之外的地方应该实行军事管制,然后再做安排。另外,土改这件事可以想一想。在这些地方实行元老院的计划也需要暂缓。这不是江宁一个城市的改革,而是整个江淮地区的改革。

    但总体来说,朱峻尽到了自己的力量,他的出身不是很有经验的官吏,而只是一个历经风霜的书生。

    征兵的事情还算顺利,从中部流亡很多失地的流民,一些在北地被压榨的人们也逃亡这里。经过两年的残酷训练,留下来2万军团。

    盐业的改革以盐税代替专卖,盐帮转化为盐税丁,原来的盐帮老大被静悄悄的边缘化,官方的力量掌控了这支半武装力量。原来的盐商仍能够凭借分销网络赚钱。盐亭户的负担少了很多。本质上换汤不换药,但王正是要得到盐亭户这批人的拥护。

    纺织业被削弱了,只剩下棉花种植业,棉布销售替代了棉布生产。所谓帝国主义的经济冲击就是这样的现象。

    对于当地所谓的豪门来说,家里有儒生在朝廷做官,从事商业,占有大量的土地。盐业被整合,遍及江南一带的棉纺织业被冲击。他们的反扑引来了战争,安达曼王国已经扎根在这里。

    暴力土改在江宁施行时是为了清理与新政权对抗的儒生豪门阶层,此时仍旧有这样的意义,但副作用不小。尤其是江宁处于元宋之间,一旦蒙古人南下,大宋朝廷内对江宁仇恨的人像连蒙抗金那样坑自己一下就够呛了。最重要的是,王正需要一批读书人继续认可江宁能够进入政权体系。

    不久安达曼王国宣布了几条政策,一是江北与江宁合并为安达曼王国海外领地江宁州;二是耕者有其田,减少地租,购买土地后,并实行佃农分十年支付地租后,可以获得耕地所有权,其中用挂钩黄金的价格保证粮食价格。主要是鼓励地主进入商业,而不是留在土地上。

    暴力土改被终止,一些自发的流民暴力土改行为被镇压。

    这一步稳定了地主阶层的民心,地租减少也获得了佃农的民心。本心上,老实耕作的农民不想卷入血腥斗争,地主也修桥铺路,但地租确实太贵了。

    但没有实行元老院制度,而是实行了江宁直接派遣地方官、税吏下乡、军警管理。对于收税这件事则实行了极其粗暴的做法,那就是不再完全照搬前朝府县的鱼鳞册,而是要求各地地主自行携带地契来汇总核对土地,不肯来的,土地视作无主。安达曼族武士携带六分仪过来重新测量经纬度,测绘地图。

    这个过程是查抄藏匿的土地,但放开了一个口子,自动纳入统计的,不会没收不会罚款,只是登记入册后收税。

    由于农地税下降,这并没有带来多少抵抗,极少数顽抗的,被当即斩杀,土地充公。

    这是个繁琐的过程,给朱峻带来大量工作。犹太人会计和安达曼武士的参与,结合本土官吏的工作---在军管的威慑之下,花了差不多一年的工夫才把所有的土地登记造册,重新颁发了土地证,备份送往安达曼王国储存。

    接下去是全民服兵役和统一教育体系。王正要求所有百姓可以持兵器,除了大规模杀伤级的弩弓、弩炮、炸弹外,刀枪剑戟都可以持有。户籍分为两种,一是白本,一是蓝本。白本为神教教徒持有,蓝本为非教徒,区别是税收、教育、医疗。白本仅缴纳收入十奉一税,蓝本缴纳五奉一和累进制人头税。白本子女教育免费,在江宁州设立的公立蒙学接受5年制义务教育,蓝本子女必须交纳学费。白本医疗费免诊费。

    圣殿培养了一批教士,一些儒生加入了,因此在接受系统的科学教程快速培训班后,迅速进入政体参与管理。对算数能力和统计的培养带来极大的好处,能够迅速让这些书生具备进入社会实践的能力。

    王正参与了一些政策,但他本心不想太劳作,帮助扩大了整个政务团队后,就撒手了。朱峻现在是整个江宁州的州长兼海外领地总督,犹大负责财政体系,铁捕头负责警察体系,军警则另立由徐捕头管理,安全部的执行功能也在他这里,史杰的地下势力进入地上后,演变成商业税警,结合了保护费和江宁餐饮娱乐之类的商税,双方制定了分成比例。包税的方式容易导致包税人烂用,压榨商业。蒙古人在北地用的就是中亚人包税,搞得北地很多人家破人亡。但其经营的赌博业和妓院则被列入特种行业,需要从政府获得牌照,牌照费不菲,同时税收由政府税吏征收。

    本质上江宁是一个王权、教会、知识分子阶层、商人集团、黑社会势力共管的地方,江宁州其他地域则是王权直达的军人控制地方。

    在实行了一年军管之后,地方上扬州泰州庐州才小心翼翼的询问能否像江宁一样管理。儒生集团希望重新进入地方统治。

    最先进入的也是地方黑社会集团,之后是商人集团,在之后是儒生集团,组成地方元老院,低于江宁一级。他们再选择二名代表进入江宁元老院代表地方上的利益。

    当地知府及以下各级官由江宁委派。吏的这一层,江宁州开始实行公务员考试。

    王正颇有兴趣的观察江宁的变化,他在这一年中间又回了安达曼两次陪伴妻儿,见证了恩雅生下一个女儿。安娜接受过继了贺敏的小女儿,不过仍旧放在贺敏这里,只是经常来看看,她有了两个妈妈。班亚也很能生,此时也再次怀孕。

    然后去了一下日本,双方早就建立了贸易关系,这次是建立外交关系,王正去见了一下龟山天皇和镰仓幕府。其中的插曲是以何种礼仪来接见安达曼国王。因为安达曼是一个巨大的帝国,就领土比日本要大好几倍,就国力而言也强无数倍。但王正用的名头是国王。最后双方商量定,王正以神教教宗的名义和龟山天皇会见,而以安达曼国王的名义和镰仓将军会面。

    日本这个民族不好同化,所以王正无意入侵日本,要么彻底毁灭,要么建立贸易关系。毁灭日本在于一个后世的情绪,但从理性上来说,如果大宋不能改造,到后世也会有另一个国家过来烧杀掳掠。

    日本此时没有太多资源,除了漆器外就是银矿,也有铁矿等等。主要还是交易漆器、白银,输入香水精油肥皂、瓷器、丝绸、棉布、煤油灯等等,其中丝绸和瓷器是转口大宋的商品。日本人也是很喜欢洗澡的一个地方,所以前面几个洗化产品非常受欢迎。不过这样对日本来说,就会出现大量逆差。

    安达曼王国输入太多白银并无用途,所以主要是转口至大宋,更换为商品,再转口其他国家。这是因为安达曼的货币体系是金本位制度下,用的硬币紧盯黄金,其上面本身有了数额。换言之,其实这是一种类似纸币而已,只是比纸币更长久的保存,不容易仿制。安达曼王国银行存放有大量金锭,同时安达曼商业银行体系也已经建立了,负责商业贸易王国之间的结算,票据开始出现。

    随着王国货币的渗透,到某一个时期,王正就会决定收取铸币税,并依靠控制货币数量来潮汐般的收割各国经济。

    和忽必烈的外交谈判不是很顺利,因为元朝希望安达曼王国对北称臣朝贡,就像安南王国那样。这当然是被安达曼王国拒绝了。不过在听说旭烈兀的伊尔汗国与安达曼王国已经建立了外交关系后,双方同意保持贸易关系和外交谈。旭烈兀勉强算忽必烈的盟友,其余的三个汗国则一直反对忽必烈.

    和蒙古人的战争不可避免,王正心理很明白。需要争取时间。忽必烈刚刚拿到大汗位置,内部不稳定。

    王正未能和忽必烈见面,仅仅停留在渤海湾一段时间后,就南下回到江宁.

    1265年的春节来到了,王正变得有点懒散。他不再去干涉朱峻的治理,扬州、泰州、楚州、庐州、寿州五州正在完成元老院建设,俘虏的大宋士兵完成了这些地方城墙的修复。整个江宁州的土地已经清查完毕,建立了新的土地账册。这些地方稻米、棉花、油菜的种植非常广泛,庐州地区有茶叶出产,按照王正教的方法,开始制作发酵红茶,以出口到南洋、印度和阿拉伯地区。当涂发现了铁矿,淮南寿州发现了煤炭,其实这并不是发现,只不过在王正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