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南
字体: 16 + -

第十八章,广州城风光2

    第十八章,广州风情2

    哈桑传来的消息是蒲家愿意出2成,答应的如此迅速也是很出乎王正的预料,看来蒲寿庚家族吃不消了。对方提出了从马六甲海峡到斯里兰卡这条线的安全必需保证。

    约定了蒲家商船的旗帜,作为安全标志。

    王正的店铺也择日开张。他没有邀请任何人,就静悄悄的开张。留下犹太人和那几个奴隶负责这里的生意。

    “护卫问题,你去找正规的镖局和打行。如果生意好了,地方上有强力人士想介入参股,留10%出来给这些人。但你要先调查好所有的地方势力,确定对我们有帮助的人选。”王正交待掌柜的,他的名字就叫犹大,挺让人担心会不会卖了自己。

    王正心里揶揄道。

    不可能空船回普吉岛,王正在广州采购了一番。床弩暴露出来的攻击性,让王正很警惕。阿拉伯海商的武装船队缺乏海战经验,他不认为南宋的水师有很强的能力。但他知道元朝建立后,曾派二万人的海军占领了爪哇岛整整一年。详情并不知道。蒙古人灭了南宋后,放弃了床弩的继续发展。相信蒙古人也没有建立真正的海战水师。

    即使如此,如果突然出现很强综合能力的攻击性海军,对安达曼王国还是有威胁的。比如如果是阿拉伯帝国的海军,他们有发达的造船技术、有原油、有弩弓技术。这个概率目前没有,因为蒙古人正在猛攻阿巴斯王国。

    王正喜欢做最坏的打算,朝最好的方向努力,然后乐观的活着。

    船炮是必需的!

    采购了一些原材料,放在后世是会被查的,都是化工用品。还有大量药材。他请南北杂货店的掌柜有机会的时候去四川一带帮忙找一种青蒿。虽然蒙古人正在进攻四川,但他相信生意人肯定是有办法的。

    掌柜的不知道做什么用,试探的问了几句。王正说要拿去南洋做香料煮汤。

    等他离开后,掌柜的挠挠头,觉得海外华侨挺奇怪的。但价格出的不错,快赶上药材了。他倒没想起来为何王正不找药铺去采购。

    供货商需要一些时间准备材料,比如绿矾这种东西中药店有,像他买这么大量的就需要点时间调货了。

    成衣铺已经把所有的衣服和鞋子送过来。既然有时间,王正又订了一批夹脚拖鞋,这个就是现代东南亚的主要鞋类,连很多国家的正式场合,领导人也穿着出来。

    王正没穿过长衫。看说相声的穿着很有意思,到生活中就很古怪,除了李敖那样的文风,没人穿得出去。所以为了满足自己的恶趣味,他穿了一条长衫,袖子挽起来,翻开有一段白。应该手里拿一支文明棍比较好,所以他就拿了一根吹箭棍子出门了。

    广州的宋人从没见本地人穿这样奇怪的衣服。此人皮肤黑黑的,倒也像岭南人。长衫是读书人的标志,这的确有点怪异,只是社会风气变化多端,现在的读书人比较疯癫也有可能。

    只是旁边那个同样穿着小号长衫的胡女怎么回事?胸口鼓鼓囊囊的。

    宋人不了解长衫其实就是穿起来简单。此时的长衫太麻烦了。

    长衫、牛皮底布鞋、松松垮垮的裤子穿着也很舒服,人看上去修长飘逸有风采,端的是泡妞利器……这位脸太严肃,威严是够了,吓着小姑娘。也不知道此时的审美是否流行高仓健。

    四人一猴又成了街市的风景。

    去哪儿呢?穿越过来不去青楼就少了一幕戏,王正决定去青楼留诗词一首,赢得花魁献身。

    开玩笑,王正是个学霸不错,那都是理科加一堆外语。他痛恨语文教学,一路压着及格线毕业。古文倒是学的不错,诗词歌赋也记得几首,兴趣不在这。

    去青楼是因为可以看秀。王正几个下午在茶馆听说书,耗了半天,然后找了一家青楼夜宴,顺便看歌舞。

    本地最有名的青楼,这是那天的帮闲说的。

    等我发了财,一定要去一次。帮闲补充一句。

    这说明肯定是不错。

    没有定位,门口伙计说包间全满了。王正扔了个银币给伙计。伙计往袖子里藏的时候,迅速偷眼一瞅,银子!精美的银币!

    有,有,只不过包厢不是太好,哦,没关系,好吧。

    伙计点头哈腰把这行奇怪的人引上去,穿这身带着女人猴子逛青楼,您是头一份。

    菜,酒—好酒,待会儿有什么演出?女人光屁股摔跤?叫几个清倌人过来侍酒唱乐。

    只一会儿,醉月楼就轰动了,不断有姑娘偷偷跑来张望。

    包间里一个身材硕长的男子,肤色黝黑,红胡子。脸部线条像岩石一样,五官立体感很强,眼神深邃。身边几个矮小的女人,其中一个倒是宋人。一只猴子!

    王正的头发是黑发,胡子却混杂红棕色,也是挺奇怪的。常年在海上生活,胡子卷曲。所以硬说是宋人,异域特点还是很明显的。

    青楼伙计安排了几个清倌人过来。既然王正没说数量,就安排了四个进来。俩奏乐唱歌,一个跳舞,一个贴身服侍王正。至于那几个女孩子,女孩子要什么青倌人?猴子?搞笑吧?

    压根没考虑。

    王正手里捻着一粒花生,示意几个青倌人挑流行的词唱一唱。

    此处供应的也是米酒,上次领教过一次后,就只要了白酒。烫热了喝,在冬天还是非常舒服的。

    旁边的青倌人察言观色,沏茶倒酒,服侍的很周到。

    菜正好,酒微醺,佳人歌舞,讨人嫌的人就来了。

    门外一挑帘子,涌入几个纨绔。王正眉毛一挑,心想不是应该进来几个著名文人斗诗词吗?画面不对啊,这穿越的剧本写错了?

    头前二世祖一指安娜和孙大圣,斜着眼睛瞅王正:“蛮子,你这昆仑女奴和猴子我要了,五百大钱。”

    有纨绔必有狗腿,哗啦一串大钱扔桌上。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王正的包厢不断往外飞人,几个二世祖连同狗腿从二楼飞到了光屁股女人摔跤的台子上。

    王正拍拍手,在门口往下看看,回身给几个青倌人丢了几个银币,招呼伙计过来给了个拜占庭王室的金币。把孙大圣放到肩膀上,施施然走下楼,安娜和侍女跟着。小丫鬟脸色紧张。

    打架嘛,主要是跑得快。

    出门招呼马车,仍给他一个银币,示意他快跑。

    那车夫眼神好,一瞅咧开大嘴笑了,说爷和几位姑娘坐好了。一鞭子空气中抽出爆响,喝了一声:驾!

    等几个二世祖拐着脚爬起来出门,早没影了,门口抓着伙计抽耳光。青楼的护卫不干了,你们谁啊?不知道后台是谁吗?出来一顿胖揍,鬼哭狼嚎。

    王正在车辕望着夜空,唱着语音奇怪的小调: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嘴角浮起一丝微笑,永远像讽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