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南
字体: 16 + -

第十五章,安达曼海战2

    第十五章,安达曼海战2

    不过……

    王正在船队靠的更近一些时,从望远镜里看到了船上的武器:床弩!

    蒲人从南宋军队得到了最强大的远程武器。

    王正吸了吸气,头疼阿。三角帆独木舟的弩弓不会做的很大,所以攻击距离一定是比床弩小的。床弩最长的攻击距离可以达到一公里外,巨箭有1到2米长。如果在海上射中了,独木舟上的水手无法还击。

    王正发出命令,一公里外跟随,不要攻击。

    他的三桅快帆船也穿越马六甲海峡,向普吉岛方向驶去。

    蒲人的船队进入马六甲海峡后,就进入了战争状态。他们从没有见到幸存的商船,因此他们不知道谁攻击了他们。但都是在马六甲补给后消失了,那就一定是在马六甲海峡出的事情。

    船队仍旧是溜边,沿着海岸线行使。远处不断有一些挂着三角帆的独木舟并行,然后消失,又出现。

    王正发出的命令,让当地沿海的潮人轮换追踪,出了自己的海域后,就回去等候指示。因此每一次蒲人船队看到的三角帆独木舟都不是一样的。

    即使如此,渡过了狭长的马六甲海峡,向普吉岛方向行进时,蒲人的武士领头还是意识到了不对。难道这些独木舟是海盗?他做了一个冒失的决定,让弩弓手对其中的一艘独木舟发动了一次攻击。

    在风浪中,弩弓没有射中目标。粗大的箭从那艘独木舟旁边飞过。水手们皱着眉头看了一眼,又稍微距离远了些,继续跟随。

    这些独木舟既没有远离,也没有发动攻击,继续阴魂不散的通行。蒲人船队不胜其烦,已经猜的八九不离十,这些独木舟应该属于海盗。船队试图追逐独木舟时,这些独木舟就涨满了帆快速离开。

    蒲人的头领们来这里是要解决海盗的。目前看来防御是没有问题。海盗的独木舟不能进攻自己。蒲人们也观察到了独木舟上的弩弓,那是一种远小于自己床弩的武器。只是这些独木舟船轻帆速快,无法追逐。头领皱着眉不知道如何进攻,好在如果是这种格局,以后可以武装护送商船,也算是找到了办法。

    到了日落时分的时候,一些新出现的三角帆独木舟开始超越船队,呈弧线状跑到船队的前方。这些独木舟上没有弩弓,而是装了一些大圆木球,上面一个个的突起。

    水手们下饺子一样沿着海船船队的行进方向,把木圆球一个个的扔到海水里,一边弧线行进,一边扔球。

    蒲人的头领在船头已经看到了这些圆球,他算是反应奇快的,立即发布命令船队变向。

    来不及了。独木舟在前方一两公里外密集的释放木圆球,前方的一些倒霉蛋已经撞上了一两个圆球。海面上接二连三发出爆炸声,火焰和烟雾升腾。

    这是漂雷。里面装载了黑火药和燃烧弹。

    爆炸的碎片和冲击波在一些船体上破开大洞,海水蜂拥而入。有些船体破损不严重,却沾上石脑油剧烈的燃烧。

    船队过于密集了。第一波漂雷攻击,就导致了五艘大船沉没。

    “分散船队,分散船队。”头领发出命令。

    投完漂雷的独木舟扬帆迅速离去。

    王正在远处的三桅快船上用望远镜目睹了过程,他低声笑道:“床弩是很厉害的,不过古人不知道什么叫不对称战争。”

    蒲人的船队散开躲避漂雷,夕阳西下,晚霞非常漂亮。如果没有那些恼人的独木舟跟随的话。夜间行进是古代海商的大忌。他们需要进入安全的港口躲避夜间行走。

    蒲人的首领是一个蠢蛋。王正给他们下了结论。

    阿拉伯海船前面有三角帆,床弩无法从前方发动攻击,只分布能发在两侧攻击。而夜间海船是不能高速行驶的,方向不明,一旦走错路线,偏离到外海,不用王正攻击,他们自己就能死在外海。

    夜幕降临了,经历了五艘海船损失的船队也陷入了恐慌。在黑沉沉的夜里,攻击从前方发动了。

    四五艘独木舟针对一条船,燃烧弹在空中飞过。一艘艘大船上上燃烧起火焰。

    恐惧的蒲人武士盲目的大喊大叫,向海里投射床弩箭,后来有醒悟过来的又跑到船头集中对前方用手弩射击。

    燃烧的大船成了夜间巨大的火炬,照亮了附近的海面。几十艘独木舟有条不紊的行进到上风口,围攻一艘艘大船。

    恐惧传播开来,命令无法传递,也无法约束的时候,逃逸就开始了。后面的大船夺路而逃。

    他们离开的指路灯就是燃烧的大船,背离它们越远越好。

    分散就是最脆弱的时刻。三角帆独木舟如同狼群一样,在熟悉的海域里,熟悉的风向,灵活快速的行使,成了蒲人们的噩梦。

    很多年后有人问王正第一次安达曼海战的情况。王正淡漠的说:“没有什么第一次安达曼海战,只是一次狩猎活动。”

    到早晨第一缕晨曦在身后温和的露出海面时,战争已经到了尾声。海面上几十公里的范围内到处都是燃烧的残骸。

    这是一场不对称战争,带着舷外支架的三角帆独木舟,用超越时代的水雷和燃烧弹,对庞大的阿拉伯武装商船。

    阿拉伯人和宋朝人都不明白金国人、大理人、西域各国和自己的庞大军队是如何输给蒙古人的。蒙古战法是一种简单的做法,就是用骑兵和快速频繁的弓箭射击,撕裂对方的步兵阵列,然后切割围攻。

    南北宋与北方的少数民族战役中有九成的机会能战胜对方,也就是所谓的击败,却不是击溃,也不是歼灭。而当时的西夏和辽国对北宋的战争就是少量的击溃和歼灭,就导致庞大的宋朝军事成果寥寥。城市防御和步兵阵列,能够在大多数情况下让北方少数民族武装无能为力。蒙古人在最初都是绕着城市攻击。当然现在已经学会攻城了。

    有一艘武装商船逃离了战场,它在安达曼岛附近被安达曼的潮人发现。不过安达曼的潮人水手参加战斗的还没回来,所以剩余的潮人水手不知道商船上装了床弩,这让他们吃了大亏,一个水手被弩箭射穿了身体,这是整个战争中唯一死亡的人。

    其余的潮人很快发现了对方船头不能发动攻击的弱点,在缺乏其他大船侧面辅助保护的情况下,潮人们很快用燃烧弹解决了这艘船,并意外在落水的武士中抓住了蒲人武士的头领。

    王正身后又来了几艘阿拉伯商船,不过那是普吉岛的。这些商船被改装了一下,利用了起来。水手们接到指令,过来打捞蒲人武士。各地都需要奴隶。

    少数几艘蒲人帆船没有烧完,在抓捕完奴隶后,还收获了七八架完整的床弩。

    安达曼海又恢复了平静。

    这是冬季东北季风盛行的时期,南宋的商人们应该西去贩卖大宋的商品。广州和泉州的蒲商首领拜访了哈桑。在整个南方的港口,只有哈桑和卡伊姆家族的商船能够安全来往,蒲商们如果想不通是怎么回事,那就是白痴了。

    远征军没有消息,但广州港看到了一艘阿拉伯商船挂着卡伊姆家族的旗帜逆风进了海港,带来了安达曼海平静如少女蓝色的眼眸的说法。这时蒲商们听到的据说是原话。

    那就是远征军如那些商船一样消失了。

    蒲商的首领愤怒至极,对同乡卷入这种行为仇恨到了爆发的边缘。他们可以发动大宋的官僚体系去对付哈桑和卡伊姆家族。

    但这是不理智的。

    幸亏他们没有这样做,因为哈桑和卡伊姆家族的收入大增,税收贡献也突飞猛进,官僚在桌子底下拿到的好处也是车载斗量。

    在蒙古人丛北方和西南面步步紧逼,军费迅速上扬,财政吃紧的此时,哈桑和卡伊姆家族更加重要。

    更何况通过上层枢密院大佬同意借给蒲人的重型武器床弩现在不见了踪影,大佬还担着干系。

    他们决定低头,询问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去获得海路的通畅。

    蒲家是阿拉伯人在大宋的姓氏。泉州蒲人的首领蒲寿庚乘船来到了广州,他也是亦商亦盗的角色。祖上在越南,辗转到广州。广州算他原来的大本营,后来拿到泉州市舶司的职位后就全力经营泉州。

    蒲家在泉州有三四百条船,此次安达曼海远征,有一半船和武装水手是他提供了。向枢密院大佬租借床弩也是他起的作用。

    哈桑和卡伊姆家族的商铺和住所比邻,把周围大片的宅子打通,店铺、仓储、住所都在一起。后面还有隐秘的院落,设立机关,埋伏武士,可以防守。

    不远处建立了清真寺,赛义德接受卡伊姆的指派,在这里负责清真寺的领拜。

    赛义德不在,哈桑正在店铺内堂接待来往的大批发商人,一个大个子坐在侧后方的椅子里看哈桑做生意。手下来报说蒲寿庚来访。

    这是个重量级的蒲家商人,还是泉州市舶司,等于管辖当地的海商。哈桑看看后面的大个子,起身去迎接。

    大个子身边一个矮小的穿着黑色阿拉伯衣服的少女,牵着一只猴子。猴子因第一次头颈里有项圈,非常不舒服的呲牙咧嘴,不断用爪子去扯。

    “去看看吧。”

    他自言自语。